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卦帝刘封 >

第74章

三国之卦帝刘封-第74章

小说: 三国之卦帝刘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中间,怎么把握自己的尺度,就非常重要。一个不小心,两家都得罪了,那可就要玩儿完了。

    乐浪这边,有方伯居可以居中协调。公孙康那边,就要靠管宁。

    何平应该快到管宁那里了吧。

第136章 没让我失望() 
何平站在自己生活的庄园门口,向里面张望着。

    跟几个月之前走的时候相比,庄园已经有了不小变化。

    原来破损的围墙都已经修缮完毕,院子里的房子也变得齐整了。

    院子里面空着的地方,种上了庄稼和蔬菜,从这里,还能看见院子里面有一群大鹅和鸭子。

    何平没有进去,但是一个十五六岁的汉子走了过来。

    “我是庄园的保安,你找谁?”

    何平笑了。

    “我以前就是这里的保安,叫家何平。”

    “何平?你就是何平?我听均瑶姐姐说过你,你不是到沃沮去了了吗?”

    小伙子一脸崇拜的模样。

    “主公派我回来办事,你告诉姐姐和母亲,一个时辰后,我回家吃饭。”

    “为什么不此刻就回家?”

    “我有着重要的事情,我要去见幼安先生。”

    “啊,你能见幼安先生?何平,你真了不起啊。”

    那是当然,这次回来,就是为了见幼安先生的。

    何平过门不入,上马继续向城西村奔去,很快来到了管宁的宅子门口。

    因为跟随了主公,此刻我也能跟幼安先生面对面说话啦。

    “我是陆太白派来给幼安先生送信的,烦请通报先生。”

    何平对着院子里的一个人说道。

    “就你?想见我家先生?”

    “我是来给先生送信的。”

    那人迟疑一下。

    “好,你等一下。我去问问先生。”

    很快那人回来,脸上已经有了笑容。

    “先生请你进去,请跟我来。”

    进了屋子,何平就看见了管宁。

    以前他经常在外面看见先生,但是从来没有跟先生说过话。现在,自己就要跟先生说话了。

    他舒了口气,镇定一下情绪。

    “先生,我是陆太白麾下的何平,刚刚从沃沮回来,我家主公叫我给先生送来一封书信。主公吩咐,教我暂时留在此地,等先生垂询后再走。”

    这些话,何平一路上不知道琢磨了多少遍,已经能够背下来。

    说完之后,何平就想:我说的还得体吧,没给主公丢脸。

    “哦?太白叫你来的,好。”

    管宁接过书信,看了起来。

    “好!”

    管宁突然喊了一声,脸色立刻生动起来。

    “好,果然没让我失望。”

    管宁又喊了起来。

    你自然不会失望,三千人马平定沃沮,除了我家主公,又有谁能做到?

    管宁看了一遍信,手抖了起来,正想再看一遍,突然发现何平还站着。

    “咦?你怎么站着?坐下,坐下,我再看看,一会儿有话问你,奉茶。”

    幼安先生不仅跟我说话,还请我坐下,叫人给我倒茶。

    我多么荣幸啊,这事儿一会儿回家,可要好好跟母亲和姐姐说说,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在给乐浪和襄平发出公文的同时,刘封就派何平回来给管宁送来这封私信。

    他跟管宁有师生之谊,管宁又对他帮助巨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管宁又是他的恩人和靠山。

    无论从情理还是礼节上,平定沃沮这样的成绩,刘封都应该向管宁通报一声。

    这关系到管宁的面子和声望问题。

    如果管宁不是从刘封这里得到第一手消息,而是从公孙恭或者王烈那里得到的第二手消息,就未免让管宁感到尴尬。

    管宁是什么态度且不说,在刘封这里,最起码要小心翼翼地维护跟管宁的关系。

    况且,刘封在信中还请求管宁发挥他的影响力,今年不让公孙恭招刘封回来,尽量留在沃沮那里。

    管宁看完信,就开始询问何平平定沃沮的事情。

    按照刘封的交代,何平就一一如实回答。

    反正自己说的都是真事儿,何平说起来也有底气。

    “你多大岁数了?”

    见何平办事稳妥,对答得体,管宁也不禁有些奇怪。

    “今年十三岁。”

    “哦,不错,好好跟着你家主公,将来会有出息。”

    “谢谢先生夸奖,若是没有什么再问的,小的就先告辞回家。我家就在庄园里面。先生如有书信给主公,可以叫人去找我。”

    “好,你先回家,这几天就在家里等候。书信写好之后,我叫人去找你。”

    “谢谢先生,何平告辞。”

    管宁又看了一遍刘封的书信,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来到院子里,背着手慢慢踱步。

    真是没想到,太白竟然平定了沃沮,仅仅用了三千人马。

    原来还以为他是冒险投机之举,现在看来,他是早就成竹在胸,才敢揽下这件大事。

    果然令人刮目相看,这一回,那些总是讥讽的人,都该闭嘴了。

    留在那里,倒是一件好事。只是不知道公孙康会作何感想。不管如何,此事一定成全太白。

    我的弟子嘛,总是要管的。

    何平回到庄园,母亲王氏和姐姐何均瑶,外加王木匠、周木匠等庄园里的人,已经在门口等候。

    “我儿回来啦?”

    王氏一把抓住儿子的手,上上下下看着儿子。

    “娘,我回来啦。”

    “你爹和你哥呢?他们回来了吗?”

    “娘,他们还有任务,不能回来。”

    “他们都好吧,受没受伤?”

    “没受伤,都挺好的。你们在家里也都好的吧?”

    “好好好,都好。哎哟,主公也好吧?”

    “好,我们打了胜仗,平定了沃沮人,主公叫我回来给幼安先生报信儿。刚才幼安先生跟我说话,请我坐下,还给我茶喝,客气得很。”

    在他们这些平民百姓的眼里,象管宁那样的人,几乎就是天一样的存在。哪怕是跟他们说上一句话,都是无比荣耀的事情。

    “你怎么不把我叫上,咱们一起去。”

    何均瑶终于有了机会说话。

    “姐姐,我是执行任务,不能带你去。”

    “哼,连姐姐都不认啦?”

    何均瑶在弟弟肩上轻拍一下。

    “哎哟,在这里站着做什么,回家,饭都做好了,饿了吧?回家吃饭。”

    一行人说说笑笑中往庄园里面走去,说的都是不咸不淡的家常话。

    这些话朴朴实实,有些话在别人看来就是废话,但是这就是他们的生活,平淡,简单,但又幸福的生活。

    他们没有什么奢望,甚至战事胜败都不太关心。

    自己的亲人能够平平安安回家,就是他们最大心愿。

第137章 此时需要一个喜讯() 
辽东郡太守官廨。

    署理辽东郡太守、辽东郡东部都尉公孙恭,辽东郡长史王伦,两人相对而坐。

    他们坐的椅子,还是当初刘封送给他们的。

    中间的案桌上,摆着刘封送来的公文,关于平定沃沮的公文。

    两人看完了公文,已经沉默了一段时间。

    公孙恭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

    这个时候喝茶,还不是把茶叶放进开水里面浸泡。

    而是把茶叶碾碎,加上盐或奶,煮过之后再喝。

    “竟然真的平定沃沮人啦?”

    直到现在,公孙恭还不太敢相信这个事实。

    “原本周青和公孙楚来信,说陆丰能够平定沃沮,我们还不太相信。这回陆丰自己亲自行文,算是坐实了。否则他不会做此举动。”

    “唉,真不知到他是怎么做到的,就凭着买卖黄薯藤,去偷人家,抢人家。又吃些树根,野菜,蛇蛙。要是早知道这样就能平定沃沮,我们何必等到今天?”

    公孙恭苦笑道。

    他打过的仗多了,就没见过这样打仗的。见过的人和事多了,就没见过这样做事的。

    “他的手段是有些无耻,外加无赖,但是毕竟胜了,叫别的将士们情何以堪?”

    王伦对于刘封这这种打仗方法,感到有点丢人,有胜之不武之嫌。

    刘封这一仗不仅打胜,消耗还很少。

    除了出发的时候携带的粮草兵器,中间就没有要求过补给。只是这一次公文当中,才要求补给一些粮食、盐和衣服、布匹。

    箭矢的消耗,目前是最大的一个项目,但是并没有要求补给,这说明刘封这一仗的箭矢几乎没有消耗。

    东线的公孙康和西线的公孙模、张敞,从开战以来,补给就源源不断。

    陆丰兵员的伤亡,也低得令人难以自信。

    这么大一场战事,竟然仅仅死了一百二十人,伤了二百三十人,加起来伤亡三百多人。

    不说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可这个伤亡,也实在太少了吧。

    但是两个人对这个数字没有怀疑,因为周青和公孙楚的密报里说的数字也跟刘封的数字大致吻合。

    “如果不是孙尚香逃回江东,这还真是一场完美的胜利啊。”

    王伦感慨道。

    “长史,你说这个孙尚香。到底是不是太白故意纵容放走的?”

    “此前公孙楚和周青的密报不是说了么,没有什么证据显示是陆丰干的。当然,只是没有证据而已,也不能排除陆丰就是幕后主使。”

    “他放走孙尚香,也没什么好处啊?既然已经把徐舞蝶收入自己幕中,把孙尚香收入幕中岂不是更好,连江东兵都稳住了。”

    “唉,但愿不是他故意为之。”

    “他要求的补给怎么办?”

    公孙恭问道。

    “打了胜仗,又不是过分的要求,若是不给,传了出去,实在说不过去,给吧。他已经给咱们省了不少钱粮。”

    “也是,那就给吧。沃沮本是乐浪故地,这回平定了,你说凉茂会有什么举动?”

    公孙恭很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我想他不会甘于寂寞,此时说不定已经蠢蠢欲动。”

    “陆丰会投靠凉茂吗?”

    “不好说,要看凉茂能给他什么。不过,陆丰自从到了遂城,就与凉茂没有来往,凉茂似乎对他也很冷淡,看来两人关系不睦。”

    “如今辽东是我们的天下,乐浪偏居一隅,难以有大的作为。有传言说,凉茂就要调任魏郡太守,想来他在乐浪,已经不可能再有大的作为。”

    “刘封跟凉茂并无交情,自己只有五百庄园兵,实力太弱,粮草军饷还要靠我们补给,只要不糊涂,他不应该跟凉茂走得太近。”

    “是啊,这个帐是明摆着的,他应该算得明白。就算他有些本事,五百兵马也做不成什么大事儿。”

    “不过还是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还要把陆丰稳住。他说继续在那里驻扎,我看倒是一件好事。”

    “一是可以稳定沃沮局势,刚刚平定下来,必定还有不少不安分的人,伺机反叛。以前大军一去,他们闻风而逃,大军一走,就又故态复萌。”

    “如今仅仅有几千兵马,就能震慑住沃沮,粮草不多,我们还承受得起。”

    “二是把陆丰留在那里,可以避免凉茂趁机收回故地。”

    “对,我们出人出钱,打下了地盘儿,凭什么交给他?”

    “陆丰跟凉茂不睦,跟我们也不是太亲密,也能叫凉茂少了一些忌惮。如果换做我们的亲信过去,凉茂就可能引起警惕,以为我们想图谋乐浪,必定在朝廷那里极力说我们的坏话,离间我们跟朝廷的关系。”

    “照你这么说,陆丰倒是留在那里最为合适的人啦?”

    “目前是最为合适的,将来就不好说了。不过,此事就先拖着,晚上回家,我再跟父亲商议一下,听听他的见解。”

    “把我们的见解一并报给主公,最后由主公定夺。”

    王伦不愧为干练的长史,这一系列见解,叫公孙恭不得不服。便是他自己来处置,也未必有这么圆满。

    “你说凉茂会不会给他官做?”

    “平定沃沮是一件大事,许多人想做都没做成。那里又是乐浪故地,凉茂给他求个官,也属正常。不够,顶多给他个县令而已。一县之地,陆丰便是个人才,又能有多大作为?”

    “再说了,要想笼络陆丰,给他官做,咱们岂不是能给的更多?实在不行,咱们也给他个官做就是。用陆丰来制衡凉茂,岂不快哉?”

    “哈哈哈,长史果然远见。几下子就捋请了线索。”

    “陆丰之事不足为虑,当务之急,是接待好曹植,叫他回去在丞相面前,多说好话。免得丞相忌惮咱们。”

    “长史所言极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