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崇祯八年 >

第45章

崇祯八年-第45章

小说: 崇祯八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牛泪眼模糊的抬头望去,一个身穿灰袍的年轻人站在他身前看着他。

    大牛抽噎着道:“妹妹病了,要死了!”

    年轻人俯身用手摸了一下妞妞滚烫的额头,皱眉道:“是风寒,死不了,得去找郎中。”

    大牛欣喜的道:“真的死不了?”

    年轻人笑道:“你要信我就跟着我,我带你妹妹去找郎中!”

    大牛警惕的望着他,爹爹说过这个世上有拐子,把小孩拐去挖心掏肝。

    年轻人看到大牛的神情,就猜到他在想什么。

    手伸进怀里掏出一块木牌冲他晃了晃道:“看见没?我是官府里的人,还骗你不成?坏人哪有这东西!”

    大牛一听官府,警惕立刻变成了畏惧。

    小时候村里有头牛病死了,官府来人查看,官差可凶了,里长那么厉害的人,在官差面前都不敢直起腰,还被官差抽了一鞭子呢。

    年轻人温声道:“你爹娘在哪里?”

    大牛低头回道:“俺爹娘都饿死了。”

    年轻人叹了口气道:“走吧,先治好你妹妹,之后某带你去一个能吃饱穿暖的地方。”

    大牛怀疑的看着他。

    年轻人笑道:“某是官府的人,是贵人派某搜寻和你这般的孤儿,赶紧走,晚了你妹妹真会死掉的!”

    大牛挣扎着站起来,想拖起妹妹,可他哪有力气了,年轻人又轻叹一声,弯腰抄起妞妞抱在怀里,起身疾步而去,大牛捡起半块饼子紧紧跟着。

    当崇祯再次来到皇庄的时候,已经是崇祯九年的四月了。

    田地里的小麦已经开始拔节结穗,经过一个冬季的追肥浇水,麦子长势良好,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铺满了大地,让人不禁对一个月后的丰收充满了期待。

    经过大半年的持续投资,皇庄里的农户面貌已经焕然一新。庄里的男女老少都有活计做,收入也稳定提升。鸡鸭已经开始产蛋,产出的鸡蛋鸭蛋全部由皇家市价收购,然后送到勇卫营,供每日操练的士卒补充营养。

    农户们手头有了钱就要购买针头线脑、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等日用品,甚至有比较富裕的家庭,给自家女人购买胭脂水粉这等算是奢侈品的东西。

    商人的嗅觉最为灵敏,从开始的小商贩上门贩卖,到现在开店经营,庄子的围墙外面已经慢慢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市场。

    因为皇庄的示范效应,周围各个权贵的庄子也不得不捏着鼻子下调佃租,原先的十七大部分都降到十五,农户们却也是感恩戴德了,终于可以吃一顿饱饭了,虽然是粗粮,这也是以前做梦想不到的。

    崇祯却已经准备夏粮收获的时候,把佃租降到十三了,估计那些权贵们暗地里不知有多少恶毒的语言诅咒他了。

    庄墙修建的时候,崇祯特意嘱咐向外扩大不少。原先的农户家成了庄子的最里面,外围建了一排排土木结构的新房子,房屋之间都是紧紧挨在一起,这是崇祯根据后世六七十年代集体宿舍的模板规划的。

    对于处于死亡边缘的老弱妇孺来讲,有个安身之处就已经是老天开眼了,哪还有什么别的要求。这样的房屋能够节省大量的空间,将来如果有人发达了,那就再另找地方自己盖房子就行。

    这里住着的都是陕西河南一带遭受旱灾后逃难的妇孺。至于老人,一个没有。大灾之下,绝大部分老人为了给自家孩子省下一口粮食,选择了吃树根,树皮,最后啥都吃没了,只能吃观音土,结果可想而知。

    大部分青壮选择了带着全家加入到了流贼的队伍中去,家中没有青壮男人的妇孺则被收留到了这里。

    救助大牛和妞妞的那个年轻人是锦衣校尉王安成。锦衣卫奉皇命出京收拢妇孺,王安成是其中一员。妞妞病好以后,王安成带着大牛和妞妞以及另外二十多个孤儿回到了京师,然后大牛他们便被安置到了皇庄。王安成因功被提拔为小旗后,又一次出京完成同样的任务去了。

    大牛和妹妹是第一批来到这里的孤儿。考虑到妞妞是女孩子,分房子的庄头特意安排了一个套间给他们。两个房间各有一张简单的木板床,都有崭新的被褥铺盖。大牛住外间,里屋归妞妞。

    所有来到皇庄的妇孺第一件事就是强制洗澡,她们脱下来的旧衣服被点火焚烧后掩埋,以防传染疫病。

    村子里盖了两所澡堂子,男澡堂里有大大的浴池,里面蓄满滚烫的热水。女浴池则是一个个木板隔开的单间,里面放着大大的木桶和澡豆,为了照顾像妞妞一样的小女孩,女浴室还特意分派了几个妇人给小孩子搓洗。

    洗刷一新的大牛和妞妞们,都会领到崭新的衣袍和鞋子,这都是按照崇祯的要求做好的,因为收容难民的缘故,制作军服的作坊专门分出一些女人给他们缝制衣物。

    已经痊愈了的妞妞洗完澡穿上新衣服,开心的不得了。蹦蹦跳跳的回到屋子里,来到里屋自己的床前,妞妞脱下新鞋子,爬上了铺着褥子的床上,在床上蹦了几下,忽然怔住了。她慢慢躺下,用被子紧紧的裹住了自己,眼泪无声的流了下来,爹爹和娘亲不知道在地底下有没有新被子盖。

    崇祯牵着朱媺娖小手,悠闲的的在庄外的市场逛着。

    朱媺娖手拿着一只糖葫芦,一边吃一边到处打量。她和朱慈烺一样,生存范围仅限于乾清宫周围,天天面对的就是宫女和太监,外面的一切对于她都是新奇无比。

    比如手里的糖葫芦,红红的果子外面裹着炒的焦黄的糖,酸酸甜甜的味道让她开心极了。

    朱慈烺对于小女孩喜欢的东西非常排斥,虽然心里很想尝尝,但对妹妹递过来的糖葫芦却严词拒绝,然后偷偷嘱咐跟着的侍卫多买几只,回京以后给二丫送去。跟二丫只接触过一次,但朱慈烺却一直惦记着她。

    崇祯对儿子的小把戏置之一笑,对警惕的观察四周情况的程千里身边笑道:“老程啊,你又不是头一次陪我出来,别那么紧张,我问你,有什么梦想?”

    程千里愣了一下,搔了搔头皮回道:“启禀黄老爷,卑下睡觉从不做梦的。”

    崇祯怒道:“笨蛋,我是问你的志向,是志向!懂不懂?!”

    朱媺娖努力的咽下一口糖葫芦,插言道:“父皇,媺娖和老程一样,睡觉也不做梦的!”

    程千里陪着笑脸道:“卑下懂得懂得,卑下的志向就是好好护卫黄老爷一家的安全!”

    崇祯没搭理他,蹲下身子抱起朱媺娖,小声说道:“媺娖,父皇怎么教你的?在外面不要叫父皇,要叫爹爹,记住了没?再喊错了,以后不带你出来了!”

    朱媺娖虽然不明白为何不能叫父皇,但还是拼命的点头表示记住了。崇祯哈哈笑了起来,朱慈烺在后面撇了撇嘴,对朱媺娖的幼稚表示很无语。

    崇祯抱着女儿边走边说道:“老程啊,我是觉得你正当壮年,一身好武艺,整天跟着我有些屈才了,所以才问问你。你倒好,不跟我说实话。哪个男人不想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你是我信任的人,心里有啥想法尽管告诉我就是。”

    程千里郑重的道:“回黄老爷,卑下学的是马下功夫,上了战阵就不顶用了。说心里话,跟在黄老爷身边护卫,卑下心底感到非常的荣耀,家中妻儿也以卑下是锦衣卫而骄傲。卑下数代锦衣出身,但从未有人做黄老爷的贴身护卫,卑下这辈子不想再起变化,等儿子长大,卑下也会让他入卫所为黄老爷家效力!”

    崇祯停住脚步,注视着程千里道:“只要大明在,我不会亏待你这样为大明效忠之人!”

第48章 巡视() 
等到崇祯一行人来到收拢难民的住所时,朱媺娖身边的护卫身上已经挂满了各色各样的物品。有各种吃食,有拨浪鼓、风车、泥人这般的玩具,甚至还有劣质的胭脂水粉,这是朱媺娖说要带回去给娘亲的。

    崇祯闻言不禁哈哈大笑,王承恩一个劲的夸小主人有孝心。朱慈烺不想打击妹妹,只能装作啥都没听到。

    崇祯来到一处正在修建中的房舍前,背着手观看工匠施工。

    这是一所学校,在崇祯的计划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未来这所学校的形式,将更类似于后世的小学初中教育,虽然内容远远达不到后世的深度和广度,但这将是一所培育种子的基地。

    就像最优良的粮食种子一样,需要各种优劣品种无数次的杂交碰撞,才会最终孕育出更加高产优质的种子。

    至于学生吗,都是现成的,这批无依无靠的孤儿是最好的资源,崇祯不指望这里能培养出具备现代思想的人才,但至少要给这个已经腐朽政治环境带来一股清新之气,并且要让这股新风气持续下去,直到让大明快要腐烂的躯体重获新生。

    至于这所学校的师资,崇祯心中已经有了人选。后世鼎鼎大名的方以智是首选,此时的方以智还在南京,与黄宗羲、吴应箕、陈贞慧、冒襄、侯方域、顾杲、沈昆铜、陈梁等所谓的名士交往。

    方以智接受西方科技知识,并非盲从,而是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消化,这在以大中华自居,排斥外来学说的官僚士绅为主的大明是很少见的。

    方以智其学博涉多通,自负要把古今中外的知识熔于一炉,虽然最终并未成功,但其广博的学识,开阔的眼界,都是崇祯所希望看到的。

    现在的方以智才二十几岁,正是激扬文字,粪土万户侯的时期,适合成为这些三观尚未形成的孩子的老师。

    其实崇祯最看重的是文武全才、学贯中西的大学士徐光启。

    遗憾的是这位睁眼看世界的奇人在前年病逝了,其后代也没有惊才绝艳的人物,其最主要的鸿篇巨著《农政全书》,还是他的粉丝陈子龙整理完成的。

    一生郁郁不得志的陈子龙身具经世实用的才能,为以升官发财,替朋友圈谋取私利的大明官场所不容。后半生颠沛流离,最终被清兵抓获,在押往南京途中投水而死,尸体还被清兵残忍的凌迟斩首,弃于水中。

    门生王沄、轿夫吴酉等在毛竹港找到他的遗体,具棺埋葬。

    现在的陈子龙因为崇祯七年会试落榜而心灰意冷,正在老家的松江南园读书、写作。明年他就该来京师参加会试了,崇祯这次不会再让这位号称明代第一词人的才子落榜了,上次专门黜落复社成员的主考官是温体仁,到时换人主考便是,相信以陈子龙的才气考中毫无问题。

    至于差点被遗忘,现在奉旨设厂铸炮的汤若望,因为公事繁忙,到时会让他定时来给孩子们上课,同时也给方以智们与汤若望有交流学术的机会。

    匆匆赶来的刘朝来到崇祯近前,施礼后道:“黄老爷,小的已着人在庄里安排妥当,恭请黄老爷和几位小主人前往喝茶歇息!”

    崇祯看着袍子靴子上沾满泥土的刘朝,笑道:“你这是打哪过来的?我就是来随便看看,已经吩咐过不要招呼你了,免得影响你的差事!”

    刘朝躬身道:“小的刚才在田地里查看栽种的红薯,闻听黄老爷前来视察,所以匆忙赶了过来!”

    崇祯道:“薯苗长势如何?料理红薯的有几人?栽种几亩?”

    刘朝回道:“回黄老爷,年初锦衣校尉从松江府带着种子过来,小的方知此物是故大学士徐阁老已经试种成功的。小的遂在宫内书库找到徐阁老著述的《甘薯疏》,认真翻看查阅后,又专门询问数个精于农事的老农后,方才放心栽种。目前共栽种了五十亩,日常有数名农户料理,薯苗出芽率九成以上,长势很好!”

    崇祯道:“徐先生的甘薯疏中,对于红薯的栽培有无具体指导?”

    刘朝回道:“回黄老爷,此书中记载非常之详,小的看的非常仔细,从育苗、种植、施肥、起畦直到收获,都记录在书中。据锦衣校尉讲,此物在徐阁老的家乡种植颇多,但据说口感不佳,且食用之后有胀气、泛酸,小的据实禀报,还请黄老爷恕罪!”

    崇祯叹息道:“如果人饿到草根、树皮甚至吃土,乃至最后人吃人的时候,胀气、泛酸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松江府乃膏腴之地,民户不乏口粮,嫌弃此物是正常的。可陕西河南一带的百姓,只要能有口吃的,能活下去就已是邀天之幸了!”王承恩等人皆低头默然,有关大明西北连年大旱导致的人间惨剧,他们也都有所耳闻。

    崇祯继续道:“我只希望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减少这种惨剧的发生,只盼上苍能给我眷顾,给我时间,红薯是其中重要一环。刘朝,你务必用心啊!等到夏收以后玉米也要选地栽种料理,此二物或许能活人无数,到时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