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席卷天下 >

第342章

席卷天下-第342章

小说: 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国的处理方式令相当多的人感到不安,他们急需探清汉国究竟是个什么意思,才有了这一次北上之行。

    “并不是无法获取土地。”来自江夏的张氏族长张权有那么点意味深长地说:“前面那些先行北上的家族,有不少获得了土地。”

    说的是元朔二年北上的众多南方家族,前去的大多是一些正值壮年的家族子弟,绝大部分是进入军中效力,一部分无所得,一些是考核之后成为某地官员或是小吏。

    张权说有人获取土地,专门指加入军中的那一批人,被选取入伍就是至少五亩,获取功勋还有相应的赏赐。

    五亩田对于能够称为世家的人来说是少得可怜,哪个能够称为世家的家族不是手里握着大量土地,张权特意说那个,是自认为寻找到了一条在汉国的发展之路。

    “汉国最重军功。”庾翼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充满感慨地说:“任何强国都极重军功。”

    一家人知道一家事,东晋小朝廷这边光有军功没什么用,没有品阶的家族有人立功也是没用,甚至可以说满腹经纶在面对投个好胎面前屁都不是,庾翼会感概,那是非常清楚自己所在的那个国家连一点强国的影子都没有。

    能够在长江以南拥有世家身份的家族,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有某个祖先在陈群制定九品中正制时身有官职或是爵位,由此成为九品中正制的受益者。

    他们既然是利益获得者,也是利益既得者,那么说什么都希望制度能够保持下去。

    不知道是谁先开口,众人的话题就转到了汉国的制度上面,一番谈论下来越说越乱,原因是出自汉国制度本身。

    汉国看着是采取了三公九卿制,但这个三公九卿制究竟是先秦时期那个,还是西汉或东汉的那个?

    “看汉国的国策,是先秦制度无疑。”许炼不等有人反驳,立刻往下说:“二十等爵的严格执行,造就一批军功贵族,他们的数量在汉国最为庞大。”

    按照斩获敌军就能得到崛起的制度来看,军队里的贵族数量最多,他们是汉国的武力基础,何尝不是最有影响力的一批人?按照通常的理解方式,一个群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足够,那么就能决定国家的走向,军方掌握话语权的情况下就会形成一个军国主义的国家。

    西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还有点军国主义的影子,只是比起秦帝国时期要淡了很多。到了东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因为东汉光武皇帝得世家和豪强之助才最终登上帝位,实际上东汉的三公九卿制已经向世家掌权的方向改变,变成豪强政治,去掉了军国主义的影子。

    要说秦帝国和西汉是华夏苗裔的军国主义时期,那也是华夏苗裔开拓和扩张的重要时期,由秦帝国先打下一个版图的轮廓,再有西汉的连续扩张,两个时代对后世的影响远比任何时期都大,里面不止是军事扩张,还有大一统的思想。

    大一统思想从始皇帝横扫六合开始就深入人心,恰恰是心怀大一统的思想才保证了华夏苗裔栖息地的基本盘,产生无数的英雄豪杰在金瓯有缺的时候想要收服失地,亦是保证了国家的完整性。

    读书比平民多的世家,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一点,要是没有出现汉国的话,长江以南的那个朝廷能够与胡人共存于世,有了汉国之后必将来一场最终的较量,是一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竞争,一切只因为谁都无法容下谁。

    别人在高谈阔论,庾翼看着琅琊石刻怔怔出神。

    石刻上面的字呈现龙飞凤舞之势,代表着曾经一个帝国的骄傲。因为有汉国方面的维护,上面字迹的漆色也被重新粉刷,使人能够明白地看清楚上面是什么内容。

    “日月所照,舟舆所载。”庾翼心里泛起了一种追忆,充分感受到一个强盛帝国的豪气,不由自主地念出内容:“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汉军有一曲军歌就是改编自《琅琊台刻石》,豫州之战由褚裒统率的晋军有一次在与汉军较量时,汉军高唱战歌竟是没打就先让晋军崩溃,尽管消息被进行封锁,可是长江以南消息灵通的人无不知晓。

    “汉军战歌还有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该是何等的霸气。”郗愔这个王羲之的妻弟亦是在北上之行中,他对怔怔出神的庾翼说:“庾公,中原板荡以来,无数能人志士力图做到以上所言,却无一人能够办到。您认为汉王能够做到吗?”

    “中原仇杀严重,死伤者数百万众。”庾翼和郗愔还是很熟悉,亦是清楚郗愔的政治立场,用着猜测的语气说:“按理说经历浩劫之后的汉国应该修生养息一段时间。”

    郗愔立刻就说:“有渠道传来消息,汉军组织北伐军团,由冉闵作为统帅,汉军已经攻打到襄国,石虎再次不战而逃。”

    汉军的北上说明汉国中枢根本就没有半点要与民休息的样子,那么就不能按照常理来猜度汉国的思量。既然汉军还能北上,那么汉军是不是也能南下?

    “石虎北窜不能说明石碣面对汉军毫无还手之力。”庾翼是一个与石碣赵军有过不止一次交手经历的人,他也是亲眼见过汉军与石碣赵军的正面碰撞,相对公允地说:“石碣国力不济,中原的大多数地形无法使骑兵得到最大发挥,石虎撤到并州是在蓄积实力,退到草原恐怕也有诱使汉军北上的意图。”

    当石虎从襄国不战而逃的消息传到长江以南,那一刻是所有世家一块失声,他们根本就不相信所听到的消息,以为是一种谣言。

    无数世家派人前往长江以北,他们不但确认了关于石虎从襄国不战而逃消息的准确性,还得知种族仇杀对汉境造成的伤害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足够令长江以南众多世家心塞的事情莫过于,自己在与胡人较量中从来没有讨到什么便宜,一个新建立不足四年的国家却在与胡人的较量中一直取得优势。

    对于大多数长江以南的世家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个,汉国是会继续北上,还是进入到一段的稳固期,他们又有多久的时间进行自己的准备。

    “希望汉军能够继续北上。”郗愔用着非常复杂的表情说:“却有消息称,北上的汉军仅是冉闵一部,有大批汉军在南调。”

    汉军目前的动作很大,大批的士卒回归乡野或是就地居住,野战兵团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之后陆陆续续向南移动。

    桓温有一个东晋小朝廷公主出身的妻子,他从北线被调往豫州难以进行保密,关于他受命即将征讨李氏成汉的消息也是不胫而走。

    “已经有人看到元子出现在许昌。”庾翼证实了郗愔的猜测,说道:“他这一次算是如常所愿,却不见得会有多么高兴。”

    以前桓温还在东晋小朝廷为官的时候,不止一次建议小朝廷出兵李氏成汉,力主北伐由灭掉李氏成汉作为开端,可惜的是只有庾翼认同,其余不管是谁都认为桓温的建议根本就是胡闹。

    “成国由李势继位后朝局混乱,先攻石碣,再侵我国,近期更是出兵汉国。”郗愔摇头道:“竟然会有这种掌国之人。”

    说起来,东晋小朝廷之中的大多数人已经起了征讨李氏成汉的心思,那是李势足够的作死,还有一些李氏成汉的文武遭到清洗投靠了东晋小朝廷,使东晋小朝廷了解到没有比目前阶段更适合灭掉李氏成汉的时机。

    东晋小朝廷有意出兵李氏成汉,前提是汉国那边没有什么异动。在没有确认汉国到底有没有可能南下之前,东晋小朝廷也只能是眼巴巴地盯着,根本不敢将兵力从长江沿线抽调走。

    后面关于桓温将会统率汉军攻打李氏成汉的消息传到东晋小朝廷,他们是喜忧参半的心理,认为到手的肥肉要被汉国抢先动手吃掉,又觉得汉国既然征讨李氏成汉就不会侵犯晋国。

    “不。”庾翼明确地说:“元子只是郎将,无法指挥数十万汉军。汉军大举南调,不会只是为了征讨成国。”

    郗愔并没有觉得惊讶,赞同地说:“愔多次向国丈言明此事,国丈已经开始在整军备战。”

    庾翼脑海里就出现了褚裒的身影,自从褚裒再次找他提出合作的意向被拒绝之后,庾氏一族不止是被边缘化,甚至出现了晋军和几个世家私兵向庾氏一族传统势力范围调动的迹象。他对褚裒的评价以前还很高,近期褚裒的一些作为却充分展示什么叫“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不由摇了摇头露出嘲讽的表情。

    关于褚裒在针对庾氏一族布局的事情不是什么秘密,郗愔看到庾翼满脸嘲讽,不无劝解地说:“说到底我们是自己人,可不能国战将来之前先乱起来。”

    国丈褚裒一族与谢氏一族现在是政治盟友,郗愔的家族与王羲之所在的家族,还有另外一些世家都是同一阵营。

    郗愔这一次随行北上的任务很多,监视庾翼就是其一。他的行囊之中有不少出自褚蒜子盖章后的国书和封赏,有要呈给刘彦的国书,更有对一些中原世家的册封,少不得是在汉国事了之后前往石碣赵国、慕容燕国、张氏凉国要呈上的国书,甚至是目前在陇西和北地活动的苻氏一族都有份。

    庾翼带着深意看了看郗愔,等待郗愔视线转到另外的地方,他嘴角勾起了冷笑。

第458章:利益决定立场() 
吕议是在泰山郡的奉高城见到的庾翼。在他与庾翼见面之前,庾翼辗转了相当多的地方,一些名胜古迹去的比较多,少不得是要到一些城镇与村庄,看着真像是带着家族后背游历,没有带着什么政治目的。

    汉国最为繁华的地方是在青州,相对繁荣的地方不是拥有临淄都城的齐郡,是位处半岛边上的长广郡。

    作为刘彦的崛起之地,长广郡哪怕原本没有什么历史也会变得拥有历史意义,庾翼的下一站本来是要到长广郡,主要是去烈士园那边,问题是随行的一些人认为不妥,才转道泰山郡。

    吕议见庾翼是在汉军大批南调的背景之下,北线的冉闵耗时两个月之后攻克了石碣赵国曾经的都城襄国,石碣赵国割让幽州给予慕容燕国导致本来应该南调的吕泰兵团趁势而上。

    “征北将军现在邺城解救三万汉家女子,又在襄国救出两万。”吕议脸上带着悲愤,说道:“她们是被吃剩下的人。石碣造孽不止于此,他们北迁遭遇追击竟是驱赶我们的女子入河,漳水下游被尸体堵塞为之断流!”

    历史上亦是发生过同样的事情,石碣北撤幽州期间带着十万汉家女人,她们是被作为“两脚羊”的军粮,不但吃且夜间进行奸1淫,由于被冉闵军追赶甚急,石碣将这一批没有吃完的女子转送给了南下的慕容鲜卑。慕容鲜卑嫌弃她们是拖累,就将近万汉家女子驱赶入河尽数淹死。

    “胡虏之最新罄竹难书!”庾翼本来是屈膝归罪,豁然而起之后满是愤慨:“倾江河之流,此恨难以洗清!”

    “征北将军上书中枢,请求屠尽羯人,我王已经欣然应允。”吕议杀气腾腾地说:“邺城与襄国戮四万。此后凡是羯人,遭遇便杀无赦。”

    不止是汉军自己在杀羯人,受到刘彦许可之后,冉闵还向各族进行悬赏,以羯人的首级可以可以用羯人首级来汉国方面换取不被杀死,甚至是可以用羯族人头来换取物资。

    在种族仇杀的大背景下,汉国允许诸胡用羯人的人头来保平安,但凡是白皮肤或鹰钩鼻的人皆数倒了霉,不但是要被汉人追杀,各族也大量出现游猎羯族人头的部落。

    汉国新一轮的举动很明显是要专门针对羯族,亦是在进行分化瓦解的动作,先完全灭掉白皮肤、绿眼睛、金头发的这一批人,再来近一步清理不属于归化的那一批胡人。

    要说长江以南有没有纯粹的种族主义者,庾氏一族绝对要算上其中一家。他们在长江以南的时候就十分卖力地清理诸越和诸蛮,对长江以北的主张也是清算诸胡,于一帮苟且偷安的世家面前真算是一朵奇葩。

    奇葩现在可还不是什么贬义词,作为奇葩的庾氏一族势大的时候团结了不少同样激进的人,但也仅限是做到这一步,无法去为九品中正制中那些不入流的家族或百姓多做一些什么,毕竟激进是一回事,想要颠覆九品中正制的唯一性必会遭受围攻。

    季节已经进入到冬季,北边的诸多地方已经开始下雪,泰山郡近来是迎来了连绵的小雨天气,陷入沉默的吕议和庾翼坐在庭廊看着外面的细雨蒙蒙。

    随着时节的变换,北线各处的战事会进入停缓期,冉闵统率的北伐兵团暂时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