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131章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第131章

小说: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与波斯帝国发生战斗的是大明帝国的海军,大明帝国的海军非常强大。总吨位在当时的世界上名列第一,更重要的是,大明的船上装有火炮。碰到亚洲的对手时,在敌人靠近自己以前,就可以将对手击沉。所以,在亚洲沿海,没有人敢于挑战大明。

    不过,这次大明要对付的是自己的前盟友葡萄牙。葡萄牙和西班牙控制了整个印度洋,大明的船只航行在印度洋上,和它们是处于一种武装和平当中。双方是麻杆打狼,两头怕。

    嘉靖皇帝不满意这种状态,他要求再印度洋上解决葡萄牙人。何无敌甚至在印度洋上解决对手不是那么容易,他决定先打一场海军登陆战。

    明军的舰队从大明缅甸省的仰光出发,由柳铁塔负责指挥。明军的舰队有三百艘船,一万六千名士兵和三千名炮手。船上的水手主要是福建沿海渔民,广东沿海渔民中招募,同时有一半是缅甸渔民,印度渔民,以及王阳明为大明帝国准备已久的日本渔民炮灰和一万名日本归顺军。

    葡萄牙人这是一方面控制了印度洋的港口贸易,另一方面又派出船只打击海上的阿拉伯和波斯的船只。要控制印度洋,有两个关键点是必须掌握的,一个是红海的出海口,一个是波斯湾的出海口,而要控制后一个则必须控制扼守出海口的霍尔木兹城。

    1507年葡萄牙人攻占了这个城市,然后强行征税,照例他们采取了异常残忍的手段:割掉了所有俘虏的鼻子,砍断所有男子的右手,割掉女人的耳朵。不过他们占领这个城市的时间并不长。为了进行印度航线上的香料贸易,葡萄牙在里斯本成立了印度公司专门负责此事,东方贸易的中心由威尼斯转到了里斯本和安特卫普,首任印度总督弗兰西斯科?德?阿尔梅达率20艘船组成的舰队离开里斯本出发了,船员中包括有三四百名接受过军事训练的水手,1500名士兵,200多个炮手,以及各种工匠在波斯湾的海湾三岛驻守。他们在阿布穆萨岛、大通布岛、小通布岛。后来,此三岛还增加了兵力。

    此三岛位于波斯湾的中心航道,扼守着波斯湾入海口的霍尔木兹海峡,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此外,阿布穆萨岛及其邻近海域蕴藏有丰富的赤铁矿,大通布岛盛产椰枣和红油,三岛附近海域还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为此,位于霍尔木兹海峡两侧的波斯与奥斯曼帝国还有葡萄牙围绕三岛主权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夺,并且引起了世界诸国的广泛关注。阿布穆萨岛长约4。8公里,宽2。4~3。2公里,面积约12平方公里;大通布岛面积10。3平方公里;小通布岛面积2平方公里。到明军进攻时,三岛驻军共有3000人,其中阿布穆萨岛2200人,大小通布岛各300人。这些人中一半是葡萄牙人,一半是当地改姓基督教的波斯人。

    葡萄牙舰队的任务简而言之是征服印度,垄断香料贸易。同时,他们还担负着传教的职责。阿尔梅达控制了整个东非海岸的与阿拉伯和印度的贸易,还把柯钦变成了葡萄牙在印度的贸易中心。

    在明军到来之前,葡萄牙人战胜了自己的一切对手。所以,葡萄牙人有点轻敌。

    在明军突击霍尔木兹港前,葡萄牙印度洋舰队在霍尔木兹有基地,同时有大规模海军炮战经验。明朝舰队海军战力虽强,但主要在家门口作战,或者是对付周围的小国。

    明朝舰队又要担任登陆部队的掩护任务,情势对明朝舰队海军较为不利。面对这一形势,明朝舰队司令柳铁塔决定突击葡萄牙舰队大本营——霍尔木兹,以削弱葡萄牙舰队实力,并全力封锁霍尔木兹,使葡萄牙军主力舰队不能阻挠明军登陆。

    1530年12月,明朝舰队决定对葡萄牙作战,明朝舰队起锚航向霍尔木兹。

    1531年1月19日,十艘明朝登陆舰潜入霍尔木兹,展开突击。当夜葡萄牙军高级将领都上岸参加舰队司令阿尔梅达所举办的舞会,而且葡萄牙军普遍轻敌,认为明朝舰队绝不会与葡萄牙开战。

    所以港口各舰也都未实施灯火管制,舰上灯火辉煌。当夜霍尔木兹港内的情况对明朝舰队突击队而言非常有利。

    明军对港口内的葡萄牙战舰开炮,很快将葡萄牙战舰击沉。葡萄军有8条大卡拉克帆船,4条小卡拉克帆船,6条卡拉维尔帆船和2条其他小船。葡萄军火炮口径大,炮手熟练,船只耐打,卡拉克帆船的改良更为海上战争来带来了新元素,海上战争不再单是两船间短兵相接及弓箭互发的模式,而转变为更具威力的炮战。

    明军则干脆是战列舰,它们能抵受来自体型较小船只的攻击。船上的四桅上,挂有三角帆及横帆,这足够提供动力令船只航行速度增加。明军帆船具备的多层甲板可以安放重型火炮,亦便于发射并排的侧舷火炮,增加船只威力。

    霍尔木兹港要塞的岸炮射程不如他们,因此无法造成任何威胁。明军步兵不但装备精良,善于射击,还可以非常熟练的投掷榴弹。明军的船只是为了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上航行而造,抗浪性能优良。

    葡萄牙人在损失三艘大卡拉克船后,连忙张起风帆逃跑。明军派出三十艘大船在后面张帆追赶,同时大明的舰炮开始炮击霍尔木兹港要塞。

    同时,五千名日本归顺军呐喊着冲向霍尔木兹港要塞。这些拿着嘉靖式步枪的日本武士,感到无比荣光,他们抽出随身的达芬奇手榴弹,扔向葡萄牙人。

    葡萄牙人用火绳枪和大炮还击,日本归顺军呐喊着向前冲锋。他们一排排的被打死,但是后面的归顺军继续冲锋。见葡萄牙人抵抗顽强,柳铁塔一咬牙,将剩下的五千日本归顺军也派上了战场。

    日本武士们呐喊着向前冲锋,明军舰队的炮火为他们掩护。

    (本章完)

第252章 最后的波斯武士() 
明军的炮灰部队在牺牲了四千多人后,终于攻占了霍尔木兹。

    望着战后的霍尔木兹城,柳铁塔长叹一口气。这时,大明的军队在波斯湾终于有了自己的据点。这是大明帝国在阿拉伯半岛的第一个根据地。两万明军上了岸,同时从北印度来的明军不断的补充他们。

    葡萄牙人避而不战,生怕被明军全歼。葡萄牙人占领了果阿,这个国家来果阿之前,当地人按印度教教规管理地方。他们自主管理制度,乡村由长者来管理,这些长者来自于村中最古老的家族。有1至2名长老负责全村一切与政府相关的事务;此外,每个乡村有1名文牍员;长者和文牍员的地位是世袭的。长老的权力由长老大会授权,他们的决定由文牍员记录下来,然后生效。

    在葡萄牙人占领果阿以前,甚至直到葡萄牙人强制推行基督教运动为止,数以千计的印度教神庙在当地乡村发挥了文化和宗教中心的作用。当时每个税收区都有将近300座神庙,每个村庄都有4到5个神庙。

    们在乡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是难以估量的,其实它们就是乡村生活的中心。这些神庙不仅是宗教节日举办活动的地方,同时也是集市交易的场所,它们促进了村社之间的经济活动;神庙甚至负责小孩的教育,成人也在这里举行文化活动如演戏等;神庙附近一般都有榕树,村社的长老会议往往就在榕树底下召开;神庙还是财产纠纷的仲裁人。

    葡萄牙帝国的先天不足之处很多,其中最为突出一点是:它没有能力来维持自己的帝国地位,也是一个令当时的葡萄牙人颇费脑筋的事情。

    葡萄牙实在太小了,它的人口与它从事的事业确实差距太大,所以早在它建立帝国的过程中,一些问题就已深刻地表现出来。它的战线太长,敌人太多、国家的财力和人力不足,经常显得捉襟见肘。

    早在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曼努埃尔国王统治时期,可以说这是帝国正进入全盛的时期,但由于国王在对外征服上的大手大脚,政府显得力不从心,一些人开始表示了自己的担心,有人用“印度的烟幕”来形容在东方殖民成功及表面的繁荣可能是一场虚幻的美梦。葡萄牙人占领果阿,在第乌打败印度阿拉伯人联合舰队,占领马六甲等,杀人无数,残忍异常,但他们也要付出血的代价。

    当时葡萄牙一些比较清醒的人也在关注以下事实:在遥远的东方他们的驻军被杀害,商行被烧毁,船只被击沉。占领一个地方往往要进入持续的冲突,取得一场胜利似乎是相对容易的,但要保卫胜利的成果可能是一场拖垮国力的消耗战。陆地上、海上,东方、美洲和非洲,小小的葡萄牙比寻同时向这些地方派出很多部队去进攻、去保卫,兵力总是显得不足。另外,漫长的航线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消耗生命的可能性,如海盗袭击、暴风雨和坏血病的折磨等都使许多海员葬身海底。

    16世纪初,帝国在非洲碰到了第一次危机。曼努埃尔相扩大占领摩洛哥海岸的范围,想占领菲斯王国(今摩洛哥的前身)。他看中了这个王国肥沃的土地,认为这对葡萄牙构成了很大的威胁。1515年,葡萄牙军队开始了行动,可惜最后被摩尔人打败而归。这场失败意味着葡萄牙100年间在北非的殖民活动以失败而告终。

    此后一段时间,葡萄牙在印度洋上、南中国海上和巴西的殖民事业虽然总的来说相对顺利,整个国家也逐渐进入佳境,但它在北非的扩张却是每况愈下。尽管这时的葡萄牙士兵都晓勇善战,但摩尔人攻陷葡萄牙在北非最南端的据点圣克鲁斯(今阿加迪尔地区),只有很少的葡萄牙士兵幸存下来,全城居民惨遭杀戮。摩尔人视之为同葡萄牙开战以来最辉煌的胜利。

    确实,葡萄牙在北非的阵地已是全面崩溃。次年,国王下令撤出萨菲姆,这里曾是他们侵略摩洛哥的重要基地,也是主教政府所在地。这意味中葡萄牙的决策者开始放弃北非,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东方。

    16世纪初期的一段时间里,葡萄牙几乎垄断了香料贸易,1515年攻下霍尔木兹后进入垄断的顶峰。但好景不长,威尼斯人和阿拉伯人的反击很快就开始了,列万特重新成为重要的东西方香料贸易地区,地中海也很快恢复了相当繁荣的香料贸易。1525年和1527年间,法国里昂市场上出售的香料有一半是威尼斯从列万特运来的。实际上,葡萄牙人对马六甲和印度洋的控制只能是相对的,它所控制的是当时东方航线上最重要的港口,但对二流港口他们基本上无能为力。东方的香料不经马六甲也可运到印度洋,而印度洋太大了,葡萄牙人对它的控制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

    大明的到来,是对葡萄牙人的最后一击。大明从南印度出兵,一支多达十万人的北印度土兵和明军联合部队来到果阿城。

    两万明军火枪手,一万炮兵,五百门火炮,三百头战象组成的庞大军队围困了果阿城。

    明军的海军在果阿海域附近追上了葡萄牙的舰队,

    在印度洋阿尔梅达发现他的处境是空前的恶劣,他的金库是已经一空如洗,一切的粮食,供应品都莫不感到缺乏。他想援助果然,又害怕明军在果阿海岸边的大炮。

    阿尔梅达开始作最后的准备,风向突然转变,使他在一个作战会议上,阿尔梅达向部下准确预言了柳铁塔会采用切断葡萄牙舰队的前后联系,包围后方,然后各个击破的新战术。但阿尔梅达却拿不出可行的对策。最后他只得下令:“假如葡萄牙占上风,则应迫近敌人,然后一对一地作战。”

    两个半小时后,柳铁塔从其在印度洋监视的舰船上,获得敌军已出发的信号。他立即发出了“全面追逐”、“敌舰已在果阿海域附近”等信号。

    (本章完)

第253章 善战者攻心() 
3月28日黄昏时,柳铁塔正在果阿海域附近。

    晚上8时,发现了阿尔梅达的舰队正向果阿海域前进。柳铁塔命令他的舰只在夜间应与敌人始终保持着视力上的接触。3月28日傍晚,当葡萄牙舰队距抵明军舰队只有8海里时,柳铁塔发出“成三个纵队前进”、“备战”的信号。

    16世纪规模最大的一场海战——果阿海战开始了。

    此时,葡萄牙有战列舰23艘,其中1艘为当时最大的四层甲板战列舰国王号;3艘为三层甲板战列舰;其余19艘为两层甲板战列舰。它所装有“侧舷”火炮262门,共载官兵2158人。

    明军舰队追击的舰队共有战列舰66艘,其中16艘是三层甲板战列舰,其余50艘为两层甲板战列舰。合计“侧舷”火炮848门,官兵6820人。

    阿尔梅达认清了因为风力的轻微,使他不可能避免会战时,于是在晚上9时发出信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