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功盖三分国 >

第18章

功盖三分国-第18章

小说: 功盖三分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种痘之法,可以让天下万民,世世代代,不再受天花之厄,这便是大功。

    到时候,不论张氏父子怎么操作,他诸葛亮都会有大把气运入账。

    气运用时方恨少,身为修士,诸葛亮是永远不会嫌气运太多的。

    何况,即将出山辅佐刘备,今后再怎么不作死,气运也有不够用的时候。有了种痘之法汇聚的气运,今后只要不是太过作死,他诸葛亮总不会再蹈前世五丈原之覆辙!

    涅阳事了,诸葛亮谢绝了张仲景的留饭之请,牛车直奔隆中而回。

    种痘之法,有张仲景父子主持,他诸葛亮只需安享气运即可。

    这便是他此行涅阳的主要目的!

    牛车抵达隆中之时,已是日暮时分。

    隆中是一个大乡,隶属于襄阳城;诸葛家又位于隆中深处、民居较少的卧龙岗上。

    当然,此地原本是一处荒坡,并没有名字,只因诸葛亮在师门的造势下,卧龙之名已在荆襄流传,这里便被乡民们称作卧龙岗的。

    草堂中,诸葛瑾看着站在二弟诸葛亮身边的那位少女,表情很是有些古怪。

    诸葛亮前往徐州,准备了却与吕布之间的因果,这一点,诸葛瑾是知晓的。只是,二弟走了一趟徐州,居然就带回来一只少女,这是准备纳妾的节奏么?

    诸葛均倒是好奇的看着吕绮玲。

    “这是吕绮玲,吕布之遗女,现在无家可归,准备在咱们家暂住一段时日。”

    诸葛亮有点尴尬的解释着。

    目前,诸葛家除了厨娘牛婶之外,并无女眷;现在突然多出一只妹子,便有点尴尬。

    “小妹吕绮玲,拜见大哥,见过三弟!”

    诸葛亮刚刚解释完,吕绮玲却突然向诸葛瑾抱拳见礼。

    吕绮玲本就是暴力大萝莉,性格向来也是大大咧咧的,这段时间因为诸葛亮的缘故,才有所收敛,这时终于到了诸葛亮家,吕大萝莉的本性便稍微有所流露。

    更何况,吕绮玲并不是准备暂住,而是常住!

    既然准备常住,这诸葛亮的大哥和三弟,今后便是熟人。况且,吕大萝莉也未尝没有某种心思,让诸葛亮的兄长和弟弟误会才更好呢!

    吕绮玲的这一声招呼,才十三四岁的诸葛均瞬间目瞪口呆,转而就是有点小兴奋。

    二哥这是要提前纳妾的节奏么?

    二嫂黄月英知道么?

    到时候,这两位“二嫂”会不会打起来?

    诸葛均小小的脑袋中,这时正在幻想着。

    看着三弟和大哥的神情,再看看吕绮玲嘴角的笑意,诸葛亮以手扶额。

    他突然觉得,他根本就不该带吕大萝莉回隆中来!

    正尴尬着,牛婶却来为诸葛亮解围了。

    “三位公子,晚食已经备好,可以用餐了!”

    却是牛婶已经备好了晚饭。

    家中没有外客时,诸葛家三兄弟都是合桌而食的,不是分餐制。

    即便现在临时添了一只妹子,也来不及分席就餐。

    诸葛家的晚餐还算丰盛的,五六个菜,一小盆饭,却是足够四个人饱餐的。

    至于牛叔和牛婶,他们却是另外在厨房吃的。

    饭后,牛婶带着吕绮玲去安排房间。

    诸葛家这一溜儿的十余间草堂,有的是房间可供吕大萝莉住的。

    三弟诸葛均,倒底孩童心性,也跟着过去凑热闹。

    客厅兼餐厅的草堂中,一时间就只剩下兄弟俩。

    “这位吕姑娘,看其样子,似乎不止是准备在咱们家暂住的吧?”

    “咱们家,倒不在乎多一人吃饭的,只是二弟可曾想过,一旦二弟妹知道你收留一位少女,她会如何想,又会是什么结果?”

    “须知,你们这时还没有完婚呢!”

    刚才当着外人的面,这些话,诸葛瑾不好与二弟分说,现在却一股脑儿说将出来。

    诸葛亮尴尬一笑,回道:“应该没事的。”

    “咱们从徐州回来的时候,在睢阳遇见了我岳父,他只是催促着小弟什么时候完婚,倒没有训斥小弟带吕家妹子回隆中之举。”

    说到此处,诸葛亮适时转移话题:“再有两个月,孝期就满了,我岳父都在催促小弟的婚事,大哥准备什么时候迎娶大嫂?”

    长幼有序,兄弟俩都已定亲,只有等兄长诸葛瑾完婚之后,他诸葛亮才能迎娶黄妹妹的。

    吴郡曲阿,到襄阳隆中,迢迢不下三千里,以这个时代的交通速度,加上兵荒马乱的环境,来回一趟都很不容易的,没有两三个月是不能成行的。

    兄长诸葛瑾如果准备年前完婚,最近就得起行,前往江东迎亲。

    前世,诸葛瑾爱惜两位弟弟,将隆中的这点家业留给他们,他孤身前往江东完婚。虽不至于成了步氏之赘婿,却也因为没什么家业,婚后的生活自然不怎么愉快。

    这也导致他们兄弟,几乎近十年都未能见面。

    这一世,如果有可能的话,诸葛亮并不想兄长前往江东完婚。

    所以,在询问兄长的时候,诸葛亮用的是“迎娶”一词。

    身为穿越者,诸葛家的这点家业,还不在他诸葛亮眼中。造纸、抄书、或者改进耕作模式,随便抄袭点后世的先进知识,他诸葛亮都能在这个时代赚得盆满钵满的。

    再不济,附近的荆山之中,不止有玉石矿,还有为数不少的小型铜矿和铁矿。他诸葛亮完全可以挖掘一座铜矿铁矿,然后自己铸钱,数年之内便能铸造出亿万家业。

    须知,这个时代,并不禁止私人铸钱的,含铜量足的五铢钱,才是硬通货!

    况且,若无意外,他诸葛亮即将出山辅佐刘备,钱财、家业什么的,都只是旁枝末节。

    听到二弟的催婚之言,诸葛瑾叹息一声。

    没有父母在,他们三兄弟不管是谁,成婚之后是必然要分家的。但是,他们家就这么点家业,合在一处,还算是小康之家;一旦分成三家,很有可能就此沦落为寒门。

    历史上,家道中落这个词,便是这么来的。

    “也罢,过段时间,等叔父孝期满了,为兄便前往江东完婚。”

    叹息过后,诸葛瑾回道。

    “只不过,从今往后,三弟和诞弟他们,二弟就要多加照顾了。”

    诸葛诞,便是叔父的遗子,现年比三弟诸葛均还要小三四岁。叔父去世后,照顾堂弟诸葛诞的责任,也一并落在他诸葛瑾身上。

    不过,堂弟诸葛诞有三年孝期,此时正带着一位老仆,在叔父墓旁结庐而居。

第24章 兄友弟恭() 
果然,一如前世,大哥诸葛瑾还是这般为弟弟们着想!

    诸葛亮说不感动,那是假的。

    “其实,大哥不必如此委曲求全。”诸葛亮双手撑在案几上,盯着大哥道。

    “如今,愚弟既已开辟识海,追求的便是长生之道,红尘中的富贵于我而言,只是浮云。再者说,以愚弟的才智,想要挣下一份家业,其实不难。”

    “所以,大哥不必为了将这点家底留给弟弟们,就委屈自己。”

    “况且,按照师门的安排,小弟将来还须得在红尘中磨砺一番,辅佐明主以重拾这汉家江山。到时候,区区百十万钱的家业,亦是唾手可得。”

    “至于三弟,大哥也不必担心,咱们当哥哥的成家之后,自然也少不了他那一份家业的!”

    诸葛亮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却也条理清晰。

    前世,大哥便是如此委曲求全,孤身前往江东完婚,从此便生活在大嫂步氏的阴影之下。

    毕竟,大哥在江东完婚,又身无余财,婚后又置办家业田产的,这全靠大嫂的嫁妆。男方什么都没有,婚后全靠女方,家中的话语权自然是不怎么硬气的。

    甚至,大嫂步氏,还一度对他们这两位做弟弟的,颇有怨言。

    这也导致在大哥婚后,他们兄弟近十年未曾谋面。

    今生,诸葛亮却不准备让大哥再度委曲求全。

    重新审视着二弟,诸葛瑾有点诧异。

    此前十多年,二弟诸葛亮虽然聪慧无比,却从来不过问家中之事,也不管家中的收成如何,没想到如今却扬言,家业对于他而言只是浮云小事。

    不过,诸葛瑾倒不怀疑二弟所说。

    以二弟的才智,只要稍微用心于经济之道,百十万的家业于他而言,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儿!

    “江东,为兄是必须走一遭的,不止是要前去与你大嫂完婚。”诸葛瑾笑道。

    “此前,大哥与三五好友游历江南时,曾与江东孙氏二公子孙权有约,待他成年之后,主政一郡之时,为兄和那几位好友,便都出仕于那位二公子。”

    “如今,二公子孙权年已十六岁,距成年加冠也就三四年。”

    “大哥现在前往江东完婚之后,正好可以在二公子帐下出仕。”

    诸葛瑾笑着解释道。

    江东孙氏二公子孙权,亦是才智无双,要不然当初在虎牢关的时候,曹操也不会感叹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

    当然,当时曹操说这话的时候,孙权尚未成年,还没有表字的。

    如今,孙权虽然年仅十六岁,却已经在帮着大哥孙权处理江东内政了。

    诸葛亮也没有想到,大哥居然早就与孙权有约。

    这么看来,即便是大哥将大嫂迎娶回隆中,只怕他将来还是得出仕江东的。这个时代,士人间的承诺,不是后世那种尔虞我诈之人能懂的。

    诸葛亮倒是有心不想让大哥出仕东吴。

    毕竟,他诸葛亮即将出山辅佐刘备,他也有信心辅助刘备中兴汉室。这么一来,将来迟早得跟江东孙氏对阵;那时,大哥身在东吴,只怕会不太好过的。

    只是,想想大哥对孙权的承诺,身为弟弟,诸葛亮也不好让大哥轻易悔诺。

    再者,就算大哥现在不出仕东吴,将来难道就能在刘皇叔帐下出仕么?

    真要这么干,他们诸葛家在刘皇叔集团中,岂不是要占据两个高位?

    功高容易震主,家族势力太过庞大,同样容易遭到主公猜忌的,这是智者所不为。

    诸葛亮沉思半晌,挽留大哥,不让他前往江东的话,到了嘴边,最终还是没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机缘,按照后世的史料分析,大哥诸葛瑾的机缘,还真就在东吴。

    后世史料记载,诸葛瑾晚年时,基本是权倾东吴。虽然,其家族最终遭到了清算,但诸葛瑾却毕竟让他这一支,在历史上辉煌过。

    “大哥既然坚持前往江东完婚,愚弟也不好多说什么。”

    诸葛亮叹息一声,接着便道:“家中有良田三十顷,钱财也还剩下二十金,并六百多石粮食,还有些布帛,这差不多就是咱们家的所有家底了。”

    前世,诸葛亮不太关心家中经济状况。大哥在家时,家业是大哥操持;大哥前往江东之后,他诸葛亮又与黄妹妹完婚了,家业也就交到了黄月英手中。

    今世,前段时间要前往徐州,需要用钱,诸葛亮这才知道家中底蕴还剩多少。

    “那三十顷良田,还要供给三弟和诞弟,不能变卖。粮食除了留下足够食用的,大部分倒是可以拉到襄阳城变卖,按照现在的粮价,差不多还可以折变十金。”

    诸葛家的三十顷良田,都是由佃户耕种的。

    后世出师表中所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只是表明他们诸葛家本是淡泊名利罢了,并不是说他们真的就要亲身耕作的。

    这个时代,粮食的产量是很低的,稻谷的亩产多在一石左右,小麦的产量却只有六七斗。春秋两季丰收,他们家三十顷良田的总产出,也不过九百石粮食而已。

    佃户耕种,丰收之后,上缴一半的粮食作佃租,也不过四五百石罢了。

    今年的粮食已经入库,加上去岁剩下的存粮,诸葛家这才有着六百多石粮食。

    按照这时的粮价,这六百石粮食,差不多可以卖十五万钱左右。

    大汉官方兑换价格,一金价值万钱。但眼下正值乱世,百姓多喜欢存储黄金,是以,黄金的价格有所上涨,十五万钱却只能兑换十金左右。

    家中布帛也有一些,最多却只能卖出两三万钱。

    大哥前往江东完婚,这布帛倒也用得上,却可以不必卖掉的。

    “大哥既然坚持前往江东完婚,这三十金就务必要带上。”

    “有这三十金,大哥在江东也可以置办一份家业,婚后也不至于看步氏脸色。”

    前世,大哥两袖空空的前往江东完婚,他与大嫂婚后虽然也算和谐,却到底是底气不足,很多时候,难免还是要看大嫂脸色的。要不然,他们三兄弟也不至于近十年没有相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