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席卷天下 >

第862章

席卷天下-第862章

小说: 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沿途因为汉人建造了相当数量的要塞、兵堡和烽燧,二十四万大军距离汉境还有五十里以上,却是散出去了四五万。

    “大部分就是凑数的。”马鲁斯是作为这一次东征的罗马最高指挥官,他看了看左右两侧所谓的友军“东道主匈尼特人就不用说了,他们历经上一次的惨重损失,这一次凑起来的四万人连老弱妇孺都算上。真正能有点用的,就是那些自称匈族的骑兵了。”

    那一支被自称匈族的人马就是北匈奴后裔,他们会来蹚浑水,一来是近期无力继续西进,再来就是听到祖宗之敌向西进军,本着好奇祖宗的敌人是什么模样,过来一探究竟。

    匈奴没有自己的文字,不过与先汉长期纠葛,百年战争越是到后期,匈奴就越发认识到先汉的强大,弱者向强者学习是一种人的本能,他们的贵族其实基本都会书写汉字,也就留下了一些记载。

    在相关的记载之中,北匈奴少不了是要描述仇视的那一部分,差不多是被打得有多惨,描述汉人有强的篇幅就越多。

    那么多年过去了,北匈奴后裔中还认得汉字的人其实剩下不足三个,还都是上了岁数的人,身份是萨满。

    时间着实是太长久了,很多北匈奴后裔对于族群在东面遭遇连听都没听过,只有那些掌权者才会被一代又一代的传承那一段历史。

    正是因为历史太悠久了,长到了很多事情不是被忘记就成为某个恐怖故事。这一代的北匈奴首领刚刚在西进历经惨败,窝起来要舔伤口的时候,波斯人突然找过来,说起了有汉人在西进,本着反正没什么事,又不是要出动多少军队,干脆就起了自己带着五千骑兵过来瞧一瞧的心思。

    艾尔塔巴对马鲁斯的那些话是觉得深以为然,除了萨珊和罗马的部队,真的就只有那一股匈族骑兵看起来能打仗的样子,其余连划水都有可能……不是可能,是绝对会溺死。

    “所以我们不是安排那些废物留下来围困沿途所见的汉军了吗?”艾尔塔巴对于罗马肯出动两个正规军团参与这一场战争,是觉得罗马人还是相当有诚意的“我们第一批要面对的是不到一万五千的汉帝国正规军,可能要加上不会低于五万的汉人辅兵部队。”

    至于西域人仆从军什么的,艾尔塔巴并没有去讲。

    上一次李匡拉起了二十五万西域人仆从军,各国一再探查情报之后发现一个事实,就是只要没有汉人监督的西域人,就算是那些西域人的武器装备还算不错,可是依然被匈尼特人轻易地按在地上摩擦。

    西域人只有在身边有汉人领导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战斗力,不过大多数是体现在烧杀抢掠的前提下,到了两军展开对垒的场景依然是烂得可以。

    “听说汉人一直在西域执行减丁政策?”马鲁斯觉得罗马很有必要学一学汉人“女的西域人大多数成了汉人的女人,男的西域人不是被丢上战场便是被抓捕到汉帝国腹地成为劳动力?”

    “上一次入侵匈尼特的二十五万西域人,只有不到十三万跑了回去。”艾尔塔巴都不知道该怎么去评价那些西域人,连干烧杀抢掠的活都能有那么大的损失“可能是西域人真的太没有用了,汉人后面不再有什么掩饰,的确是在肆无忌惮地减少西域的男丁数量。”

    马鲁斯下意识做起了摸下巴的举动。

    历经内战的罗马本族人口遭到了不小的锐减,周边异族涌进罗马境内的却是猛增,还不是那种来当奴隶的模样,是跑进了罗马堂而皇之作为自由人居住的现状。

    罗马的公民数量一直都不多,算是罗马族裔的人口,最多的时候也才两千多万。

    君士坦提乌斯成为独一无二的奥古斯都了,他听闻汉帝国每三年都会做一次人口大普查的国策,认为很有必要搞清楚罗马到底有多少公民和族裔,是在汉帝国元朔十五年的时候也搞了一次。

    那一次罗马进行人口普查并没有得到各地贵族的配合,世界上并不止是诸夏的门阀、世家和豪强才会藏匿人口,是只要藏匿人口能带来利益的人都会去干。

    君士坦提乌斯很努力地去干一件事情,前前后后耗费了一整年的时间,得到的数据却是充满了水份,不过却也有了一个数据。

    汉帝国元朔十六年阶段,君士坦提乌斯得到的数据是,本国拥有的公民数量达到一百八十七万,族裔却是只有七百万左右。

    罗马的公民就是潜在的兵源,或是本人参加军队成为公民,也可以是祖上早就获取了公民的身份。

    君士坦提乌斯面对普查的数据不知道该笑还是哭,一百八十七万个公民代表着可征召的士兵数量,关键是族裔怎么才七百万?

    原因是罗马的公民哪怕是没有进入军队也有自己的一份福利,属于族裔的那一部分却是需要交税,就造成明明有那么多公民,族裔却显得那么不正常的数据。

    按照君士坦提乌斯的猜测,不但是公民数量有水份,族裔的水份必然更多。他自己折中算了一算,真正能够征召为士兵的人不会超过四十万,族裔的数量则不会低于两千万。

    由于罗马长久的使用奴隶习惯,全国上下的奴隶应该是会有个四五千万左右。不属于奴隶又定居在罗马境内的自由民,数量应该不会少于两千万。

    真要是那个数据,罗马就是一个人口数据逼近一亿的夸张存在,可实际上真不会有什么鸟用,相反对于罗马来说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信号。

    “所以奥古斯都已经在考虑出台新的政策,吸引自由民成为战士。”马鲁斯说这些是一个信号“我们是第一批向东而来的罗马军队,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有需要就不会停止派遣。”

    艾尔塔巴却是没有多么振奋,强制组织起来的部队,别奢望能有多么高的战斗力,甚至战斗意志绝对会是负数。

    那些被强制组织起来的部队会有什么作用吗?大概也就是驱赶到战场,让汉人杀死那些家伙的时候消耗一些力气,折损一些军事器械,消耗汉人军粮,等等一些作用吧。

    萨珊不也正是在干类似的事情吗?比如主要强拉阿拉伯人当炮灰,连境内的一些小部族都没有放过。

    萨珊甚至都做好了局势最危急的相关准备,等待战争正式爆发之后,下一刻出台的政策就是让举国进入到动员时刻。

    “其实会很有用。”马鲁斯神秘兮兮地说“强者长期碾压菜鸡,时间久了强者也会变成菜鸡。”

    罗马历史上就不止一次出现过那样的情况,明明是一支精锐军队,长期与菜鸡般的敌人交战,时间越是久,之前还是精锐的那一支罗马军团,到后面自己也越来越菜鸡。

    绝对不是那一支精锐军团在作战中损耗士兵的关系,是一再地碾压获胜,自身没有遭遇到多大的损失,偏偏就是那么越打自己也变得越来越菜鸡,搞到后面更是干脆整体给废了。

    艾尔塔巴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一个论调,眼睛一亮就说“有证据吗?”

    马鲁斯表示艾尔塔巴爱信不信,反正不断驱赶炮灰去让汉军杀,死多少炮灰罗马和萨珊就拉来多少炮灰,到最后一定能证明自己那个说法的正确性。

    “我会向陛下建议的。”艾尔塔巴到后面是起了很大的兴趣“如果真的是那样,牺牲再多人都是有价值的。”

    萨珊都做好了在战场上战死百万波斯人的足够准备,连波斯人都能死个百万人,萨珊境内的非波斯人怎么可能不死得更多?一样是会死人,要是能将汉军的水平拉低,算是那些死人起到意料之外的作用了。

    “当然了,第一阶段不能那么干。”马鲁斯还是相当理智“按照你们的侦查,安西都护府当前的兵力不会太多,还没有列装多少火器,很有机会能够杀进汉帝国境内。”

    艾尔塔巴却是说“汉人的霸道思维注定他们得知我们进犯的时候,会将战场选择在国境之外。比较可惜的是汉人尽管霸道却不失谨慎,我们也已经暴露了。要是能够进行伏击的话……”

    作为缓冲区的三百里之内是有一些山地,更多的是平坦地形。

    这一边的植被并不茂密,树林一般是宽不到哪去,再来就算是能藏兵于树林,他们也不敢那么干。

    汉军可是有大规模纵火的前科,听丁零人的讲述,汉人曾经不管不顾在草原纵火,那是一场草原数百里都是大火的恐怖场景,致使原本与汉人关系不错的柔然部落联盟直接跳反了。

    艾尔塔巴的猜测是一点都没有错,知道有敌军来犯的李匡真没因为自己手头兵力少而选择防御。

    “前方的侦骑传回的情报。”艾尔塔巴将汇报递出去“安西都护已经到了喷赤河西岸,他带来了两个师和三万汉人辅兵。”

    “汉帝国的一个师是五千人左右?”马鲁斯看完情报不得不服气汉人的霸气“他们肯定知道我们不会低于二十万,竟然还敢用四万人来与我们对阵?”

    艾尔塔巴用着感叹的表情说“因为他们是汉人啊。”

    。

第1028章:谁都不傻() 
每一个民族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特性,或者说性格。

    长期处于霸主地位的民族,哪怕是该民族内最为卑微的人,他们的眼界和思想也有自己的“起点”,尤其是在面对异族的时候。

    一直以来就是弱小的民族,便是上层的眼界也会有限,更不用去谈什么志气。他们在本民族会是高人一等,面对霸主民族的时候,便是一个霸主民族的平民都能表现得比他们骄傲和自信。

    自有“汉人”这个称呼以来,一开始是历经了困难,不过很快就进入到了“一汉当五胡”的时代。

    汉人用无数敌人的尸骸来奠定了自己的霸主地位,更是用一个曾经的游牧大帝国来当自己的垫脚石,向已知世界宣告自己的强大。

    某个历史阶段中,知道有汉人的那些国家(民族),想到汉人的第一个念头一定是“啊,原来是汉人爸爸”的想法。

    尽管东汉灭亡了,作为分裂势力的三大集团却依然能够压着周边的异族胖揍,依靠阴谋诡计和隐忍窃取了统治权的司马晋室,更是依靠之前的声望得以继续对周边的异族予取予夺。

    司马晋室将汉人所取得的一切荣耀视为理所当然,他们以为自己仍然能够横行霸道,异族鉴于汉人曾经的强大一开始的确不敢蹦跶。

    当异族发现一样的人种只是改称为晋人之后,少了“汉人”这个名字的震慑,再加上晋室看上去也没有多么强大,他们稍微尝试了那么一下下,还真的将晋室掀翻在地,发现名为晋人的那些家伙原来也没有多么了不起嘛。

    成为晋人之后遭遇了难以想象的苦难,身在沦陷区的人民,有时候死亡反倒是一种解脱,活着的大多数时间是生不如死。逃向了南方的那些人,他们尝试奋起过,尝试拼命过,却是无论怎么样奋起和拼命都没有用,有心志的人依然选择奋斗,一些垮了的人则是开始各种的荒诞行为。

    “我们为什么这么点人就敢出击?”巴洞被一个小伙子问得有些愣神,想了想答道“因为我们是汉人啊!”

    小伙子还年轻,大概也就十岁的模样。他们一家刚刚从东莱郡迁徙到安西都护府,安家落户仅是四个月不到,家里来了一份征召书。

    年纪在二十岁以下的人,他们成长的环境与上一代人完全不同,懂事阶段就是汉人再次屹立起来的时候。

    岁数还小的时候,他们尽管日子是过得苦巴巴,可至少不是作为野兽都不如的下等人,隔三差五总是能听到大人们在谈论王师又是在哪获取了胜利,消灭了多少胡人之类的消息。

    等待成年的时候,他们已经知道自己所在的国家是当世第一强国,汉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

    “是哦,我们是汉人。”太史明小鸡一般地点头“一个汉人能打五个胡虏,比胡虏不如的杂胡至少能打十个!”

    在诸夏,胡虏是最穷凶恶极的敌人,一般是指来自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现在是没有什么胡虏了,整个草原已经成为汉人的牧场,由于纺织业成了一个新兴的产业,越来越多的汉人觉得去草原哪怕是单纯的放羊卖羊毛也能发财,前往草原养羊的汉人越来越多,结果是草原上渐渐有了汉人聚居的村落。

    “有心气很好,就是……”巴洞还是很乐意以前辈的姿态教训新丁“上战场悠着点。”

    “巴叔,俺又不傻。”太史明乐呵呵地说“才不会脑子发热自己一个人冲向敌人。”

    巴洞是来自巴蜀,要是按照族系来算的话,他的祖先是巴人。不知道是从哪一代人开始,他们成了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