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143章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第143章

小说: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亚尔·曼科改名为曼科·卡帕克,宣告自己为这一新社会的统治者。后来萨帕·印加这一称号通常传给王后的儿子。萨帕·印加还可能有许多妃嫔。王位并非总是传给长子;王位哪个儿子最合适,就继位为王。

    印加帝国还有一个传说,曼科·卡帕克、玛玛·奥克略和太阳神印蒂有直接关系。故事说是随曼科·卡帕克带着族人迁徙,途中太阳神授予曼科·卡帕克一根金棒,让他在到达一处他认为适合定居的地方时将金棒插入地下,金棒不见了。这就是他和族人兴建库斯科城的地方。曼科·卡帕克接着就在金棒入地不见踪影的地方修建起神庙印蒂瓦西,供奉太阳神。

    印加人的祖先是在大约1。1万年前越过白令海峡来到美洲大陆的。印加人到达美洲后的几十个世纪里,欧亚大陆上的居民与印加人接触很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印第安人在南美洲创造了自己的文明,建立起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印加帝国。

    在将近 14世纪末的时候,印加帝国从南美洲的南安第斯山脉的库斯科(秘鲁南部城市, 11世纪初起至 16世纪初为印加帝国的首都地区开始扩张。

    但当1532年由弗朗西斯科领导的西班牙人开始入侵的时候,扩张就被迫仓促结束了。好在,大明帝国的远征军打败了西班牙侵略者,还给了他们和平。

    印加人大部分是秘鲁和厄瓜多尔人,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智利、玻利维亚和阿根廷人。印加帝国开始是一个小小的王国,这个小国和十四世纪安第斯山脉附近的许多小国没有什么区别。最终,印加帝国成为了以现在位于大明秘鲁省附近的一个强有力的国家,一直延伸到库斯科的北部。

    在帕查库特克(1438…1471)的统治之下,开始了印加历史上非凡的领土扩张。在帕查库特克的统治期内,印加获得了它全盛时期三分之二的领土。尽管有帕查库特克任期较长的原因,但是,考虑到印加人有限的运输和通信方式,这种扩张已经是相当迅速的了。当时,印加帝国不仅还没有开始使用车辆,甚至当地连马匹都没有。

    所获得的这些扩张的领土部分只是印加军队征服计划的附属品。征服战不断的通过粉碎邻国的顽强抵抗而取得胜利,并因此能够残忍的入侵别国。但是,并不是所有帝国扩张所得的土地都是直接通过军事行动获得的。有一些领地的加入来自于帝国的和平建议。其它一些领地的加入则是因为害怕一旦拒绝帝国缔结联盟的建议,将会导致杀身之祸。

    大约1470年的时候,印加人战胜了位于秘鲁北部海岸的奇穆王国,该王国不仅富有,而且强大。随着这次主要征服战役的胜利,南美洲剩下的小国中几乎再没有能够挑战印加帝国的国家存在,更不用说阻止印加帝国的扩张了。因此印加帝国的扩张遍及南美,随后组成了的南美“文明世界”。

    在印加的王位继承人图帕克·印卡·尤潘基(1471…1493)继承王位之前,印加帝国的边界已经推进到了今天大明厄瓜多尔省的北部边界。在图帕克·印卡·尤潘基在位期间,又征服了秘鲁的南部海岸(1476),智利的北部,阿根廷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玻利维亚高原的一部分。帝国巨大领土的一部分,很明显沿着秘鲁的南部海岸线,而且征服的代价也是高昂的,战争的结果不仅给交战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甚至导致了某些小部落的整体灭亡。另外,在先前征服的那些土地上定期发生的暴乱又不得不被镇压。

    在西班牙入侵之前的最后几年,印加帝国仍然在北部进行着扩张。瓦伊纳·卡帕克(1493…1527),印加王朝帝王阿塔瓦尔帕的父亲,在他1527年离世时,已经统治了位于厄瓜多尔首都基多的帝国北部前沿。

    印加统治者瓦伊纳·卡帕克的死亡使印加帝国陷入了内战。因为印加帝国并没有制定明确的继承法规。因此,一直和父亲在北部生活的阿塔瓦尔帕声称瓦伊纳·卡帕克已经决定把帝国重新划分,并在基多建立了一个新的北部首都,这个国家由阿塔瓦尔帕统治。而阿塔瓦尔帕在库斯科的兄弟华斯卡尔则声称他才是整个帝国的合法统治者。最终阿塔瓦尔帕取得了这场血腥战役的胜利。

    公元1492年,哥伦布到达加勒比海诸岛。从此,先进的“旧大陆”与美洲“新大陆”开始发生碰撞。伴随着宗教的狂热和寻宝的梦想,一批批欧洲殖民者踏上了美洲的土地。美洲盛产的黄金和白银更让贪婪的欧洲殖民者趋之若鹜。随着欧洲人的到来,美洲大陆原本没有的天花大面积流行。1526年,天花夺去了印加帝国皇帝瓦伊纳·卡帕克的生命,随即又夺去了他的许多大臣和原定皇位继承人尼南·库尤奇的生命。

    由于内战,印加军队已经四分五裂,在内战中损失了十分之一,这种混乱的局面正中殖民者的下怀。在1531年,得到西班牙国王的允许,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带了不到200个人从西班牙港口起航,开始了征服一个拥有六百万人口的帝国的旅程。其实,事前弗朗西斯科已经通过阿兹特克人获得了印加正在爆发内战的秘密,因此他意识到这是征服印加帝国的最好时机。1531年,169名西班牙殖民者他的率领下发动了对印加帝国的进攻。

    尽管西班牙人到达的时候,印加帝国仍然在扩张,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印加帝国已经接近了一系列的地理政治的极限,这些极限的接近排斥着扩张。印加统治者一直认为,相对稳定的土生土长的生活方式不仅提供了政治统治体系,而且也成为了用于维持帝国组织所需产品生产的基础。印加人侵入东部丛林和其它的移民区的尝试从来没有成功过,对那些移民进行统治所需的努力十分巨大,而且这样并不利于资源的充分集中和动员。

    不到两百名西班牙人在大明远征军的阻击下全军覆没,但是人数少得可怜的西班牙人征伐印加帝国所获得的成功鼓舞了大明的士兵。安德财率领手下的大明士兵向着印加帝国的首都库斯科进发。

    沿途,只要有印加帝国的士兵胆敢阻拦,大明士兵就直接用嘉靖式步枪扫射。有时还有榴弹发射器和野战炮轰击,虽然明军也有重炮,但是这些重炮都放在了大明远征军在沿海所修建的堡垒上。

    印加帝国内建有总长超过3万公里的公路网,路两旁有供大军出征时使用的补给点,每三公里设驿站,驻有信使,用以传递消息或转运货物,因此尽管帝国大部分领土都在险峻难行的山中,尽管印加人和其它美洲原住民一样没有可供骑乘的畜力,凭着这个公路网,他们还是能在几天之内将消息专递到帝国每个角落。印加人没有书写文字,但他们有一套结绳记事之法,同样可以准确地表述军国大事。帝国的都城库斯科,经过数代经营已相当宏伟,城市的轮廓被设计成山狮的形状,西北的一座建有防御工事的山岗就是狮头,狮子的身躯部分建有宫殿与神庙,前后两爪之间是一片大广场,狮子的尾部是平民社区,尾巴尖处,正是两条环城运河的交汇点。城中的景观,都以黄金装点,印加人是崇拜太阳的民族,黄金的色泽正令人联想到太阳的光芒,故而他们将黄金称作“太阳的汗水”(相对应的白银被称为“月亮的汗水”),黄金在他们的文化里意义重大,却并不象征财富,而只与宗教相关,印加人尚未发展出货币,日常经济生活中更多充当等价物的,是他们的纺织品,这也是印加人最引以为傲的工艺产品。

    印加文化中石头是仅次于太阳的神物,而他们好像也掌握操控巨石的魔法,他们的神庙堡垒宫殿都由巨石垒成,很多石头单块重量都达几吨甚至十几吨,印加人没有铁制的斧凿,也没有畜力搬运,甚至连轮子都没有发明,但他们有独特的妙法,取材时,用小鹅卵石在采石场和工地之间铺路,以减小摩擦,加上帝国庞大的人口和出色的组织能力使他们能调集大批劳力,手推肩拉配合撬棍,也可奏效;建筑时更是只用天然鹅卵石在石料上凿出接嵌之处,然后堆放,使其互相对接咬合,通过巨石本身的重量保证平衡,不用灰浆涂抹,照样严丝合缝,关于他们石质建筑最有名的描述就是,“两块石头之间的缝隙连一把裁纸刀都插不进去”。宏伟中又不显斧凿,反而尽透写意,神乎其技,歌德“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之妙喻,竟像是为它们定做。建筑质量更是没得挑,上世纪大明秘鲁省的地震中,近现代技术修成的建筑纷纷倒下,印加的古迹却从容挺立。

    大明远征军对沿途的城镇没有大肆的破坏,他们在绚丽的阳光下驱马前奔,那些印加军队和大明部队交战几次后,发觉不能取胜,就匆忙撤走了。

    大明军队沿途征发了不少印加人,并让他们的翻译帮助向这些部落民征集食品和铺盖。大明的战马奔跑在印加人的驿道上,奇怪的是这些印加人居然没有毁坏这些道路。

    晚上,大明的军队留宿在沿途的村落和城镇里,越来越多的印加人部落加入到大明的部队中,他们是对印加国王不满的反叛者。

    加入到大明的队伍中,这些印加人可以像印加贵族一样饱餐一顿,而以前他们按照印加王的规定,只能吃个七分饱。

    印加帝国统治者铺设了宽6至8米的干线道路网,因为有了发达的道路网,使得经济活动和军事活动得以快速地实行。印加帝国的统治伸展到每一个角落。印加帝国的国王为了和地方官吏保持密切的联系,设置了“飞脚制度”:沿着道路每隔25公里,设置了一个叫“坦伯”的驿站;为了接受信息、指令和报告等,又设立了一个叫“查斯基”的信使常驻驿站。因此,通知就可以每天传达250公里远。

    印加帝国的版图是所有美洲古国包括玛雅和阿兹特克中最大的一个。为了保持帝国中各个城邦的交流,印加人建设了大量的道路,这些道路穿越了安第斯山脉、热带雨林、河流,把各个城邦连接起来。大明的征服者知道有了这些道路的帮忙,就能很轻松的消灭各个印加帝国的城邦。印加人的薯片做法很奇怪,他们把收成后的马铃薯放在地上一日一夜,让其水份蒸发。接着再接集起来,让工人不断践踏这些干马铃薯,令其变成片状或块状,完成后不收集,让这些已被践踏成块状的马铃薯再蒸发内里的水份。几天后,再将这些马铃薯收集起来,这就是印加式的薯片。印加人会将这些薯片放在谷仓中,食物短缺的时候就可以用来应一时之急。在节日庆典时,也可以拿来当祭品献给神灵们。

    印加人的奇扎啤酒更是邪门,他们将温水倒满一个大罐,放在阳光猛烈的地方。之后再拿出大量的小麦,然后由一些少女拿起这些小麦放在口中咀嚼,把这些小麦嚼成糊状物后吐在温水中,之后让这罐充满小麦糊的水放在原地发酵,最后这些东西就会变成糊状的啤酒。这就是奇扎啤酒,印加人会在庆祝的时候拿出来喝。大明士兵起初吃的很开心,等知道这些东西的做法后,就没人再有心思下咽了。

    在印加驿道上,挤满了步行的大明士兵和骑兵,还有投靠大明远征军的印加人赶着羊驼。

    大明的骑兵在前面开路,同时后面也有一对骑兵押阵。他们都骑着高大的战马。风尘仆仆的骑士们一边行进,一边聊天;他们都是些历经战阵的好汉,钢盔和马刀在阳光中闪闪发亮。他们大笑着,露出腰间的连珠火铳。他们用和善的目光瞟着散乱的印加随从,一队火枪步兵唱着歌走在中间。

    到了中午,印加人随从摊着香甜的玉米饼,让大明士兵饱餐了一顿。

    (本章完)

第275章 攻打西班牙人() 
大量被南美黄金和白银所吸引的移民赶赴南美,从安德财开辟的航海通道上赶赴南美的人一下子达到了让人吃惊的数量。从大明本土出发的远洋轮船,运载着大量的移民迁徙到了南美。一次,从大明就能出发一百多艘移民船,每艘船都装载着五百到一千的移民。每支船队都能将五万到十万移民运送到南美,大明建立在秘鲁的据点一下子就变成了繁华的城市。这座叫做嘉靖城的新城市里,有着十五万大明移民,是南美最大城市之一。

    当然,沿途的大明移民也留下了不少据点。这些城市遍布北美,和南美洲,以及中美洲各地。为了应付大明军人和印第安部落的骚扰,大明移民都配备了枪支,接受了军事训练,同时他们还装备了野战炮和榴弹发射器,稍微大点的移民点则装备了重炮。武装开拓团也在移民点驻守,防备大明军人和印第安部落的进攻。这些移民点迅速发展城了城市,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