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此史上无三国 >

第7章

从此史上无三国-第7章

小说: 从此史上无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肃听着陶明的话,又是疑惑又是意外的说道:“不知为何壮士又要邀我前去广陵?壮士不是打算去往下邳吗?”

    听完他这番话,一旁的赵云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见陶明也无意再隐瞒,便说道:“鲁庄主刚刚还在遗憾没有机会,为何陶将军就在你面前,却不曾明白呢?”

    听到赵云所说,鲁肃不禁哑然,说中不断说道:“这。。。。壮士便是陶将军?”

    在得到陶明肯定后,鲁肃不由欣喜的说道:“却是不知陶将军前来,多有失礼之处,万望海涵。”说完,便行了一礼。

    陶明急忙前去扶起,说道:“子敬不必如此。能有子敬这般贤才相知,却是陶明的福气啊。若子敬愿随我回广陵,陶明便禀明祖父,奉子敬为广陵太守。”

    听到陶明所说,鲁肃吃惊不已,急忙劝说道:“鲁肃才疏学浅,将军厚爱,便随将军同去广陵,只是那太守之职却是高看在下了。将军切不可如此。”

    “子敬不可自谦,子敬身怀大才,这太守之位定是你的。不必在乎有无经历,尽管施为便可。若真觉感激,便在日后拿出成绩便可。”陶明坚持的说道。

    听到陶明如此相信自己,鲁肃感激不已,便说:“既然将军如此说,那鲁肃便愧领了,日后必为将军鞠躬尽瘁。”说完,双膝跪地,向陶明一拜。

    看到鲁肃跪下,陶明赶紧说道:“子敬为何又要行礼,快快起来。子敬若家中无事的话,就即刻随我返回广陵。还有一事,不知子敬可有相知之人?只要身怀大才,尽可荐于我处。”

第十一章 大礼包() 
听到陶明的问话,鲁肃思虑一下后说道:“鲁肃家室尽在此处,只管一起前往广陵便可,至于怀才之人,却是有一人,且正在庄中,此人名唤周瑜,且是名家之后,父亲曾官拜洛阳令。而其人对于军事之事可说天资纵横,可说鲁肃生平仅见。不过,却还需将军仔细劝说一番,我这朋友脾气却是有些傲气。”说着还不由的显出一脸尴尬之色。

    “另外,我庄中还有家将五百余人,都是附近勇武之人,且善于骑战,只要再稍加训练,便可组建一支骑兵。”

    听到鲁肃说到周瑜之时,陶明已然欣喜,不过之前就猜到一些,并无多大惊讶。而听到骑兵之时,陶明更是兴奋不已。

    要知道,如今的东汉末年,论兵种的杀伤力,以及机动力,非骑兵莫属了,并且之后攻克扬州之时,其地形一路低川,若有一支上了规模的骑兵,便可势如破竹。而今有了这500骑兵,虽说数量有些略少,但是至少有了种子,之后大力发展之下,必然成长极快,而且身边的赵云,正好便是一名完美的骑兵统帅。如此收获,让陶明怎能不欣喜若狂。

    但是想到之后还要收服周瑜这个傲气青年,陶明又收敛了一番情绪。说道:“如此的话,子敬便是帮了我的大忙了,快快带我去看看那周瑜。”

    “不敢,不敢,将军厚爱了。将军这便随我来,我带你去见那周瑜。”

    说完,便先行在前方领路了。

    来到一处别院中后,便看到凉亭内正有一青年在看书,三人便走了过去。

    看到三人过来,那青年便说道:“子敬,之前不是已商谈好?你若愿与一些欺世之辈相交,你便做你的,不可带来见我吗?怎又带人来了。”

    听得此话,陶明身后的赵云便想开口,被陶明拦住。不是陶明不想教训他,恰恰相反陶明就是要教训他。但是却不能由赵云说话,因陶明知赵云论嘴上功夫定不是这周瑜对手。

    另外一旁的鲁肃却是尴尬非常:“公瑾,岂能如此说,快快道歉。”

    而周瑜却满不在乎的说着:“与这些人道歉,岂不是失了身份?”

    这时,陶明却是开口了:“却是不知你是何身份?”

    周瑜听到陶明接话后,终于是抬过头来,不屑的说道:“家父曾拜洛阳今,堂叔堂祖父都曾官拜太尉。不知这身份怎样?”

    听陶明还要开口,鲁肃忙说道:“将军,这周瑜生来便是如此,望将军莫要与他一般见识,不如先回去再说?”

    陶明笑了笑说道:“无妨,我岂会与他动气,子敬且在一旁看着。”

    虽如此说,但退至一旁的鲁肃还是满脸焦急。

    陶明接着刚刚周瑜的话说道:“在某看来,却是不过如此。”

    这时周瑜站了起来,恨声说道:“你这是辱我家先人?”

    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动手的意思。

    看着这番模样的周瑜,陶明不由笑了笑:“说到,某自不是辱你家先人,只是看不上你这凭借祖上余荫就肆意妄为之人。除了你祖上的一些身份外,某实在看不出你有何身份。”

    看了看周瑜正待说什么的样子后,陶明抢先又说道:“谈身份?不知你家祖上往上数五代,是干嘛的?不一样是农夫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身份,如今我贵为将军,你是白身。我祖父如今是徐州之主,你还安在徐州之上,却和我谈身份。不知你那身份值几钱银两?你我年纪应该相差不大,我如今替祖父出战,同样兵力,一夜让广陵坚城易主,更是在其前一天,带领三百将士夜袭广陵城,屠戮城主府,火烧5000将士的营房,并打开城门将大军迎进城中。以我如今之年纪就可和天下诸侯争锋,不知道你如今白身,无丝毫功绩,哪里来的勇气,谁给你的自信,来和我谈身份?”

    说完,就这么静静的看着周瑜,等待其说话。而一旁的鲁肃、赵云目瞪口呆。

    周瑜此刻同样看着陶明,几次想开口,却不知如何说。

    看着前期的铺垫已经完成,陶明又说道:“我从子敬这里得知你心有沟壑,本想来请你出山。却不知你竟如此傲气。那我便不与你客气。现在给你一个机会,在我麾下,从一名小兵做起,磨练心智。只要你真有本事,我陶明能让你成为天下闻名的周都督。而不是如今的周白身。机会只有一次,你考虑好回答我。”

    说完,就在原地等候周瑜的答案。说来,陶明有些欺负人了。就是戳中周瑜如今身无功绩的弱点不断攻击,不给他一丝反口机会。但是陶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就是为了要打压周瑜的傲气,人能有傲骨,却不能有傲气。

    之后遇到的任何一个诸侯都不会简单,如果这样一个傲气的周瑜来到自己军中,并不一定是好事,万一谁发现他这个弱点,加以利用,那必然会让陶明方损失惨重。而这些损失可都是一条条人命。

    过了半晌,周瑜终于开口了:“周瑜之前肆意妄为,让将军见笑了,周瑜愿到将军帐下做一小兵,希望将军能磨练周瑜心智。”

    再怎么说,这都是周瑜,东吴大都督,在认真思量后,他会明白自己的问题。

    看到此时的周瑜,陶明大声笑道:“有如今之周瑜,胜过千军万马也。今日先有子敬,后有周瑜,一文一武,我徐州大业成也!子敬你即刻准备一番,我们这就返回广陵。”

    天黑之前,陶明一行人以及五百家将赶回到了广陵,在城主府周围为他们准备好房间后,陶明将徐盛、郭嘉、赵云以及鲁肃和周瑜一齐找来。

    在城主府中设宴,要与他们大醉一番。今天的陶明可算是高兴坏了,出去一趟后,竟然有如此收获。

    而刚回到府中后,陶明同时得到了祖父传来的贺报。祝贺陶明一战功成,并允许陶明自行委派广陵城内的官员,同时也可自行决定军队行动。

    队伍祖父这种做派,陶明感动不已,这是让自己肆意的发展势力,完全的相信自己。也同样有让陶明逐渐取代他的意思。而广陵就将是陶明的起点。

    而此时,众人也纷纷来到了城主府,在经过陶明的一番介绍之下,众人也相谈甚欢,只有周瑜可能因为今天打击的太狠了,还没有恢复过来。不过这样最好,能让他彻底的将傲气的毛病改掉,或者将比历史上更加完美。

    酒过三巡,众人从之间的交谈中,都了解到了各自的底细,也都相互敬重起来,看着逐渐熟悉且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众位,陶明不由的微微笑了起来。就是要这样,众志成城,才能与天下诸侯争锋。

第十二章 隐患() 
徐州下邳,陶府内。

    “明儿果然没让我失望啊,一夜之间攻取广陵,此等心智,非你们可比啊。如今我徐州上下,当以明儿之见为首要,全力支持!”坐在大厅上座的陶谦,开怀的笑着对下座中的两个儿子说道。

    陶商听着父亲夸赞自己儿子,就和在夸自己一般高兴,还不忘谦虚的对陶谦说道:“明儿如今有此成绩,都是父亲平时的教导有方,商儿却是应多向父亲学习啊,否则怎会这么多年在我的教导下却没啥成绩,真是惭愧啊。”

    听着自己的儿子奉承自己,陶谦却是不谦虚,还非常享受这种夸赞。毕竟都是家里人,被自己的儿子夸,陶谦又怎会反对。

    看着父亲心满意足的样子,陶商不由哑然失笑。

    本是阖家欢喜的时刻,却有人脸色不太好看。只见陶应看着自己大哥志得意满的样子,不由恨的牙根痒痒,还心想:为何自己没有个这样的儿子。

    等陶谦笑罢,陶应便眯着眼睛思虑一下后,装着随意的样子,开口说道:“只是如今打下广陵后,就再没有一点消息传来,想来是在安排自己手下充当要职了,难道是想自己独占广陵?就怕父亲最后却是信了只白眼狼啊。”

    听到这不应景的话,陶谦瞬间火怒三丈,开口训斥道:“陶应!平时你与你大哥二人争权夺势,却不学无术。真以为我聋了瞎了,不知道你们在底下干的事?只是你们兄弟相争,我却只是有些失望,但并未想到,你竟然成为如今模样。明儿是你侄儿!我们是一家人,不是敌人,你知道吗?”越说,陶谦的火气越大,到最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剧烈的咳嗽起来。

    听到父亲的训斥,陶应赶紧跪了下来,说道:“父亲,千万不要生气,是应儿不对,不该如此。望父亲原谅。”

    一旁的陶商,看着自己弟弟凄惨的模样,不帮其说话,反而讽刺道:“如今说的好听,还不知道心里怎么想。”

    陶应跪下地上,看着自己大哥的表情,心里不由暗暗生恨:不就是有个好儿子吗?不得意的太早。这徐州最后还不一定是谁的呢!

    而陶谦看着眼前不成器的两个儿子,心中更加失望。拼搏一辈子,却只有这么两个不成器的儿子,最后家业都不知能否保住。幸亏还有陶明,不然陶谦就算此刻死了都不能咽下这口气。

    “你们两个别吵了。这么大的人了,还在一起吵闹。你们不害羞,我还替你们可耻呢!”说完,愤怒的将手中的茶杯摔到地上。

    看着眼前愤怒的父亲,陶商陶应二人知道不能再吵闹下去,便借了个理由双双离开了。

    待两个儿子离开后,陶谦有那么一瞬间显露出阴狠的表情,但是最后又无奈的摇了摇头。终是狠不下心来,毕竟那可是自己亲生儿子啊。

    刚刚的陶谦有那么一瞬间,想要在死前,为自己的孙子铲除隐患,让他能够顺利的接受徐州,但最后还是狠心不下啊。

    ______

    徐州广陵。

    自一周前将鲁肃周瑜二人,带到广陵后,广陵城的内政终于是有人接手了,并且在鲁肃的手中打理的井井有条。

    而另外的周瑜,却整天跟在陶明的身边,充当着护卫的角色。让陶明也是很苦恼,但是想到是自己答应人家的,便不再说什么了。

    在一切都有人打理后,陶明却是真正闲了下来。之前在与郭嘉的商议中,陶明决定先等有了攻取扬州的名义后,再行动,便安排人前去通知了毒牙的将士,在完成计划后便隐藏下来,等待之后的命令行事。

    从来到东汉末年后,陶明一直都在为了大业而忙碌,如今闲下来了,却无所适从了。

    赵云如今被陶明指派负责骑兵的训练,除了原本鲁家庄中的500人外,又另外在本地招募了500人,组建成1000人的骑兵部队。但奈何的是全力购买之下,也只筹集但600多的马匹,一人一匹的最基本配置都无法保证。

    想到此处后,陶明决定,自己应该考虑一下如何与公孙瓒完成交易了,之前只是在大的方面与其有过承诺,却一直都没有具体实行过,如今急缺马匹,也是到了时候派人前往了。

    但是在考虑了一番部将后,发现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却是没有可用来派出前往幽州的人,虽说周瑜如今无事,但是陶明还是怕他又“旧病复发”,从而将这条路子给堵死了。

    最后,在陶明的思虑下决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