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1981-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择这款车作为外宾接待用车,李路甚至能猜到,八成是卢惠冠亲自挑选的。卢惠冠是马来西亚华侨,祖籍潮汕,前几年响应号召回祖国投资经商,生意越做越大。
走虹桥路,经交通大学,图书馆,陕西南路,淮海中路,进延安东路,于是,就看到了标志性的场景——一点五公里长的外滩。
1995年之前,上海的地标一直没有发生改变——外滩。那张全景照片一出现,所有人都知道那是代表着哪个城市。
张卫伟和黄光辉的眼睛早就不够用了。黄光辉且不用说,张卫伟是见识过大武汉的城市风貌的,但是和上海比起来,依然是差距明显。与大武汉相对统一的建筑风格相比,上海市区的建筑物几乎包罗万象。
“……外滩几乎集中了全世界的建筑风格,这里据说有五十二栋风格迥异的大楼,既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群,也是这个城市的历史写照。民国时期这里属于公共租界,因此形成了这样多样建筑风格。”
毕晓龙担当起了导游,一路上都在讲解。张卫伟和黄光辉是听都听不过来,只感觉眼前一阵花一阵乱的,李路则饶有兴趣的打量着八十年代的上海。
厚重,沧桑,甚至给人一丝阴森的感觉,但这依然是当前华夏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放眼望去,这座城市蕴含着无穷的经济活力,只等一个激活的机会。
著名的陈毅广场就在前面,往右边看,从一号开始往前面排雷,一号亚细亚大楼,所谓的外滩第一高楼,紧接着,都上海总会,联合大楼,原日清公司大楼,原通商银行大楼,大北电报公司大楼,轮船招商总局大楼。
毕晓龙指着轮船招商总局大楼附近挂着大字“外滩大酒店”的高楼,说,“就是那,那就是我们酒店。李处长,你看,原来是小日本一个公司的大楼,解放后归国家了,办了个国营酒店。经营不是很好,卢董事长半年前买了下来,现在主要是接待外宾外商以及外地来的客商,生意还行。”
看得出来,他很满意现在这个职务,而很显然,上海这边的生意是远比武汉那边要好的。这个城市的国际大都市地位已经有数十年之久,也是内地唯一能与香港比划几下的城市。
无独有偶,张卫伟问道,“毕经理,香港怎么样,有上海这么现代化吗?”
建设四个现代化,现代化代表着的就是发达。
毕晓龙笑着说,“还是有点差距的,这个三言两语还真的说不清楚。”
李路把目光从窗外移回来,说,“香港是个小地方。单从经济体量来对比的话,给陆港二十年,超过香港。”
“李处长,二十年恐怕不行。”毕晓龙笑着摇头,“我虽然不知道陆港的情况,但总不会比上海还要发达。有专家预测过,上海要赶上香港,至少也要五十年的时间。”
他并没有夸大,甚至这样的预测也是很有根据的。另一个时空,上海的经济总量也要到了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末期,才能超过香港。如果按照人均收入来算的话,恐怕差距会更大一些。
但此一时彼一时,而李路站在过来人的角度看,结论自然的不一致。
况且,这个世界,已经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李处长,到了。”
红星皇冠280在门前大堂门前停稳,毕晓龙连忙的下车去开门,李路却已经自己推开车门下车了,他没那毛病。实际上这里空间不大,寸土寸金的地方,一个停车位都是奢侈,当然还没未来那么紧缺。
李路说,“毕经理,既然有外宾来,你去忙你的,我这边能搞掂。”
“不急不急,我先安排您住下,外宾有董事长去接待,我就是个打杂的,呵呵。”毕晓龙笑道。
说是这么说,他这个行政经理不在,找不着人做事,那是不行的。
李路自然是门清,他摆着手说,“你去忙你的吧,有空了咱们再好好聊。”
“既然如此,李处长,您稍等片刻。”
毕晓龙连忙小跑进去让门童过来帮忙拿行李,然后快步到前台那里,直接用他的权限开了一间商务套房,手续什么的都是不用登记了。没两分钟,他就拿着钥匙急步走过来,迎上走进来的李路,说,“李处长,这是房间钥匙。总统套和几个好一些的套房都住进去外宾了,这是目前最好的套房,您将就将就。”
李路不矫情,接过钥匙,说,“有块床板就能睡,没那么多讲究,呵呵。”
你还不讲究,当时在武汉不就是为了总统套房闹出的冲突来的吗?他还真的误会了,李路本来就是想住招待所的,部队的也好钢铁厂的也罢,有个地方睡觉就行。
“李处长,那我先去忙了,晚饭您出示这个票据,直接到餐厅用餐。”毕晓龙把其他东西递过来,说。
李路微微点头,“行,辛苦了,你忙你的去吧。”
毕晓龙连忙的去了,李路猜得一点没错,他是真的脱不开身,尽管如此,依然的不急不躁的安排好李路一行人,可见此人的接人待物方面是一流的。
回头看了看四处打量的张卫伟和黄光辉,李路笑着摇了摇头,说,“小日本的建筑风格,实际上就是学了欧洲的,加上点咱们华夏的风格,就成了这么一个东西,有些不伦不类。走吧,安顿好吃饭去。”
张卫伟和黄光辉连忙的笑着客气的谢过门童,自己拎着帆布袋生生的把穿着整齐中山装的自己给搞成了农民的样子,背着就跟着李路往电梯那边走。
他们丝毫的不在乎周遭西装革履旅客的异样的目光。
跟李路混的人,心都大得很。
第311章 他们才应该向你低头致敬()
花花世界、夜上海、东方魔都,提及上海似乎从来都与夜晚脱不开关系,确切地说,是女人,而不是夜晚。
八十年代的夜晚,除了女人,男人们似乎没有更多可以消遣的对象,当然,前提是合法的。
你们国家有F吗,有KV吗,有网吧吗,有互联网吗。
都没有。
但是我有三个老婆。
在这会儿,这不是段子,而是现实,唯一的区别是只能有一个老婆。
女人,总是男人之间永恒的主题。
用过晚餐后,李路带着张卫伟和黄光辉二人信步在酒店里面逛起来,主要是让他们来见识见识大都市的高级酒店。
前面是个宴会厅一类的地方,李路看到不断的有盛装男女往里面走,还有不少脖子挂着相机的记者不断的对来宾拍照,他看到了,一条红地毯径直的往里面铺过去,记者和挥舞着旗子的疑似粉丝在两侧站着兴奋的喊着某个名字,酒店保安忙着维持秩序。
“这么热闹,这是要放电影?”黄光辉问道。
张卫伟摇头说,“你以为是放映队来了啊,这明显是要开什么会。”
他问李路,“头儿,她们穿的是什么衣服?像是古代人。”
其实,张卫伟和黄光辉一直盯着那些女人看,他们哪里见过这样的女人啊!高跟鞋,旗袍,发髻或者瀑布式长直发,曼妙身躯婀娜多姿摇曳着摇曳着,就差个红酒杯了亲!
李路哦了一声,“旗袍,旗袍没见过?大腿的叉能开三层楼那么高。”
黄光辉秃自嘴硬地暗暗训斥了一句,“伤风败俗。”
“想不想进去看看?”李路呵呵笑了笑,问。
这下两人都不说话了。
毕晓龙刚刚忙过一阵子,远远的看到李路三人在那里驻足观看,想了想,快步走过来。
看见他过来,李路就说,“毕经理,来得正好。那边在办什么晚会?我们想进去观摩观摩。”
“哦,花鸡奖义捐晚会,拍卖点东西,为前线的将士筹款。”毕晓龙解释道,“昨天第十三届花鸡奖颁奖典礼结束,组委会提议举办义捐晚会,筹款慰问西南前线的将士。花鸡奖最佳女演员白雪小姐今晚会参加。我们卢董事长也拿出了几件古董名画进行拍卖。”
李路很惊讶,“为西南前线将士筹款慰问?这是大好事。”
歉意一笑,毕晓龙说,“李处长,这个晚会要有组委会的请柬,我也没有权限搞到,这个真抱歉。”
理解点了点头,李路说,“没关系,我们四处转转。行,你忙你的去。”
“李处长,您稍等片刻,我去找卢董事长。”毕晓龙说着就要走。
李路本想顺势答应下来,让卢惠冠卖自己一个面子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卢惠冠还欠着他人情呢,只是抬眼一看的时候,他顿时笑了,对毕晓龙说,“毕经理,不用了,我这遇到个朋友。”
“嘿!路!是你?真是你?”
韦德从那边走过来,和一位差不多年纪的欧洲佬本来聊着的,无意中看到李路,顿时惊喜万分。
“韦德先生,好久不见。”李路笑着抬了抬手,不忘对毕晓龙说,“毕经理,你先工作,回头找时间咱们好好聊聊。”
毕晓龙心里感动,更加高看了李路。哪怕是这样的时候,李路依然没有失去对他的尊重,这让他感到非常的舒服。
“李处长,您先忙,回头再聊。”毕晓龙说着,忙活去了。
韦德大步走过来张开双臂给了李路一个大大的拥抱,激动地拍着李路的肩膀,道,“路,能在这里见到你真是太开心了。”
无疑,在华夏的这一年多里,韦德收获的最好的朋友就是李路。不但沟通方面完全没问题甚至有家乡味道,还是一起上过战场经历过生死的关系。并且,他知道李路不是一般人,甚至他都认为李路有很深的军方背景。种种因素下来,对于需要长期待在华夏从事技术服务以及大宗货物销售的韦德来说,有这样的好朋友甚至是他可以向公司总部邀功的。
一阵寒暄之后,韦德向李路介绍,“路,这位是罗伊德先生,德国BB公司商务代表。”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李路颇为意外,来之前他还在想办法联系一下德国人,就是要找这个BB公司提前聊一聊。结果,得,世界忒小,敢情这位罗伊德还是韦德的老朋友。
李路和罗伊德握手,直接使用了德语,道,“罗伊德先生,欢迎来华夏,我是红星防务公司总经理李路,你可以叫我路。”
“李先生,久仰大名。韦德与我聊过许多有关于你的事迹,你是非常出色的企业家。”罗伊德很客气,双手握着李路的手说,“最重要的是,你的德语非常棒,韦德说你还能熟练掌握英语,你真是了不起。”
李路看着“双德”,心里乐开了怀,心情好得很。
看了看时间,韦德说道,“路,用你们华夏的话说,赶巧不赶早,我们马上要参加这个慈善晚会,请你与你的朋友们一同参加,可以吗?”
李路回头看了眼,指了指宴会厅入口,“你说的是那里?”
“是的,路,你知道吗,今晚的晚会主题是为前线讲师筹集慰问款。我想,你一定会积极参与的。”韦德颇为严肃地说道。
他是去过前线搞战场装备研究的,因此对那边的情况有切身的感受,面对这样的主题晚会,他十分愿意尽一份力量。
“当然,但是,我们今天刚到这里,没有获得邀请。”李路说。
罗伊德说道,“这不是问题,李先生,我代表BB公司,韦德可以代表克莱斯勒防务公司,邀请你和你的朋友参加晚会。”
“这样再好不过。”
一行五人有说有笑往入口处走去,踏上红地毯,张卫伟和黄光辉整个人都不自在了。左右两侧都有记者在拍照,甚至有一些记者冲韦德和罗伊德他们提问题,以至于走走停停。不过,大家似乎对李路等三人没有表示出特别的关注——他们以为李路三人是保镖呢!
全都是中山装,都是年轻小伙子,都是精干短发,不是保镖难不成是老板。
这样的情况,反而让张卫伟和黄光辉自在了点,他们就怕出糗。
好不容易进了宴会厅,张卫伟和黄光辉的眼睛又不够用了,那个富丽堂皇莺歌燕舞。
黄光辉站住了脚步,吞吞吐吐地对李路说,“首……老板,要不我先回去吧,我脑袋还晕着。”
张卫伟也有些打退堂鼓的想法了,强烈的感觉就是,自己与这样的场合完全是两个世界那样的差距
但是,李路身边不能没有人,黄光辉要回去,他就必须要跟在李路身边以防不测。
李路说,“小黄,听着,这里的任何人,都比不上你,你知道为什么吗?”
他多么清楚,黄光辉是自卑,普通战士到普通老百姓天然的自卑,甚至在那样的想法之下,他会认为自己的存在会给这里的达官贵人们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