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乱入南宋 >

第53章

乱入南宋-第53章

小说: 乱入南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伯言笑道:“段景啊,你要是把你这些揣摩人的心思用在生意上,也就不会像现在这般,跟个木偶似的,我说一步,你照做一步了。”

    段景贼眉鼠眼地笑道:“东家深谋远虑,小的那些把戏,只是贪图眼前之利,成不了气候,还请东家指教。”

    “我问你,大宋的百姓如今最缺什么?”

    “缺什么?这……这哪里晓得,张三李四,王二麻子,谁缺的都不一样啊。”

    “话虽如此,但是总体,我说的是总体,明白?如今咱们大宋虽有战乱,不过江南之地,未有铁骑踏足,百姓安定,丰衣足食,你说缺什么?”

    段景依旧一脸懵逼的样子,缺什么?我也不知道啊。

    “你缺什么?”

    “缺钱娶媳妇儿。”段景很不好意地说道。

    “……”

    李伯言走到瓦子里,扫了眼灯下的仇巾眉,似乎已经在东张西望,寻李伯言的身影了,便匆匆走过去,边走边说道:“钱,谁特么都不嫌多。除了钱,最缺的是乐子,乐子你懂吗?”

    “懂了!”

    是啊,瓦子因何而来,各类灯节、舞狮、庙会,又因何而来?还不是因为在衣食无忧之后,缺少娱乐的项目。

    “所以买下瓦子,东家是要……”

    李伯言已经走到了仇巾眉边上,完全忽略了段景的问题,笑道:“去了趟茅房,等急了吧。”

    仇巾眉冷眼刮在段景视线之中,冷冷道:“上茅房还成群结队?段景,你说。”

    “我……我……”

    李伯言嬉笑道:“真没事儿。”

    段景被那冷眸冻得压力山大,终于受不了了,说道:“东家……东家他,把瓦子买了。”

    仇巾眉脸上闪过一丝错愕,这回轮到她惊讶了,“真……真买了?”

0095章 情深义厚的主仆() 
昨夜李伯言豪气买下瓦舍,然而却意外遭到仇巾眉的冷落。回来之时,一句话都不说,似乎对于李伯言大手大脚的行为产生了厌恶,李伯言只好说,买了瓦舍是用来赚钱的。

    然而,仇巾眉信吗?当然不信。

    “东家,用喊仇姑娘下来用膳?”段景瞅了一眼二楼,小声询问道。

    李伯言打着哈欠,摇着手道:“不用了,昨夜赌气回来后,没说过一句话。待会儿让小二留一份就是。咱们吃完了,去趟浒墅关看看味精的仓储,然后带上钱,就去把那瓦子买下来。”

    段景不解地问道:“东家,咱们不是要搞垮唐家,这唐家也没有瓦舍的生意,这么大费周折的,就赚些小钱,与咱们物流大计不沾边啊。”

    “笨,唐家靠什么吃饭?”

    “绸缎、布庄。”

    “那现在是什么时令?蚕都还睡着呢,哪里来的丝给你织?”李伯言喝着粥,“要搞垮唐家的绸缎生意,等开了春,照样来得及。”

    “哦。”段景不知道,李伯言肚子里又在憋什么坏水。

    李伯言朝楼上望了望,低声道:“瓦舍的事情,千万别让她知道。”

    “谁?”

    李伯言一巴掌拍在段景脑门上,“还有谁?仇巾眉啊。”

    “哦,为啥啊?”

    李伯言斜嘴一笑,“就让她觉着欠着我,也挺好。”

    ……

    ……

    攒花棚,也就是李伯言昨夜看中的那个瓦舍。后头的戏房外,吵闹声响成了一片。

    方桐抱头蹲在地上,一副痛哭流涕的样子。

    边上的老人声音洪亮,一副愁容,劝道:“方桐啊,这是你爷爷,你爹两代人的心血。当年你爷爷走南闯北,在天桥下卖艺,好不容易攒下的钱,换了这座瓦子,从小瓦子变中瓦子,你爹付出一生的心血,现在,你说卖就卖了!你如何向你死去的爹交代!”

    “是啊。”边上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蹲在方桐边上,“咱们瓦子虽说生意不景气,但是熬过这些时候,那些老主顾对象棚的新鲜感没了,又会回到咱们这儿来,咬咬牙,熬过去。”

    “秦伯、大民,我的志向在哪儿,你俩又不是不知道,我爹在世的时候,为人孝悌,不得不从,如今爹过世,守孝三年也完毕了,我要去科试,为何汝等还要拦我?莫不是让我一辈子都交代在这瓦子里,你们才甘心!”

    老头儿摇头苦叹道:“我如何不知?你要去考功名,你尽管去,这瓦子,我给你守着。但是你要卖了,我坚决不答应。到时候万一考不上,你连退路都没有了。”

    “我宁可饿死在临安,也不想再回到这里!不卖了这里,你们这些老父生前交代,要好生待之的人,我拿什么照顾你们?秦伯,吾意已决,莫要再劝了。”

    “万万不可啊,方桐。就当我跪下求你了,别卖了瓦子。你为我们好,可这新来的东家,看着生意不景气,倒头来还不是得把我们赶走,你这不是在救我们,是在害我们啊!”

    方桐犹豫不决,皱着眉将跪倒的秦伯扶起来,说道:“秦伯,你这是在逼我啊!”

    一应杂技班的年轻男女们纷纷跪在戏房之前,抹着泪,央求方桐别卖了瓦舍。

    李伯言带着段景恰好感到,听到戏房哭声一片,便推门而入。

    “方老兄,这是……”

    秦伯扫了眼李伯言,面色难看地说道:“公子,别买这瓦舍,这是老方家的命根子,不能买啊。”

    方桐眼神绝决地说道:“李公子,你能答应我昨日的请求,善待这些瓦舍的老人们吗?”

    “嗯,我可以保证,不辞退一人。”

    方桐咬着牙,“卖!契约我拟好了,请公子过目。”

    “完了,完了。”跪在地上的秦伯仿佛被抽干了气力一般,失魂落魄地跪坐在地上,东家都这么决绝,他还能如何挽留?

    一群人面如死灰地哭着,李伯言倒是被这主仆间深情厚谊的场面搞得莫名其妙。这是咋的了?

    两人签字画押,大局已定。

    方桐的眉宇间闪过一丝释然,拱手道:“从即日起,这攒花棚的东家,就是公子您了。”

    “钱箱在后边马车上,您去点点?”

    方桐拱手一礼,道:“劳烦公子差人抬进来。”

    “好。”

    两个大钱箱摆在戏房前,方桐打开钱箱,手中挑起几大贯钱,走到失魂落魄的秦伯身前,将他扶起来,道:“您老是跟着我爷爷走南闯北,戏班里资历最老的,这些钱您拿着,别舍不得花,这些年辛苦您了。”

    “东家啊……我是为了这个吗?诶!”

    方桐拍了拍秦伯的手背,说道:“不管如何,您都拿着。你们后边的人,每人去那里支一贯钱,是我方某人没能带好大伙儿,这两年让大伙儿跟着我吃苦了,方某人再次给诸位赔不是了!”

    方桐叉手长拜,久久不起。

    这些原本止住哭声的人,又抹起眼泪了。

    “东家,不怪您,是咱们没本事,带不来生意。”

    “东家,别这么说……”

    方桐抬起身子,男儿有泪不轻弹,如今虽挂着泪,还是满脸的喜色,道:“当初从老父手中接过瓦子,便是不得已之举,如今我也要去科试了,诸位,后会有期!”

    方桐抹了眼泪,便进屋去收拾东西了。

    众人还沉浸在瓦舍易主的悲恸之中,这些年,即便是没赚钱,方桐待他们也是极好,早就有极深的感情了,如今这么一别,不知道将来还能不能再见。

    李伯言见到情绪低落的众人,便清了清嗓子,说道:“既然我是你们的东家了,便说两句。瓦舍谁当东家,都不是重点。开瓦舍不是开善堂,咱们是要将盈利的,也就是赚钱。”

    秦伯叹气道:“李公子你是好人,不过咱们都是些老把式,没人稀罕看,若是你要辞退咱们,也无话可说。”

    “咳咳,可能说句不好听的。攒花棚今日生意不景气,可能就是因为总是那么老的一套,没人看,不好看了。既然我接手,自然需要改变改变。”

0096章 大宋的“李小平”() 
听到李伯言说要改变,秦伯又是一声叹气,道:“怎么变?那个象棚,有相扑,还有新鲜的杂耍、逗猴儿,咱们学也学不会。猴是没有,难不成,让咱们逗鸡玩?”

    “诸位莫要气馁,既然我答应了你们东家,这人,绝对不会裁一个,咱们攒花棚,即日起,歇业整顿,再次开张时,就是坐拥苏州城里第一瓦舍之时!”

    底下一片倒嘘之声,只有俩不懂事的熊孩子,乐呵呵地拍手鼓掌,不知道李伯言在讲什么,但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李伯言买下瓦舍,并非是心血来潮,而是他真的很想将它做大做强。

    从大宋的产业结构来讲,论第一产业,自然是农业占据主导地位。李伯言尚在温室大棚之中培育的土豆、玉米、番薯、花生,这些东西,都能让大宋的第一产业来一个质的跃进,只不过如今还达不到量产,自然无从推广。

    至于第二产业,不能按现代工业化来细分,只能说也就是诸如苏州唐家主导的纺织还有出口的瓷器等等。

    到了第三产业,在李伯言看来,第三产业大有可为。如今的大宋,国富民安,虽然四周虎狼窥视,但要吞下南宋,显然没有个几十年还难成气候。那么说回到第三产业,娱乐业的发展,显然是大有钱景。

    做任何东西,都要有资本在手。李伯言要搭建的南宋物流网络,以他目前的经济实力来讲,还是远远不够的。那能怎么办?只能是大把大把的砸钱。

    味精的产业化是发家致富的一个点,那么在心目中已经有蓝图的瓦舍,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点。大宋隔个好几年都要闹一次钱荒。朝廷每年都要铸造不少铜钱,然而闹钱荒却成了宋人困惑的地方。

    当初李伯言说的,钱都用来铸铜佛了,其实只是一小点,就整个大宋而言,富贾们当钱积累到一定财富之后,不懂得如何消费,这些钱就被积蓄起来,形成了储钱之风。

    市场上流通的钱少了,自然就闹钱荒了。绍兴年间,朝廷实在没铜铸钱了,市上物贵而钱少,江浙百姓销毁钱宝,铸成铜盆,居然就能卖个上千文,成了一个怪圈,然而当时的大宋三司,没有如此前卫的货币观念,觉得销毁通宝,那不是让市面上的钱更加少了,赶紧采取雷厉风行的措施,严禁贩卖铜制器皿,使得原本能靠市场自我调节的钱荒现象,反而更加严重了。

    后来如何解决的呢?得亏一个被称为千古罪人的奸相想出的一个法子。没错,就是秦桧秦相爷,发布官文,说是旧时的通宝即将作废,朝廷要铸新的铜钱,这下好了,那些原本储钱的商贾纷纷被这刺激到了,疯狂地买卖,想把手中还不是费钱的通宝用出去,才缓解了这场钱荒。

    宋人不明白这个经济问题,李伯言却知道一清二楚,大宋的铜钱并非是不够充足,而是循环流通之中出现了“短缺假象”。只要是能流通起来,根本就不会造成如此钱荒的局面。

    怎么能流通?

    自然就是要促进消费以及整个大宋市场的流通。促进消费,钱就能流动起来,不然,攥在手里的钱,只能成为一堆废品,还会造成市场的短缺假象。

    那么,发展第三产业,显然就是富贾们最能体现消费水平的结构调整了。

    李伯言并不想学儒成圣,也不想拜将封侯,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希望后世的史书上,记载下来的话是:庆元四年,大宋的经济改革总设计师李伯言,在大宋的疆域上,花了五个圈,从此大宋的经济开始飞黄腾达起来。

    嘎嘎,当然这些不过是后话了,李伯言收购瓦舍,仅仅是迈进第三产业的第一步罢了。

    对于李伯言扬言要将攒花棚扶成苏州第一瓦舍的目标,底下一个响应的人都没有。也难怪,如今苏州几十家瓦舍,想攒花棚这样,容客少,把式老套的小瓦舍,实在是难以存活下去了。

    别说苏州第一,就是再存活下去,恐怕都难了。

    李伯言笑道:“你们之中,谁识字的?”

    卖瓦舍的事情木已成舟,然而秦大钊对这瓦舍也是有深厚感情的,东家换了,但是瓦舍不能倒,便回道:“小老儿倒是识字,还有这两位,也识一些字。”

    李伯言点了点头,说道:“你们三人当中,谁会讲史?”大宋的说书行业,还停留在讲那些前朝的史书上,这样的行当,说实在的,走不长。因为爱听这个的人太少了,让李伯言去听,没准不用半个时辰,就打瞌睡了。

    秦伯拱手道:“老朽三人都会,只是公子,如今宋人都爱看新鲜的杂耍,这些枯燥的,都没人爱听了。”

    “那是你们说的东西都太古板了!”李伯言从怀里掏出一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