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1981-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兴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采取了李路的大量建议。
余嘉豪对投资建设百兴村没有丝毫的不满,这对企业来说是很好的事情。企业做大了,捐资回馈乡里,这是往上几代人延续下来的报国理念,是伟大的成就。
这会儿,工程全面拉开,上千人的工程队轮番上阵,已经修好了主干道,首先把道路直接修到老李家这里来,进出更加的方便了。按照规划,前后三期,计划花上两年的时间,让百兴村变个样。
李路是不会给每家每户修新楼房的,升米恩斗米仇,他不会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更不愿意看到百兴村的村民变成懒惰的群体。
指了指差不多一公里外的池塘边上的村小学,李路说,“我打算以奋远的名义捐资扩建百兴村小学,建成包括十五年一贯制的综合学校。你意下如何?”
余嘉豪笑道,“我说老李,你是不是先让我把工作汇报一下再下指示?”
打量着余嘉豪,春光满面的,李路笑道,“看样子你迫不及待了。好,你先讲讲,奋远过去一年的成绩如何?”
奋远一年的总结会,就在这田间土埂上面召开了。
李路走到那边的一堆干枯了的甘蔗叶堆那里抱了一把过来,分给余嘉豪一半之后,他垫在田埂上坐下。余嘉豪学着李路的样子垫好,也在田埂那里坐下来。他很小很少的时候做过农活,但已经过去了那么多年,对这些已经是非常的陌生,全然的没有随手沾来的自然。
对农民而言,他们的世界就是田地以及漫山遍野,到处都能够找到并且想到能够达成目的的办法。比如只有手里有一把砍刀,那么就不会饿着肚子也不会担心没睡觉的地方——任何基础生活必需品都来自于大自然。
部队搞野训,许多生存技巧都是向农民学习的。就是个从现代人回到原始人的训练过程。
把公文包放下,取出里面的总结材料,余嘉豪打开看了一阵子,摆出了汇报的姿势。
李路点起烟来抽,问道,“老余,你昨晚熬夜做总结材料了?”
“也不算熬夜,三点多就睡下了。”余嘉豪说道。
李路道,“你这样可不行,要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我可不想咱们事业刚有点看头,你身体却垮掉了。”
这会儿才六点出头,从奋远公司那边过来起码要半个小时,也就是说余嘉豪只睡了两个多小时就爬起来了。
“你别担心,我懂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个道理。”余嘉豪笑着说,“元旦假期马上结束了,接下来就是年终总结,同时做明年的规划,这几天忙一些是正常的。”
余嘉豪低头看了眼,说,“奋远过去一年的情况,我简要汇报一下,详细的总结材料我也带来了。”
说着把一份厚厚的材料递给李路,李路接过放在一边,并没有马上就看的艺术。
余嘉豪说道,语气有些颤抖,“截止十二月份,包括房产、工厂、库存货量等等,奋远的总资产到了三个亿华夏币。”
“三个亿?”李路下意识地讶异道,很是吃惊。
这个数字是大大超出了他的预估的。
第373章 一周年总结与展望3()
余嘉豪确实很激动,但也很冷静,他说道,“是的,不过这是资产规模,咱们过去一年做了很多工作的,光是分店,就开了五十多家,全部覆盖了陆港地区的县城以及中心城镇,同时向周边进行了延伸,省城分店的开业更是让销售规模上了一个档次。”
他顿了顿,说,“过去一年里,奋远的毛利润是百分之一百一十五……”
“等等。”李路打断余嘉豪的话,问道,“是百分之十五呢吧?”
“我没说错,确实是百分之一百一十五。”余嘉豪很肯定地说道,笑了笑,继续说,“这里面有两个因素,首先是商品供不应求,其次是咱们的成本一直下往下降。整个大前提是量上来了,成本呈现出持续大幅下降的趋势。不过根据运营团队的估算,成本下降的趋势基本触底,接下来会是一个稳定器。”
李路非常的惊讶,他道,“也就是说,咱们投入一百元钱,能赚回来一百一十五元钱。”
“是的。”余嘉豪很肯定地点头。
李路摇头道,“想不到奋远已经走这么远了。”
他抽了口烟,说,“老余,这样的情况不会持续很长时间。我的意见是加快布局,今年基本完成在全国的布局,尤其是沿海城市,在竞争对手蜂拥而至之前,尽可能的把咱们的基础夯实。”
余嘉豪说,“我正想就大规模扩大业务范围和你商量商量,另外,咱们的主营业务是家电。这一块作为核心业务,重点发展。除此之外,我想扩宽经营范围,把奋远电器商场改为百货商场,把能够囊括的商品都囊括进来,增加盈利点。”
李路道,“可以,但我还是建议把重心放在城市商业综合体上面来。北上广,现在多了一个深圳,还有其他省会城市,建设城市商业综合体。前期的投入很大,不过未来很美好。”
“就是你上次跟我提到过的,住宅、办公、购物、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商场?”余嘉豪皱眉说,“这可是重资产项目,我算了一下,没十年八年,很难收回成本,是否再考虑一下?”
李路道,“顶多三五年,甚至时间会更短。把主要资金用于撒网式的开分店,诚然短期之内收益会很好,但不是长久之计。市场放开之后,会有更多的多种样式的商店出现,单纯的零售方面,咱们的优势会越来越不明显。”
“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大部分地区的消费水平是很难达到咱们的心里水准的,因此,哪怕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分店,也要进行严格的挑选。我提到的城市商业综合体,现在的情况,有这个消费能力支撑起来的,就几个城市。首都,上海,武汉,省城,深圳,北方沿海的几个工业城市,江浙一带的杭州南京宁波等,估计都得放在第二批。因此,在风险方面,还是可以控制的。”
余嘉豪微微点头,说,“首先在北上广深四地搞城市商业综合体,同时把分店开到全国省会城市去。将此作为本年度的目标,你认为如何?”
“完全可以。”李路道。
余嘉豪问道,“土地问题怎么解决?按照你勾勒出的蓝图,那可需要不少地。”
李路说道,“红星地产公司已经在省城完成了注册,土地的问题,红星地产公司负责解决。奋远这边,你专注把经营做好。参考参考国外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情况。”
“嗯。”余嘉豪在随身的笔记本上记下要点,同时说,“市里找我,希望奋远公司能参与百货商店的改制工作。涉及到国营企业改革,我没敢答应下来,看看你的意思。”
李路愕然,“市百货公司?”
“是。”余嘉豪笑了笑,说,“去年下半年,他们已经打苍蝇了,效益越来越差,听说有两个月发不出工资来。哦对了,前几天市百货公司的工会领导才去了市府要钱,听说吵了一架。”
李路笑道,“我吃惊的是,市领导的大魄力。羊城市二运公司的改制提了有大半年了,一直没什么进展。咱们陆港这边的领导,相对而言,魄力还是蛮大的。”
“老李,你别忘了,全国第一家私营企业是你的红星厂,第一家股份制合资公司是咱们奋远公司。你开了先河,市领导看到了成效,自然的就更有信心了。现在全国都在搞经济,摸着石头过河,陆港这边算是走在前面的。”余嘉豪笑着说。
“这个倒是属实的。”李路笑道,“很庆幸,咱们陆港地区的领导是开明并且有市场经济眼光的。这直接决定了咱们的生存环境。”
“是的,这个是客观事实。我跑的城市也不少了,总体感觉,甚至咱们陆港地区的领导,比许多省会城市包括几个经济特区的领导,都要有眼光,是市场经济的了解更加深刻一些。”余嘉豪说道。
李路笑了笑,问道,“唐狮电子厂那边情况怎么样?”
“很顺利,东芝公司的电视机生产线已经开始安装,预计四月初开始投产,组建生产工作,过了春节就开始。”余嘉豪道。
唐狮电子厂的班底是李路从惠州那边挖来的创业班底,和浦江区的投资合作中,浦江区组织了上海电视机厂支援了一批人和一些技术过来,这会儿已经开始参与到工作当中去。
李路比较关心唐狮电子厂,这是未来搞电子技术的原始班底,他是准备把叶斌通这个雷达之父放进去的,因此唐狮电子厂很重要。从一点可以看出李路的重视,唐狮电子厂是独立企业,和红星厂、奋远公司都没有隶属关系,而是以蔡叶芬的名义成立的独立企业。
计划和莫比罗通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的正是唐狮电子厂,可见李路对这个工厂的重视。
只不过当前,因为首先生产电视机,而与莫比罗通信公司的合资工厂还只是规划图纸,所以余嘉豪这边代管。余嘉豪很聪明,他知道唐狮电子厂的地位,因此从来没有提出过要把唐狮电子厂纳入奋远系统,他更不会跟李路要股权。
实际上,经过一年的发展,余嘉豪已经很清楚一个事实了。奋远对李路来说,只是生钱的机器,红星那边才是李路倾注了理想的地方。对此他没有什么不满的,他的理想在奋远。这也正是他能够与李路形成互补的地方。
李路对余嘉豪说,“老余,参与改制市百货公司的事情,你拿主意就好,我没有什么意见。这对奋远来说,是快速扩大规模的办法。当然,你也可以和供销社那边联系一下,乡镇农村的市场也不能忽视。我一位老战友在陆港供销社工作,回头我把联系方式给你。”
“这个太好了,相对而言,我更喜欢供销社,他们的点几乎触到了最基层,比百货公司要好上许多的。”余嘉豪很高兴。
李路起来拍了拍屁股,说,“怎么样,在我家吃早饭?”
显然,这个短会开完了,余嘉豪就算是还有需要回报的,李路也不会再听。实际上余嘉豪也发现了,一些以前应当汇报的事情,此时在李路这边已经够不上汇报的标准了。
余嘉豪笑了笑说,“不了,我赶回公司,吃了早饭就开总结会议。”
他没问李路参加不参加,因为李路是肯定不会参加的。
“那行,我就不留你了。”
目送余嘉豪上车离去,李路这才举步回家,恰好看见五妹跑出来大喊着他名字叫回家吃早饭。
第374章 工业园区()
周秘书是在打谷场那里找到李路的,李路和李国光从车上跳下来,打开了LC80的后尾门。
这个时候,周秘书吃惊地发现,LC80后面两排座椅都拆掉了,形成一个巨大的空间,而现在,这个巨大的空间被结实的编织袋塞满。注意到那纹路分明的越野轮胎被压得瘪瘪的,而且车辆的悬挂似乎已经到底,周秘书才意识到,那些编织袋里装着的绝对不是什么轻松的东西。
随即,周秘书看到李路和他父亲合力把车里的编织袋一袋一袋的搬下来放在打谷场边缘位置那里。隔着不到一百米,周秘书似乎看到李路嫌他父亲碍手碍脚,让他父亲留在那里把编织袋里的东西倒出来,然后一个人一次一袋的从车上往下扛。
那是干粪!
周秘书脸都黑了,嘴角在抽搐。
他现在可是知道LC80是什么车,红星厂那边公开的售价是七十万到一百万,哪怕是市府机关这边要买,也至少要四十万!
用豪车拉干粪?
亏他想得出来!
周秘书知道这是要干什么——这是在制作肥料,使用牛粪和稀碎的泥土进行搅拌,制作出具有养分的肥料。在种植甘蔗的时候,农村里每家每户几乎都会在家门口或者附近堆积着这样肥料,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开始有了酸酸的刺鼻的尿味,就说明肥料制作完成了。
这年头可没什么农户会全部购入化肥作为主要养分,顶多是买一点作为添加料添加进这种自制的肥料里。
打谷场已经有许多堆积的肥料,显然是许多农户都在这里进行了制作,这里为止足够大,开阔,便于牛车运输。只有这李路家,用百万豪车运输,这格调也太奢侈了些!
“周秘书?”
周秘书走过去几十米,李路在用衣袖擦汗的当口,才看见他。
“我说你们家可够高端的啊,用这个车干这粗活。”周秘书指了指LC80,笑道。
话说回来,如果当初知道这种车这么贵,他是怎么也不会交给李路来联络出售的。不过,如果不是李路帮忙,他恐怕也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