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残-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说,此番亦不过是巧遇而已,与宴上那些谋刺人等,却无任何的干系释然喽……”周淮安面无表情的反问道。
“……至少彼辈,还拿不出请动奴的代价来……”
女子说完这句就重陷沉默作为回应。
“那就和我说说刺客世家的事情吧……保不准能令我有所心满意足了,就不会再迁怒和波及到其他人等呢。”
本想转头离去的周淮安,这时候才稍微产生一丝兴趣道。
“。当然了,不管你信与不信,难道不都是别无选择的结果;区别在于是你自己说出来,还是我用手段让你说出来而已……”
“那贵人可知,开元年间的剑器名家公孙大娘和裴将军;以及后来的权宦李辅国、鱼朝恩暴死之故……”
女子沉吟了片刻,才抬起惨白的有些惊心动魄的下颔,幽然开声道。
第六百二十章 妙尽戎机佐上台(续二()
身为长安最好的刺客之一,曾经令许多位高权重之辈夜不能寐的影子,全身软绵绵提不起一丝气力的聂氏女,也随之意识涣散的沉浸在自己回忆当中;
既然一切都要在这里获得结束和解脱了,她也就不再介意重新翻出自己记忆里尘封已久的过往点点滴滴和也将被遗忘的碎片。
说起来,这个所谓刺客世家的典故乃是出自司马迁的史记;但实际上也就是活跃中唐的这近百年光景而已。
最初的渊源出自开元年间玄宗皇帝的内供奉院,兜揽了天下各方面的奇人异士;其中就不乏胜长剑器、技击、角抵之类的天下俊杰;
其中最为有名的无疑就是曾经被诗文传世的公孙大娘,裴将军等人;诗歌比斗剑技艺更加有名的李太白,也一度列身其中。
然而随着大唐盛极而衰的安史之乱爆发后,这些內朝供奉之人也随着逃出京城的玄宗皇帝相继四方离散;
其中有许多以勇力见长者,乃去投军报国、勤王定难于郭(子仪)、李(光弼)麾下;就此成为了西北行在的属下。
而后又有许多自持技艺而又故土难离者,慨然结以团社并称兄弟姐妹,而暗中袭击和刺杀叛贼伪朝的官属、将吏。
后来天下初步平定,到了肃宗乾元年间,又有大宦李辅国开始专权大内,而以察事厅的名义广聚党羽,刺察朝野内外之事。
于是这些昔日舍身报国的残余志士,也被人在暗中重新召集起来,打着匡济大唐、保扶天子的旗号,在明里暗里与之爪牙进行对抗和斗争。
其中的公孙大娘传人颍川李十二娘,就是其中之一,并最终参与了针对李辅国的成功刺杀。然而当李辅国既去,却又有大宦鱼朝恩再起;
而鱼朝恩被骗入宫中溢杀于内廷,又有程元振开始专权;待到程元振开始失势而被仇家劫杀半路,又迎来了王守澄、仇士良的甘露之变……
自此权宦与天子博弈之间的更替往继不息。刺客世家背后的支持者也隐约现身,其中既有当朝的宰臣元老,也有宗室贵戚,或又是世家门第之流的外朝势力。
只是后来当中枢权威渐衰,而藩镇割据争战为主流之后;他们背后的外朝势力又与把持大内宦者们有所合作和协力,以在维护皇权的宗旨下共同对付那些桀骜不驯的藩镇挑战。
因此随着背后持续投入人手和资源的壮大,而这些刺客世家名下的存在也在于宦官党羽的斗争中,被陆续分成好几脉来相互制约和竞争。
像是聂氏和公孙两支刺客世家,主要以从小培养的女性刺客为主;因为虽然女子先天就弱于男子,但是同样受到的防备和忌惮也是更少得多,更容易乘其不备成事的手段。
只是相比公孙世家曾经遍布于教坊行院中的眼线和人手,擅长收集消息更甚于直接刺杀的手段和风格。聂氏走的却是精锐刺客兼以决死之士的路线。
聂氏之名,取自战国刺客聂政的白虹贯日典故;强调的就是受到严遂大恩的义士聂政,于众多甲士防护之中,强行袭杀死韩哀侯并臣下数十人,最终划面戳眼的惨烈决绝。
因为出于培养和维持上的精贵,聂氏最盛时也没有超过数十人,而出手的次数远远少于其他几家,但是每有出手必然是身负要害的关键人物,或又是手握大权的一时显赫。
故而聂氏一脉于世间最出名的事迹,就是号称幼时被异人抱走又在成年归来,最终协助朝廷解决魏博田氏的聂隐娘故事原型。
但是明里暗中并未见诸于史册或是另有名目的,死在她们手上的戚里、勋贵、重臣、藩帅及其心腹党羽之流又何止于此呢。
自然了,她们这些自小按照根骨资质,被从民间所获的刺客种子,要经过堪称漫长痛苦和残酷,而又层层百里挑一式的残酷竞争选汰之后,才能得到最后初步合用的人手。
然后是按照相性来学习各行各业的百般技艺,哪怕无所成就也要确保有所涉猎,而在关键时候能够惟妙惟肖的提供掩护手段和救命的机会。
因此相应的人手只要能够活到成年受命行事,便都是自然冠以聂氏和相应的排行。然后以此为号接受各种委托和执行任务。
其中排行的高低,又代表随着相应人手的本事、成功率和地位高下。因此,她曾经名号便就是聂三娘,理论算是其中有望下代主事人/教导者的候补之一。
然而从小到大被输灌和强调,自己始终是作为一件工具的她,其实并不是聂氏女之中特别优秀的那个,哪怕从各个方面都只能算是相对平庸的结果;
最多也就是确保她不至于再一次次遴选中被淘汰,而相继消失在送走的车辆中;在她们的世界里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只有冰冷冷以严厉教条下短暂而不稳定的师徒关系。
然而,当那些在某些方面出色活着普遍优秀的同龄人,从最初步的任务开始,逐渐消失在了每一次集会的视野当中,她也就变得相对脱颖而出了。
于是,聂氏之中就有人逐渐发现了她的另一个潜质,那种无论打扮成什么模样,又身处何处都天然缺乏存在感和并不显目的气质。
因为按照聂氏的惯例,她们在每次动手都要花许久的时间来布置和经营相应的身份,最终得以少有防备的靠近目标身边;
而相比那些过于引人注目而难免深陷其中的同伴们,她的这种天然气质,却在无意间提高了事后脱身手段的存活率。
只是随着国势日艰而天下纷乱,朝廷可以掌握的赋税人口越来越少,这些缺少了资源维持和供养的刺客世家们,也在现实压力下开始发生变质。
刺客世家的源流们,也不再只是主要针对朝廷的敌人和威胁而行事,开始大量仅仅为了钱财和利益而杀人,乃至参与到中枢与地方的权力斗争当中去;
因此有的支系为藩镇所收买和拉拢,而与中枢暗中对抗。有的干脆投靠了掌握着中枢权柄和禁军的宦官们,以为横行的爪牙和走狗。
还有的则是投入到宰相代表的世家门第下,就此变成剪除异己的私家力量。聂氏一脉最初的支持者乃是李唐宗室,在历代天子与內宦的争斗中,不免屡屡被打击和抑制。
因此,作为昔日手中利刃的聂氏,沿袭至今已经凋敝的利害,就剩下为数不多的十数人手而已,甚至连相继损失后的人手都补充不上。
以至于她身为当代屈指可数当代主事人候选兼做教习之一;也曾为了聂氏的传续而假扮成一名內宦,在宫苑中的飞龙厩足足潜伏了三个月。
在此期间她甚至还找了一个宫人假做伴侣,才得以伺机刺杀了大内世宦西门氏、前代四贵之一神策军中尉西门思恭的养子飞龙使西门君遂,令其马惊坠死。
然后这一次为了昔日老主顾开出了个难以割舍和拒绝的条件和利益,她又千里迢迢跑到岭外来潜伏和待机,只为了那九死一生的片刻刺杀机会。
然而费了两个月功夫才混到黄贼外甥林言府上,她毫无理由的失败了,甚至就连接近目标的那一刻就已经被莫名其妙识破了。然后就再也没有任何机会了。
因为在广府地方上,能够为她提供协力和帮助的地下势力和暗线,随后都被连根拔起了。如果不是她足警惕和用心的话,兴许那些被吊挂在悬梁上的尸体和首级,也就有自己的一份。
但是就像是命运格外弄人一般,她想要重新再做补救手段的机会都没有了,草贼席卷江南、两淮,又陷没了两京,最后连朝廷和刺客世家都一起都没有了。
哪怕她逃到江南来,但还是没有能够逃过落入对方手中的结果。但至少对方已经允诺了可以不用那么痛苦和难受的死去,这就是幸运的事情了。
因为既然身处在刺客世家当中又屡有所得,对于失手被捉住的的刺客下场,她不是没有听说甚至可说是亲眼见证过的;
而作为女性刺客未能当场死去的下场就更为可悲的多,至少在死去之前每一分、每一刻都有可能发生在身上各种令人惨不忍睹的遭遇。
比如她还是一名飞龙厩吏员的时候,就亲眼见过一个被怀疑是公孙世家的歌姬,如何在一群心态扭曲为五肢不全的宦臣手中,只求一死但还是被迫坚持了三天的惨状。
所以她真的有些庆幸,至少不是那个最坏的结果。只是有些对不住新云院中当初收容她的那位阿姐了,唯有待来生有幸再做加倍报偿了。
只是当她心中开始揣测着,接下来究竟是刀兵之苦,还是勒颈之厄,还是其它的手段呢?也许是押赴城门外斩首示众,以为后续的震慑?。
听完她讲述的对方沉吟了好一阵子之后,才低沉开口道:
“既然已经没有人可以驱使你了,那可否愿意为我所用……这样也许我就可言放过某些无关紧要的人等了……”
有些东西是在没法写出来,希望大家见谅了。日后也许在公共号或是群里可以看到。
公众号重新找回来了,直接微信搜索“猫疲”好了,也许《三穿》里的一段章节和未发布内容,也会在上面看见。
有兴趣的就关注一下吧,不过不能保证稳定的发布时间就是,毕竟家庭生活、工作和写作都要兼顾下来的。
第六百二十一章 近闻群盗窜诸邻()
“真香”
已经顺着修筑完成的浮桥,第三批渡过钱塘江的王墩儿,正捧着灰烬堆里捞出来烤得焦黄的岭南巨稻(玉米)直嘘气,看着远方进入尾声的战场;似乎已经司空见惯的厮杀场景已经影响不到他们这些辅卒的胃口了。
这种南岭巨稻可真是好东西,据说只要两三个月就能长成一茬,而且比起稻麦之属更加不挑田地,哪怕是坡地砂土也能长得活;结出来的大穗子火一烤就能吃,茎秆也是甜津津的可以熬饧(糖)。
再加上之前令人抢种下的百日稻和豆薯之种,这太平贼。。啊不,是太平军来带江东之后,也不知道给地方上带来多少好东西;又改变了多少人的生计和前程命数呢。。
同行的许多人也由此看来,这般既不需要放纵士卒肆意劫掠,就能令麾下衣食无虑、令行禁止的军伍,若不是天命所归之时,那又有什么还算得上是天命所归呢。
至少他们这些出来的人在经历了这些东西,又见识了许多不同场面之后,已经没法在回到原来那种封闭而单调乏味的日常里去了。
因此当浮桥修好之后,王敦儿也再度请命加入到渡江而来的辅卒序列中去;仅仅是因为阵前出勤,能够比躲在相对安全的后方,在饮食上吃得更好一些。
而在他不远处端着一只短铳且作警戒的旗头王彦复,也依稀有些仿若大悟的意味。因为他从这些人身上,依稀看到过往自己兄弟四人的一些痕迹和心路过程。
那种太多不一样的新事物,让生平认知和感触都被颠倒、改变了的惶惑和茫然,还有一丝丝难以掩饰的期许和索求的使然。也许用不了多久他们这些地方人等,就会迫不及待成为太平军中的新一员了。
然后就会在接下来的战事中,对他们进行初步的考核和甄选;若是表现的稍加勇敢又运气不错没病没伤的,就会被列入到补充兵员的候补名录中去。
而被淘汰的辅卒也没有关系,会被安排到地方新建立起来的营田所和屯庄中去,成为所谓的基干户口之一,继续通过劳动生产来为太平军出力,或是在下一次需要时组成巡护队,来维持乡里的秩序。
因此,太平军才能够在看起来并不算快的步步为营推进当中,每克一地便就能够在地方上呈现滚雪球之势的,建立起相应的秩序和初步稳固的基本盘来,后续吸纳各种愿意投附的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