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帝图 >

第151章

三国帝图-第151章

小说: 三国帝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眯眯地看着支谦。

    “啊?!……”

    支谦大张着嘴巴,无声地发出了这个“啊”。(未完待续。)

第32节 教6() 
(求订阅求支持)

    支谦表示很受伤。

    善良的老实和尚,被刘璋同志深深地伤害到了。

    “不过,我可以帮你提请一次上诉。虽然你现在已经过了上诉期,但好在如今还在新法的试行期,而且你也确实对新法缺少了解,所以,我可以帮你提请一次上诉给法曹。而这次判决会暂缓执行。”刘璋又接着说道。

    按照益凉律法,判决下来后,原被告双方都有一次上诉的机会。

    说完,刘璋就转身对杨阜交代了几句,然后由法曹杨阜,向围观的群众宣布:本次判决暂缓执行,人犯提出要上诉。法曹衙门将于五日后公开审判,欢迎大家到时候前往旁听监督等等。

    至于那一百多羌人,也都被羁押带走,等待审判。

    回州衙的路上,刘璋对杨阜语重心长道:“义山,以后但凡遇到这类有争议性的案子,或者经典案子,或者是有轰动性的案子,一定不要草草判决了事,一定要大做文章,做足文章。”

    “大做文章?主公的意思是?”杨阜不知道刘璋何意。

    “义山,主公的意思是,这是上天赐予你们法曹的绝佳机会,你可不能白白浪费了,你得多多利用才是。法曹不单单是立法、裁决,更重要的是普法。新法初行,这种有轰动性的经典案子,当然不能随便放过,不能把头一砍了事,必须得让这个案子成为大街小巷之话题,成为百姓茶余饭后之谈资。让大家通过这个案子,知道现在的律法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样是违法,为什么这样是违法。”徐庶在旁边解释道。

    杨阜这才恍然大悟。

    主公刚才搞七搞八,原来还有这么深远的意思。

    “那,是不是需要大汉新报配合一下?”杨阜问道。

    “那是自然。你可以去找国渊,可以大量报道这个案子的情况。可以安排人去采访采访受害人家属,采访采访被告,还可以找些医生采访采访,再找些普通群众采访采访。总之,要通过这个案子,在凉州进行一次很好的普法教育。州衙可以全力配合你们,把这次宣传活动做好。时间很紧,可不能浪费了。”刘璋道。

    “要是想扩大影响,不如老师你亲自出庭,给那和尚辩护。”庞龙建议道。

    “我去辩护?”刘璋一脸惊讶,这个弟子又开始要坑老师了。

    “要是主公去亲自辩护,肯定更是轰动。”杨阜兴奋道。

    “老师,这新法你是最熟的,期间的关键你也是最清楚的,那一条新律法不是你审核通过的。我看你其实挺想留那和尚一命,换人去为和尚辩护的话,未必就能留得下来。”

    “庞说得很有道理。主公,关键是这和尚身份特殊,若真是杀了,虽然说问题也不算太大,但势必会影响我们在佛教徒心中的形象,甚至会激怒他们,让他们走向暴力抗法。这不符合我们治平凉州,教化影响周边异族的计划。”徐庶也道。

    几个人都撺掇着刘璋去给支谦做辩护。

    益凉的律法,通常的辩护人,就是嫌犯自己。这个和后世有很大区别。当然,嫌犯也可以请律师帮忙辩护,但是,即便是请了律师,嫌犯也得有问必答。所以,其实辩护的关键是嫌犯自己,若是嫌犯自己对新法不熟悉,那这个辩护难度很高。

    “我去辩护倒也没什么,只是…”刘璋有些担心。

    “主公是担心辩护失利吗?”杨阜问。这件案子,其实很简单,可以辩护回旋的空间其实不多,除了在目前新法还处在试用期方面做些文章,其他方面还真是不太好辩护。

    “老师担心的不是辩不辩得下来问题。老师担心的是佛教。老师若是为和尚辩护,外面的佛教徒可能都会因此受到鼓舞,会反而助长了益凉及其周边佛教势力的兴起,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今天的情形大家也都看到了,如果处理不当,日后这佛教难保不是又一个太平教,又一个五斗米教。”庞龙说出了刘璋的担心。

    刘璋确实在想,怎么腾出手来,处理益凉今后可能的宗教问题。

    益凉紧挨着青藏高原,紧挨着羌人聚集区,后世这些地方都深受佛教的影响,尤其是密宗佛教的影响。

    刘璋可不想为了一个支谦,反而让佛教势力在益凉地区声势大振,那就非常得不偿失了。如果是那样的话,那还不如直接把支谦砍了的好。

    “主公,无妨。”徐庶在旁道:“我们大可以利用本次事件,让益凉百姓明白,佛教徒在益凉传教的方式是非法的,一些医生之外的人四处行医施药是有目的的。主公为和尚辩护,是因为他罪不至死,因为他有救人之心,不是因为他是和尚。我们可以告诫百姓,碰上这种主动上来要帮你看病的,要敬而远之。这将不是一个普通的审判,而是一场律法教育现场会。”

    “这个有些难度。”要完成这么复杂的目的,刘璋没多少信心。既要帮和尚脱罪,同时又要打击佛教徒的气焰,最好能根绝佛教在益凉的影响,很难完成的任务。

    “可以让和尚当庭悔过,表示忏悔,以此来获得从轻量刑的判决,也可以获得受害方的谅解。同时,和尚忏悔的话,也会打击教众对佛教的信念。”庞龙建议道。

    庞龙这个建议不错。

    通常传教之人,往往都是代神、代天、代上帝、代佛祖,而发声,而行事,如果和尚认错的话,就表示他之前的行为有错,他的佛祖的行为有错,就会动摇教众信徒对本教的信念。

    “好吧,那我就当回辩护律师。希望这个和尚,值得我们这么大费周章。”刘璋只得答应了下来。

    “那我这就把风声放出去了,就说主公要亲自为和尚辩护?”杨阜问道。

    杨阜看来是急于想利用刘璋,扩大本次事件的影响和轰动效应。

    “别,别。”刘璋急忙制止道:“别直接说我要为和尚辩护,就说将有神秘人士出庭为和尚辩护。这样,可以说我也会参加这次公开审判。”(未完待续。)

第33节 化() 
(求订阅求支持)

    “你是说你们愿意定居?”刘璋看着面前的拓跋力微,很吃惊的问道。

    “是的,尊敬的州牧大人。”

    “你们愿意按照我之前说的方式定居?”刘璋再问。

    “是的。”

    “真的假的?你们有多少人?”刘璋觉得有些难办了。

    “千真万确,我阿爹,就是我们拓跋部的族长,再三跟我说的,这种事情我敢乱说吗?我们部族之前一直在北边,这次南下,路上遇到不少困难,死了不少人,现在只剩下将近三万多人了。”

    “三万多人?人…还…真不少,这么多人有点儿…”刘璋想推脱,可一时也没想出什么好理由。

    “大人还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很多啊,比如这个定居点的位置,建城的规模,还有定居花费的费用谁出,还有官府配套,怎么管理问题,等等等等。”刘璋很为难道。

    “大人,我们拓跋部可不会建城。”

    “所以难办啊,建城这个不是一下子就建起来的,要花很多钱的。这个,…,要不你们继续四处游荡去吧?天大地大,多自由啊!”刘璋同志想要反悔。

    “啊…,你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你之前说只要我们定居下来,就可以有膏粱之食,锦绣之衣。”眼看刘璋要耍赖,拓跋力微快气死了。

    “是,我是说过,膏粱可以有,锦绣也可以有,但是那都是得靠你们自己的辛勤劳动所得。你看看你们,天生爱自由,让你们就这么定居下来,多残忍,多不人道,现在匈奴人也没剩多少了,天大地大草原大,你们可以随便去自由,多好啊,干嘛非得要定居下来,非得到我的治下。我的治下,律法森严,你们部族的人很难适应得了的。你没看到刚才那个那个叫什么的胡僧吗,他就是因为胡乱好心救人,结果摊上了官司,马上要砍头的,还有那一百多个想要给他求情的羌人,也都因此触犯了律法,说不定也得砍头的。你看,我刘璋治下的律法就是这么严苛,你们肯定受不了的。与其到时候你们犯法的犯法,反悔的反悔,叛乱的叛乱,不如要不,你们回去再想想吧,自由自在多好,干嘛要到我治下来受这拘束。”刘璋又开始拼命的忽悠拓跋力微,又想让拓跋力微别弄什么依附了,继续回去与天斗、与水草斗、与狼斗、与人斗,去过原来那种自由自在的人生去吧。

    拓跋力微的鼻子都要气歪了。

    之前说的比唱的好听,现在唱的比说的还难听,哪有这样的主公。

    “尊敬的州牧大人,”拓跋力微强压怒火,“我们拓跋部,好几万人,不远千里跑来投奔于大人,大人难道就是这样搪塞我们的吗?再说了,定居之类的,也是大人自己提出的要求,你说的条件,我们也都答应了,大人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咳,…,这个我也是为了你们好,还是想清楚一些为好。咳,…”刘璋同志一阵尴尬。

    “那个拓跋部来的勇士,”作为户曹的苏则不得不说话了,刘璋刚才说的,很多也是他最关心的,“我们益凉治下,各种财务费用,如今都甚为紧张,修路建桥挖沟开渠,还有办学剿匪开荒种树,等等等等,现在可没什么钱去草原筑城,更别提安置定居了。你们好几万人,我们可没钱安置。”苏则直接就开始哭穷了。

    也难怪他哭穷。

    益凉现在虽说是都在刘璋治下,但益州和凉州,现在财政是独立的。益州现在很有钱,凉州现在很穷。益、凉州衙之上,缺少一个更高级别的衙门,来进行统筹调剂,刘璋本人也不怎么管政务。现在苏则作为户曹,已经是支应不过来了,这再来几万人要安置,还要筑城,这得要多少钱往里砸啊。

    刘璋那是明显的抠,不舍得掏钱。

    苏则那可就是真没钱了。

    “反正我们是来依附的,你们有啥条件尽管提,只要不是太离谱,我们都答应,只要答应让我们依附就行。筑城是你们自己要筑城的,不是我们要筑城的,定居也是你们要求的,也不是我们自己非要定居的。你们自己看着办,反正我们是来依附的,你们说什么,我们照做就是。我们可不会筑城,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定居,我们更没钱,你们看着办吧。”拓跋力微一气之下,也开始耍赖了。耍赖谁不会。

    拓跋力微一耍赖,刘璋手下众文武都傻了。

    刘璋同志更是坐蜡了。

    “咳,嗯咳,”徐庶又开始咳嗽了。“主公,还有各位,这个,拓跋部远道而来,投奔我们益凉,这个义举,我们益凉上下,都是深表欢迎的。拓拔兄弟,你也不用着急,依附的事情,是个好事,这样,我们原则上同意接纳拓跋部依附到我益凉治下。不过,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到位,双方都得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我们先定一个时间,以五年为期好不好,五年之内,筑城、定居、扫盲等,这些我益凉负责,拓跋部须得约束族人,学习益凉律法,学习定居技能。五年之后,若双方都同意,则依附达成,若一方不满,则依附取消,拓跋部可自行离开定居城市。如此可好?”

    “我们没意见。反正我们也不会筑城,也不知道怎么定居,更没有钱。我们就会放牧养牲畜。”拓跋力微准备一赖到底了。

    “主公?”徐庶看向刘璋,询问刘璋的意思。

    “那…,也只好如此了。州衙先拟定个办法,想想城怎么建,钱谁来出,建成以后怎么管理?”

    “这样太草率了吧?户曹现在可是没钱。今年已经严重超支了,再要接这么大的开支,绝对不行。”苏则一听就急了。好几万人,再加上牲口,估计得有好几百万吧,这要按照刘璋说的那样定居,得建一个多大的城才能放下,那得多少钱才能建好。绝对不行。

    “主公,文师,还有这位拓跋小兄弟,其实拓跋部不是没钱,拓跋部有钱。”徐庶道。

    “这位大人,你说笑了,我们没钱,我们真是没钱。”(未完待续。)

第34节 化2() 
(求订阅求支持)

    拓跋力微强烈表示没钱,强烈抗议徐庶这种颠倒黑白的行为。

    没想到刘璋听了,却是眼睛一亮。

    “不错,拓跋部其实是有钱的,只是你们抱着个金饭碗四处讨饭装穷而已。”刘璋附和道。

    “胡说八道!”拓跋力微已经出离愤怒了,开始口不择言了,“我们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我们都穷成这样了,你们还说我们有钱,你们还有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