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从此史上无三国 >

第12章

从此史上无三国-第12章

小说: 从此史上无三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生活在这个时代,自己就要学会去适应。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改变不了所有东西的,只有自己真的有了那个实力,才能按照心中所想,去做一些事情。

    来到东汉末年的这些时间,陶明自己一直在不断的发生着一些变化。从无情到有情,又从有情变成如今为了目的不择手段。

    就像祖父说的,既然踏上这条路,后果就不由自己选择了。只能披荆斩棘的斩破一切阻碍的东西。

    。。。。。。。。。。。。

    一连三天,在陶明高强度的训练下,人人都感觉吃不消,但是陶明没有心软,坚定的按照着当时的训练计划,在执行着。

    这三天时间,暗刺在实际训练和陶明讲解的帮助下,都知道了如何在近距离下,将敌人一击致命,而每一个人的方式又各不相同。

    接下来,陶明又从城中,找来了一名教书先生,让他教暗刺成员读书认字,因为其中很多的成员都是大字不识一个,之后的任务定然会涉及到情报,如果一个字不认识,怎么盗取情报。所以暗刺成员也在这个时间,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与此同时,之前针对袁曹术三方的计策也传回了消息。一切按照当初的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如今就等袁术一动手,就是陶明出手的时机了。

    陶明心中暗想:等了这么长时间,终于可以动手了。

    随后,吩咐留在城中的毒牙将士,去通知还在建业的李鹰他们,行动准备开始。

    之后的时间,陶明就没有在暗刺营中了,而是每天都在与郭嘉鲁肃商议着如何攻打扬州。

    如今虽然局势很顺利。但是陶明心中始终有一丝顾虑,却怎么也想不到是什么。

    刚刚和鲁肃谈完后,周瑜来到了此处,进来后,向陶明行一礼后,说道:“将军,属下已完成将军命令,收服海盗325人,可用于海上航行的船只共八只。”

    “好,哈哈,公瑾快快起来,你果然没有让我失望,现在我命你为海路将军,统帅将士千人,除你如今的人数外,可在征集民壮,补足千人,配合大军日后攻取扬州。”

    “是,周瑜领命。”说完,才起了身。

    一旁的鲁肃见此情景,还恭喜道:“公瑾啊,之前还问你去做什么,你却只说将军命令不肯说,原来是打海盗去了。”

    周瑜虽然也面带喜色,但并无往常的狂傲,让鲁肃不由的感叹:跟着将军一段时间,就变化这么大。

    “好了,俩位,还是先谈谈如今该如何攻取扬州吧。”陶明看着二人,笑着说道。

    看二人走来后说道:“如今扬州还是刘鹞的治下,若要攻取,当应如何谋划?”

    鲁肃缓了缓说道:“虽是如此,但其麾下并不是铁板一块,将士也都不同心,而且扬州此地土地肥沃,多年来,使将士们也都慵懒,想来战斗力却是不足,如今我方突然攻取之下,应有很大胜算。”

    待鲁肃说完后,陶明又看了看周瑜,说道:“公瑾,你也来谈谈。”

    周瑜点头后,说道:“将军,如今先来看下扬州地图,我徐州与扬州中间有长江阻碍,若想攻取扬州,必然先要在突袭之下,拿下一座城池。方有落脚之地,而观地形,最适合我方攻取的,便是建业,但此城易守难攻,将军还需安排妥善。而只要短时间内攻取下此城,我方便可以此为基,逐渐蚕食扬州。”

    周瑜的意思是,只有攻取下建业后,再考虑其他的。

    听到周瑜的话,陶明笑笑说道:“建业应该问题不大,若攻下建业后,又该如何?你继续说。”

    周瑜疑惑的看了看陶明后,说道:“虽不知将军如何这般自信,但若攻下建业后,当快速攻取吴城,然后收取扬州东北全境,到时西东两面均有天险可守,北方是我徐州。若刘鹞来攻,可聚城而守。若不来,或者未到,可继续南下攻取新始、会稽。到时便可与刘鹞平分扬州。以将军麾下将士勇猛,与许久未战的扬州将士作战,想来一统扬州的时间不会太久的。”

    说完,便站到了一旁,等着陶明说话。

    听完周瑜的计划,让陶明对攻取扬州有了清晰的目标,大笑着说道:“不愧是周公瑾啊。好,如今有你之策,攻取扬州全境,当指日可待。”

第二十一章 危机现() 
兖州,曹操军帐中。

    “主公,那徐州陶谦摆明了是在挑拨我们与袁绍的关系啊,不然平白怎么会向袁绍承诺不出兵呢?”曹操帐下的夏侯惇说道。

    曹操听后,与身旁的戏志才相视一笑后,说道:“元让,莫要急嘛。你以为那陶谦不出此计,袁绍便能完全相信我们了吗?没有那么简单。一切都要靠实力啊。只是袁绍那边还需找个理由推脱啊。”

    说完,曹操就看了看戏志才。

    一旁的戏志才明白过来后,说道:“那袁绍本就提防我们,只叫人传信说,沿途尚未平定,依然有溃军流窜便好。想来如今局势,袁绍也必然不敢真的出兵,破坏两方同盟。要知道如今两方合则利分也损的,而且那袁绍身边也有田丰沮授等明眼人的。如今主公还应将目光放于徐州啊。”

    曹操听得此话,也是点头。而现在下面的夏侯惇等人却有些不太明白了,说道:“先生前面所说,惇还认同,只是那徐州陶谦一老朽之人,有何可惧?只需派兵一万,惇自可将徐州献于主公。”

    同样站在下首的曹仁,说道:“元让,不可鲁莽啊,主公与先生说的并不是陶谦。”

    听到曹仁的话,夏侯惇更是疑惑,这时曹操开口了:“那陶谦虽年轻时也算一人杰,但如今老已,不足为惧,而且其两个儿子也都是无能之辈。但陶谦却有一个好孙子啊,陶家幼虎,而且如今已然长成,再放任其成长起来,却是心腹大患啊。”

    说到这里的曹操已经满脸凝重了。

    夏侯惇不服气了,说着“那陶谦之孙?想来如今也不过刚刚弱冠之年,有何可惧,来日在战场上碰到,定然将他头颅献给主公。”

    听到夏侯惇如此说,曹操不由头疼,严厉的说道:“元让,我知你勇猛,而且忠心,但是却不可自傲。想那陶谦之孙,陶明,刚刚显露头角,便率兵一夜间取下坚城广陵,且在兵力相同的情况下,只损伤不到千人。”

    看着夏侯惇还是不服气,无奈的看了看一旁的荀彧,示意他接着给夏侯惇解释。

    荀彧笑着开口道:“夏侯将军,主公刚刚的说的这些,除了说那陶明的带兵之能外。还有一点,便是那陶明对天下局势的把握。首先出兵广陵的时机,让天下人说不出任何毛病,而且还可能得到讨伐不臣的美名。”

    说到这里停了停后,又接着说:“并且自从反董联盟破裂后,徐州便派兵进驻在彭城,此城从地形上观看,乃是徐州门户,若想攻取徐州,彭城便必须拿下。拿不下彭城,则徐州安宁。而这些在那陶明之前,陶谦可都未曾看出任何端倪的。且之前破坏我曹袁关系的计策应该也出自他手。从陶明一出世,简单几笔,便将徐州如今局势稳定如山,退可依江之险守得徐州安宁,进可北出搅动天下风云,南出取扬州全境。”

    看着眼前开始思考的夏侯惇,曹操不由无奈的说道:“可曾明白?而最让我担心的还不是如此,此人有谋不可怕。根据细作打探来的情报,此人除了本身文武双全外,还经常寻找和提拔一些不太有名气的人才,且后来的事实也证明都是贤能。若此子有野心,坐稳徐州的同时,攻取扬州,等到我北方局势稳定后,想来那陶明已羽翼丰满了,坐拥徐扬二州,当有角逐天下的实力啊。”

    听到这些,下方的武将们才明白,这是多难缠的对手。就连那刚刚提醒夏侯惇的曹仁,也只是听闻过此人不简单,所以才出言提醒,但并未了解如此深,如今一听也是深有同感。

    不过作为武将的他们,还并未有曹操及戏志才和荀彧的顾虑,他们只知道这是个不简单的对手。

    就在此时,军账外传来禀报声。

    “进来。”

    一名将士急步进来后说道:“禀报主公,南方前线传来消息,豫州袁术领兵前来攻打,如今前线吃紧,请主公急派军队前往。”

    曹操眉头一皱,说道:“下去吧。”

    待将士退下后,看着众人说道:“我有预感,此次袁术来犯,定与那陶明有些关系,之前还在与我两位先生讨论陶明这计策定不简单,如今袁术便来攻,真是后生可畏啊。看来得及早出手了。”

    。。。。。。。。。。。。

    徐州广陵。

    在曹操得到消息的同时,陶明也得到了袁术与曹操交战的消息。

    看着眼前的众位文武,大声说道:“战机已现,众位将士听令。”

    “命徐盛为南征将军,统帅七千精兵攻取建业,务必一战夺城。”

    “徐盛领命!”

    “赵云、周瑜何在?”陶明又说道。

    “属下在。”

    “命赵云为先锋将军,待大军攻打建业,吴城派兵援助后,奇袭吴城。命周瑜为水路将军,从海上绕行吴城后方,配合赵云夺取吴城。夺城后,赵云再率骑兵赶往建业,与大军在半路歼灭吴城援军。”

    听到命令后,赵云周瑜纷纷行礼道:“属下领命。”

    “好,所有人各自出发,最多十日后,我要与刘鹞平分扬州!”

    说罢,将士纷纷下去调集军队了。

    营帐内,陶明对着郭嘉与鲁肃说道:“奉孝此次与我同行,前往建业。子敬留守广陵,此次不知为何,心中总有一种不好的感觉,所以留下三千精兵,供你差遣,若局势有变,子敬可观察清楚后,自行出兵。定要保证后方稳定。”

    说完后,陶明轻轻拍了拍鲁肃肩膀。

    鲁肃见此,拱手说道:“鲁肃定不负将军所托。”

    “好,那后方就交予子敬了。奉孝,我们也准备出发吧。”

    。。。。。。。。。。。

    此时。就在陶明出发之时。

    茺州境内,曹操兵马也出动了,却分两支部队,一支前往南方,与袁术对持。另一支,却赶往了徐州方向。

    赶往徐州的军队中,前方两人驾马而行,正是曹仁和夏侯惇。

    走在右侧的夏侯惇此时还疑惑的说道:“子孝,为何主公就确信那陶明此时已攻打扬州了,”

    曹仁听到后,笑着说道:“元让啊,主公不是说了吗?只叫我二人前去屯兵于彭州城前,等待城中消息。”

    “可这与我此前问题,有何关系?”夏侯惇还是不明白。

    曹仁便不再卖弄关子,说道:“既然主公让我们等待消息,那便说你城中必然有我方之人了,那得到陶明出兵扬州的消息不是很正常吗?”

    听得此话后,夏侯惇才算明白,嘴中还说道:“真是搞不懂你们,说个话还兜这么大个圈子。要我说直接攻打彭城便好了,以我们的一万兵力,还打不下一个彭城?”

    曹仁听到夏侯惇的不满后,哈哈大笑起来。

第二十二章 攻取建业() 
随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开动,陶明与郭嘉坐在马车内。

    陶明一直在想,心中那一丝危机感是从哪来的呢?

    想不明白的陶明,向郭嘉问道:“奉孝,你说,如果此次出兵有危险,你觉得会是哪里出了问题?”

    郭嘉听着陶明无厘头的问题,并未多问,而是开始思考死陶明的问题来,因为郭嘉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思考了半天的郭嘉说道:“若我为将军周边敌人,如今最有可能威胁到将军的,便是曹操。但是他用什么办法威胁,嘉却是不知了。”

    听到郭嘉的话,陶明思考后,说道:“为何是曹操?而不是其他人?”

    “此战,江东以北,不出大的意外,将被将军收入囊中,而且徐盛将军行军布阵之法非常娴熟,建业又有将军提前安排的密道,想来问题不大。子龙将军想来沉稳,又有天资纵横的公瑾帮忙,想来就算那吴城不出兵,因也有办法攻取吴城。两城一得,江东以北只是时间问题。”

    听郭嘉说完后,陶明又问:“那为何不提袁术?”

    见陶明说起袁术,郭嘉轻蔑一笑,说道:“那袁术不值一提,若不是手下还有孙坚遗留下的部将,袁术朝夕可灭。若他敢来犯我徐州,不说有长江之险,就算渡河而来,就凭子敬之能,三千精兵便可守广陵半年不失。”

    听完后,陶明也深有认同,对于心中的一丝危机感,陶明也认定为曹操一方,只有徐州以北不在自己的掌控下,所以无法估量。

    想到这里,陶明便不再思虑,而是准备着建业城的事情,毕竟之前自己已经提醒过祖父,并且在彭城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