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卦帝刘封-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四,曹操早有一统天下之志,之所以未曾攻取辽东,不过身后有我江东和刘备而已。如今曹操新败,三分天下之势已成,曹操若想再有作为,唯有辽东而已。若是曹操整顿兵马,讨伐辽东,你们以为自己能够抵挡曹操”?
“其五,我江东虽然遥远,但水师天下无敌。攻取辽东虽然力所不逮,但若是将你辽东海上封锁,却是绰绰有余。若是再联合曹操,两面夹击,你辽东还有活路”?
“江东既然能联刘抗曹,为何不能联曹征讨辽东?到时曹操得了辽东,把江南尽数交付江东,有何不可”?
“其六,便是此时,江东在这里也有三千死士,早已经置生死于度外,拼死一搏,虽不能取胜,但也足以杀敌过万”。
“襄平一乱,高句丽等宿敌必将乘虚而入,曹操不必亲征,只要幽州张辽率本部人马,便可长驱直入,到了那时,辽东还会有你们立足之地?”
“其七,我将东人才济济,足智多谋之士,多如过江之卿,若非有必胜之心,岂会令郡主羊入虎口,身处险地”?
“如此一叶障目,鼠目寸光,若非愚蠢,便是别有用心,连我一个外人都看得出来成破利害,难道你们还不知?莫非辽东真的无人乎”?
第48章 都是野心家()
刘封一番言论下来,说的公孙康和王伦哑口无言。
能够成为割据一方的枭雄式人物,公孙康自然不是傻瓜。
刘封说的这些道理,他和王伦自然都懂,事先也曾经有所准备。认为自己能够应付,所以才有了强娶孙尚香的说法。
至于强娶了孙尚香,是否就会跟江东结盟,也就只有天才知道。
不过,按照利益来讲,他们也不会跟江东结盟。毕竟对他们威胁最大的,还是曹操。
如果自己称王,曹操也是最大的障碍。
他们把几乎所有的可能都想到了,唯有这三千兵马殊死抵抗,进而引发周边敌人趁机捣乱,然后曹操乘虚而入的事情,没有想到。
从公孙度的时代起,在辽东对内对外都采取铁腕政策。
对内打击本地豪强势力,还用中原逃到这里的人,排挤打击本地势力。
表面上看,辽东还算太平,但内部矛盾不过是暂时被高压手段压制下去,并没有消失。一旦时机成熟,矛盾就会爆发,那些豪强势力,就会死灰复燃。
对周边的那些势力,公孙度采取的也是强力征讨的政策。那些势力虽然暂时被压制,但是并未被彻底消灭,元气还在。
在对周边的关系上,公孙氏在军事上可以说很成功,但是在外交上却很失败,没有一个盟友。
后来司马懿攻打辽东的时候,高句丽,鲜卑、乌桓等周边势力,都是司马懿的盟军,没有一个前来帮助公孙氏的。
这一点,最清楚的说明了他们在外交上的失败。
“我等远道而来,以诚相待,没想到襄平侯竟然为了一己之私,破坏结盟大事。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如此乘人之危,令人不耻。若是襄平侯苦苦相逼,唯有拼死一战,与辽东同归于尽,有何惧哉,走”!
鲁肃站了起来,表现的豪气干云。
这个鲁大傻子,终于做对了一件事儿。
“哈哈哈”。
公孙康突然大笑,站了起来。
“子敬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误会,误会。长史之言,不过是试探而已。”
公孙康走过来,搂着鲁肃的肩膀,将鲁肃送回座位,按着他坐下。
“只因这里有很多曹操的细作,加上第一会见面,不知江东诚意如何,所以才试探各位、如今见各位慷慨激昂,诚意十足,便请坐下,慢慢商议结盟之事”。
“是啊,刚才出言,只是试探。郡主,请受王某一拜,得罪之处,还望郡主恕罪”。
王伦还真就起身,到了孙尚香跟前,施了一礼。
“既然是试探,我若是斤斤计较,也未免小气。此事就此揭过,还是商谈正事吧”。
孙尚香刚才被王伦逼婚,一时间心慌意乱,几乎无所适从。
没想到,就在陷入绝望的时候,刘封竟然站了出来,扭转了局势。
直到见公孙康出来,托词试探,王伦前来道歉,才醒过神来。不禁就多看了刘封几眼,心里多了几分感激之情。
“曹贼窃据丞相之位,挟天子以令诸侯,多行不义。其狼子野心,早就昭然若揭。若是没有人举起义旗,曹贼必将窃夺汉室江山。”
公孙康也没有回到座位,就站在地中间开始演讲。
“我公孙氏累受汉室之恩,虽经两代,也不敢稍忘。早有清除曹贼,匡扶汉室之心”。
“无奈偏居辽东一隅,势单力孤,难以成事。如今江东有意前来结盟,共同对抗曹贼,何其幸也”?
“襄平侯高风亮节,令人敬佩,如此仁义之人,当今少见,肃佩服之至”。
我说鲁大傻子,你说这些废话有什么用?
跟这些人,谈什么仁义道德,理想情怀?便是你们,就真的想匡扶汉室么?
不过都是都是为了利益而已,就谈合作条件,成事儿之后,怎么分地盘儿吧。
“子敬谬赞,不知此来,吴侯有何见教”?
见鲁肃不上路,公孙康自己开方子了。
“贸易往来是其一,辽东多战马,还望辽东放开马禁,允许江东采购战马和盐铁”。
战马、盐、铁,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其中贩卖盐,是获利丰富的行当。江东并不缺盐,鲁肃想要盐,就是为了贩运获利。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江东这里,茶叶,桐油,生漆,箭杆,胶漆、羽毛,也对辽东开禁”。
桐油和生漆是重要的防腐材料,可用于造船等很多方面。
这个时候的箭,还有不少是竹子箭杆,辽东并不产竹。羽毛则是用在箭尾,控制箭的飞行方向。
这些物质,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贸易通商之后,你我秣兵厉马,待时机一到,便可南北夹攻,共破曹贼。事成之后,便以秦岭淮水为界,和睦相处”。
“天子如何处置”?
“我家主公之意,若是襄平侯有意,天子便由襄平侯奉迎,或长安,或洛阳,皆由襄平侯自处。若是襄平侯无意奉迎天子,便由江东江东奉迎”。
“辽东深受圣恩,自然要奉迎天子,匡扶汉室”。
两个无耻的伪君子,瓜分天下也就罢了。还要劫持天子,不过是又一个曹操罢了。
便是你们将来成功了,能和睦相处么?到时候还不得又打起来?最后自己一统江湖?
不过,倒是有些想知道,他们如何处置玄德老爹。
“至于刘备那里,兵微将寡,届时你我联手,剪除刘备,天下可安矣”。
鲁大傻子,你野心还不小啊,连玄德老爹也不放过。
“刘备假仁假义,也是枭雄人物,届时自当剪除。只是我辽东目前强敌环伺,若是将来挺进中原,就怕后方不稳。况且有不少汉人,被他们掳去,康早就有索还之心。正想对他们用兵。”
“一是索回汉人,可以让他们回归家园,二是平定周边,将来挺进中原,也无后顾之忧。”
“无奈周围敌人甚多,兵力有限,所以还请郡主和子敬帮忙”。
“叫我们如何帮你”?
鲁肃一说,刘封就感觉到他要上当。
“此次前来,也不急着回去,就在辽东多逗留一些时日。子敬带来了三千兵马,都是强悍之兵,就请助康平定周边,此事若成,结盟之事自然水到渠成”。
原来是要借兵打仗,而且是结盟的先决条件。
这一下,鲁肃又蒙圈了。
第49章 宅男的境界()
北村是襄平城北边的一个村子,有七八十户人家。
这里以前没有人家,也没有北村这个名字。
是管宁到了这里之后,才形成了一个村落,因为在城北,故名北村。
管宁到这里的时候,从中原来这里避乱的人,大多住在城南,据说这里离中原更近一些,方便回家。
但管宁偏偏选择了这里,单独在这里建房,后来的人见管宁住在这里,也就慕名而来。
把房子建在城北,就表示在这里扎根的说法,刘封是不太相信的。估计是当时城南人多,地价贵,城北没人,地价低甚至不要钱的关系。
不管如何,管宁就在这里成了辽东第一名师,无论是在官方还是民间,都享有崇高的威望。
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学习儒家经典,就成为当官的一条重要途径。
能否当官,当多大的官,象管宁这样的经学大师的评价,就很重要。
对于经学大师来说,除了自己可以学而优则仕之外,自己的名气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拜入门下。
对于达官贵人来说,把自己的子女送到经学大师的门下,就等于进了名校,走上了当官的捷径。
对于学生来说,即使不能当官,也等于加入了达官贵人子女的朋友圈。这些人,今后有很多都会当官,这就是一笔非常重要的人脉资源。
今天,刘封是跟徐舞蝶和陈氏三兄弟一起来北村的。
公孙康提出了结盟条件,现在就等江东的答复。
今天虞重和张卓已经启程回江东,请孙权和周瑜示下,闲着无事,徐舞蝶就邀请刘封一起来拜访管宁。
这倒是正和刘封之意,两人就联袂而来。
村口有一口水井,旁边聚集了五六个人,正在打水。
对于农村来说,井台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场所,借着打水的机会,人们在这里跟村里人相见,交流一些信息。
陈大狗上前,询问管宁的住处,村民们立刻热情地指点起来。
“原来是找幼安先生啊,幼安先生可是大好人,你们看见这些水桶了么,都是幼安先生买的”。
幼安就是管宁的表字,刚一见面,村民就给管宁打广告。
原来还真有这事儿。
这让刘封想起了关于管宁的传说。
原来村里只有一口井,人多了,就抢着打水,未免就引起混乱和纠纷。
管宁见了,没说什么,自己就去买了一些水桶,事先把水打好,放在井边,这样一来,村民就不用再抢水,引起争斗了。
“听说别人家的牛,吃了管先生的庄稼,管先生把牛牵到家里,喂以草料,精心照顾,是否确有此事”?
“你这个外乡人,竟然怀疑此事,究竟是何用心”?
一个大胡子男人看着刘封,一副愤怒的样子。
“请不要误会,不是怀疑此事,实在是感到有些奇怪”。
刘封陪着笑解释道。
“有何好奇怪的,那就是我家的牛,还能有假?幼安先生大仁大义,以德服人,谁不敬佩?看在你是外乡人的份上,今日就饶过你。以后再敢怀疑幼安先生,看我们不把你赶了出去”。
“对,谁敢说幼安先生不好,别怪我们不客气”。
另外几个人,也围了过来,对刘封怒目而视。
哇嚓,这个宅男管宁,人气指数还真高啊,比诸葛神棍在卧龙岗都牛气。
刘封不敢再说,灰溜溜地向村里走去,惹得徐舞蝶在后面咯咯娇笑。
“你笑什么,见我被人围攻,也不知道帮我分辨几句,此刻又幸灾乐祸”。
“你自己质疑管先生的人品,自寻苦吃,又能怪得谁来?象管先生这样的经学大师,名家大儒,哪个不受世人景仰?”
“董卓作乱之时,荀爽、韩融、陈纪响应朝廷征召,前去做官,唯有申屠蟠不为所动。结果前几人都死于动乱之中,唯有在野的申屠蟠安然无恙”。
“黄巾之乱时,郑玄自徐州回高密,路上遇到黄巾贼数万,见到郑玄,全都下马拜见,相约不去打扰郑玄家乡”。
“汝南袁闳,也为儒家名师。黄巾之乱时,其他官员被杀被抢,唯有他那里无事。其他官员听说,都纷纷到他的学堂里避难。黄巾贼众相约:袁先生是大贤人,不能去打扰他,可见,就连贼众也知道礼义廉耻”。
表面上道理似乎如此,实际上还是老百姓太善良,只要别人对他们有一点儿好处,心里就记得。
终究还是统治者太坏,这样的人才愈加显得稀少而可贵。
“曹操那里的夏侯惇,年十六,有人辱其师,夏侯惇怒而杀之,时人再也不敢侮辱其师”。
嘁,这个就有点儿过了吧,说杀就杀?这个老师看来是黑白两道通吃啊。
其实,这些名儒,也不全是以德服人,不过是先礼后兵而已。
给你点儿好处,你听话了,就相安无事。若是不听话,他的那些有本事的学生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