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末阴雄 >

第383章

明末阴雄-第383章

小说: 明末阴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会,城头上边出现了天策军的旗帜,很明显朱之裔没有使诈。

    看到城楼上出现了天策军战士的身影,而且插上了天策军的旗帜,孔有德果断下令,步兵入城。

    这两里多的距离,对于天策军的将士们来说不算什么,楚中天所部一马当先,杀入城中。

    北门附近的明军,也都放下了手中的武器,等待天策军的处理,楚中天只分出少量人手看押他们,随即率领大部队继续向南进攻。

    与此同时,东侧和南侧的白莲教,也按照预定时间发动了攻击,他们意外的发现,城头的抵抗明显弱了很多,连正常情况的一半都不到。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时的青州城已经是一团乱麻了,朱之裔的临阵反水,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们对此毫无防备,楚中天所部如入无人之境,迅速的控制了城内主要的街道。

    其余各营的战士,也顺着街道扩展占领区,遇到的明军也是毫无斗志,一触即溃,做鸟兽散。

    不出一个时辰,整个青州城都被天策军拿下,张秉文,钱良翰,朱之裔等一众高官都被抓了起来,当然还有衡王这条大鱼。

    随后的事情就简单了,对于城内士绅大户的搜刮,天策军可是相当在行的,有朱之裔这个反水的高官在,哪些是有钱人一问便知。

    经过连夜的忙活,天策军把所有能搜刮到的钱粮,一半缴获的军饷和粮食,都打包带走了,同时还带走了衡王等一众高官。

    王好达,徐诗铭他们本来打算用衡王祭旗的,但碍于天策军的强势,也不得不作罢。

    第二天一早,孔有德也带着警卫营和其余的兵马,返回了昌乐。

    中午,邓德明派人发挥情报,他们已经跟明军主力接战了。

    他们两个骑兵营下辖的六个骑兵大队,合计三千七百余人,配合王林手下的一千多人,在两天的时间内,不单单把原计划的六座城池打了下来,还拿下了阳信,与抵达阳信的神机营发生激战。

    整个战斗过程相当顺利,他们依靠着骑兵的高机动性,还有手中武器性能的优势,压得神机营根本抬不起头,只能被动防御。

    后来还是吴三桂的老爹吴襄的兵马到了,两个骑兵营才不得不撤退,整个战斗过程持续只有一个时辰,但消灭了至少四百神机营的士兵,自身的损失只有区区十五人,堪称一场大捷。

    随后,他们便安排两个大队的士兵,带着从被攻占的七座城池缴获的战利品,以及搜刮士绅豪强得来的钱粮,先期赶回潍县,现在已经在途中了。

    王林原本想在这六座县城设防,层层阻击的,但想到之前损失了那么多兵力,继续防守也没什么意义,就带着又扩增了三千多人的队伍,回防乐安,准备在这里跟明军好好地打一场。

    情报发出的时候,也就是昨天黄昏,明军主力已经抵达了高苑,正在筹备对安乐的进攻。

    可以说,截止目前为止,所有的战斗走向,都在孔有德的预料之中。

    接下来,明军肯定不会再乐安死磕,毕竟只是一个小县城,应该会分出一部分兵力进攻乐安,其余兵力继续南下青州。

    等到他们得知青州城被攻下的消息,必定会集中兵力,优先夺回青州,不单单是救出里面的衡王,还关系到他们接下来的战略布局,他们需要一个后勤基地,青州毫无疑问是最佳选择。

    可以想象,等到明军主力抵达,青州城又将上演一番血战,到时候又会是血流成河的景象。

    孔有德也没有闲着,尽管寿光,昌乐,潍县的加固工作差不多了,但他依旧是不停地巡视,看看哪边还有不足之处,同时也视察城外的三座军营,这里的防卫同样关键。

    随后明军的动向,也和孔有德预想的一样,九月三日,明军主力抵达乐安,除了留下两万人进攻乐安外,其余十万主力直奔临淄。

    临淄是去年青州之战前,王道纯所率领的抚标营驻扎的地方,青州之战他们被击溃后,王道纯又率领残部退守此地,打算以此拖住孔有德的脚步,后来又经过一系列的加固,防御能力比普通县城强上许多。

    这里白莲教的守军有足足一万,看样子他们是打算和乐安一样,以淄川为依托,分散明军的兵力,让他们

    结果他们的打算并没有如意,这一万守军前期打得不错,各种陷阱,城防工事准备齐全,打退了明军三次进攻,然而等到第二天,明军的红衣大炮抵达,仅仅支撑了一个半时辰,淄川城就被明军攻克。

    一万守军,除了不到两千人逃回登州,其余的要么被斩杀,要么被俘虏,可谓是损失惨重,对白莲教的士气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skbshge

第611章 山东总督刘宇烈() 
明军拿下淄川之后,山东总督刘宇烈,巡按御史谢三宾,监军太监高起潜,山海关代总兵吴襄,昌平总兵陈洪范,新任蓟门总兵牟文绶,山海关副总兵金国奇,副总兵靳国臣,密云总兵方登元,参将刘邦域等一行人,依次入城。

    作为此次战事的统帅,刘宇烈此刻感觉压力非常的大,不单单是敌人有多么难对付,而是内部的矛盾,让他感觉越来越吃力,甚至有了一些不好的预感。

    名义上他的官职是总督山东平叛剿贼军务,也就是俗称的山东总督,这十几万大军也都听从他的命令调遣,但实际上这十几万大军并不是一条心,而且对他的命令也不是不折不扣的执行。

    单说那四镇边军,以前都是自由散漫惯了,而且跟他刘宇烈没什么交集,对他也只是明面上的恭敬服从,背地里还不知道怎么编排他呢,对于他的安排拖沓应付,甚至直接提出反对意见。

    反倒是关宁军稍微好一些,主要是他在崇祯元年,接替毕自肃当了大半年的关宁巡抚,和关宁军比较熟悉,多少有些认识的人,这些将领还算买他的账。

    这一路车马劳顿,刘宇烈也憔悴了许多,进入淄川县衙这个临时行辕后,直接闭门谢客,谁来都不见。

    身体上的劳累还在其次,主要说心理上的,虽然短时间内拿下了淄川,消灭白莲教近万人,但他一点也没有感到高兴,反倒是忧心忡忡。

    刘宇烈抿了一口茶,感叹道“这平定叛乱的事情,远比预想的要困难啊,原以为大军所到之处,必定势如破竹,叛军望风而降,没想到区区四五千叛军骑兵,就能消灭祖宽所部!现在青州城又被白莲教反贼攻破,衡王生死不知,接下来可如何是好啊!”

    一想到祖宽所部被歼灭,祖宽被人被活捉,百总以上军官,只有吴三桂带着几十人得以逃脱,刘宇烈就感觉一阵不寒而栗,关宁军的强悍他是知道的,结果居然被数量不到两倍的叛军消灭,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而且根据吴三桂的汇报,叛军在消灭他率领的千余骑兵之时,损伤非常少,而且极为擅长火铳,能够在远距离射杀他的部下。

    对此,刘宇烈也深有体会,随着大军的到来,天策军的骑兵虽然撤退了,但仍旧有小股兵马,不断地在沿途袭扰派出去的斥候,结果大部分的情况是天策军骑兵获胜。

    也就是此次平叛大军骑兵较多,他们不敢肆无忌惮的偷袭,才不至于让大军的行军受阻,但即使如此,这些天来倒在天策军那犀利火铳之下的士兵,仍然超过了四百人。

    算上阳信一战,神机营被打死打伤的四百多人,以及祖宽所部,还未与天策军正面交锋,他们就已经损失五千多人了,这让他对能否剿灭天策军,越来越持怀疑态度。

    “督师,切不可灰心丧气啊!那叛军能够击溃祖宽,不过是关宁军骄兵悍将,嚣张惯了,大意轻敌所知!现在朝廷大军云集,可以说集中了全大明的精兵强将,剿灭叛军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青州,也不过多费些时日,相信白莲教叛贼定然不敢加害于衡王!”

    谢三宾没有刘宇烈这么悲观,倒不是他有什么锦囊妙计,主要是他对兵事了解不深,完全是无知者无畏的态度。

    他是天启五年的进士,到现在不过区区七年,先是担任嘉定知县,后提拔为陕西道御史,这次又担任山东巡按御史,兼任平叛的副统帅,负责管理粮草事宜,根本就没有管理军队的经验。

    在他看来,白莲教虽然有十万众,但不堪一击,祖宽所部消灭的白莲教叛贼就有万余人,这次大军所至,消灭他们也就是三五日的功夫,稍微难对付一些的孔有德部叛军,也不是什么难事。

    就算他们和朝廷大军一样的实力,但他们总共就四五万人,朝廷可是来了十二万大军,就算一命换一命,朝廷也还得起,最后也能将其消灭。

    对于谢三宾的看法,刘宇烈还是有些不赞同“尽管如此,但本督仍旧觉得打下去不是好事,是否可以大军压境,逼迫孔贼接受招抚,相信在十余万大军面前,他们也没有胆量继续对抗!

    到时不但可使山东百姓免受兵灾,亦能让朝廷获得五万可战之军,用他们去对付东虏,必定能为朝廷节省不少开支啊!”

    谢三宾和王道纯,王万象这些巡按御史一样,都是嫉恶如仇,刚正不阿,认为朝廷对叛乱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决不能姑息,所以听到刘宇烈又在说招抚,内心相当不满。

    不过人家是总督,他也不能跟他直接唱反调,驳了他的面子,只得委婉的说道“督师可曾忘记余集生(余大成的字)?”

    听听他这么一说,刘宇烈也是一惊,不由得打起了个寒战。

    余大成因为招抚一事,直接被罢官倒地,流放广东电白戍边,从堂堂封疆大吏,变为世代戍边的军户,其凄惨结局令人生畏。

    可以想见,此次平叛如果不好好解决,甚至仅仅只是拖延的时日长一些,按照当今皇帝那急躁的性子,他刘宇烈虽说不至于落得余大成那个下场,但也少不得邂逅听勘,万一出了什么差错,他甚至可能人头不保。

    要知道,孙承宗收复遵化,永平四城,收拾袁崇焕留下的烂摊子,重修大凌河城,仅仅因为大凌河一战失利,就被罢官还乡,要知道他可是四朝老臣,还是帝师,都是这个下场,他刘宇烈还能比帝师牛?

    仔细算起来,因为这次叛乱而丢官,甚至丢掉性命,或者被罢官的大臣,还真是不少,朝堂之上先不说,两个尚书,三个侍郎少卿,还有其他各级中央官员更是多达十几人,地方上,连续三任山东巡抚,两任登莱巡抚,一个户部右侍郎,八个总兵,还有其他各级文臣武将,全都栽在了这次叛乱上面。

    如果不全力以赴,好好的完成此次平叛的事情,万一平叛的事情搞砸了,估计他也免不了落得同样的下场。

    说实话,如果不是有这十多万大军,他无论如何都要推掉这个差事。

    其实,早在今年二月底,定下平叛的事情就是由他刘宇烈负责,当时他满心欢喜的做着准备,可以为朝廷好好的立下大功,仕途必定更加顺利,入阁也不是不可能,没想到同为兵部侍郎的范景文横插一脚,把这个差事抢去了。

    原本他对此相当不满,但考虑到范景文跟他共事两年,而且老父也死在叛军手中,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但随着徐从治的死,范景文被围莱州,一个接着一个的总兵被击败,陆陆续续近十万军队折损在叛军手中,他也就没再想要担任这个差事。

    这儿不是什么好事,一个不慎就是粉身碎骨,甚至后来朝堂上议论山东战事的时候,他都是能不开口就不开口,假装自己不存在,免得被皇帝注意到。

    本来在首辅周延儒,兵部尚书熊明遇,以及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徐光启的努力下,朝堂上关于招抚的事情渐渐趋向一致,都觉得可以对叛军实施招抚,尽快平息此事。

    但七月二日,内阁次辅温体仁却突然发难,上书陈奏叛军三十五条大罪,并且其中就五条直指孔有德妄图称帝,在登莱私自任命官员,甚至与山西流寇勾结,妄图联合起来,图谋攻击京城。

    奏疏一上,满朝皆惊。

    随后便有大批的科道言官纷纷上书,痛陈孔有德的罪状,并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孔有德有不臣之心已久,威胁甚至在东虏之上,如果不将叛军剿灭,将叛将诛灭九族,必定有无数头生反骨之人效仿,立时就天下大乱了。

    也有人根据招远一战,分析叛军的实力,已经证实叛军当初不到万人,就能击溃朝廷四万兵马,倘若不迅速剿灭,时间一长,就更加难以剿灭了。

    紧接着,又传来扬州被倭寇攻陷,数千进攻至南京城,甚至攻破外郭城的消息,若不是南京方面竭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