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中华大抗战 >

第74章

中华大抗战-第74章

小说: 中华大抗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兵主力配置于星子、九江、田家镇间沿江地带。武汉警备部队加强工事,完成战备。本战区兵力部署大致如此,并已将此上报军委会批准。”

    蒋介石听了满意地说:“好,一个指挥官,就应该对自己负责的战区兵力部署了如指掌。德邻,我想,如果我们的将领都能像辞修这样,就不会打败仗了。你说是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又问陈诚:“辞修,你看保卫武汉的前途如何?”

    陈诚说:“这已有既定方针啊!保卫武汉只是我们长期抗战中的重要一环,持久消耗战的一部分,达到这个目的就足够了。”

    “那至少也要抵抗三个月。”蒋介石固执地说,“我们必须赢得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否则,我们今后的继续抗战就更困难了。”

    陈诚想:委员长太“迷信”国际了。用将士的鲜血和生命,去换取廉价的“国际同情”,代价未免太昂贵了!仗要根据战局的实际发展打,不能看外国人的脸色行事。他沉默片刻说:“我们尽可能阻遏日寇,三个月内不要失去主动权。”

    蒋介石点点头说:“好,这就好。”

第244章 陈诚治军讲民主() 
陈诚官邸。陈诚与薛岳和张发奎讨论完军机大事,设便饭为两位将领饯行。

    席间,陈诚见他们心情沉重,便安慰说:“两位只管放心地去指挥作战,军需、兵员若有所需,可直接来电,我当亲自督办,决不使前方有缺;战事紧张之时,我当亲到前线,与两位共同指挥作战。”

    薛岳苦笑道:“军需、兵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指挥有效,能得上下理解。前一段时期作战,每每军令不能贯彻,此乃失败的主要原因。一些将领视作战命令为儿戏,奉命不到位,作战不向前,这仗还怎么指挥呢?一旦失利,委座盛怒之下,不问青红皂白,动辄就训,甚至加以处分,也很难使人接受。”

    张发奎也叹息道:“一些黄埔将领养骄了,自恃是‘天子门生’,根本不把我们的命令当回事。这样指挥起来确有困难啊。”

    陈诚承认他们说的都是事实,却勉强安慰道:“不听命令的,毕竟是个别人。而且前一段时期,委座已严厉制裁了一些失职将领,我想总会起到一些积极作用的。刚才我说过了:关键时刻我会亲到前线,共同指挥军队。两位都知道,我是不讲情面的,所以若遇有这种事,两位不便处理,请告诉我,由我来处理好了。这一点两位能信得过我吗?”无错小说网不跳字。

    薛、张二人点头。

    陈诚继续说:“至于说到理解问题,两位只管放手去指挥好了。我们每做一件事,只要对得起国家、民众和做军人的良心足矣。我想是非虽一时不明,终有明白之日,何况战局的发展和结果,会证明我们的所作所为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指挥中谁也不能保证不出错,这就是‘战场上无常胜将军’的解释吧。如果我们总是顾忌出错,就不能大胆指挥作战,在战场上谨小慎微,只能被动挨打。两位放心去指挥吧,出了什么问题,有我一力承担。伯陵和我共事时间长一些,了解多一些,当能相信我这不是在开空头支票。”

    薛岳点点头,对张发奎说:“辞修确实是很有肩架的人,过去不少代我受过,否则早受委员长处分了。”

    张发奎说:“辞修的为人我是佩服的。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我一定努力指挥打好这一仗。”

    “那我恭候佳音,但愿捷报一日三传!”陈诚端起酒杯说:“干杯!”

    三人同起杯一饮而尽。

    放下杯,陈诚问道:“向华兄,请问你对敌情的判断如何?”

    张发奎说:“我对敌情有两种判断:第一,日寇可能避开九江正面,以主力向星子附近登陆,进犯南昌指向长沙与岳阳、蒲圻、咸宁,切断粤汉铁路,以大迂回战略行动来包围武汉。如果日寇按此战略进行,至少需要五个师团以上兵力,才能保持遥远的后方联络线。

    第二,日寇也可能于姑塘、九江同时登陆,溯江直上,进逼武汉。如果按此战略进行,虽犯了直接正面进攻之不吉,但使用兵力可较少,与后方水道交通联络的安危和补给亦较为方便。如果是后者,我必须采用直接而纵深的配备,控制主力于九江南侧地区。”

    陈诚频频点头:“好!那么,向华兄以为哪种可能性大呢?”

    张发奎说:“这一点我尚无定见,等到了前线,察看地形,了解敌情,再与各部队长磋商研究,最后拿出部署方案来,呈报你批准。”

    陈诚说:“这样最好,关于兵力部署,是前方指挥官的权利,上级的部署只能作为参考,应该视前线战况的变化而更改。所以你不必对这些有所顾虑,你看准了就决定部署,毫无必要再征求我的意见。”

    张发奎不禁暗叹:“人言陈诚治军讲求民主。委员长若能这样,该有多好啊!”

第245章 九江战斗() 
张发奎到前线后,视察了各部队和主要阵地防御地带地形。召集师级以上长官及参谋人员共同商讨部署方案,并作了兵力部署。

    在军事部署会议上,张发奎对诸将领说:“九江地扼赣、鄂门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我军若能坚守九江,可限制日寇之发展,确保武汉之安全。如日寇攻占了九江,西可夺取武汉,南可向南昌、长沙迂回。如此战略要地,陈诚司令长官委我兵团来守,倍感光荣。但能否守住如此重镇,全靠诸位将领的共同努力,保家卫国虽是军人职责,但我仍要向与我共担重任的诸位,表示感激和重托。抗战至今,日寇之凶残及火力之强大,我们已深知了。对我兵团守卫之如此重镇,日寇必会舍命争夺,其激烈是可以想见的。能否阻止住日寇登陆,谁也没有把握。一旦登陆,战斗将更加残酷。

    本指挥,今天在这里把话讲明,只要诸位确实努力作战,听命调遣,万不得已失守阵地,本指挥决不追究责任,即使上面追究责任,也由本指挥承担,与各级部队长无关。但是,若因别的什么原因,不管其他什么原因,而使阵地失守,本指挥将按军法从事,决不宽贷!陈诚司令教我:战场有极端军法,希望彼此自爱,切勿以身试法。”

    张发奎身为名将,资历深厚,足以服众。他部署得当,诸将领按指令各自布防,增修工事。海军也在江面、湖面广面积布水雷上千只,加强封锁。

    7月上旬,已发现日军在鄱阳湖扫雷,并经常有敌机前来侦察,预示着日军即将攻击登陆了。张发奎向各部队发出警告:严密加强戒备,防备日军突袭并强行登陆。因是三令五申,受到各部队重视,尤其沿江防守部队,更是十分紧张;又由于张发奎不断视察江防、湖防,各级部队长也不敢懈怠,层层敦促,各部队严阵以待。

    日军终于选择了一个有利天气,开始发动进攻了。

    7月22日,鄱阳湖刮起大风,下起绵绵细雨,天空阴暗。日军在夜幕掩护下,以战舰20余艘,汽艇100余只,潜入鄱阳湖中鞋山附近,先以飞机轰炸,再以炮舰轰击,掩护200余名日海军陆战队员登陆。

    守卫湖防部队,是第8军团所属预备第11师,前卫部队一个营。在营长张文美指挥下,当日军炮击轰炸时,命令部队隐蔽起来,等到日军炮击轰炸刚停,便命令部队马上回到射击位置。果然此时日寇已经登陆,接近中**队阵地了。张文美命令一个连正面阻击,两个连侧击。敌我短兵相接,敌炮失去作用,黑暗中日寇无处藏身,死伤惨重,活者丢下死者不顾,跳进湖去逃生。

    张文美告诫战士:“日本鬼子不会甘心失败,很快就会反扑,而且会更加疯狂、凶狠!”

    果然不出所料。拂晓时分,两千余名日军在飞机炮火掩护下,再次强行登陆。敌人炮火猛烈,逐渐向守军阵地延伸,守军无处避开炮击。预备第11师前卫营官兵全部壮烈牺牲!后续部队难以接近阵地,只能在无掩体情况下坚持拒敌。多次组织逆袭,在敌人强大炮火和空袭下均未奏效,为争夺滩头阵地,预备第11师付出了十分惨烈的牺牲!

    由于通讯不畅,在敌人登陆四个多小时后,守军战报才送到指挥部,以致增援部队未及时赶到。预备第11师残部只得向九江撤退。

    第8军团长李玉堂,得知预备第11师阵地有失,即命第15师派一个团增援。张发奎也从预备队中抽调第70军火速驰援,并指令该军暂归第29军团长李汉魂指挥。日军登陆成功后,迅速向左右两方发展,其左翼在姑塘西南方约五公里处的殼山,被第190师阻击;其右翼主力突破第15师一个团的防线,占领猎桥铺、塔山顶一线,与第128师遭遇,展开激战。

    张发奎指挥第25军之一师及第29军团主力全力反攻,力图驱逐登陆之敌,日军始终以密集炮火和轮番轰炸,压制中**队进展,以致使中**队伤亡惨重,而攻击不能奏效。

    蒋介石闻报日军在九江登陆成功,当即直接命令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指挥罗卓英第19集团军全力猛攻彭泽、湖口之敌,用以牵制日军兵力;又命令第九战区着前线部队努力作战,务必在登陆之敌立足未稳时,迅速予以歼灭!

    陈诚以为前线如何用兵,是指挥官的事,上一级不必干预过多。及时歼灭登陆之敌,也是理所当然之事,更何须三令五申。于是在转达蒋介石指令同时予以慰勉,并无多话。

    日军继续登陆,以装甲坦克开路,其势十分猖獗。同时敌机对九江街市轮番轰炸,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张发奎又调第70军、第190师及第4军一个旅进行反击,同时命令第3师守卫狮子山的四个营抽出三个营向西集结,并命令第4军主力向九江急进。当时各方面战况均处于劣势,张发奎命令各部队固守现有阵地,希望在稳定战局后再图反攻。

    7月24日,第19师占领塔顶山,第128师占领浦泉山。日军一个旅团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中国守军阵地猛攻。第128师阵地先被突破,其左翼第19师所属第57旅旅部被敌机炸中,旅长负重伤,阵地也被突破。张发奎再次命令李汉魂以预备第2师固守雅雀山一带高地,第15、第3及第155师各一部守备沿江防线,军团主力向浦泉山、雅雀山一线攻击前进,以侧击西进之敌,又命令第4军主力占领狮子山、螺丝山亘十里铺之线,策援侧击部队作战;预备第9师守卫九江,第187师守备九江以西江防。但各种努力均未奏效。

    7月25日,日军攻占雅雀山东南端高地。当天傍晚,日军以战舰20余艘,飞机50余架,猛轰九江街市,掩护其登陆部队。一股日军在洋油厂登陆,向沙子堆方向进攻第3师左侧背;另一股日军在九江东西两侧登陆,第8师虽顽强抵抗也未能阻止。

第246章 撤离九江() 
战局发展到如此地步,指挥官张发奎将如何决断呢?是集中优势兵力决战呢,还是转移第二线既设阵地逐次抵抗呢?前者是孤注一掷,即使抉择最后取得胜利,但在日军优势火力抗击下,将会付出惨重伤亡。这显然不符合持久抗战原则。但若不决战放弃重镇,对保卫武汉影响也是极大的。张发奎经过反复考虑,认为从保卫武汉整个战局来看,倾全力而保住九江,部队付出重大伤亡而又得不到补充,日军后续援兵一到,九江还是保不住,这样做又有多大意义呢?倒不如放弃九江,保持一定实力,退守二线阵地,逐次抵抗更实际一些。

    经此考虑之后,张发奎便打电话向薛岳谈了自己想法,并指出:敌寇突破雅雀山并在九江登陆,利用九莲公路,以装甲车、炮兵及九江口炮舰火力进攻,对我抵抗部队压力极大。不如转移到牛头山、金官桥、十里山一线山林地带阻敌更为有利。他认为薛岳与陈诚交厚,请薛岳转达他的意见,商请陈诚批准。

    薛岳同意张发奎的意见,但却指出:“像如此举足轻重的大事,请示辞修等于将责任加于辞修之身,不如直接请示委座决定为好。你不便说,我来向委座报告吧。”

    薛岳当即用电话向蒋介石报告九江情况,及张发奎退守二线阵地逐次抵抗等事。

    “这个,……”蒋介石略加思考说:“我看可以吧,唔,就这样吧。”

    薛岳说:“既蒙委座同意,那部下,这就转告张向华向二线阵地转进了?”

    “唔,好,好。”蒋介石放下电话。

    薛岳即用电话转告张发奎,说蒋介石已同意退守二线阵地逐次抵抗的方案。张发奎当即向各部队下达向二线阵地转进的命令。

    九江中国守军撤离后,7月26日,日军占领九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