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攻略大唐 >

第9章

攻略大唐-第9章

小说: 攻略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好高明来之前就想到了李世民会问这个问题,便拿出他画好的图纸,说道:“父皇,这是儿臣画出的草图,虽然还没有确定最后的成品,但大致就是这个样子。相信父皇对农具并不陌生,您可以先看看,好确定是否可行。”

    高明将图纸递给李世民后,就在长孙皇后旁边坐了下来,拿起桌上的水杯能喝两口。忙了一上午,他连口水都没喝呢。

    长孙皇后责怪的瞪了高明一眼,然后就和李世民一起观察起了图纸。

    大唐初期可没有后宫不得干政的说法,长孙皇后经常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在重臣中已经是人尽皆知了。大臣们也没有觉得有丝毫不妥。不过大唐后来却出现了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霸气行为,给后来的皇帝敲响了警钟。这才让皇帝大臣对后宫干政严防死守。

    高明画的农具极为简单,毕竟太难高明也记不住。李世民往往瞟上一眼,稍微思考一下就明白了。一盏茶的功夫,李世民就看完了几张图纸。

    不过看完的李世民却并没有露出什么表情,也没有说行还是不行。正当高明打算开口询问的时候,却听李世民说道:“几位爱卿也都看看。”

    内侍将图纸拿给了几位重臣,他们几人走近观看了起来,还时不时发出几声议论。

    不得不说唐初能坐到高位的大臣都是有真才实学的,毕竟他们都经历过隋末战乱,都是见过民生疾苦的人,做事也更加务实。而不像太平王朝那些官员靠嘴炮做事。

    几位重臣议论的时候,高明和长孙皇后也在悄悄的咬着耳朵。

    “高明,你给我买的那两件晚礼服的布料是什么?穿上去很舒服呢。”

    “母后,我也不知道怎么做的,没有接触过。”高明说道。

    长孙皇后眼里的失望一闪而逝,高明并没有察觉。

    高明忽然想起那两套晚礼服中还有一块机械手表呢,便对长孙皇后说道:“母后,你那是不是有一块表。”

    “什么表?是首饰吗?”长孙皇后问道。

    高明将袖子拉起来了一点,说道:“就是儿臣手上这样的。”

    长孙皇后点点头,说道:“有啊,不过不知道怎么用,就让我放起来了。”

    “母后,手表是用来计时的,您一定会用的到的。”高明说完便将如何读表给长孙皇后讲了一遍,长孙皇后明白后,开心的说道:“果然不错,有了手表确实是方便不少。不过,高明,你父皇公务繁忙……”

    高明一听就明白了,不过他却迟疑的说道:“母后,不是我不给,而是这两块手表都是女士的。父皇作为天子,戴女士手表是不是有些不好。”

    长孙皇后和李世民离的这么近,高明和长孙皇后的悄悄话又怎么瞒得过他。此时听到高明“推脱”的话,忍不住说道:“高明,难道你眼里只有母后,就没有父皇吗?怎么带回来的礼物全都是你母后的。”

    长孙皇后听到李世民充满“怨气”的话,捂嘴轻笑起来。

    李世民也发现他的语气不对,不过话已出口,只能黑着脸看着高明等着高明的回答。

    “父皇这可就冤枉儿臣了。”高明叫屈道:“自从儿臣到东宫后,就很难见到父皇了,父皇公务繁忙,儿臣明白。但儿臣想念父母,却只能见到母后,当然会亲近母后了,买礼物自然也会先给母后买。”

    “只是刚给母后买完礼物,这些礼物就来到了大唐,这又不是儿臣能控制的。”

    李世民听后无言以对,想到高明八岁时就入主东宫,他也一直严格要求高明。心里不由的对高明生出了些许愧疚。

    “如果父皇不介意,儿臣这块手表就交给您用吧。”

    李世民正想拒绝,长孙皇后却笑眯眯的将手表收了起来,凑到高明耳边轻声说道:“没给你父皇买礼物还能找这么好的理由,鬼精灵!这块手表就算是惩罚了。”

    高明这能眼睁睁的看着属于他的手表戴在了李世民的手上。

第18章老臣做不到啊() 
高明没想到长孙皇后轻而易举的看穿了他的想法,枉他还自以为能瞒过两人呢。

    李世民如果仔细一点也不难发现高明的“谎言”,但高明有些年龄的优势,容易让人放松警惕。不过长孙皇后比较细心,高明的“谎言”就被点破了。

    被点破小心思的高明老实了不少,目光也转向了大殿中的几位重臣。虽说记忆中有几人的样子,但近距离观察几位古代名臣还是让高明微微激动。

    长孙皇后并没有追究高明的打算,她觉得高明刚刚的话并不全是推脱之言。心中对高明也难免有些愧疚。

    长孙无忌几人并没有让高明等太久,讨论完。房玄龄就率先说道:“陛下,在老臣看来,如果按照殿下所画图纸制造出农具,至少能让我大唐多出一半的耕地。”

    高明听后忍不住出言辩驳道:“房大人,您算的不对吧,光是那个曲辕犁就能节省一半的耕牛,更何况那些人力犁了。怎么可能只多出一半的耕地呢。”

    听到高明的辩驳,房玄龄也不着恼。反而微笑着说道:“太子殿下有所不知,我大唐各地的人口是不同的,就那关中来说,关中缺少的不是人力,而是土地。殿下制造的农具并不会起太大的作用。那些地广人稀的地方才是这些农具大放异彩的地方。”

    高明一下子就明白了过来,心里不由有些尴尬,这么简单的道理作为后世人当然明白了。

    “房大人所言极是,是高明思虑不周了。”

    “太子殿下言重了。”房玄龄说道:“不过陛下,这种农具虽好,却太消耗铁了。如今还要面对突厥等异族,军队所用不能有丝毫削减,民用的铁器就更不够用了。”

    李世民听后眉头一皱,突厥可是大唐的心腹大患。他灭掉突厥的心思比谁都重,渭水之盟的耻辱他可时时牢记呢。军队所用铁器是绝对不会削减的。

    高明在一旁也有些发愁,采矿业在现代也是个高危职业,更何况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了。采矿业在古代完全是一个靠人命去填的产业,就算是高明一时也想不出办法。

    李世民思考了一会儿,问道:“辅机,铁的产量能提高多少?”

    长孙无忌苦笑一声,回道:“陛下,您也知道这个产业的危险性,愿意做矿工的人就那么多。没有人,臣也无能为力。”

    高明悄悄的拽了拽长孙皇后的衣袖,长孙皇后诧异的看了过来,眼神中带着询问。

    高明凑到长孙皇后耳边,悄声问道:“母后,舅舅不是吏部尚书吗?铁器产量应该问户部尚书吧。”

    “长孙家最大的产业就是铁器了,全国四成的铁器出自长孙家。”长孙皇后回道。

    “全国四成的铁器啊。”高明心中感叹,“李世民对长孙家还真是信任呢。”

    铁器在古代意味着兵器,盐铁向来都是国家严格监控的,在这种环境下,长孙家还能有这么大的产业。足见李世民对长孙家的信任。

    “高明,高明?!”

    “啊?”高明回过神来,却见李世民满脸黑气的看着他,灿笑了两声,说道:“父皇,您刚刚说什么?儿臣没听清。”

    李世民脸上的黑气更加浓重了,他没想到高明在这么重要的场合都敢走神。

    这时长孙皇后轻声说道:“你父皇问你有没有办法增加铁的产量。”

    高明一听,立刻摇头道:“儿臣又不是全能的,对这方面也没了解啊。”

    李世民听后心中难免有些失望,他还期待着高明能说出个办法呢。

    事实上,皇帝也是会闹情绪的,哪怕受人称赞的明君也是如此。李世民想到刚刚长孙皇后悄悄告诉他,高明根本就没打算给他买礼物这件事。虽然听了高明的说法,他不会怪罪高明,但心中不爽是绝对有的。毕竟没有那个父亲不希望子女孝顺的。

    高明刚刚的话一下子就点燃了李世民不爽的情绪。

    “看来高明你还要多学习学习啊,既然这样,东市你也不用管理了。还是先修养品行与能力吧。”

    高明用满是惊愕的目光看着李世民,他根本没想到李世民会将这件事和他去管理东市扯上关系。

    不过看李世民不像是在逗他,高明忍不住说道:“父皇,君无戏言!您怎么能出尔反尔呢。”

    李世民目光瞥向别处,一副我没说过的样子。高明心中气愤,却没有丝毫办法。

    充满期待的看向几位重臣,希望他们站出来说两句。可殿中的几位那个不是人精,全都表现出一副没听见的样子。

    “父皇,儿臣如果能增加铁器的产量,是不是可以允许儿臣管理东市。”高明说道,他可不打算放弃,东市对他很重要呢。

    李世民目光转向高明,语气淡淡的说道:“只要能证明你的能力,父皇不介意你去管理东市。”

    高明听后,对着房玄龄几人说道:“几位大人都听见了吧。父皇金口玉言,只要我能增加铁器的产量,父皇就允许我管理东市,常平仓和平准署都归我管辖。”

    几位重臣都知道常平仓的重要性的,长安周边的物价都是由常平仓负责的。事关帝都,几人也不敢下决定,只能将目光投向李世民。

    李世民也知道高明不满意他出尔反尔,才特意要求管理常平仓。但这和能影响整个大唐的农具比起来,就算不上什么了。

    “朕允了。但朕必须派两个副手给你。”

    高明知道,就算他不答应,李世民也会塞人。便说道:“派副手可以,但儿臣没有失误之前,他们只能听我的,父皇也不能强行干涉。”

    高明的要求其实已经逾制了,但李世民还是毫不犹豫的同意了。他也很期待高明会做到什么程度。

    见高明和李世民达成了协议,长孙无忌上前说道:“殿下,现在可以说说如何提高铁的产量了吧。”

    高明刚刚急中生智,确实想到了一招。笑嘻嘻的说道:“长孙大人,您不说过最缺的是矿工吗?如果矿工增加,是不是就可以增加铁器产量了。”

    “确实可以。”长孙无忌点点头,严肃的说道:“不过殿下,如今天下初定,绝对不能在强行征发徭役了。”

    高明一脸无语的说道:“想哪去了,前隋之鉴就在眼前,我有那么傻吗?我说的人是刑徒。”

第19章出行仪仗() 
“刑徒?!”

    李世民眼睛一亮,唐朝的刑徒也会服劳役,但时间不长。可以说完全是免费的劳动力。

    殿中的几位重臣都不是迂腐之人,都明白让刑徒去挖矿完全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便都没有出声反对。

    找到了能增加铁器产量的办法,众人都轻松了不少。

    高士廉笑着说道:“这个办法虽然不错。但在朝堂上恐怕又会起一场波澜啊。”

    虽是这么说,但高士廉的语气却极为轻松,显然没有将他口中的波澜放在心上。

    李世民作为一名雄才大略的君王,对事情的好坏都有着自己的判断。很少被外物左右,高士廉正是看到了李世民眼中的坚定。才对这件事的推行毫不担心。

    高明从未接触过朝堂,便好奇的问道:“这明摆着的好事,还会有人阻拦吗?”

    长孙无忌笑呵呵的说道:“当然会有,那些自诩读圣贤书,行仁义事的清流一定会阻拦的。”

    高明脑海中下意识的就想起了影视小说作品中的腐儒。但高明记忆中唐朝的开放性可以称为诸朝之最,更何况每个朝代建立之初,素位果餐之辈极少。没有点能力的人很难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只会放嘴炮的腐儒怎么进朝堂?

    房玄龄在一旁提醒道:“殿下可曾读过太史公《货殖列传》中的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利益吗?”高明稍微一想,就明白了过来,不屑的说道:“为了名声吗,圣贤书都读狗肚子里去了。做点利国利民的事一样可以赚名声啊。”

    “这样获得名声省时省力。”魏征言简意赅的说道。

    “我也这样觉得,他们也就这点本事了,和魏大人比起来简直不在一个层次上。您才是他们应该学习的榜样,有本事去批评父皇啊!”

    高明刚说完,就被长孙皇后拍了下头。几位重臣莞尔一笑,李世民则拳头紧握,看向高明的目光带着几丝危险。

    高明自动免疫了李世民的目光,说道:“父皇皇恩浩荡,大赦天下。所有刑徒都可减刑,不过减刑多少,就看他们的悔过之心如何了。”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一听高明的话,就明白了。

    杜如晦躬身请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臣恳请陛下,给那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