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奋斗1981 >

第86章

奋斗1981-第86章

小说: 奋斗1981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路的观念显然的有非常大的不同,带着三十年后的思想观念回来,他知道未来的状况,因此更加深刻的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因此他才如此的重视伤员,如此的重视单兵防护工作。

    “首长,装甲突击纵队已经突破了敌军的阵型,正在向他们的纵深发展,但是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发现敌军的自行火炮部队。”通信兵报告道。

    李路点点头,“知道了。”

    这才是开始,具体的情况一时半会显然是出不来的。装甲突击纵队搞的是高速突袭,利用丛林里的道路对敌军进行切割,以杀伤目标为主,并且绝对不会离开道路进行作战,哪怕错失掉目标。

    256阵地防御战的目的是为主力部队的歼灭战争取时间,并且切断敌军退路,阻止已查明的315师部队的增援,因此,时间是关键。

    反击的最终目的是争取时间,这没有任何问题。

    在缺乏空中力量的情况下,李路要掌握更多的敌军的情况,他只有一个办法——派出更多的侦察小组。

    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下,龚令辉被他派出去了。龚令辉带了三个侦察小组,以宽大正面为侦察方向,除开装甲突击纵队进攻的方向,对其他方向进行抵近侦察。之前安排的前出警戒小组被偷袭全部阵亡是个教训,李路不惜从仅剩的六十多号人里挑选出最精干的战士,派给龚令辉。

    除已查明的敌军一个团外,李路不知道敌军还有多少部队在赶往256高地的路上,或者说他们还有多少部队隐藏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丛林当中。

    关注着装甲突击纵队的进展的同时,李路更加关注龚令辉的进展。

    现代战争中,更加奏效的侦察是首要取胜因素,实现战场的单向透明,一直是各国军队侦察手段发展的最终目的。

    这一点可以通过坦克团遭遇敌军远程大口径炮火袭击来反省,敌军的侦察小组潜到了坦克团的行军路线纵深,发回去了具体的坐标,远程炮兵部队进行覆盖打击。这几乎就是三十年后特种兵抵近侦察引导导弹精确打击敌目标的方式了。

    因此,一直在打李路就一直在反省,为什么经过了近三年的交战,我军的这方面工作却依然的进步不大。

    他当年在战场上的时候,就已经担任过为炮兵部队引导目标的任务。突击队潜入敌军纵深寻找敌军炮兵阵地,随即引导我军炮火进行打击。

    说到底,依然是意识不够强,再加上敌军有新式装备的加入,影响了敌我态势的变化。

    前指恐怕是不知道敌军装备了大口径的能够一口气打将近二十公里远的远程火炮的。

    相对于其他人,龚令辉拥有的丰富的作战经验让他成为了最适合担任侦察队指挥员的人选。阵地防御这边,李路只能让麦光华去负责左翼副阵地,而他则亲自负责主阵地这边。

    两个副阵地中,左翼副阵地更重要,因此那里得到了两台…62坦克的加强。李路把坦克分散布置,来弥补兵力不足而形成的火力不足。但是,他却是把所有的迫击炮集中起来,有八门六十毫米迫击炮,集中使用可以对敌军步兵形成炮火压制。

    而他手里的预备队,就只有跛脚亚洲虎坦克以及麦光华车组的那台59坦了。麦光华下地成了步兵指挥员,他的坦克就交给其他人负责。也许,经过那么猛烈的撞击之后,亚洲虎坦克居然没有损坏到失去战斗力的地步,是一个很好的消息。

    李路这些人到战场上来,不就是为了实地检验亚洲虎坦克的实际作战性能吗?无疑,亚洲虎坦克的表现很出色。

    “首长,装甲突击纵队已经开始迂回了。”通信员突然报告。

    缺乏人手,通信员兼了他的作战参谋。这正是李路把兵力都集中于装甲突击纵队那里使用形成的一种情况。

    集中优势兵力有多重要,李路再清楚不过。

    李路连忙打打开手电照向地图,手指快速划到了一个点上。装甲突击纵队既然已经到达了迂回点,那说明切割基本完成,随即会进行左右交叉机动攻击,以杀伤敌军有生力量为主。

    “敌军自行火炮部队有消息吗?”李路问。

    通信员回答:“没有!”

    “给龚令辉命令,派一个小组往338高地方向侦察,我总感觉敌军的自行火炮部队溜到了那里,那里有一片香蕉林,地势平坦,适合部署自行装备。”李路下令道。

    “是!”通信员马上给龚令辉传达命令。

    李路还有一个担心,如果敌军的自行火炮部队在右翼差不多十公里外的香蕉林里,那么他们是可以自由打击256高地以及338高地的。

    不管如何,随着越来越多的情报反馈回来,李路嗅到了大战在酝酿的味道,接下来的显然会是一场夜间恶战。

第147章 仗,其实可以这样打!() 
    犹如无数股溪流一样,不计其数的敌军士兵,以班排为单位,从阵地左翼宽大正面之丛林里,在黑夜之中,像暴躁的猴子一样,端着K…47自动步枪戴着绿色宽沿帽就着月光就往256高地阵地上冲。

    没有出乎意料的是,敌军发起进攻的方向没有错,首先这说明敌军315师的增援部队到了。其次,龚令辉率领的侦察小组拥有极强的存在必要性。正是他们,为阵地提供了足够的预警时间。而龚令辉接到李路新的指令——继续寻找敌军的自行火炮部队。

    自行火炮部队成了李路心里的一个结。那些随打随走的火炮,拥有极强的机动性以及火力强度。也许会在关键的时刻给你来那么一下,影响战场态势。

    重新部署过的火力,优化了配置,更加的便于发扬,打击的死角几乎没有。左右两个副阵地得到加强的工事,成为了敌军想要攻占主阵地必须先攻占的要地,首当其冲的是左翼副阵地,恰恰是李路特意加强了火力配置的副阵地。

    事实证明,李路对整体的战场态势把握是很清晰的,他对敌军的行动判断是很准确的。

    256高地本身易攻难守,敌军可以从三个方向展开进攻,除赵荣军和牛二指挥的装甲突击纵队反击出去的中路,李路要在左右两个方向选择一个重点防御方向。他手里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全面重点布防。

    若不是因为一个草包的指挥员,之前争夺256高地的战斗不会打得那么困难。

    眼下,可能是大规模战事之后两军交战中最激烈的夜间阵地攻防战。

    一上来,李路就感受到了敌军的决心。

    他们的迫击炮在进行覆盖性射击,而步兵部队根本没有等待炮火准备结束,而是冒着己方的炮火同时向阵地发起了冲击。

    上来就是冲锋。

    说明敌军已经完全意识到了一点——256高地拿不下来,他们就只有全军覆没这样一个结果。

    整个战场的压力骤然的集中到了256高地身上,主力部队一边加紧完成正面之敌的歼灭工作,另一边开始重整部队准备支援256高地。但是,可想而知,哪怕是距离最近的位于338高地一侧的坦克团主力部队,也很难在短时间之内组织起兵力支援256高地。

    李路这边得自己扛着。

    他亲自到了左翼副阵地上指挥作战。

    他把左腿屈收起来,小腿正面压在堑壕壁上,以此作为身体与堑壕之间的接触面,而右腿停止脚掌稳稳的蹬在堑壕底部,小半个身子探出去,左右臂肘部依托在堑壕边沿,呈现出有依托射击姿势。

    这样的姿势充分说明了一点——随时可以发起反冲锋。

    只需要右脚用力一蹬,双手一扒堑壕边沿,整个人就可以像出猎的豹子一样冲击出去。

    兵们有样学样,纷纷采取这样的射击姿势。

    李路手里的是和那名小战士换过来的56半步枪,他打的全是曳光弹,他大吼着说,“弟兄们!看我的射击方向!集中火力向我射击的方向开火!”

    说着就是一发曳光弹过去,那是敌军的一名趴在草丛里的机枪手。

    阵地上除轻重机枪火力之外,一大半的步枪射手都跟着李路打出的曳光弹指引出的方向射击。

    密集的子弹以散布均匀的覆盖面笼罩过去,敌军机枪手以及副机枪手哪怕隐藏得再好,只要他们有暴露在外的身体部位,就逃不掉被射杀的结果。敌军的机枪火力顿时就哑火了,只露出个脑袋的敌军机枪射手副射手以为自己姿势这么低很安全,却料不到是被爆头的结局。

    这是事先确定好的战术,集中步枪火力打击敌军火力点,而轻重机枪负责照顾敌军的冲锋步兵。

    所有步枪射手跟随指令开火,效果取决于指引方向的李路。

    单个或者几个步枪射手的射击效果过低,尤其是在夜间,而集中火力之后,可以确保一轮打击就能保证打掉敌军一个火力点。没有机枪火力的支援和压制,敌军的冲锋步兵就是我方轻重机枪下的菜。

    李路打出的曳光子弹成了地狱使者的请柬,往什么地方打过去,什么地方就寸草不生。也许一支枪两支枪威胁不大,但是几乎整个阵地的步枪火力集中起来,总会有打中你的那一颗子弹。

    有效的火力分配,明确的目标指示,大大提高了阵地火力在夜间射击时候的精准度以及命中率。在缺乏夜视器材的情况下,李路想到了各种办法提高夜间作战的效率,而决定采用的这种指示打击法,是最适合当前这种情况的。

    这样做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缺点——负责指示目标的射手会成为敌军集火的对象。

    敌军也不是傻子,很快就发现,曳光子弹打向哪里,哪里就会被集火。这个集火不是一般的集火,而是整个阵地除轻重机枪外的步枪火力高度集中。这样的集中打击下,除非人埋在地面,否则很难逃掉被命中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轻重机枪的配合尤其重要,否则,在你步枪火力集中的情况下,没有遭到打击的敌军步兵极有可能会冲上来。这就涉及到阵地火力之间的默契度了。

    李路毫无疑问的被集火了,他被集火,就要进行躲避。这个时候,替代指示射手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

    他大吼道:“换手!”

    马上有顺位指示射手接替了他的工作,而他可以把身体隐藏在堑壕里,躲避敌军密集的子弹。

    指示射手的快速切换,让敌军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当他们朝指示射手集火之后,同时也暴露了自己,随即便遭到了集火攻击。而我军战士依托完善的阵地工事,比完全裸露在外的敌军士兵无疑更具优势。

    陆续有“换手”这样的高吼声响起来,战前制定的方案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每一名士兵都很清楚自己到了哪一步、遇到何种情况应当采取何种应对措施。李路费尽心思把行动具体到单兵身上,最终的目的是——在保证能够充分发扬火力打击敌人的同时,尽量的降低己方士兵的伤亡。

    他把伤亡看得无比重要。

    遭到集火的士兵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隐蔽,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顶着敌军火力去射击。

    阵地前面不断倒下的黑影以及己方没有任何一名战友倒下,这样的对比让每一名战士都非常的兴奋和激动!

    仗,其实是可以这样打的!

    只要事无巨细把方案做具体做详细,准好多种应急方案,让每一名战士都清楚每一个阶段的情况以及自己该有的动作,就不必盲目的拿命去拼!

    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是指挥员就能指挥部队打出这样行云流水般的仗!

第148章 拼刺刀!() 
    当交火距离拉近到三十米,似乎白刃战不可避免。

    夜间的白刃战绝对是双方都会损失惨重的较量,那刀刀见肉的搏斗,并非诗那样的美好。

    李路毫无疑问不会允许这样的场面出现。

    他做了那么多准备那么多努力都是为了降低伤亡,降低伤亡的前提自然是打漂亮仗——出现白刃战的战斗,再漂亮也不会漂亮到哪里去。

    李路亲手果断地摁下了引爆器。

    用坦克弹药制作而成的爆炸带就在阵地前方三十米,就是准备在这样的情况下来使用。从压力最大的左翼副阵地一直延伸到右翼副阵地,李路让官兵们拆下了半数的坦克弹药组成了这一条爆炸带。

    在他摁下引爆器之前,官兵们已经得到了指令,纷纷停止了射击,蹲在堑壕里捂住耳朵张大了最大。

    “轰轰轰……”

    连绵不绝的巨大的爆炸声,火光冲天,强光雷电一般闪烁而过,踏入爆炸带的敌军士兵在这样的爆炸冲击波下纷纷被炸飞了起来,身体在空中被强大的冲击力撕裂,随即被无数的弹片切割成块。

    整个256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