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元末称雄 >

第363章

元末称雄-第363章

小说: 元末称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现在几乎每天都有读书人愿意出仕,为张世华效劳。可这些人之中,差不多十个有九个,都是那种志比天高一上来就想要担任要职的自我主义者。

    甚至有些狂生还堵在王府大门口,直接给张世华这个楚国大王递自荐信。

    信中更是牛逼哄哄的将自己自比与汉初萧何、汉末诸葛亮,说一些‘要是张世华按他的想法来,三五年就能一统天下’的鬼话。

    对于这样的一群家伙,张世华自然也是恶心的要死。

    所以这一次在湖、南道方面,因为政务人手不足的原因,楚军还是不由祭出了最好用的老办法。

    那就是‘只要元廷地方官愿意投降大楚,那么只需要平级调动一下,你就可以继续做你的官’。

    这样的方法,虽说导致大楚治下地方官有些鱼龙混杂、鱼目混珠。但至少这样不会因过于缺少施政官员,而导致地方混乱,政令不通。

    就这样,也就在张世华全心全意的治理地方、稳定民生,同时还在武陵那边操练新军的时候,一件元末历史上的事件,在受张世华这个蝴蝶的影响,拖了近半年的事件之后,终于还是爆发了。

    而这件事,便也就是刘福通迎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在安丰亳州称帝建极了。

    是的,过了这么久,刘福通为了拉拢掌握中原地区的义军,实现他的报复。终于也不由开始着手实现当年他在起义时便就喊出的政治口号,即‘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了。

    反正在从民间迎回韩山童之子韩林儿,这个北方白莲教“名义上”真正的领导者之后。

    刘福通便就将韩林儿尊为了小明王,然后打着复国的口号,建立政权,国号大宋,年号龙凤。

    所以这一年,倒也可以称之为大宋龙飞元年。

    而这么一来,这中华大地上倒也不由出现了三个皇帝。即大元天子、大宋天子、天完天子。

    而后,刘福通和罗文素两人便也同为大宋平章,杜遵道和盛文郁则是大宋的右左丞相,刘福通的老弟刘六则是大宋的枢密院事。而后,刘福通便就打着大宋天子的名义,向中原地区和中原四周地区所有打着红巾军旗号或曾是红巾军一份子的诸多义军,颁发了任命诏书。

    甚至这样的诏书,还有张世华这个自立楚王,在拿下襄荆之地后早就不鸟他的红巾义军一份子的。

    但还别说,对于这样的任命诏书,各路义军倒也真的买了账。

    毕竟元末大起义最初的领导者,的确也是刘福通他们。而后来那些起义反元的如徐州义军、山东义军等,在当初也的确都是打着白莲教和红巾军的旗号造的反。

    而且刘福通也很聪明,他并没有在任命诏书上急吼吼的搞拳脚。如一支义军明明在淮东,却偏偏给人家一个淮西的封号。反倒是在诏书上承认了这些义军首领们自封的官职和王爵。

    就如对待张世华那样,刘福通还真的承认了张世华自称的楚王之位,并且还特意送了一套附和王爵祭祀用的礼器给张世华。并明确表示作为楚王的张世华享有开府之权,即可自行任命楚国官职,无需请示中枢。

    这么一来,甚至就连张世华都欣然接受了这样的诏书。并表示自己愿意效忠大宋,效忠龙凤帝韩林儿。

    呃……虽说自家皇帝长什么模样张世华都不知道。但管他的呢,既然有人愿意代替自己当一个出头鸟,张世华自然是欢喜的。至于那位龙飞帝如何?相信我,那不重要。

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陵阅兵() 
    时间飞逝,在张世华等各路义军自愿的接受了龙凤帝韩林儿的册封,让刘福通等人建立的元末宋廷一下子成为了一个横跨河北、中原、襄荆、湖广甚至还有江南大政权后,没过多久便也就到了七月份了。

    而在这个时候,武陵城那边的三万新军,终于也操练完毕。

    是以在七月初这天,作为楚王的张世华不由离开了都城江陵,带着自己的王后郭薇儿一起,乘着豪华的舟船出了武陵,准备出席这三万新兵的阅兵仪式。

    ……

    “大王,前方便就是武陵城了。现如今,赵建将军和常德路的地方官员们,也都在武陵码头哪等着接驾呢。”张世华曾经的亲卫统领,现如今的禁军统领李五,在能够遥遥的看到武陵城的影子时,便也就不由将即将感到目的地的消息禀报给了张世华。

    而听到这话,在这个炎热的时候,身上仅仅是穿了一件轻薄单衣的张世华便也不由点了点头,将眼前摆着的拿杯冰水一饮而尽。然后牵起一旁坐着的妻子的手,“薇儿,来,快到了,陪为夫换身衣服吧。在这个时候,我穿着这一身见赵建他们,可不像话。”

    “恩”听到自家相公这话,已然是穿了一身符合王后身份的正装,并不需要换衣服的郭薇儿还是温柔的点头答应。

    然后夫妻二人便一同携手走进舟船最上面也是妆点的最华贵的一间房间,去换衣着去了。

    而之后,又过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这支足有着大小舟船数十艘,宫女、阉宦、侍卫、随从官员加起来足有近两千人的队伍,便就也不由缓缓的来到了武陵城码头这里。

    “大王驾到!”等船靠岸,先行走下了一名宦官,尖着嗓子传呼了一声,

    “臣等恭迎大王、王后。吾王千岁,王后圣安!”等到传呼之声,虽然还不见人影。但只见到剑班卫士礼仪侍女都出现在了甲板之上准备下船,候在码头的赵建以及常德路一众官员便也就不由齐呼跪地。

    “来,小心些。”身着王服的张世华出现了,此时面对跪迎的众臣,他先行迈步走下了船。然后又伸出手来,体贴的伸向了自己的王后郭薇儿。

    见此,王后的脸上也不由露出一抹由衷的甜蜜笑意。

    “好了,大热天的,你们也莫要跪着了,都且平身吧!”夫妻二人下船,张世华转而在看着那些密密麻麻跪在地上的文武官员,不由摆手这般道了一句。

    而跪在地上的众多官员们听到这话,齐声告谢了一句,便也就不由相继从地上站起。

    “这天气,热的还真是让人有些站不住脚。建、德山,有话咱们也别在这说了,换个凉快点的地方吧。”下了船后,身上又穿着这该死的王服,不一会张世华的额头上便不由全是汗水。

    因而面对迎接他的赵建和常德路总管张德山,张世华也不由这般道了一句。

    而听到张世华这样的话,穿着官服,在这里站了良久同样也是热了一脑袋汗的赵建便也不由忙回到:“回大王、王后。臣已然和张德山张总管在武陵城中为大王、王后腾出了一处大宅,暂为行宫,大王可移驾哪里。”

    “好,那边就去吧。”听到这话,实在也是不想在这里多待的张世华点了点头,然后和妻子坐上了放置了冰块并由八匹黄马拉车的宽大王车后,便也就在这众多文武和数千随从的簇拥下,进入了武陵城。

    ……

    “呼,凉快多了。”进入武陵城,来到赵建和张德山为他准备的行宫的后宅后,张世华忙换下了那令他燥热难安的王服,不由长舒了一口气。

    而后,张世华又沐浴了一番,并换上了一声轻薄的单衣后,方才来到前堂大厅,面见正在前堂大厅之中等候着的众多常德路官员。

    常德路这边,因为乃是主动向楚军投降过来的。所以在常德路这边,包括张德山这个从澧州路调来的总管,其他的诸多官员县令,也都是原来元廷中的老官僚。

    所以对于这一次面见张世华的机会,包括张德山在内的众多文官,都十分的珍惜这一次机会。

    毕竟在归降楚军之后,常德路大多数的地方官都是第一次见到张世华,见到自己的这位大王。

    如此,他们自然也想给张世华留下一个好印象。

    而同理,第一次见到这些下属的张世华,为了让他们觉得楚军日后有成就大事的可能,从而更加积极的为他张世华效力,自然也是安抚称赞,让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树立了自己明君的形象。

    当然,张世华这一次来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审阅赵建训练的那三万新军,并下达下一步的军事方略。

    因而在面见赵建之后,便就决定,明日便就在武陵城南,展开阅兵。

    ……

    农历七月,在武林这边那也绝对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几个月份了。

    因而在这一天阅兵,对于要参加阅兵仪式的三万新兵们来讲,无疑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不过既然成为了士兵,那么这些士卒显然也就没有了选择的余地。遵从命令,他们必须要这样做。

    所以到了翌日一早,这三万身着黑衣劲装的楚军新卒便也不由在一声声高呼之中被集合起来。在武陵城南那处大空地上组成了方阵,等待阅兵开始。

    三万人,如果放在行军途中,那么这三万士卒行军时摆出的队伍就足有数里之长。

    可如果被组成方阵,三万人所用的占地面积,其实也没有多大。一个士卒占地一平米,三万士卒,组成方阵后占地也不过就三万平米。放在后世,也不过就是一个大点的广场而已。

    不过当常德路和官员们跟着张世华坐到了北边那处临时用木头搭建起来的观礼台之后。居高临下,忽的看到这样一支方队出现在眼前时,心中还是不免感到震撼。

    但坐在观礼台最高处的张世华对此却早就已经习惯了。因而在这个时候,握着自家王后纤手的他只是对着李五点了点头,李五便也就令旗一扬,为张世华下达了阅兵开始的命令。

    “全军听令,阅兵开始!”见到李五下达的令旗,一个用来指挥阅兵的高台上,一身武官服手拿铁喇叭的赵建,便也不由彻底嗓子高吼起来。

    当然,就算拿上铁喇叭,他的命令也不可能让所有人听到。所以真正指挥的,其实还是他身后站着的那名令旗手。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冷兵器时代,士兵们必须要学会旗号的原因。因为在混乱的战场上,主将仅仅靠吼,是根本无法指挥正在作战的众多部下的。

    因而当站在赵建后面的那名令旗手将赵建的命令传达给全军之后,底下千户一级的中高层将领,便也就不由在令旗手和传令兵的协同传达之下,指挥着三千人为一组的方阵行进,并在这短短的行进途中,进行综合变阵。

    而这种行进途中的变阵,其本身便也就是军事演习的一种。

    是假设在行军途中,遭遇敌人从不同方向发起突袭或者是埋伏时,正在行进的部队该如何在最快的时间内寻求应对。

    毕竟在冷兵器时代,对于步卒来讲,并没有什么机动性可言的他们,想要在战场上战胜敌人,懂得惊呼变化阵型便就是最为重要的。

    而现在,高台之上张世华看着那三千人为一组的士卒可以做到在短短的一刻钟之内,便就做到后阵和前阵之间的变幻,着实也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说这群士卒都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在变阵的时候没有久经战争的士卒那般熟悉老练。但和老卒们相比,这群新卒差的也就是些磨练了。

    张世华相信,这群士卒只要上战场稍加磨练两次,那么便也就算是楚军中的可用之兵了。

    因而在前后长达两个多时辰的阅兵仪式完成后,对于负责训练这三万新兵的赵建和其他千户官,张世华也不禁是大为称赞。

    并在之后,正式将赵建任命为了征南大元帅,率领三万新军,负责对依旧不愿投降的湖广岭南地区的征战。

    不过这一次南下,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忠诚的赵余褫和高开达两人也被任命成为了赵建他的副手。和赵建他一起,统帅着这三万新军,在两个月后,也就是秋收入仓之后,一同领军南下。

    而之后,好不容易才来一次武陵的张世华自然也没有着急返回。

    而是趁着这个机会,依次接见了常德路这边职位在正七品以上的官员和当地有威望的一些个士绅。

    然后,又在武陵城逗留了十余天,方才乘船北上返回了江陵。

    而等回到江陵城之后,也不过两三天的时间,张世华便就不由再度召见了被他在称王后正式任命为下路万户的暗卫统领余俊达。

    ……

    “臣拜见大王!”见到张世华,大楚暗卫统领,现如今也就是张世华手下情报头子的余俊达,也不由忙对着张世华行以跪拜大礼。

    而对此,张世华点了点,道:“好了,免礼平身吧。”

    “谢大王!”余俊达闻声,从地上起身站起,但却依旧低着头,不敢直视张世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