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翔-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的,但没想到他竟会病入膏荒,去日无多了。虞允文见识卓著,能当大任,当年采石大捷就力挽狂澜,而这次拜相巳是虞允文第二次执掌朝政,当时正值宋军北伐新败,金人大军压境,朝中主战主和,争执不下,可以说是受任于危急之时,实在是一位救时的良相。
杨炎更想到,虞允文一向力主恢复中原,在任期间一直整兵备械,励精图治,是继张浚之后的主战核心。如果虞允文一死,不知何人当政,现在朝廷的执政大臣中,韩彦直资历尚浅,梁克家、史浩、龙大渊、洪适等人都是一贯主和,一但他们的接替虞允文执政,那么大宋的恢复大计,不知又将如何?
远的不说,就是这一次自己在南方用兵,也是完全得益于虞允文的大力支持,如果没有他在朝中为自己极力周旋,这一次自己领军平定南方绝不会这么一帆风顺。现在摩尼教以经平定,大理复国,交趾臣服,而且眼看着为祸数十年的海盗之患也将彻底扫清,而这个时候虞允文一但故去,却不知继任者是否还会赞同自己扫平海盗的计划策略,或者是否还会继续任用自己。一时之间,杨炎心中也不禁茫然起来。
他到并不是但心自己的官职,而是不忍这辛辛苦苦快完成的扫平海盗半途而废。而且不要看现在形式一片大好,但其中环环相扣,复杂千万,只有自己才能够理得清头绪,换一个人来,一个环节处理不好就会引起混乱,这大好的局面就将毁于一担。而整个广南的海盗之乱也不知要到什幺时候才能清除干净。
这时赵倩如也微微皱起颦眉,道:“大师以为,朝廷会以谁来接替虞相,持掌朝政呢?”
光衍道:“贫僧若是所料不差,朝廷应该是招出知建康府的陈应求入京,执掌朝政。”
赵倩如微微点头,“应求”是陈俊卿的表字,陈俊卿也是两朝老臣,其实在出知建康府以前,陈俊卿就是参知政事,为人刚直,在朝中颇有威望,而且十分受人敬重,而且陈俊卿也一向主张抗金,反对议和,虞允文如果因病退隐,那么出于朝中战和两派的平衡,由他继任宰相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过陈俊卿的年纪比虞允文还大,只怕也做不长宰朝。
果然赵倩如又皱了皱眉,道:“只怕陈相公出任宰相也只是权宜之策吧。”
光衍苦笑了一声,反问道:“公主以为,朝中又有何人能够代替虞相呢?”
赵倩如怔了一怔,也苦笑着摇了摇头,现在的朝中大臣,论资历,威望,能力,实绩确实没有一个人能够和虞允文相提并论。
杨炎沉思了一下,道:“请问大师,如果陈相执掌朝政,对于广南之事,是否还会一切照虞相旧例来处理。”
光衍也想了一会儿道:“贫僧与陈应求虽然有过数面之识,但并无深交,不过此人虽与虞相有些争执,不过都只是政见不同,非是两人私交有隙,而且此人一向忠诚许国,所以贫僧看来,他应该暂时不会改变虞相的部署,不过贫僧认为檀越也不可再多做拖延,还是应当迅速解决海盗,以防夜长梦多才是。”
杨炎皱了皱眉,道:“按我的计划,在年内就可以彻底肃清海南的海盗之患,难道还嫌太迟了吗?”
光衍摇摇头,道:“要说在年内就可以彻底肃清海南的海盗之患到不算晚,而且贫僧也知道,檀越为肃清海盗,曾做了无数准备,现在正是收网捕鱼之际,不过至少在表面看来,几乎还无任何成效,虞相当政时或许能等,但其他人未必就能等了,而且广南海盗之患环环相扣,复杂千万,非檀越不能胜任,一但檀越离开此任,以前所做的都将白费不说,只怕再难营造出这样一个好的局面了。何况还有北方的事情。”
杨炎一怔,道:“北方又出了什么事情?难道金人又有意南侵不成?”
光衍道:“那到不是,金人是不是有意南侵,贫僧到也不是知道得很清楚,不过现在金人正在边境增兵,到是事实。”
杨炎摇摇头道:“就是金人在边境增兵,这也很平常的事情,未必就是真要南侵,至多不过是在边境发生些争端,现在大宋在边境守卫颇为严密,我看到也不必太在意。”
赵倩如道:“若是虞相继续当政,自然不会太在意,但陈相对军事不甚精通,那就很难说了。”
光衍道:“公主说的是,是以贫僧才以为,檀越应当尽早结束南方的海盗之患为好。恕贫僧直言,海盗之中,若不能速平,不访以招安为上。檀越不是以经这样在做吗?”
第六卷 靖边 十三 鹤蚌相争3
杨炎苦笑了一声,以前赵倩如也劝过自己,有时候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能按照自己计划的实行,该妥协的时候就要妥协。道:“大师何以认为在下正在招安海盗。”
光衍微微一笑,道:“前任广州知州程元州在罢职回乡途中被强人所杀,这事情只怕是没有那么巧吧,据贫僧所知,海盗之中的孟兰君本是惠州海丰县人,程元州曾任过海丰知县,以他的为官,在海丰与人结仇也不奇怪。不知贫僧所说,对是不对。”
杨炎到是有些惊讶,道:“大师是佛们弟子,这些事情又是如何知道的?”
光衍淡淡道:“出世即为入世,若是不通世事,又何以普渡众生,当年佛祖释伽摩牟就是为解众主之苦,才不惜弃妻别子,修炼成佛。贫僧虽是佛门弟子,但对天下大事却也略知一二,而且佛门弟子身份特殊,因此能得到的消息也比普通人要多些。”
杨炎点点头,道:“原来是这样,那我也不瞒大师了。”于是将孟兰君的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又道:“大师认为孟横和徐海会接受朝廷招安吗?”
光衍道:“据贫僧来广州这些时间的听闻看来,徐海或许会接受招安,而孟横则绝对不会,就算被招安了,也绝不会长久。”
杨炎道:“大师为什幺这么认为?”
光衍笑道:“一来两人做海盗的原因不同,孟横原来商人,是被官府逼,才去做了海盗,他对朝廷未必没有戒备之心,因此绝不会真心接受招安。而徐海则不然,他是出海被海盗抓住,为了活命被迫才做的海盗,到是与官府无关。因此徐海对官府的底触要比孟横小得许多。二来,现在孟横以经是南海最大的海盗头子,十几年来他一直纵横海上,我行我素,无人能管,心里一定不甘屈于他人之下,而徐海势力较小,外有孟横压制,就是在内部也有同伴成东林、麻叶制肘,反到易于接受招安。三来孟横以经年过五十,纵然余威犹在,但也必无雄心壮志,只是想保住目前的状况就心安理得了,而徐海才三十岁,正是而立之年,未必甘心做一辈子海盗。所以贫僧才认为,徐海或许会接受招安,而孟横则不会。”
杨炎点点头,道:“大师一番说令在下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光衍微微一笑,道:“檀越又何必过谦,贫僧看檀越心中巳早有定计,只是时计未到而己。不过徐海也是为盗多年,不到万不得已,必然不会轻易接受招安,不被人折服,也不会真心归降,此仍贫僧一点浅见,望檀越自已斟酌处理。”
杨炎道:“大师提醒得是,在下一定记往,时候不早了,也不打扰大师休息,就此告辞了。”
己是七月末八月初的季节,艳阳虽然依旧火热,但毕竟以经接近秋天,不时也有习习凉风拂面而来,并不那么酷热难当了。
虞允文虽然深卧在内堂之中,亦感受到秋天一天一天近了。那么进入秋季之后的大宋,是将迎来百谷收获还是万木凋落呢。
在采石矶的长江边面对六十万金军,自己谈笑自若,力挽狂澜;出镇四川整天厉兵秣马,为了收复关土整装备战;在朝堂上康慨激昂,才使大宋未能与金国议和。所做所为无不是为了国家,然而自己二次拜相以来一直尽己所能,励精图治,现在大宋虽然国势稳定,自保有佘,但终究还是无法收复失地,自巴虽然被称为救时良相,但也无不遗憾。不过世间不如意者,十常,兴衰之替,原是天道之常,非人力可以为也……
虞允文回想平生往事,历历如在眼前。
这时家人来报:“相爷,现在陈相公在外面求见。”
虞允文怔了一怔,自从他回家养病之后,向赵昚推荐陈俊卿接任宰相,赵昚思考再三,终于接受了虞允文的请求,诏陈俊卿回京,接替虞允文,出任尚书左朴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其实虞允文和陈俊卿的交情原本很不错,都力主对金国用兵,恢复失地,陈俊卿比虞允文年长,资历也早一些,在赵昚刚继位时,曾极力向赵昚推荐虞允文,称他可当大任,这才有了虞允文第一次拜相经历。不过两人虽然都是主战,但随着虞允文执掌朝政以来,两人因政见不同,关系反而渐渐疏远,当虞允文发现的时候,以经出任四川宣抚使,却没有机会弥补。
等到虞允文二次拜相之后,正值危险多事之际,虞允文忙于国政,也无瑕顾及其他,等到局势渐定之后,两人又因为对赵昚任用习近之事发生争执,结果陈俊卿主动要求外调,去了建康。而现在虞允文以经恶疾缠身,只能向赵昚推荐陈俊卿接任相位,其他的就无能为力了。
想不到陈俊卿一回到临安,首先就来看自己,虞允文立刻吩咐家人:“快请。”
不多时陈俊卿走进内堂,立在病榻前。
“应求兄,有劳你来看我。”虞允文从床榻上挣扎着欲欠身行礼,偏偏无力抬起身来。
陈俊卿急忙制止道:“彬甫,你还在病中,就不必多礼了。”说着坐在病榻边,这个时候,两个人以经不在是朝中的大臣,也没有改见分岐,而是又回复到从前喜忧相同的知心朋友。
虞允文道:“应求兄,你刚出任宰相,有多少朝政大事要操心劳力,那里还有闲功夫来看我。”
第六卷 靖边 十三 鹤蚌相争4
陈俊卿轻轻叹了一口气,道:“若论治国安邦,勤免执政,立法教民,兴利除害我不及你万一,这次蒙天子招我回朝拜相,现在是勉为其难。”
虞允文也叹了一口气,轻轻摆了摆手道:“应求兄,你也不必妄自菲薄,其实你为人孝友忠敬,清严好礼,这都是好的,而且分别邪正,斥权势而无所避,亦为我所不及。只可惜你对善恶太过分明,然而执于政者,须心胸阔大,能容不堪容者,方可……”说到这里,虞允文停住了,因为他发现自己说着说着,不知觉竟又说到两人的分歧上来了。
陈俊卿也苦笑了一声,道:“林甫,你放心吧,以后我尽量少和龙大渊他们冲突就是了。不过我对军务不甚精通,现在金国现在江淮一线增加军马,又听说金主完颜雍欲往泰山封禅,不知是何用意,还望彬甫教我。”
虞允文心中却想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陈俊卿就算忍得住一时,但时间一久,也会忍不住的,但嘴上终究没有说出来。只是道:“军事方面,有韩子温执掌枢密院,他出身将门,又有带军打仗的经验,凡军伍之事多与他商议,当无大碍。金国虽在江淮一线增加军马,屯积粮草,确实似有南侵之意,金主完颜雍欲泰山封禅,或许只是掩人耳目,却也不可不防,不过现在宋金双方实力大至相当,江淮一线有李显忠坐镇,这两年应求兄出知建康,也做了不少准备工作,我看金人到也未必能够轻易得手。又或者只是希望迫使我大宋割土纳币,拱手称臣也未可知。”
说着,虞允文喘了一口气道:“不过既使战端未开,但一有风吹草动,梁克家、史浩、龙大渊这些人必会劝陛下与金国议和,应求兄当以严辞相距,绝不可与金国议和。”
陈俊卿慨然道:“彬甫,你放心,只要有我陈俊卿在朝,就绝不会与金人议和。”
虞允文又道:“不过若是金人无南侵之意,我大宋也不要轻起战端,应当积草屯粮、训练士卒、修善甲器,整兵备战。待金国有变,再侍机北伐。”
陈俊卿点点头,又道:“我记下了,北方之事就这么办了,那么南方之事,又当如何呢?”
虞允文喘了一口气,道:“广南仍是我大宋的根本,若是广南不定,则毋论北伐,乘着现在宋金无事,应当彻底平定南方,日后无论是防止金人南侵,亦或大宋北伐,都无后顾之忧。”
陈俊卿道:“现在杨炎正在平定南海海盗,他是你推荐的?”
虞允文点点头,道:“我正要说他,杨炎年纪虽轻,却是难得的将材,这次平定摩尼教,恢复大理、迫降交趾,肃清海盗,无不是谋定而后动,调度有方,用兵如神。现在李显忠、吴拱等人都以老矣,日后无论是防止金人南侵,亦或大宋北伐,都不可或缺,虽然说功多实绩,然而年纪轻轻就骤升高位,终究不是什么好事,而且也难免遭人嫉妒,我大宋将材本不多,日后应求兄应多加周旋,方使人尽其材而用。”
陈俊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