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残-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老关他们却是有些意外的表情,因为很少见到这位和尚管头真正生气或是见诸于行色的时候;大多数时候总是一副事事都了然无谓,而胸有成竹的平心静气的模样;这一次显然却是个意外,然后又自发变成某种由衷的感怀和莫名的触动,为他们这些下属出头计又何须至于如此呢。
而周淮安当然不知道这些部下自行脑补的心理变化,他不惜跳出来扮演某种恶人角色的缘故,乃是实在讨厌这种正所谓是“反派就是话多”的路数,而义军里这些手下都是些口拙不善言辞的;真再让他借题发挥的持续乱放阙词下去,只怕这场明明大获全胜的昂扬士气,都要给打击和消退下去一些了。
“接下来,我向说说你们未得号令,而贸然冲上去的事情。”
让人押走这么麻烦又屏退左右之后,周淮安对着留下来的老关和成大咬叹声道
“我不知道你们又什么恩怨和过往。。”
“但是因为在合围之势下,因你们执然之故而成的徒多弟兄伤亡,却是实实在在吧。”
“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吧。。”
“如果你们还愿认我这个管头的话,”
“管头言重了,这次却是俺们做的差池了”
老关却是相当光棍的低头承认了。
“回头我便去领取军法。。为大伙儿做好表率。”
“是俺冲动了自行主张,理当认罚的。。”
成大咬亦是低声下气的接口道
“一应军法责罚,还请尽管处置俺先。。”
“那好。。罚你们每人三十棍。”
周淮安点点头道。
“但是军伍不可懈怠,所以先领十棍,其他记下以观后效。”
“再用到救生队里去,为伤兵打扫起居一个月吧。。”
“好咧。。”
“得令。。”
这是他们不约而同的回答,看起来似乎又有更加亲近了一些的错觉
三言两语处理和按过了这桩立威/收心的事情之后,从俘虏那儿得到口供也被被送了过来,再结合老关和成大咬的陈述,周淮安也总算是知晓了这一番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个带领上百人在码头一角负隅顽抗,而反过来杀伤了不少义军士卒的敌将,乃是淮南都知兵马使毕师铎的部下,天长都都将秦稠;从某种意义上说,若是说一个团体或是组织最为痛恨的,无疑就是出现叛徒这种事情了,而作为义军也是没有例外的。
这个毕师铎就是其中的典范,要说他曾经是义军的元老宿将出身,也是最早追随补天大将军王仙芝起兵的老人之一,在资历尚甚至还要比如今的冲天大将军黄巢,更早更老上一些。因为早年在王仙芝麾下作战勇猛彪悍骑射皆长,而得了个“毕鹞子”的别称,又得以独当一面的带领一支兵马;
后来王仙芝兵败身死荆北黄梅县,他就随着盘踞在芽楂山的尚让为首王氏旧部,就此投奔了黄巢的麾下;算是义军当中一个颇具分量和影响力的山头人物;只是后来在转战闽地时,因为接连败在了时任镇海节度使高骈麾下大将张璘之手,而对前途悲观失望开始生出了异心和别念。
然后在福州之战当中,被高骈的另一位心腹明州观察使梁瓒,以高官厚禄所劝诱;在他的带领和号召下李罕之、秦彦、许勍、郑汉章等二十多位义军头领,一齐率部出城就此降了官军。
不但出卖了正在南下攻掠的黄巢后方,还反戈一击袭击了义军落在后面的老弱妇孺大队为投献,致使如今的义军当中许多人都失去了亲人和家眷。
因此,要说怒风营除了传统官军之外,更叫苦大仇深的敌人,无疑就是在大庾岭之战当中,倒戈一击出卖了友军而导致老怒风营在内的大多数断后人马几近覆灭的叛徒,人称毕鹞子的毕师铎。正所谓是叛徒比敌人更可恶也更有破坏性。
而这一次的岭东沿海诸州之乱当中,居然也有毕师铎所部存在影子;而这位将官秦稠,与另一位兄弟秦彦一起,乃是毕师铎手下最得力的爪牙之一,也是当初叛投朝廷的数十位义军首领之一;这不由让周淮安麾下的那些原怒风营老卒,各种怒上心头而同仇敌忾起来。
而这个天长都都将秦稠,他本事徐州彭城人算是庞勋的老乡;后来跟随在当地从军的兄长秦彦。聚集亡命之徒数百人,袭杀下邳令,盗取军资后投奔王仙芝麾下,又被划拨给毕师铎所部从事。
因此在毕师铎率众叛投官军之后,因为残余反戈一击有功,毕师铎受淮南都知兵马使之后,秦彦也得受和州刺史,而秦稠则成了淮南都知兵马使麾下,倚为班底和根基的五都健儿之中,排行第三的天长都都将。
“这才是正常的道理啊。。”
周淮安在心中不由自念道,
“居然是叛投官军的前精锐悍卒。。”
“难怪这么熟悉这些义军的作战方式,而能够以寡敌众的支持上很久。。”
毕竟,要是官军里随随便便出来是这么难缠的角色,那对与这些农民军简直就是地狱级的难度,一个充满了极度恶意的世界了。那眼前也没有什么值得继续好混下去,而需要马上跑路来规避了。
这次打凤岭港一半以上的伤亡,都是在围歼这些困兽犹斗的官军所造成,在个别伤亡比上甚至达到了三比一到四比一的程度,这也暴露出这些农民为主的义军明显后劲不足,不耐溺战的弱点和面对逆境难以持久的缺陷。
不过,也让周淮安对于正规官军精锐的战斗力,有了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和体验了;看起来在一时半会没法弥补身体素质差距的情况下,果然还是要想法子别出蹊径,把合理的战术技能和改进装备,所带来的加成给提升上去。
这就需要相对稳定的地盘和持续的物资供应了,至少在眼下这种流动性作战当中靠抄掠补充的环境下,是很难持之以恒的完成投入和积累的。
要是能够点出火器科技树的话,哪怕是最原始的火铳,也就意味着你再怎么强横的,也被有一发化学能驱动的弹丸给撂倒,或是炸翻的可能性和概率了。
说到炸翻,周淮安突然有了点现成的想法,也是有所现实基础的支持,但是同样还是需要时间来筹备和尝试呢。只是在这时候,远处的海边突然升起了一道袅袅的烟柱,赫然就是那条大船所在的方向。
(本章完)
第119章 船贡()
不远处的船上正在冒烟起火,不过很快就被扑灭了;随后周淮安就得到了相应回报,起火的位置也只是甲板上的部分,烧掉了一些堆积帆缆杂物而已。
不过当他走进了海边停船的位置细细一瞧之后,不由也要大大的赞叹一声。虽然他在现代已经见过许多的古船模型和相应的复原图片,但是走近了亲眼看到实物的时候,还是有些不禁叹为观止的感觉。
因为这艘海船远比他之前见过的那些都要大得多,而且在外观上不乏雕梁画栋的斗拱、阑干和多层漆彩的外在涂覆,看起来就是自有一种雍然大气和赏心悦目的美感。
而几面被丢在地面而踩上了好些脚印和泥巴,却难掩起质地精美的玄底金龙纹大旗,则进一步证明了其特殊的身份;这显然是一艘从广州逃出来却因为风浪受损,而漂泊滞留在当地港口附近的大型贡船。因此眼下看起来一副已经陷在泥滩上,有所倾斜搁浅的触底状况了。
这艘别具一格的大海船看起来圆头方尾而腹中扁平,首尾长约二十多丈而七八丈宽、两三丈高,前后共有一大两小三根帆桅,不过其中有两支大桅连同收叠式的硬帆,已经斜倒折断在甲板上了;看起来整体的基本载重,最少也在两千料到三千料之间(唐制:船上一料比同石重,约等现代三百五十吨到四百吨左右),
而在沿着海岸泥滩直接延伸到船边的栈桥尽头,还可见一些依靠船身支起来的木制脚手架和堆土台、搭脚垫板什么的,以及大量堆积起来的大小木材物料和用作临时遮盖的工棚什么的。其中就有一根被刨得光溜溜白生生的大材,就这么搭着船边而一头斜倒在泥泞里。
显然可以想象,在来自这艘搁浅贡船上人等的强烈要求之下,当地驻留的这些官军不得不专门集中人力物力,在这里赶工修造了临时码头,想要对这艘贡船进行有限的修补;比如尝试更换桅杆所需的大木,而令其在涨潮时能够重新浮起来,而有足够的风力驶入外海去。
如果不是周淮安突然带队杀过来了的话,也许再过两三天潮水适合的日子,他们就要拔锚启程而去了。
但是在船只附近又有更多的新发现,除了一群仓惶凄然跪在地上磕头求饶,等待胜利者来处置的工匠和民夫之外;还找了了许多被抛在海岸上,又被倒灌的潮水给冲走回来的尸体;虽然尸体上义军被泡得有些肿胀,身上的物件都被搜走了,但是从残留的贴身衣物上看,竟然也是属于官军的身份。
看起来就像是起了内讧而自唱残杀的结果。而在其中,甚至还发现了几具疑似为养尊处优的阉人尸体,这就显得有意思了。看起来不久之前被自己攻灭的那股淮南军,与船上的这些逃亡者显然不是一路人,而是抱着别样的心思和动机啊。
然而,之前抢先一步上船,并且控制局面的学徒队,其实没有遇到什么真正的阻碍;因为在他们赶过来之前,船上放火的人就早早见势不妙,已经从边上解下的小船,而划出远远去只剩个背影了。至少眼下的义军也是没有继续追逐他们的能力和动力。
交代完相应警戒和封锁的人手之后,周淮安这才刚刚沿着七拐八弯的搭板登上船舷,就听到来自舱内沉闷回荡的接连叫喊声,最后才从一个打开的舱口探出一个脑袋来。
“管。。管。。管头儿。。”
那是先行进入船舱内探查的学徒队长米宝儿,像是被什么震撼了一般,有些激动而结巴的大叫起来,
“里头好多东西啊。。”
“赶快来看哪。。“
虽然已经倾斜搁浅,但是因为船身用料结实而甚为坚固的缘故,居然没有什么明显的破漏和渗水,只有一些甲板和栏杆浸过风浪之后,在缝隙里的干透的盐霜而已;而沿着木阶进入内舱之后,里面也不像周淮安想象的那么阴暗和潮湿,而是散发出一种优质木材浸泡海水又干透后独有的味道来。
他想了想,就用随身的短刀在壁板上划了一下,居然甚为坚韧的没有能留下什么痕迹。然后,他是甚为用力的才在墙上剃下一丝木屑来,顿时露出里面相当丰富而细腻的纹理来,而这一丝木屑也居然让他闻到了淡淡的香气,却不是樟木那种防虫的。
他突然就想起来了,自己在老家古玩市场展销会上层闻过类似的味道。居然是楠木,这艘船居然是用楠木制成的;虽然在他曾经在关于中国造船史的讨论当中,偶然知道了唐代就有人用楠木来建造船只和其他家具,因为楠木质地坚硬而极耐腐蚀,哪怕浸泡在海水里也可以使用上很多年。
当时只感觉唐人实在是暴敛天物,但没有想到居然可言亲眼见证到呢。光是这一艘船的用料就可以和后世故宫里的金丝楠木大殿相提并论了吧,真不愧是历史上的盛唐气象,哪怕是已经到了衰退和崩坏当中的晚期,依然有着这样的遗泽和存留啊。
不过,如果是作为跑远程海路的贡船的话,用最好的物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吧。根据船上的后世人看来颇为粗糙的《海图路舆》册子,他们航行的终点应该是在登州的蓬莱港呢,从海路上说有千里之遥了。
虽然外间看起来还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但是一旦进入里面,就很容易被装饰精美的帷帐,漆彩万端的壁画,还有雕梁画栋的构造和陈设,给吸引的挪不开眼睛了。上面既有乘风驾云、逐月捧日的,清携的仙人、飘逸的菩萨;也有献瑞的仙鹤、兴云布雨的蛟龙;更有一些带有明显域外风格的朝觐衣冠男女。
然而,这些布置大都被各种刀劈斧凿过的痕迹,给给破坏得七七八八了,越往里走就越发的明显,甚至还可看到一些喷溅在地面和墙上的风干血渍。可以想象这期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了,也可以解释海滩上那些被抛弃的尸体是怎么来的缘故了。
在一连搜索过好几个不同风格和用途的居室之后,周淮安终于在船中某个装裱尤为精美而壁挂丝帷地铺绒毯,却沾满了干枯发黑血迹的舱房,一处暗藏在壁上《山河竞秀图》背后的锁柜里,找到了一叠用银色绸子包裹起来的物帐书和相应的附注单。
然后根据这些物帐及附注的单据,他亲自举着特制的防火风灯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