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此史上无三国 >

第38章

从此史上无三国-第38章

小说: 从此史上无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明听着赵云的话,脸色瞬间有些尴尬,说道:“这,这,暂时还没有造出来呢,不过带车的设计我已经想到了,只需再结合铁匠的一番打造就能使用了。”

    虽然没有实物,但只要是有可能,对于这名骑兵将军来说,都是莫大的好消息,赵云对陶明说道:“主公,不如我们现在就去找铁匠,看能否打出?”

    看着赵云急切的样子,陶明说道:“子龙,别急嘛,是你的肯定跑不了,你先回去休息吧,这个事情就交给我,等我将实物做出后再交给你。”

    又有鲁肃郭嘉二人的劝说,赵云只能安心回去休息了,毕竟大家都是在关心着他的身体嘛。

    而一旁的陶明、郭嘉三人,也分别回去了,再通知晚上为赵云庆贺后,陶明便来到了建业城中的铁匠铺,如今虽还叫铁匠铺,但早已被陶明囊括进军队后勤保障的行列,为将士制作武器以及箭支等。

    来到铁匠铺后,铺里的铁匠们纷纷向陶明行礼,陶明摆摆手对众人示意不要拘礼后。便找到了铁匠中的负责人,与他讨论起了马蹄铁马鞍马镫等东西的设想以及大致的模样。

    而铁匠铺的负责人张师傅在听到陶明的设想以及功用后,双眼放着光说道:“主公,这可以的,没有太大的难度,只要前期试几个尺寸就好了。主公,你太神了,这么几个简单的东西,骑兵的威力就大增啊。”

    陶明听着张师傅的马屁,也有些自得,哈哈大笑了起来。不过笑完之后突然想到什么,严肃的对张师傅说道:“此事万万要保密,不可泄露出去,这是我军的秘密武器。知道吗?”

    张师傅或许也是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对陶明说道:“主公,放心,我肯定一句不说。”

    陶明虽然听到了张师傅的话,但是还是感觉不安全,便对张师傅说道:“为了保证这些秘密不被盗取,今后你们铁匠铺就作为专门设计发明一些新品的部门,我也会派专门的人来防御,安全方面你就不要考虑了。”听到主公的话,张师傅忙应是。

    陶明又是安排一番,留下一名毒牙,让其等待铁匠铺有消息后第一时间通知他。

    忙完这边的事情,陶明又一次来到了鲁肃的办公地,打过招呼后,陶明便径直进入了房间,对鲁肃说道:“子敬,刚刚我去了一趟铁匠铺,除了我之前所说那些物件外,还有一个想法。你且来听听。”

    见鲁肃站在一旁认真听着后,陶明便说道:“这次我偶然之下想到那马匹用的东西,便能增加骑兵的威力,所以突发奇想之下,我们是不是能成立一个专门为军队或者百姓发明一些新奇有用物件的部门?”

    鲁肃一听,有些认同的说道:“主公说的对,确实有必要设立这么一个部门,不过按照主公所说,这方面的人才就比较稀缺啊。若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只怕这部门的实际效用也不会太大。”

    有了鲁肃的建议,陶明也是深有所感,任何一个时代都避免不了人才这二字啊。仔细思虑一番这三国的人物后,陶明想到了一个人。

    那便是黄月英,但可惜如今的黄月英还是未出阁的小女孩,如何能到自己境内?又是一番计较后,陶明觉得,要想这个部门正真有所成绩,还需要将一人请来,便是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只要将他请来,那黄月英自然就会跟着到自己这边。

    说不定日后诸葛孔明也能来到自己一方,想到这里,陶明都有些忍不住意淫一番。如今自己已经得了郭嘉和鲁肃,若是再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哈哈哈

    而一旁的鲁肃却对陶明的模样有些奇怪,心道:主公这是犯病了?

    恢复思绪后的陶明,看到鲁肃的眼神,任他脸皮再厚,也是有些尴尬。

    然后对鲁肃说道:“子敬见笑了,只是刚刚想到我一人,若能得到他的支持,说不定这部门就能真正发挥作用啊。”

    鲁肃有些奇怪,他想了一遍,也没有想到合适的人选,便疑惑的问道:“不知主公说的是何人?”

    陶明神秘一笑说道:“此人姓黄,在那荆州。子敬拜拜是谁。”

    也不知道最近是不是特别喜欢吊人胃口,鲁肃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说道:“主公,你就别吊人胃口了。”

    陶明听后,便不再调笑,说道:“我所说之人,便是那荆州的黄老,黄承彦。此人好阵法等奇门遁甲,而其有一女,除继承他的技艺外,对这些新奇物件却是非常看重,而且其天赋异禀,却能得此二人,这部门之事,便不用再忧心了。不过,如何请黄老出山,却是有些难做。”

第七十三章 台湾() 
听到陶明的话,鲁肃说道:“那黄公却是真才实学,只是传闻为人比较执拗。只怕要请他出山,是有些难了。”

    陶明听完后,此刻心中已经有了打算,暗自正在思虑。

    鲁肃见此,急忙问道:“主公,你不是又想自己前去吧?”

    陶明微微一笑,也不答话。鲁肃见此急了,劝说着:“主公,不行,这次说什么你也不能孤身前往了,虽说上次去陈留没有出事,但是难保这次不出事啊。这黄公之事我们慢慢图谋就好,不见得非得你去啊。主公。”

    陶明安慰道:“子敬,不要急嘛,我还没说我要去呢,只是有想法而已。至于去不去,什么时候去,等我回去想想再说吧。”

    鲁肃见此,又强调道:“主公,不管您怎么考虑,此事请你千万稳妥行事,如今我们吴地好不容易有了这个局面。若你出点什么事,可就前功尽弃了,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请为这天下百姓考虑一下。若您非要去,就带上子敬,子敬陪您一起去。”

    陶明听到鲁肃将天下百姓都搬出来了,也只能无奈的说:“好好好,我不会突然离开的,你放心,走前肯定与你们商量。”

    鲁肃见陶明虽然没有答应不去荆州,但是已经答应不会自作主张,搞突然袭击,鲁肃也算放心一点。想起上次陶明前往陈留,到现在鲁肃都还有些心焦。

    与鲁肃辞别后,陶明便孤身回到城主府中,暂时无事的陶明,脑海中一直有种要去荆州的冲动,让陶明心痒的不行,但是想到答应鲁肃的事情后,便暂时还是按捺下来,只等有合适机会的时候,再行动。

    为了不让自己一直想这事,陶明便来到了后院,去找蔡琰。

    来到后院,陶明便听到了一阵美妙的琴声,一番思虑,陶明便知这是蔡琰在弹琴,后院中估计也只有蔡琰能弹出这美妙的琴音了。

    陶明俩是挂着笑容便顺着琴音的方向走去,没多远,便看到此时凉亭内蔡琰的身影。陶明悄悄的来到蔡琰身后,看着蔡琰,并示意一旁的侍女们都下去。就那么静静的听着。

    等蔡琰一曲完毕,抬起头来时,却发现身边的侍女们都已经离开了。正有些奇怪,从她身后便伸来一双手,抚摸这她的脸颊。只听身后那人说道:“琰儿的琴技是越来越厉害了,弹得真好听。”

    蔡琰知道身后男人是陶明,乖巧的任陶明调弄自己,娇声说道:“相公,今日怎么有时间回到陪琰儿?”

    陶明听出了蔡琰无意间透露的孤单感,心中一痛,说道:“琰儿,以后相公经常回来陪你好不好?”

    蔡琰听到这话,双眼透漏着喜悦,说道:“真的嘛?那真是太好了。”

    说罢,二人也不再说什么,只是感受着互相之间的情谊,让陶明在这乱世中,心中总有那么一些思念。

    不过,天不做好,本来二人正计划着要不要出门去转转的时候,一名侍女低着头,来到了二人身前,说道:“主公,门外有将士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

    陶明本不愿让蔡琰失望,但又怕有要紧事,心中犹豫不决。

    而蔡琰似乎感受到了陶明心中的犹豫和不舍,乖巧的说道:“相公,如果有要事就先去处理吧,来日方长,日后有机会,你再陪琰儿到处逛逛也好。”

    蔡琰如此说,让陶明心中的愧疚更是浓郁,但是陶明知道自己如今的身份,一个不好可能就有千百人因此丧命,便无奈的说道:“那琰儿若是想出去逛逛,我派人跟你去逛逛也好,省的自己整天在家中也是无事。”

    蔡琰摇摇头,示意陶明先去忙公事。

    待陶明离开后,蔡琰才暗自叹息道:“相公不知道琰儿只有陪着你的时候才会开心吗?”

    离开的陶明,没过多久就出现在了府中大厅内,看着眼前的将士说道:“有何要紧事?”

    将士冲陶明一行礼,说道:“主公,我是周将军帐下信使,周将军让我将口信传来,说是水军在一次航行中,遇暴雨天气,偏离了原来航道,却是意外发现了一岛屿,而且其面积很是不小,所以特派我来通知主公。”

    陶明一听,顿时喜上眉梢。对那将士说道:“好,好。你马上回去禀报周将军,告诉他,命令所有海军时刻准备,等我到达后,即刻出发前往那岛屿。另外告诉他,这次他立大功了!”

    陶明又一次的来到鲁肃府上,这是今天第三次了。鲁肃见陶明后,有些愕然,问道:“主公是有什么事情不好说吗?直说便是,今日都来第三次了。”

    陶明尴尬的笑了笑说道:“今日好事实在太多了,让我都有些措手不及了。哈哈”

    鲁肃问道:“有何好事?值得主公如此开心?”

    陶明回道:“若有一无人之地,不用考虑防守,不用考虑危险。而且其面积比徐州还大,。若是完全用来种植粮食,不知子敬是否开心啊?”

    听着陶明故弄玄虚的话,鲁肃说道:“哪里有此地?若是真有,那就是吴地百姓的福音了。”

    见鲁肃还有些不相信的样子,陶明便直接说道:“周瑜的水军前些日子出海一趟,与风暴后,无意发现一荒凉之地,其上无人,而且土地非常大,也适合种植。方才刚派人来禀报于我。我这就过来通知你了。我这就前去周瑜处,而你现在就提前安排组织一下百姓。看有没有愿意之人。条件可以放宽一些,种植的粮食可以按小比例分。而第一年开荒的用度全部由我们出。其他的事项你再计划一下。我这就先去周瑜那里了。”

    说完,也不管鲁肃有没有问题,直接兴奋的转身离开了。那台湾对于如今的陶明来说,就是一个大粮仓啊。而且一些机密的机构也可以设在那里,不用担心会泄密之类的事情,真是完美的大本营啊。

第七十四章 商议出海() 
陶明从鲁肃府中出来后,才想起,这次出海时间可能不短,刚刚出门时也没有通知蔡琰,所以就又回到了府中。

    来到后院,陶明径直来到蔡琰房间,见到他人后。便对蔡琰说道:“琰儿,相公要出门一些时日,你在家中无聊的话,就去下邳看看父母。”

    蔡琰听到陶明的话,神情有些黯然,对陶明说道:“相公去忙便是。琰儿在家等夫君回来。”

    一直以来,陶明与蔡琰都是聚少离多,让陶明对蔡琰心中始终抱有歉意,这次又不得不离开很长时间,让陶明除了歉意只有无奈。

    安抚了蔡琰一会儿,陶明便集合了毒牙营,与他一起前往吴郡。

    一路的奔波,天黑前,陶明赶到了吴郡。也没有休息便即刻去找周瑜了解情况了。看的出来陶明对于那台湾之事还是非常在意的。

    在示意门外将士不用打扰后,陶明便直接进入了房内,此刻周瑜还在纸上写着字。

    陶明等周瑜写完后,才开口说道:“公瑾,不愧是当世帅才,连写出的字也让人感受到奇正相扶的感觉啊。”

    周瑜一看,原来是主公,急忙说道:“主公,您来了。”

    陶明微微一笑,说道:“公瑾,咱们先说正事。一会儿再叙旧。那发现新大陆之人在哪里?”

    听着陶明说的新名词,周瑜有些疑惑,但已经习惯的周瑜知晓是说那海军之事,便出门命令将士,将正在客房休息的海军将领请来了。

    陶明与周瑜端坐于屋内,静心等待着。不一会儿,只见一名还未卸甲的将士变从门外进来,正要行礼。

    陶明急忙拦住了,说道:“既然身穿盔甲,便不用行礼了,只是为何如今还身穿铠甲?”

    那来人说道:“末将袁野,拜见主公。末将从周将军处得知主公要来,便一刻不敢歇息,一直等待着主公的召见。”

    听到这袁野的话,陶明有些感慨,说道:“好,你这尽忠职守的心,我记住了。此次又立大功,今后你便从公瑾麾下独立出来,给我率领我吴地海军,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一定给我训练出一支钢铁般的海军。袁野,你可敢接?”

    听着陶明的话,周瑜眼睛一亮,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