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李义-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闻言,李义顿时郁闷的哼哼着,如果换做平时,李义绝对要让貂蝉尝尝家法的厉害,可惜,如今貂蝉马上就要生了,让李义只能憋着一股邪火无处发泄。
而或许是因为知道李义不敢动她?貂蝉反而变本加厉的挑逗着李义,这让李义更加的郁闷。不多时,就逃也似的跑出屋外,不然他真的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忍住。
话说回来,吕雯这件事情也不过只是让李义有些犯愁罢了,最多在一些知情人的口中传播着。不过他们并没有乱说,而是选择了默默的观望,就像前面提到的,李义的麾下如此众多,想要将女儿嫁入侯府的人,可是数都数不过来。
至于李义治下的那些百姓们,他们自然是毫不知情,依然热火朝天的过着自己的日子。尤其是河南尹,那些被马腾赶出来的百姓们,在河南尹重新拥有了自己的家以及土地。尤其是经过这段时间深刻感受到了李义治下的各种政令后,他们对于李义更加的感恩戴德了。
笑容开始重新回到了他们的脸上,对于未来的希望也重新在心中浮现,也因此,他们更加卖力的进行着生产劳作,因为只有这样,他们的日子才会过得更好。
而他们的这种行为,正是李义想要看到的,百姓努力的进行生产,最终自己将获得最大的收益。哪怕为此耽搁两年,那一切也是值得的。所谓的休养生息,不就是如此吗?
李义治下的种种变化,自然不可能瞒得过其他人,事实上如果可以的话,他们也很想学习李义进行休养生息。比如曹操,在击退了袁术之后,他就立刻颁布各种善政以恢复治下领地的生产,同时,又派人前往琅邪国,准备将自己的父君曹嵩以及兄弟曹德等人接到兖州。
昔日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曹嵩选择带着自己的幼子曹德离开兖州前往徐州。这也说不上是不看好曹操以及联军,只不过是保全家族的手段罢了。而一直以来,曹操也没有将曹嵩接过来的意思。但如今,曹操觉得是时候了。
“士贤,你此去先行前往开阳拜访一下那臧霸,看看有没有机会将他拉拢过来。”曹操看着戏志才沉声说道。随后,又再次叮嘱道,“他是个聪明人,不然也不会突然选择自立……”
“请主公放心,属下知道该怎么做。”戏志才恭声应道。
“嗯,另外,我会派兵五百随你一起过去,虽然不太可能,但还是要小心那陶谦!”曹操沉声说道。
“诺!”戏志才领命而去,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戏志才离去的身影,曹操心中总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琅邪国就在泰山郡边上,而且东海、彭城两地也被我攻下了数城。就算走漏了消息,想来陶谦也不敢怎么样……吧?”曹操心中暗想着,随即摇了摇头,继续处理起政务来。黄巾作乱了这么长的时间,兖州各地都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各种政务更是忙得曹操脱不开身。
“也不知道公达那边如何了?如果能够将颍川弄到手的话……”曹操期待的想着,“想来,以公达的才智以及荀家在颍川的人脉,应该没什么问题才是。”
嗯,曹操想的很简单,而事实上如果没有其他人干涉的话,颍川确实很有可能倒向曹操。毕竟袁术在大败之后,不但丢了南阳、梁国、庐江等地,领内也是各种叛乱不断。尤其那些本就是因为袁术的威胁而选择顺从的袁氏族人,更是在图谋着逃往冀州投靠袁绍。
这让袁术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管其他地方,除了派人渗透庐江准备重新夺回扬州江北的地盘外,几乎全部心神都放在了汝南郡上。毕竟,整个豫州的人口、商业,除去一直保持中立的陈王刘宠的封地陈国外,绝大部分都在汝南郡。简单来说,豫州九百万的人口,单单陈国和汝南郡就占据了六百多万……这,可是非常非常恐怖的数字。
而这,也是荀攸主动提出为曹操劝说颍川倒戈的原因。只是,事情显然没有曹操和荀攸想的那么简单。或者说当荀攸看到荀彧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后,就知道想要拉拢颍川倒戈向曹操这边,将变得无比的困难。
“呵呵,想不到贤侄也在此啊,却不知道是探亲,还是……”荀彧看着荀攸轻笑着问道。好吧,从很早的时候,因为年纪差不多的关系,所以虽然是叔侄辈,但两人却均是以字相称。可如今荀彧忽然改变了称呼,目的显然是不言而喻了。
听到荀彧对自己称呼,荀攸顿时摇头苦笑道,“回叔父,侄儿此行的目的,想来和叔父一样。”
“原来如此啊~那想必贤侄已经拜会过叔父了?结果如何?”荀彧闻言点了点头,貌似随意的问道。
“叔祖父说要考虑一下……”荀攸想了想,最终还是选择了实话实说。
“哈哈,看来我家主公还是有机会的嘛~”荀彧说着,就大步向里屋走去。见状,荀攸却也毫不避嫌,直接也跟着走了进去。对此,荀彧却也没有在意。毕竟荀攸怎么说也是家族中人,自然有资格参与族会。而且两人从小就交好,却也不希望因为这种事情翻了脸皮。终究,两人效力李义和曹操,不光光是为了一展自己的生平所学,更是为了在这个乱世之中保护和壮大荀家。
一进门,荀彧就看到屋内已经有数人在等待自己了。正当中,乃是如今的荀家家主,荀氏八龙中年纪最小,也是唯一尚在人世的荀旉。身旁的数人,则是族中的长辈。
待荀彧施礼入座后,荀旉这才幽幽的开口问道,“文若,你也是来做说客的?”
“正是!此次侄儿奉主公之命前来,希望叔父能够利用荀家在颍川的影响,让颍川倒向主公。”荀彧恭声回答着。
“这样啊……”荀旉闻言点了点头,却没有再说什么。
见状,荀彧再次开口说道,“叔父,如今天下已成大乱之势,各方群雄为了一己之私互相征伐,只有我家主公,为了匡扶汉室出兵长安,试图营救圣上于危难。可惜那马贼竟然将数十万的百姓推给主公,让主公不得不停下攻势去安置这些百姓……”
顿了顿,荀彧再次说道,“另外,我家主公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无双营、飞骑营、陷阵营更是天下最强的精锐部队。同时,还有拥有无数大儒的大道学院……”
荀彧不断说着李义的优势,虽然这些东西对于荀旉等人来说都很清楚,但听到荀彧如数家珍一般的说出,却还是忍不住再次感叹起来。因为,这些优势对比其他人,或者说对比曹操、袁术两人,实在是太过于明显了。
不过,优势明显,劣势也很明显……
“叔祖父,或许事实正如叔父所言,但无双侯麾下既然有如此多的能人异士,我荀氏投靠过去,又能得到什么呢?”荀攸开口劝说道。“再者,那大道学院既然能够培养无数的良才,自然会导致世家的衰落,如此一来,就算无双侯依然重视荀家,能够上位者,也不过一二人罢了。”
“嗯……”闻言,荀旉再次点了点头,又将目光落在了荀彧的身上。
随便说说(本章免费,都来看看吧)()
唉,真不知道为啥,最近又看到不少关于张宁的言论,本来呢,因为书中都有写到,所以我也不太想回,只是貌似还是有不少人根本就不看相关内容就大放厥词,所以我也只得来解释一番了。
首先是关于张宁这个角色的出处,简介中就已经提到了,本书参考了演义、正史、野史、平话、游戏等……这所谓的参考,有些是剧情,有些是人物,有些则是武器或者其他。比如李彦和童飞都是平话中的人物,而张宁呢?正史自然没有,野史很难查到,但在许多游戏中,张角都有这么一个女儿,一般情况下智谋都不错,唯一不同的不过只是剧情和名字而已。
至于能力,很多人似乎很难接受张宁表现的比李儒、贾诩强?老实说我都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比出来的……因为从头到尾,张宁和李儒、贾诩两人就没有太多的接触。铲除董卓?如果仔细看得人都会知道,主力是王允、黄琬、李肃等人,如果换做历史中,马腾不过只是替代了吕布而已,还不是完全的替代。如此一来,张宁压李儒或者贾诩?真心不知道你们是从哪里看到的?或者是根本没看书只是通过脑补?
至于贾诩被张宁控制?这真心没啥好说的,书中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张宁就是通过贾诩和其族人的性命作为威胁……简单粗暴,根本不需要动脑子。
另外,还有人说张宁将天下群雄玩弄于鼓掌之中?嗯……这么说的人看的是本书吗?张宁似乎和关东群雄就没有什么接触吧?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张宁在整个关东有过接触的只有各地的黄巾贼罢了……
可以说,整个铲除董卓的事情,不过只是张宁顺着王允的计策玩了一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戏码而已,要说和谁比,显然是和王允比,而且张宁还是在背后谋划……
解答完后,我再说说我自己的感觉,怎么说呢?我很喜欢张宁这个角色,因为这是一个完全架空的角色,而且还不是主角,这种角色写起来是相当的有意思,而目前的剧情呢,我个人也是比较满意的。至于喜不喜欢,那就见仁见智了。
说起来,这种配角比历史角色强的书,我也看过不少,戏份不少的却也不在少数,是女的,就更多了,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莫名其妙的声音呢?就因为张宁和主角没啥关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有许多声音表示不喜欢种马啊、后宫啊,不过从如今来看,似乎也只是嘴巴说说而已嘛,或者只能接受没有剧情的女人不是主角的女人?
至于那些觉得这个时代女人不可能这么强的人呢,怎么说呢,可以多看看书吗?商朝率军出征的妇好;汉代续写汉书,教授大儒马融学习汉书,甚至被允许参与朝政的班昭(话说这女人我似乎已经提到很多次了),更别说汉初的吕雉了。至于后期,什么秦良玉啊、梁红玉啊不一直都有很牛逼的吗?哪怕在东汉三国时期,也有王异、辛宪英等女……
哈?女子无才便是德?很遗憾,那是明朝时期才有的句子,汉朝女子地位低?不过只是想当然罢了,在地位相对比较平等的情况下,女子的地位从来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低,至于为什么看起来很低?因为你看到的都是那些枭雄霸主级别的男人和他们的妻妾……
说得似乎有点多,最后再唠叨几句,其实我挺讨厌总是这么解释书中的一些东西,因为我自认为许多东西都已经写在书中了,但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总是会有人不把书看完整,然后稍微动动脑子去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呢?
顺便再啰嗦一句,有些人似乎有些感觉很自我良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错觉,那就是作者写书是为了给他看的……在这里我必须很认真的说一句,写书只是想要把我脑中的故事写出来罢了,至于喜欢或者不喜欢,那就是你们的事情了……
0585:颍川之争()
“叔父,主公用人,不问出身不问过往,只问品性和能力,而这两点,我相信荀家子弟都会附和。至于公达贤侄之言,虽然事情确实如此,但我荀氏一直以来之所以闻名天下,靠得是本家子弟的自身才能,难道昔日我与公达贤侄入朝为官,靠的不是自身的才能,而是因为朝中无人吗?”看到荀旉的目光,荀彧淡淡的说道。
荀彧的话听起来似乎挺有道理的,不过一旁的荀攸脸色却没有任何的变化,因为他早就猜到荀彧可能会如此反驳,但他依然这么说了。
“叔祖父,叔父之言在和平时代自然没有任何问题,但如今天下各地群雄并起,如果依然抱着这种观点,恐怕会有些不妥。”荀攸轻笑着说道,“就比如无双侯,其麾下那些真正得到重用,被派往各地委以重任的,又有多少是新进投靠之人呢?依然还是其亲戚以及那些在讨伐黄巾之乱前就跟随他的旧部。”
说到此,荀攸看到荀彧想要开口,又飞快的再次说道,“如今无双侯的那些麾下中,左冯翊和弘农是由原本的李家徒附吕布和高顺镇守!或许他们确实是当时名将,但如果他们不是从小就跟随无双侯长大,他们会被委以重任吗?”
“无双国国相张猛,其乃是无双侯恩师之子。魏郡、河内郡守,则是无双侯的亲戚颜良和童飞。朔方郡的王泽,乃是昔日护匈奴中郎将王柔之弟,在王柔死后就已经投奔无双侯,算得上是老臣了。至于那段煨和徐荣,本就是带兵投靠,官秩颇高,就算是无双侯也无法将他们撤换只能调任……”荀攸不断说着。
只是等当他准备喘口气继续说的时候,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