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席卷天下 >

第109章

席卷天下-第109章

小说: 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吕泰为首的军方将校牢牢闭紧了嘴巴,他们其实是比较心虚,前燕来的可是十多万部队,之前前燕用四万才打得一个拥有数百万人口的高句丽毫无还手之力,汉部撑死也就二十来万,真心不是一个级数,哪怕是有看似雄伟的城墙作为依托,打起来心里真的没有底。

    “有城墙,城墙的防御工事完善,抵挡十数万大军没有问题的。”李坛不顾诸多袍泽看过来的眼神,先是对直属上司吕泰行了一礼,随后拜伏在刘彦跟前,说道:“君上若是要战,我等武人深受君上大恩,定然誓死追随君上与燕军酣战致死。”

    好吧,这一下谁不请战谁就是怂逼,哗啦啦一片的武人都是站出来拜伏在刘彦跟前,一个大声请战。

    请战的武将不少在瞄李坛的后背,内心里还不知道是有多么郁闷外加敌视。大约不是怪请战,是主将没有说话,一个军侯竟然越级,军队最不喜欢的就是不讲规则的人。

    此时此刻的吕泰内心里对李坛也是满肚子的意见,甚至想着这件事情完了绝对不会愿意有这么一个人在自己的麾下。

    “……只是!”李坛突然昂起头来,义正严明地说:“职窃以为,我部目前正是休养生息,以图大势的时候。”他开始讲朝1鲜半岛,随后又讲后赵那边的两个郡,最后看了直属上司吕泰一眼,又看向刘彦,恭声道:“此是校尉私下与职交流说的话,校尉不好明言,职冒死进谏!”

    刘彦知道那完全是胡说八道,吕泰或许会有一些看法和见解,可要让这个闷葫芦与人交流比较难。

    将校们已经发表了意见,该是轮到行政官员们上了。

    行政官员肯定是比较不喜欢发生战争的群体,尤其是敌军有十数万,打赢不敢奢望,僵持算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战争打越久,对民生的破坏力越大。那是比较现实的事情,毕竟人要么是成士兵要么是民伕,谁去生产?没有生产就会产生恶性循环,行政官员能参与战事的少,大部分会无所事事,生产停顿也会造成基层建设停滞乃至于是倒退。

    刘彦本身也不希望在这个阶段与前燕火拼,汉部已经在朝1鲜半岛有了一处战区,后赵领地出现不稳,再与前燕僵持上,不管是与前燕僵持多久,其它方向就很难顾上。

    “夫君,奴奴可以让兄长再转圜一下,不用付出那么多的代价。”拓跋秀是第一次在会议上出声:“让代国施加影响,是应有之意。”

    拓跋秀有身孕了,有足够的资本和影响力,可以在这种场合开口说话,之前会受到刁难和排斥,现在却没人敢了。

    台阶有了,不知道为什么刘彦内心里却是有些怅然若失。那是一种极为矛盾的心理,要是军方求战,行政官员求和,才是正常的现象。现在却是文武皆对于前燕的战事没有信心,说明汉部还承受不住大压力。若不是情况真的不允许,他几乎是要推翻决定,与前燕来一场生死较量,或是非常干脆地对军方大换血!

    “那就允许吧。”刘彦略略落寞地说:“我们需要了解辽1东的地形,正好就借这一次办了。”

    一直打酱油的蔡优和吕议对视了一眼,两人看到了刘彦那一闪而过很快收敛的落寞,看得眉头深皱。他俩眼神交流了一下,知晓是该私下沟通一番,绝对不能让这么件事情影响到效忠对象的雄心壮志。

    汉部建立才多久啊?满打满算不到四年!

    四年的时间,从一无所有到二十来万的部众,已经是大发展了!

    四年的时间,从连一块土地都没有,发展到在后赵境内有两个郡,海上十来处的岛屿,辽东占了一块地皮,朝1鲜半岛那边也是有大概一个郡规模的飞地,多少人才能做到这一步?

    刘彦挥挥手让除了拓跋秀之外的人全部滚蛋。

    因为刘彦那一闪而过的神色实在是太明显了,以至于文武全部都是心情无比的忐忑,他们带着忐忑的心情缓缓退出,期间吕泰多次欲言又止,连带很多武人脸色奇差,可终究没人敢在刘彦看去满心怒火的情况下开口。

    该滚的全滚了,刘彦本来低下的头抬起来四处看了看,房屋内仅是剩下坐在自己一侧的拓跋秀。

    “夫君?”拓跋秀小心翼翼地说:“暂时的退让,是为了拥有更旷阔的前景。再则,慕容鲜卑的要求……不算过份,您忍一下吧?”

    刘彦先“呵呵”了几声,又是“哈哈”了几下,幽幽地念:“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

    那句诗词出自五代花蕊夫人的《口占答宋太祖述亡国诗》。用在两晋其实更加合适,概因晋人真的是废物!废物!废物!

    “……”拓跋秀的汉化可没有到那种程度,听不明白诗词。

    “那个李坛……”刘彦本来想要评价是个投机之辈,可广泛出现世家门阀的这个时代,只要是家族出身的人,谁又不是投机之辈?他改口换话题:“以夫人对慕容鲜卑的了解,他们真的会罢战?”

    拓跋秀很认真地想了一下,说道:“若说信义,谁人又有信义?看燕国的国策。”

    “国策啊?”刘彦倒是知道一点点,说道:“慕容鲜卑的国策应该是清扫周边的势力,为南下扫平障碍。因此,这一次哪怕是他们不进攻我们,等待他们要南下之前我们双方必定是有一战。”

    拓跋秀再认可不过,颔首道:“晚点打对夫君有利。”

    刘彦是真的起了要对军方调整的心思了,并且那份想法非常的执着。既然这一批将校没有身为武人的好战,那只能是全部弃用,再选出一批好战的武人,他现在有足够的时间来干这件事情。

    接下来的一两天,刘彦直接是放手让拓跋秀与前燕去沟通,自己并不出面与前燕的胡扯。

    拓跋秀毕竟是拓跋鲜卑的贵女,还是代国国主拓跋什翼犍向前燕承认过的公主,除非是前燕想要与代国从合作转向对抗乃至于是开战,否则拓跋秀不会有什么危险。

    刘彦其实也是略略遭受打击,不过并不是真的心灰意冷什么的。他已经决定将麾下的那些废物或者别有用心之辈,有一个算一个打算以流放的形式派去最危险的地方,什么时候变得有骨气一些再重新重用。

    另外,刘彦需要给慕容鲜卑一个假象,那就是他这个拓跋鲜卑的铁弗比较重视拓跋秀……,似乎这么说也没有错,再怎么说拓跋秀可是怀孕了。简而言之就是,刘彦要给慕容鲜卑自己非常倚重拓跋鲜卑的印象。

    或许是汉部服软有效果,斥候战虽然还在继续,可回来的斥候禀告前燕剩余的大军没有停顿,是直接向着北方而去,走在最前面的先锋部队已经渡过大梁水(太子河)。

    前燕大军没来,刘彦异常渴望的辽1东刺史印绶却是到手了,并且是汉。辽1东刺史印绶,可不是晋。辽1东刺史或燕。辽1东刺史。

    “夫君,他们……使诈!”拓跋秀没太注意刘彦的神色,只顾着愤愤不平地说:“是前汉的印绶,没有……”,说到一半却是听到刘彦在狂笑,且看去神态有些疯狂。她以为是刘彦受到了刺激,自己被深深吓到,连忙安慰:“夫君勿要动怒……,不若,围歼没有离去的八千燕军!”

    刘彦还在继续狂笑,汉之辽1东刺史印啊!不管慕容一家子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态,他反正是听到系统一下子将人口上限一下子增加了三千,那就是等于人口的上限达到了五千!

    那可是到了五千人口的上限,等于是刘彦只要有足够的资源就有了一批可以反复拼死作战的士兵,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夸张的事情吗?

    刘彦狂喜的同时内心无比迷惑:“得到汉室的印绶奖励怎么这么丰富?”(未完待续。)

第161章:心结难释() 
时势就是那么无常,刘彦前一脚还对部下怯战感到忧虑,下一刻却是迎来了人口上限提高到五千上限的喜讯。

    晋人的脊椎真的是差不多被打断了,胆怯和软弱像是附胆魄上的一层硫酸在消融属于一个民族的血勇,刘彦不知道冉闵是依靠什么手段激发了晋人的胆气,才让软弱的晋人爆发出那么大的能量,可是那一股爆发的能量席卷了羯胡之后就又消弭,此后一两百年间汉之苗裔再无发展契机。

    是到了杨坚代周之后重建汉文化,汉人这个称呼是到了杨隋才再一次被诸族尊敬。虽说杨坚强调汉文化是为了巩固政权,拉拢山东世家压制关陇那批胡汉混血的家族,可是历史若无杨坚再次重塑和重视汉文化的复兴,可能就不会有汉这一族群的出现了……(史实)

    刘彦知道想要一时半会让全部的晋人变得血勇有些不可能,但他知道要是不做就永远不可能。有了系统的五千人口上限,或许可以让环境变得更好一些?

    纪昌是在半个月后回到辽1东狭隘半岛,他已经得知自己的效忠对象接受了前燕的条件,派出部队和接受盘削,之后成了前燕的辽1东刺史和马皆水都尉。对于刘彦接受前燕的条件,机场是一种欣慰的心态,至少是知道刘彦懂得什么叫审时度势。

    事实上要是刘彦早肯审时度势,对姚家服软,对石斌有求应之,汉部真的不用像现在这般,一度就好像是丧家之犬,只能依托海上岛屿,又跑来苦寒的辽1东。

    这一次要不是能够成为一州的刺史,哪怕是不能让系统升级,但至少是有足够的名份可以经略辽1东,再则是真的暂时无法与前燕大战,只能是暂时忍一忍了。

    答应了前燕的条件,不代表刘彦的心态变了,不过是一种战略欺骗罢了!

    得到了汉。辽1东刺史印,人口上限提高到了五千,就是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奖励。

    刘彦后面花了一段时间才搞明白一点,人口上限不是因为成为辽1东刺史,是得到那个汉。辽1东刺史的印绶的奖励。那么该怎么来提高人口的上限?除了占地盘,还可以依靠这种方式来增加?

    “君上,燕王给的是汉。辽1东刺史印,不是晋不是燕,是汉,那个‘汉’!”纪昌作为一名谋士要尽责,毫不遮掩地说:“君上派去助战的部队,恐怕要被消耗一空。”

    刘彦自然知道慕容一家子的心思,什么辽1东刺史根本就不是真心诚意封的,不过是一种拖延之策,要不送来的该是新刻的燕。辽1东刺史。

    什么意思?就是慕容皝虽然封刘彦为辽1东刺史,但这个刺史不一定是真的,没有想过要让刘彦真的去管理辽1东。

    “我清楚这一点。”刘彦十分的镇定,甚至是带着嘲讽:“他们要横扫周边势力,我们就是他们周边的势力。”

    “君上成为拓跋铁弗的这一策略奏效了。”纪昌看一下刘彦的脸色,见没有不悦才继续说:“慕容鲜卑现在还需要代国去抵抗匈奴铁弗部和(后)赵军,卖代国国主面子的成份居多。”

    刘彦怎么会不知道这一点呢?

    宇文鲜卑也是鲜卑,可慕容鲜卑不需要用到宇文鲜卑,结果是宇文鲜卑成了慕容鲜卑一再攻伐的对象。

    与胡人中的大部族联姻在这个年代是属于“政治正确”的一个步骤,看看那些与胡人贵女联姻获得发展契机的人就知道了。这一次要刘彦不是拓跋鲜卑的铁弗,慕容皝是会考虑到前燕的整体国策,可有了刘彦干掉使节团的那件事情,恐怕慕容皝不会那么干脆就选择继续执行国策,怎么都是会算账。

    “调动吕泰等一批将校前去朝1鲜半岛?”纪昌沉默了一小会,见刘彦已经站起身来要做出门的准备,跟着站起来,说道:“君上,或许……他们不是怯战,所谓智者有所为有所不为……”

    “别说了。”刘彦现在的心结很大,遇到战事的时候,武人就要有一种亮剑的精神,知不是打不打那该是由他来拍板:“文官没有说话,武人先谈不战的必要。这样的将校,吾不用也!”

    话说,“吾不用也”是西汉孝景皇帝被周亚夫给气得吐血,然后咆哮说出去的一句。最后周亚夫能打是能打,可被关在牢狱绝食饿死了。

    纪昌应该是知道孝景皇帝的那个故事,嘴唇动了几下,几次欲言又止还是闭口不再劝。

    本来的事情啊,敌军强大,己方弱小,有这样的理由不不用打了?刘彦不是气愤别的,他自认待军方已经十分不薄,尤其是那些将校的待遇,要有美姬就有美姬,要有宅子就有宅子,人前还能得到尊重,等待要爆发战事的时候,举列一些看着很有道理的事实,说还是别打了?

    身为武人没有了敢于接敌的气概,回家去种田岂不是更合适?刘彦真的是彻底失望了,将那些人调动到前线已经算是给第二次机会,要不是看着平时有立功勋的份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