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席卷天下 >

第106章

席卷天下-第106章

小说: 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慕容一家子想来,肯定是本方的使节团过于嚣张,然后被受不得激的刘彦给动手了,一动手那就是新仇加旧恨,毕竟汉部来的使节团被杀得只剩下一个回去。

    报复心理嘛,没什么大不了的,慕容皝和许多慕容家的人,他们甚至觉得刘彦这样做很对胃口。

    胡人不讲究仁慈,讲的就是有仇必报,要是刘彦没有没什么反应,慕容一家子绝对会非常瞧不起刘彦的软弱。

    现在得知刘彦对派去的使节团动手,慕容一家子生气归生气,可不止一人生出了“果然是鲜卑铁弗”的心理,甚至还有人刘彦的行为相当欣赏。

    所以说吧,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千奇百怪,而刘彦绝对不是第一个让慕容一家子起到这种感官的人,要是历史没有出现变化,等待慕容鲜卑南下,发生比对待刘彦更荒谬的事情还一大堆。

    前燕有既定的国策,那就是清扫辽东周边的国家和势力。既然是国家了,并且有了国策,除非是突发的意外会动摇国家,否则根本不可能轻易改动策略,要不还制定国策做什么?

    封奕等一帮奴才是最不想动摇国策的人,他们迫切希望慕容鲜卑可以南下,给那些投靠了石碣的“同行”好看,谁让那些成了石碣奴才的晋人大儒什么的不止一次嘲笑封奕等人,说封奕等人眼光太差,竟是投靠了边荒蛮族啥玩意的。

    要说起来,这么个年头当汉奸……呃,是晋奸也是分档次。像统治中原的胡人跪舔,可以安慰自己是效力正朔,跪舔边荒的胡人则被看成饥不择食或眼光太差。

    真话!谁占领中原并统治中原就是正朔,可以成为“中央之国”,导致封奕等那批投靠了前燕的晋奸,一个个在被嘲笑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只能忍下来尽心辅佐慕容鲜卑,期望慕容鲜卑可以替代石碣成为中原的统治者,好好地也过上一把“中央之国”大臣的瘾。

    “高句丽用不足三个月的时间横扫,扶余国至多就是一个月!”阳裕可是逮了好久才有说话的机会:“相较起高句丽有‘中国’文化,扶余国则是一个蛮荒之国。”

    中国这个词老早就有了,史书上出现的频率相当之多,就不再一一列举。

    阳裕的意思是,高句丽人吸收了不少汉人,文化和工艺上有精进。

    中国这一词非常神圣,却不是单指某个民族,是指地域。

    然而,中国文化从来都是领先世界(至少“我大清之前”是),文化上的领先能够带动科技的发展,要是没有相关的文化,让原始人去制造攻城器械试试?

    慕容鲜卑的一帮将领还是同意阳裕说的话,他们进攻高句丽是很顺利,可不代表高句丽的军备不行。

    从某种程度而言,高句丽的军备器械上比慕容鲜卑要精良不少,看看行军中的前燕大军,除了原先属于慕容鲜卑的精锐之外,归附军中的晋人和一些杂胡手里的家伙基本就是从高句丽那里抢的。不止是兵器,归附军身上的衣物也是从高句丽抢来的,以至于看去杂得很,说五颜六色的一片绝对不是说假。

    此前,燕军之中只有慕容鲜卑拥有铁质兵器,归附军金属兵器都少见,他们去高句丽“溜达”了一圈,人手一把兵器了。

    倒是那些被挑选出来的奴隶军,也就是原高句丽士兵,他们从华丽完成了到寒酸的转变,那是因为他们的家伙落到归附军手里了。

    眼前吊死了两三万高句丽士兵,可还有七八万战俘,要是连带掳掠的人口,加起来的总数超过十三万。

    对了,因为是冰天雪地的行军,前燕从高句丽那里获得的人口该是没有十三万那么多了。

    要是从前燕大军的赶路轨迹上看,从北边到南边,一路上绝对不少看见倒卧的尸体。对于前燕来讲,那是一个优劣淘汰的过程,他们只会留下足够强壮的人,不强壮留下也是浪费粮食。

    前燕要去收拾下一个目标扶余国。扶余国实际上是一个历史比较悠久的国家,相传是冒顿东击东胡之后从东胡部落联盟分离出去,要真的是这样,扶余国与慕容鲜卑或许还有一些香火情,毕竟鲜卑也是从东胡分裂出去的部落。

    “顺路啊?”慕容皝可不是做马车或大轿,起冒着寒风骑跨雄峻战马,他的马鞭指着西北方向:“那就顺便过去将那件事情办了。”

    什么事?就是压服汉部的事情。

    在慕容一家子看来,刘彦杀使节团没有什么大不了,可也不能那么算了。

    “那是、那是。”封奕也是骑马,笑呵呵地说:“我主要攻击扶余国,汉部铁弗、燕辽东刺史、马皆水都尉,怎么能不出力呢?”

    一片“哈哈哈”之声从很多人的嘴巴里笑出来。

    慕容恪没有笑,他目光看着西北方向,心想:“既然能够以晋人的身份在(后)赵建立一片基业,还有能力训练出一支精锐大军,怎么会是一吓唬就妥协的人呢?特别是他竟然敢动手袭杀郑林,敢派军追击阿厉。”

    对于那帮效力前燕的奴才,也就是封奕等等那些人的心思,慕容恪是慕容鲜卑中少数能够看得透彻的人之一。那些晋奸迫切要南下,很多事情都可以放弃,没有什么比南下更重要。因此慕容恪清楚那帮晋奸是最不喜欢额外有波折的人群。

    不过,慕容恪得承认那帮晋奸的需求与前燕不但没有冲突,反而该是一件极好的事情。慕容鲜卑是不能窝在苦寒的地区,只要有机会就应该南下,花花江山既然石碣能够坐得慕容鲜卑何尝坐不得?

    “想必汉部铁弗会十分乐意。毕竟,他在石碣那里不过是一个郡守,我主却要封他为辽东刺史。”阳裕其实是有些羡慕嫉妒恨的,高喊那声之后,心里却想着:“只是娶了贵女就能当刺史,老子脸都丢光了,祖宗都卖了,才是左司马啊!”(未完待续。)

不吐不快,请一定要看!!!() 
似乎、好像、也许……荣誉不得不说一下了呀?

    本书的背景是五胡乱华,中原的胡人比之汉人多,汉人是处于最虚弱和民心士气几乎全崩溃的年代,汉人一再北伐而没有成功。

    很多人对这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可能不是那么清楚?

    五胡乱华的时代与其它年代不一样,所以很难以其它年代的发展路线来写,不是说选个地方种田,就真的能够安稳在那个地方种田。

    胡人为什么能够肆虐中原?除了汉人虚弱和士气尽失之外,那是胡人处在最强势的时候,分分钟就能数十万的步骑席卷。这样的环境下,荣誉是经过一再的推演,确定刘彦根本无法在某个地方老实种田,才会一再地转移。

    现在已经写到了进军辽东的阶段,本来荣誉是不该剧透,可真的是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了。

    刘彦会以辽东为发展基地,在辽东这边种田积累后勤实力,从朝1鲜半岛那里获取必要的人口。真正会扩张的方向还是在青州。这是荣誉根据一再的军棋推演而得出来的发展格局,不是说拍着脑门在胡乱写。但是很多人觉得乱。

    其实荣誉真的很想一口老血就那么喷出去,不再写这种用军棋推演出来的大纲,随大流来个不顾事实和逻辑的胡编乱造,反正让读者看得爽才能后好的订阅。对吧?

    可是,不顾逻辑的胡编乱造真的好吗?

    这个时候负责任的写书对荣誉来讲已经成为负担了呀,因为一开始就弄了个系统,然后尽可能地不是那么夸张地开金手指,就知道会有人不爽的。要是其它时代的历史背景,根本不用开系统的。

    唉!!!

    但不开金手指,来一些“命运之子”模式的各种巧合,或是不符合逻辑的各种幸运和敌人一遇到刘彦立刻智商负数,可好?荣誉只是将幸运属性去掉,遇到刘彦的敌人也保持智商没有变负数而已啊!

    按照符合逻辑的军旗推演,也是成了最大的败笔,应该没有任何挫折地一路猛推,比如一骑当千,比如任何与刘彦为敌的人立刻智商负数?

    荣誉不清楚其它写手会不会军棋推演,但荣誉每写一个剧情,里面的国策、战略、战术,真的是花了很多的时间进行军棋反复推演。

    现在真的是一个浮躁的年代啊!

    荣誉写书是兴趣,上本成绩很差依然坚持写了两年。这本是因为《汉血》被封,答应了一些读者要写一个同时代的书,然后花了半年的时间写大纲,进行军棋推演,再动笔写的。

    写五胡乱华真的不好写,血腥了要被封,民族屠杀要被封,荣誉每每都是提心吊胆在写的。这样的状态还要持续很久很久,直至荣誉书写的大纲完成,将这本书写完。

    脑子有些乱,可能上面写的东西也乱了,但真的是不吐不快。

    荣誉真的很负责任在写书的,这本书也才五十万字,请大家能够放下浮躁,不要用无敌文,或是一些脑洞大开,想谁脑残就谁脑残的书来读这本书。

    请多给荣誉一些宽容,因为真的很少人会像荣誉这样,哪怕是成绩不佳也会坚持下去。

    不多说了,成绩真的不理想,但请相信一点,荣誉可是一个很有人品的写手,一定会写完这本书,然后就该完成对一些老读者的交代,去写《远征》。

    对了,明天七更,将辽东这边的剧情结束掉,回去好好争霸青州。不求什么,只求多点推荐票,然后请能订阅的亲,尽力帮一下荣誉,因为坚持真的不容易啊!!!!(未完待续。)

第157章: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采薇》() 
今天更新七章,每一小时一章。

    …………

    大概是汉部这边在拼命地备战,李坛也是不断出击袭扰辽1东境内的部落、城镇什么的,某天却突然被吓尿了。

    是真的吓尿了!李坛这一路烧杀抢掠蛮高兴,但撒出去的探子突然回报,说是在东南方向发现大军,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军,少说也有小十万!

    原来是慕容皝觉得派使节有些不靠谱,再则就是内心里那口气真的有些憋不住。他们本来是要北上,直接走玄菟郡去扶余国,结果半路拐了一下,来辽1东狭隘半岛附近了。

    刘彦收到消息的时候,老实讲尽管内心里早有准备,可还是忍不住发怵了那么一下下。

    “十万?”吕泰直接就是满脸铁青,几乎是咆哮地问李坛:“没错吧!?”

    “可能不止……”李坛是亲自摸过去窥探过的,他说:“旌旗满布,漫山遍野全是军旅,连绵二三十里。”

    那一刻刘彦简直就是要破口大骂了!

    对,前燕非常强大,可对汉部不用这么兴师动众吧?

    “备战!”刘彦尽管内心里发怵,外表看起来却是信心满满:“准备了那么久,是时候一决雌雄了!”

    上位者在需要的时刻表现镇定会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刘彦那样的神态让紧张的部下心安了一些。

    辽1东狭隘半岛这边,整体军力在一再的调集中已经达到一万二,不过这样一来等于是削弱了其它方向的兵力,例如长广郡和东牟郡就几乎成了空架子,仅是在朝1鲜半岛那边保留着最低的军力配置。

    一万两千防御十余里的城墙是不是有些不够?吕泰反应过来之后立刻说:“君上,启动后备役吧!”

    刘彦迟疑了几个呼吸,想了想也许是一个检校的机会,汉部搞的是类似于先秦时期的体制,既是非农忙有在民间搞操练,从去年开始还每年有“更卒”的制度,那就集结一下好了。

    差不多就在刘彦下令动员的时候,一支前燕的队伍已经越来越靠近辽1东狭隘的半岛处,那是由阳裕亲自请命的一支队伍,有点使节团的性质,就是数量上多了一些。

    没有错,阳裕怕死得很,他可是清楚慕容皝下令改变行军路线,不意味着真的会爆发战事,那不会是想要以势压人。

    当然了,会不会打其实还是取决于汉部,刘彦要是愉快地答应慕容鲜卑的条件,战事可以消弭,就是汉部要大出血就是了,毕竟前燕可不是谁都能冒犯的。

    幸亏前燕的士兵都是耐寒的辽1东人,哪怕不是辽1东人也是高句丽人,冰天雪地下行军虽说是有损失,但那些损失是被看作合理消耗。

    知道阳裕带了多少人吗?足足八千部队!这八千之中有三千慕容鲜卑的族人骑兵,余下是归附非常久的晋人归附军。队伍之中还有慕容皝的第四子慕容恪,不过慕容恪只是当成一次郊游,明白告诉阳裕不会参与任何事务。

    冬季行军对燕军来说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对于胡人来讲冬季作战也是稀松平常,倒是纯粹的农耕民族才讲究冬季不战啥的。

    差不多是接近狭隘半岛约二十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