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席卷天下 >

第648章

席卷天下-第648章

小说: 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盛扯了一个笑容,自己都知道表情肯定很难看,回礼说道:“恭喜彦威了。”

    其实两人现在说什么都会尴尬,可要是碰上了不搭几句话,难道就此形同陌路?

    两个人顿足楼梯,该地方又是一个客栈,看到的人挺多,就少不了就是压低声音议论一下。

    “虽不至违逆君王,可……”卢偃说话的时候是用手挡住嘴:“也差不多了。”

    卢偃是与一些燕地士子在二楼大厅饮茶,他所在的家族可是有不少族人出仕慕容燕国,本人甚至都当过慕容燕国的太守。

    慕容燕国已经成为过去式,就算是慕容家族还没有完蛋,可不也是逃到了草原深处。卢氏在慕容家族得势的时候扑上去求官,却不会跟在慕容这棵大树上吊死,发觉态势不对就弃官而走,等风声过去了却不得不再次出来。

    这年头,要是家族里没人当官,之前有多风光,后面就会有多惨,节操什么的还是丢弃吧。不止是对卢氏而言节操不算什么,任何一个家族真都没有将节操当回事。

    相比起一些曾经为胡虏效力过的家族,原本位于东晋小朝廷治下的那些家族其实要好很多,也就是曾经效力胡虏想被接纳为官的难度系数挺高,曾经为司马一家子效劳过的那些人则是要相对容易一些。

    司马一家子再怎么说都是诸夏的一份子,为司马一家子效力是一回事,为胡虏效力又是另外一回事,尤其是为胡虏效力的那些人都没干什么人事。

    那是没得说的事情,为胡虏效劳就别想有什么好名声,再来是手里面也绝对是干过脏活,还能活着并有自由得庆幸没干过太脏的事情。

    卢偃知道求官的难度,看到孙盛倒霉虽然自己没得到什么好处,可耐不住心里高兴啊。

    “要不要……”戴逵很犹豫,却还是说:“过去?”

    “还是不了。”郗超不住客栈,他的父亲郗愔在汉国为官,在新长安有一座府邸。他斜眼瞧了一下燕地士子待的地方,说道:“过去了能说些什么?徒然尴尬罢了。”

    戴逵除了点头又能再说什么?只是内心里不免为孙盛感到可惜。他们这些一样来自长江以南的士人,天然上就是盟友,有人得官会士气大增是必然的,觉得有才的同伴错失了机会肯定也要感到可惜。

    另外一边,蜀地士子也是将孙盛和习凿齿那尴尬的场面看在眼里,他们甚至还看清楚燕地士子眼里的戏谑。

    “辽东之人竟然如此龌蹉?”苏崔举起茶盏轻抿了一口,没将茶盏放下,捂在手里感受温度:“幸灾乐祸之举,非君子所为。”

    “怪不得他们。”常璩轻笑了一下下,说道:“已至元朔九年,燕地归于大汉将近两年,朝堂官署却无一燕地中人。”

    客栈除了能提供住宿,由官府进购的新式茶叶也是相当不错,就算不住在这间客栈,喜欢饮茶的人也会过来。

    巴蜀之前是被氐人李氏一族统治,却比燕地更早被汉军光复,蜀地士子一开始其实也是受到排斥,还是在对付巴、氐、羌的反扑中为汉国助力,挽救了一下形象。后面更是极力配合汉国对巴蜀的统治,慢慢也就被统治核心阶层所接受。

    “我等效力胡虏,却不忘家乡故情。虽有助纣为虐之人,更多是阻止胡虏为恶。”姜昕说得理直气壮,他那么说也大体上没什么错,蜀人别的不用说,可是照顾乡党还是比较尽情:“他们?呵、呵呵!”

    呵呵可以有很多层面的理解,可以纯粹是笑,也能是嘲讽,甚至可以化作千言万语的谩骂,姜昕有足够的理由对燕地的那帮士子用“呵呵”来概括千言万语,一切只因为燕地的读书人可能没有全部是为非作歹,可坏到流脓的坏胚确实是有点多。

    “止于目前,依然有人暗地勾结胡虏,期盼慕容鲜卑能重回燕地。”常璩真不理解那些人的脑袋是什么构造:“听闻前月征东将军泰证据确凿地诛灭了阳氏一族。”

    那个阳氏就是阳裕所在的家族。阳裕可是很有名的人物,只是要可以的话,他绝对不愿意自己是因为那样的原因出名。什么原因呢?就是阳裕很有个性,当着某个人的官,下一刻出卖效劳的人投奔其敌对,周而复始了那么几次,偏偏还能高官当得,人也活得滋润。

    吕布因为根本就不存在的“三姓家奴”被骂了两千年,还会继续被骂下去。可阳裕呢?这么一个“多姓家奴”的人却没人骂,甚至在《晋书》上竟然还能留下好名声,几个有资格留史做评价的,给阳裕的评价还都特么很不错。

    五胡乱华不是首次开启中国文化人给胡虏当狗的历史,史书有记载的第一个汉奸是中行说,可是在五胡乱华发生之后,给胡人当狗不再是件既是丢祖宗人,也是要被骂的事情,甚至还被引以为荣。

    说不要脸,政客肯定排第一,可既不要脸又要名声同时掌握舆论权和记载权的文化人,他们真的是将不要脸发挥到另一种新高度。从另一个层面证实了一件事情,两汉之后再无真正史家,胜利者可以想怎么记载就怎么记载历史,有权也能随意玩弄历史这个美娇娘。

    到处的角落,只要是能看到习凿齿和孙盛那场面的人,少有安安静静地看着,更多是在压低声音谈论,使客栈之内起了“嗡嗡嗡”的声音。

    习凿齿很尴尬,是无比的尴尬,僵在原地下也不是,不下也不是。

    孙盛除了尴尬之外就是有些气恼了,他能猜得出那些议论的人在怎么说自己,无非就是不识时务胆大妄为罢了,可他很想吼一嗓子“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之类的,进了太史府或许日后会有新的机会,自己也的确是年轻能经得起熬,可那真不是想走的路子。

    “谁是孙盛孙安国?”

    一道洪亮的声音很突然地响起,众人下意识向声音来源的方向看去,入门处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了一批人,来人皆是军方戎装,站在最前面的人穿着一身校尉规格的服饰。

    客栈内原本还“嗡嗡嗡”地吵杂,刹那间就安静下来,可是下一刻更大的“嗡嗡嗡”又闹了起来,那是停下议论的人又更热烈地说话,太多人在说话可就不成了“嗡嗡”声。

    孙盛自然也是要看谁在喊自己,看到来的是一群军人,有错愕也有忐忑,先应了一声,又对习凿齿行礼,才步下楼梯。

    “该不会是……”苏崔拖了一个尾音,有点难以置信地问:“来捉拿?”

    “胡说八道!”常璩警告口无遮拦的苏崔:“说话要动动脑子。”

    苏崔露出了尴尬的表情,他是为胡虏效力久了留下的后遗症,胡虏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找不愿意为自己效劳的人算账。

    离蜀地士子不远的郗超和戴逵面面相觑了一下,随后两人都是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戴逵是世家子没有错,却不是什么官场中人,屡次被征募不出仕,只喜欢画画和雕刻。他这一次来长安,纯粹是有太多的文化人过来,觉得是盛世也就来凑热闹,一点都没有进入官场的打算。

    自然了,戴逵可以不入官场,可要是被征募却也是要入官场的。毕竟都已经改朝换代了,之前是一回事,现在是另外一回事,就算是再任性也要考虑家族,他觉得最理想的是家族中另外的人出仕,自己依然专注于画画和雕刻。

    孙盛很快就来到一群军人面前,行礼后默默站着。

    “本人王永。你是孙盛孙安国?”王永一直盯着孙盛的脸在看,像是要看出一朵花来,得到答案之后点了点头,利索地说:“太尉传话,给你两个选择。”

    孙盛还在懵着呢,下意识再次行礼等待下文。

    “第一个选择,入太尉署。”王永真的是要将孙盛给瞧仔细了,困惑徐正怎么会去关注这么一个人,还一刻都不耽误地给了指示:“第二个选择便是出国境往平蛮校尉部报到。”

    孙盛总算是回过神来,几乎是第一瞬间就大略猜测眼前这一幕是为了什么。他可能有些名气,但绝对没到让太尉派人传话的地步,是不久前天坛那件事带来的后续。

    自然是没错了,徐正才不知道孙盛这么一个人物,会派人传话是刘彦的指示。而刘彦这么干无非就是一个意思,欢迎所有有能力的人为国效力。

第785章:陛下圣明() 
    自消灭慕容燕国和拓跋代国之后,刘彦已经很刻意没有再派系统军队到陆地战场,与笈多王朝的战争却是不得不使用庞大的系统舰队。

    现如今刘彦可征召的系统部队已经达到八万,阿三洋那边的海军用了一万,关中屯驻了两万,有四万五千的名额用在了农民身上,留下五千的份额作为预备。

    在打江山的时候,尤其是早期,刘彦肯定是要好好利用系统部队,可是等到江山基本打了下来,再频繁使用系统部队则是有些不合适了。

    很简单的道理,刘彦在世的时候有系统这个金手指,到下一代就没有了。导致刘彦必需有计划地弱化乃至于消除系统部队的存在感,尤其是在对外征战的过程中少用,仅是用来保证统治的稳固性。不然等待他驾崩了之后,建立的国家还能不能继续存在下去真的会是一个未知数。

    不是在危言耸听,刘彦能依靠系统部队打天下,甚至能够横扫世界岛,可是统治却不能只仰仗系统部队,强军是多多益善最好。

    一个国家不能单独依靠一支强军,可以没有强军,却是不能所有军队都太烂。再来是国家的男人要得到锻炼,单纯用系统部队去打仗,国家的男人慢慢变成见不得血,这样的国家绝对不会有未来。

    尤其是,刘彦希望更多的人能去到国外,见识民族竞争的残酷性是其一,看看世界有多大很重要,发财什么的只是顺带。

    事实也证明了刘彦做法的正确性,中南半岛不但获取了庞大利益,也开阔了一部分人的眼光,后面开放西域更是一项一石多鸟的举动。

    “向外开拓不能只是国家层面的事情。”刘彦耳朵里听着不断传来的欢呼声,说话的声音就不得不加大:“得让百姓参与进来。”

    “陛下圣明无错。”纪昌不是在拍马屁,他作为国家的丞相能见证太多的例子:“开阔眼界为其一,疏导国内不满为其二,以其二为甚。”

    其实国内的百姓也没有太多不满的地方,主要是老天爷不给面子来看了个大面积的天灾,不想打破无付出有回报的社会规则,官府无法无偿提供赈灾物资,那只能是劝有能力的百姓去抢,不想或无法去抢的人依靠工作赚钱来购买生活物资。

    不是简单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个道理,真实的情况就是从上古先秦一直到东汉结束,官府真的没有干过无偿开仓放粮的举动,统治阶层坚信人不能平白无故获得好处,要不然就是鼓励人们去好吃懒做,等着活不下去了有人来施舍。

    官府不想好吃懒做和等着天上掉馅饼的思想蔓延,因为没有过白得好处的例子使百姓也没盼着凭白获得好处,不管是官府还是百姓都信奉有所劳才有所得的淳朴理念。所以遇到灾年,官府会开放山川河流让百姓自己动手找吃的,百姓也不会什么都不干眼巴巴等着官府来赈灾。

    “寡人绝不开此先例。”刘彦以前并不是这样想的,是了解以往的历朝历代为什么不那么干,接受了理念,像是在强调一样地说:“有所劳有所得,国家提供岗位,百姓劳动有所得,挺好的。”

    在刘彦自小接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里面,对那一句“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所有民族里面最吃苦耐劳”的印象非常深刻。他小的时候没有多想,慢慢长大接触到的信息多了,思想也逐渐成熟,对那句话有了自己的理解。

    “官府总是希望百姓能够吃苦耐劳,不要有任何的怨言,老老实实地忍耐着,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刘彦看到纪昌脸上出现愣住的表情也跟着愣了一下,反应过来才想起现在根本就没那么回事:“寡人希望所谓的吃苦耐劳不是那样。相比起那些,寡人更想看到百姓活不下去了就去抢异国他邦。”

    吃苦耐劳?还有那个“最”字?就如刘彦所想的那样,那些品德是官府最想要的,要说美德自然也是,可……

    曾经刘彦有和人辩论过,被一句“要说吃苦耐劳,小鬼子才是当之无愧,一代人缩衣节食打造了可以横行亚洲的海军。小鬼子征服中南半岛,屡屡出现出击为了逮住战机而赶路累死的路途上的士兵,那才叫真的吃苦耐劳。咱们的吃苦耐劳?呵,就是无条件的任劳任怨,还特么不能反抗,就该逆来顺受。”给呛得都不知道怎么反驳。

    早先的时候,上古先秦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