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南唐新世 >

第181章

南唐新世-第181章

小说: 南唐新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站、坐的各式人等,未等李丛嘉说话,明刺史站了起来:“各位,六殿下被封为武陵王,镇守两州之地,那里地广人稀,有广大发展空间!六殿下又极具才华,经常创造奇迹。我想六殿下今日上山来,用意刚才已经表明,有愿意同往的,可直抒胸臆!如果没想好……”

    李丛嘉接过话:“各位大才,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大唐沉沦百年,异族雄踞北地,豪强割占四方,唐人的骄傲、唐人的志向,都渐渐湮灭在历史的风尘中了!每想至此,我都痛苦异常!”

    说着,他唱起了《兴唐军歌》,一时间大家跟着唱了起来,气愤一下子从宴会的欢庆气氛变成庄重肃穆的战斗豪情!

    坐在主位的老者皱眉好久,渐渐舒展开来。

    他轻轻站了起来:“六殿下,老朽李善道,已经垂垂老矣,身体又不好,愿意守得此洞,为大唐兴旺发达培养人才!不过殿下放心,你只要相中山上之人,愿意追随你去,我绝对没意见!”

    李善道的话让所有人明白:李丛嘉的选择范围不仅是学生,也囊括了各位在此教授学生的名士!

    看着满座无声,坐在李善道下手的第一人站了起来:“老夫何昼,年纪也不算小了。虽然有志于天下,却因妻儿之故,囿守田园,各位可不要学我啊!老夫倒有一番话相劝六殿下!”

    他转身看着高高的五老峰,轻轻顿了顿:“六殿下,不要怪老夫说话太直啊!”

    未等李丛嘉反应过来,他一番话掷地有声,让所有人都大惊失色!

    (本章完)

第358章 绝杀计宋氏兄弟() 
何昼的话充满着火药味:“六殿下,当今大唐,吾皇陛下春秋正盛,又早立皇太弟为太子,可谓政通人和。六殿下西行楚地,官吏应由朝堂委派,为何自行选人用人?大皇子屯兵北疆,二皇子征伐楚地,不知道六皇子又要在何处兴起刀戈?”

    何昼的话,不能说没有道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普通百姓的疑惑:皇帝正当壮年,太子也定了,你们三个皇子四处带兵征讨,甚至李弘冀还拥兵威逼太子之位,难道想造反不成?

    李丛嘉有些尴尬:他想过各种可能,想到过这些名士有可能不给面子,但却没想到,有人把整个南唐最隐晦的难题给直接端了出来!

    皇太弟李景遂肯定不想等中宗李景百年后再继位,大皇子李弘冀早就明确表示要争夺帝位,现在已经磨刀霍霍;二皇子李弘茂虽然没有明说,却在用行动一次次挑战着那个敏感的位置!

    至于六皇子李煜,表现得太妖孽,深得民心支持,更是在长江、太湖等地,弄出了紫金龙脉入体的传闻。失踪三年,不仅未减丝毫神秘,更是增加了许多可能性!现在,他又坐拥两万团练军的军权和两州之地,未来岂能不争夺皇位?

    所以,何昼的话,把所有人的疑问点了出来:你李丛嘉征召大家随你去岳、朗二州,究竟想干什么!

    何昼说完这些话,眼神闪烁,紧张中有着一丝释然!

    李丛嘉轻轻站起来,看着高高的五老峰,忽然仰天大笑:“各位,抬头看一看这座山峰,奇峰霞举,孤标峰出。这些山峰,源自古代传授伏羲《河图》《洛书》的五老之名。”

    说到这儿,他微微向四周拱手:“大唐盛世,如同五老授天书,需要齐心协力,绝非一人一时可以成功!当今圣帝、父皇陛下,殚精竭虑,华发早生,却难以穷尽天下之理,管好万众之民,更无暇开疆拓土,赢得万世芳泽!今有大兄、二兄外战强敌,内有皇叔辅佑,才有了中兴之兆!”

    周围都是明白人,听到此处,隐隐已经有人明白李丛嘉要表达的意思,他们暗自撇嘴:老生长谈,没有一点新意,更无法解释拥兵自重的事实!

    李丛嘉又道:“当今天下,北有强周虎视眈眈,更有辽国无耻帮腔,二者狼狈为奸,侵我大唐土地,掠夺大唐子民,父皇忧虑,为人子者,岂能不替父皇分忧?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难道还有比大皇子更适合的人选领重兵在外而不被猜忌?”

    说到这儿,他一指远方的潭州(长沙)方向:“马楚灭亡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兄弟相残,手足互杀,结果让外人占了便宜!为此,父皇一再替换北方战将、兵卒,大兄不听调动了吗?二皇兄手下雄师纵横楚地,却因为父皇决定而交给连镐将军,他可曾有怨言?”

    说到这儿,李丛嘉微微向金陵城一揖:“父皇信任,百姓信任,我出镇岳、朗二州,将为百姓幸福和大唐兴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同时,我郑重承诺,绝不叛唐,父皇但有所指,必将前仆后继!至于何博士的担心,我会铭记在心,时刻提醒自己,大唐的天下,绝不是某姓某人的天下,而是大唐百姓的天下!”

    人群中忽然传来突兀的鼓掌声,一个声音带着笑意:“说得好!尤其是最后一句,说得最好!”

    李丛嘉转过身来,站起的先生正是毛炳。他四十多岁,博士官服,怀抱着一个酒瓮,眼神烁烁,盯着李丛嘉。

    “毛先生有何教我?”

    毛炳轻声道:“大唐之所以盛于世,在于大唐初年贞观之治时留下了良好的底子。以天下百姓福祉为利,故抑大族兼并,重民生发展。后代帝王广拓领土,外强而中干,导致关中三秦之地无军而安贼领三镇精锐叛军于外,安史之乱由此而发!”

    毛炳举起酒瓮,大饮一口酒:“所以谁当皇帝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谁把百姓放在心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的疯言被身侧一矮壮汉子瞬间截住,赫然是彭生:“在下彭会,刚才听说殿下对我饮茶典故也知道,让我惭愧啊!”

    彭会比毛炳年龄略小一些,青衣长衫,一身秀才打扮,未着官服,但他实际上是庐山国学的博士,算得上官员。

    彭会看了一眼还要说话的毛炳:“毛兄是酒中鬼,和李太白的酒中仙不可相提并论!所以六殿下不要和他一般见识!心直口快,遇有不平事就要拔刀而起,莽夫一个!”

    李丛嘉笑笑:“话说得虽然有些过份,但道理却是对的!大唐的兴盛,是因为有一批仁人志士和英明的君主一起开创了贞观、神龙、开元盛世。可以说,有名君而无名臣,一事无成;有名臣而无名君,空自叹息!君臣相宜,家国兴旺!”

    李丛嘉转身:“我去岳、朗二州,是造福二州百姓,为大唐守卫西方,故需能人志士帮助!大家放心,众位的征召,必然要经过朝廷认可的!还有……”

    就在李丛嘉准备继续说话之时,人群中一个粗壮的汉子怒道;“说了半天,你还不是只重视那些穿长衫的,咱们空有力气者,白来一趟……”

    显然,他是一个武者,见李丛嘉与文人相谈甚欢,冷落了其他人等,立即不满起来。

    李丛嘉也不搭理他,对着周围环揖一周:“朗、岳二州,人广地稀,又临洞庭湖,农业条件极好,西接蜀郡,北临江陵,南有长沙,东有鄂州!水陆交通方便,地杰人灵,完全可以成为一处繁华之地!”

    说到这儿,他瞪了一眼那个矮壮汉子:“可是,那里南有水盗,北有高家无赖,西有孟氏乱匪,百废待兴!各位如果有志于天下,有志于治国安邦,均可随我前往!”

    远远的五老峰上,一声清啸透着内力传来:“李煜,你认为岳、朗二州的发展,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不弄清这一点,把整个庐山国学都搬过去,照样一事无成的!年轻人最忌好高鹜远……”

    (本章完)

第359章 大难不死窅娘现() 
李丛嘉不知道是谁隐在山峰之上,竟然远远的把声音传了过来!以他现在的内力,绝对是做不到的!

    他身后的暗影卫脸色惊变:峰内之内,武功远胜于在座各位,如果他出手袭击李丛嘉,这些暗影卫加一些也不是对手的!

    未等李丛嘉说话,主座上的庐山国学的洞主李善道哈哈一乐:“既然山中老隐出了题,各位大才子、国学之士,就以此题为材,各抒己见吧!为了公平,诗、词、歌、赋、论均可,每人写在纸上,一会儿逐人宣读!”

    李丛嘉心中暗暗感激这个老人家:真是想得周到。如果自己率先表明了态度,恐怕愿意追随自己去岳州的年轻人,会千方百计附合自己的意见;反之,则会推脱不展示才华。

    现在,由他们先各抒己见,免了自己的麻烦;同时也能看出每个人的真实水平!

    要知道,大唐朝代,还没有八股文这种真正的“议论文”,所谓的论,也不过抒发自己的想法,格式不统一,长短没限制,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大!

    同时,大唐文人更擅长以诗言志,以歌(到了宋朝发展成词,长短句)抒怀。比如李太白的许多诗句,其实就是喝得差不多了,直接对着山川河流抒发的,甚至击箸而唱!

    诗歌已经融入了大唐文人的血脉之中,更影响了普通百姓!纵观大唐,不读诗、不写诗、不爱诗的人几乎没有!

    三四百文人开始凝思苦想:整个岳、朗二州情况如何?那里需要什么?

    有几个心急的,挥毫泼墨,笔走龙蛇间,数百字眨眼写完;老成一点的,闭目凝思,甚至互相交头接耳,研究着各自的想法……远处看热闹的老百姓也议论纷纷!

    好久,远方传来几声大喝:“真是一群笨蛋!这么简单的问题连我陈恕瑜都明白,你们这些秀才还犹豫什么?”

    人群让开一条路,数十个乡民拥着一个年轻人挤了进来,他席地而坐,从身后乡民手中接过笔墨,根本不加思索,很快一篇长文形成,第一个交到了李丛嘉的手上!

    他是敷浅源艾草坪陈氏之人?父皇十几年前表彰的义门陈氏族人?

    据说这一族重品学、重修身,读书持家,家风极正,每代都有官宦,为官清、为商义、为农勤,深得当地百姓爱戴!

    现在看来这个年轻人陈恕瑜虽然莽撞,但才华横溢,应该人品也不错!

    猜测着,李丛嘉接文在手,一目十行,看罢仰天大笑:“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啊!义门陈氏,果有高才!陈兄弟可愿意西行一趟,扬陈氏美名,救万民于水火?”

    陈恕瑜脸有得色,刚要拱手,身侧一人站起:“某,夏天平,幼时随叔父来江州,我也有一言要说!”

    李丛嘉身后的陈贶轻声提示他:“他叔父曾经任过江州长史、刺史,现在已经故去了……”

    夏天平递过来的只是一首诗,共有八句,极为精悍,却有一句中地,和陈恕瑜的意思基本相同。

    随着二人“交卷”,其他人也纷纷站起,示意自己完成。

    说实话,这道题应该说极简单。对于儒家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向视为己任。治理朗、岳二州,其实就是考验他们的能力水平。

    这可以看作南唐春闱前的一次“小考”,如果这种简单的考试都不能通过,恐怕也不用去金陵城丢人陷眼去了!

    听了数人的诗词,李丛嘉渐渐有些乏味。这些中规中矩的回答让他无语,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全对:治理一个地方,当然是教化百姓,当然是轻瑶薄赋,这个道理谁都懂的!

    但是这些回答都没有切中主题:朗、岳二州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终于,他看到一个瘦弱的年轻人站了起来,手中无纸,背手而立,他只说了一句话,然后又坐了回去:“没有人,一切都是白搭!”

    李丛嘉的眼睛一亮:说得真对啊!整个朗州、岳州加一起都不超过一万户。本来这两州就在湘西,和潭州一起,算是楚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地方。可是前两年马楚政权不稳定,马氏兄弟互相对战,两州百姓为逃战乱,都跑到江陵一带了!

    更有远者,直接顺着长江上下,到南唐、西蜀之地躲避战乱了!

    从两万余户的大州一下子变成了人烟稀少,岳、朗两州可真是百废待兴啊!

    瘦弱的年轻人说完,闭目不语。而他身后的众人,又开始各抒己见,从缺粮、缺钱、周围强敌环伺等各个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

    一时间诗词乱飞、赋论齐诵!

    三百多人的混乱场面,足足持续了一个时辰才算结束!

    看着众人各怀心事的眼神,李丛嘉大喜:庐山国学中,真是藏龙卧虎啊!尽管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朗、岳两州面临的最大问题,却真正提出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思路!

    看众人暂时停下来,他轻轻站起来,一首诗激荡而出:西去楚地百业颓,五老峰下论进退。山高水长岳阳美,江上烟波惹人醉!一曲新词酒一杯,道尽英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