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昭烈帝 >

第329章

大汉昭烈帝-第329章

小说: 大汉昭烈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娃儿他爹,你这一天时间没见人,回来的时候脸上还挂着眼泪,究竟是干什么去了?”

    “听人说书去了,不光是我,满屋子的老少爷们无一例外都哭了,一个个眼睛红得跟兔子一样。”

    “爹爹,什么是说书啊?”

    “说书就是有人给你讲述历朝历代英雄豪杰的传奇。”

    “少跟娃儿说这些他听不懂的,给我讲讲,究竟是哪位英雄的故事把你哭成这样。”

    “今天讲的是十年前的一桩往事,

    最后,那位说书先生手中惊堂木一拍,这一回的白马义从血洒疆场犹酣战,公孙将军为国捐躯矢石间就讲完了。”

    看着哭成泪人一般的妻子还有孩儿,这名邺城百姓咧开嘴大笑起来,“说书先生说了,只要是心怀忠义之人,听了这个没人不哭的。”

    “公孙将军这等壮烈,后来刘使君给他报仇雪恨了吗?”那边哭得稀里哗啦的婆娘用衣袖擦了擦眼泪,声音有些哽咽地问道。

    “听说是报仇了,而且刘使君召集突围而出的将士,用了几年时间重建白马义从,这一次生擒袁使君,正是当年勇冠三军的严纲严都尉。”男人回忆起说书结束后,那位文士一边喝水润喉,一边回答听众的话语,跟自家婆娘讲述起来。

    出人意料的是,他那位婆娘竟然瞬间暴怒起来,“跟这种义士做对的肯定就是坏人,以后不许你说什么袁使君,就叫他袁绍!”

    “好好好,袁绍,袁绍。”

    这一夜,邺城几乎变成了不夜城,汉军儿郎浴血拼杀,对抗十几倍于自己的乌桓骑兵的壮烈故事,让每一个听过的人都心绪难平,他们回到家中之后,或是给家人绘声绘色地讲述,或是干脆招朋唤友,一大群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重复着白天里的故事,随着口口相传,故事里乌桓骑兵的数量也从十几万变成了几十万、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上百万的版本。

    听说有两个小子还因为敌军数量而较起真来,互相打了个鼻青脸肿。

    “这话本写得是真不错,尤其是把白马义从铁骑冲阵那种席卷大地的气势给写活了。”关羽手捧薄薄的话本翻来覆去地看,一边点头赞赏,一边不住地咂着嘴,直到看了三四遍,他才意犹未尽地抬起头来问道:“这是谁写的,应该重重赏赐才对。”

    “正是区区在下不才小弟我是也。”郭嘉仰头大笑,一脸的得意洋洋。

    早在两年前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刘备就曾经跟简雍、郭嘉二人围坐在小火炉旁,谋划着将干巴巴的文字变为脍炙人口、能够在广大民众之间传播的东西。

    用刘备的话来说,这就叫“通俗文学”。

    在此之后,郭嘉辗转找到几位故交好友,让他们一起研究如何写出让人听得懂、听得入迷、并且有意愿主动传播的故事,经过两年的钻研和打磨,终于,第一批的几部话本已经新鲜出炉,只等传遍大河南北的广袤地区了。

    “这才是第一批话本的第一本,今后还会整理成册、出书,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北疆英豪,主要是讲述诸位将军在幽燕各地征战、讨伐异族的故事。”郭嘉奸笑着说道:“云长兄想不想做笔生意,只要十坛美酒润喉润笔,小弟就把你写得更加威猛一些。”

    关羽是何等正直的性子,当即摆了摆手,一脸严肃地回绝了。

    郭嘉眼珠子一转,有些为难地说道:“最近我那几位好友闲聊的时候说过,怎么独守襄平、讨伐乌桓、讨伐高句丽这些战事都是关云长关将军主持,把其他人掩盖得都快看不见了,与其叫北疆英豪,还不如改名为关将军扫北录呢,见他们为此苦恼,小弟就给出了个主意。”

    “什么主意?”关羽一惊,向前倾着身子问道。

    “把关将军的一部分故事改头换面,安到其他将军身上,这样一来,大家都有露脸的机会,不就显得刘使君麾下将星云集了吗?”郭嘉眯着眼睛笑道:“他们一听就都说好,就这么来。”

    关羽顿时急了,脸色涨得更加通红,“该是谁的就是谁的,这种事情怎么能乱改?”

    “正经史书上肯定还是你关将军的啊,我们这些话本不过是戏说,适当改编一下,让人听得更过瘾,不是坏事。”郭嘉振振有词地说道。

    “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关羽拍着桌子说道,常年像是睡不醒的丹凤眼也瞪得浑圆,“你们这样乱改,以后是要向天下人谢罪的!”

    “那我不管,反正翼德兄已经托人送来了好几坛美酒,央求我把他写得勇猛一些,我们正在琢磨着让他率先杀进国内城,生擒高句丽大王呢。”

    关羽气得咬牙切齿,最后终于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沉声说道:“给你们十坛桂花酒,不许改动关某的战功。”

    “早这么说不就完了吗?”郭嘉嘿嘿一笑,转身离开了州府。

    与此同时,一支车队正穿行在黄河以南的兖州大地,从为首车头上的旗帜来看,是幽州牧刘备派出的使者。

第622章 神鬼之说() 
这支车队乘坐渡船越过黄河,一路向南驶去,据说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淮南的寿春城,那里是袁术的根据地。

    鄄城、定陶、山阳,一座座城池被他们甩在身后,袁绍袁本初的死讯也随着车队的脚步,传遍了黄河南岸。

    得知这个震撼消息之后,所有人都被震撼到了。

    袁绍是什么人物?

    那是汝南袁氏这一代的杰出代表,继承了丰富政治资源的天下楷模,说得不夸张一点,在各路世家豪强看来,只要风雨飘摇中的大汉王朝轰然倒塌,最有希望攫取权柄的就是袁绍。

    可是从群雄讨董又星散四方到现在,才过了三年时间,短短三年,虎踞天下第一大州,兵多将广且财大气粗的袁绍就一败涂地,甚至落得个冤魂索命,被自己儿子弑杀的凄惨下场。

    世事无常,不过如是。

    自从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兖州刺史曹操就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接连几天都无心理事,而是一有空闲就登上城头,向遥远的北方眺望,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一天秋高气爽,碧空万里,曹操再次站到了鄄城北门城墙上,口中喃喃自语,甚至都没有听到荀彧从城下过来时发出的声响,直到对方轻声呼唤了好几遍,他才猛然收回心绪。

    “使君在想什么?”荀谌面带微笑,稳声询问道。

    “本初死了,满门上下一个活口都没有,我与他是自幼相识的好友,听到这样的噩耗,心中怎么都放不下。”曹操长长出了一口气,涩声答道:“当年刘玄德在洛阳求学之时,与本初也有一段交情,不管怎么说,他也应该给本初留个后,这样弄死算什么事?”

    “韩文节冤魂不散,前去索命,与刘玄德有何相干?”荀彧失笑起来。

    曹操没好气地哼了一声,“这种神神鬼鬼的无稽之谈也就能哄骗无知村氓,难道文若你也相信?”

    “我不信神鬼,却信报应。”荀彧笑道:“且不说何进兄弟之事,单从袁本初强占冀州,逼死韩文节,并诛杀一干河北义士的举止看来,落到这个下场也一点不冤枉。”

    曹操沉默不语。

    这个顶着光耀家世和天下楷模之称的老朋友一向做事不地道,别人或许不知道,他曹孟德却是清清楚楚,袁绍发起狠来甚至连自家兄弟都坑,曹操也吃了好几次暗亏,只是因为多年来的交情和形势所迫,才选择隐忍下来而已。

    袁绍落得这个下场,其实也怨不得别人。

    “只是这刘玄德做事也有意思,原本怎么处置都要落下隐患或是恶名,结果他假托韩文节冤魂索命之说,反倒把自己摘出去了。”荀谌回想起前几天使者的说辞,不禁再次失笑。

    正如曹操所说,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统治者往往是不信的,但为了让寻常百姓相信,并利用鬼神之说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他们还必须表现出相信,为这种明显荒诞不经的事情做背书。

    这一次刘备派出使者,在普通人看来只是前往寿春,去袁术那里报丧,但曹操和荀彧这种聪明人眼里,这就是让他们帮忙背书,在官方层面上定个调子。

    仅此而已。

    “我方今年遭遇灾荒,正是刘使君伸出援手,如今半个兖州都指望着幽州运粮过来,使君自然应该投桃报李,展现出一些诚意。”荀彧笑了笑,继续说道:“我已经让人去各地宣扬了,就按照幽州方面的说辞。”

    曹操点点头,“如此甚好。”

    两人并肩而立,眺望着无边无垠的大地,半晌过后,荀彧才悠悠开口说道:“刘玄德尽占河北之地,下一步应该是吞下并州,与长安朝廷取得联系,如果我方不能在他整合冀州与并州之前重整旗鼓,尽快南下将中原之地纳入囊中,袁本初的遭遇,只怕会在使君身上重演。”

    “先把这个冬天熬过去吧。”曹操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然后转身走下了城头。

    由于道路崎岖难行,等到幽州使者抵达寿春城谒见自立为扬州伯的袁术之时,已经是隆冬时节。

    但是,听闻兄长死讯,袁术袁公路口中说着悲伤不已的话语,脸上却是露出了掩藏不住的惊喜笑容。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韩文节冤魂索命,当真令人大开眼界!”在听了使者那一套说辞之后,袁术摇头晃脑地叹息了一阵,满是感慨地说道:“当年本初驱逐韩文节并将他逼死在陈留,我就说过这事情不会就此了结,果不其然,最终还是被他报了仇。”

    在座众人之中不乏当年就站在袁术一边,支持他继承汝南袁氏家业的门生故吏,见自家主公给事情下了定论,便纷纷出声附和起来。

    经过七嘴八舌、不断添油加醋的讨论,事情的“完整经过”,竟然被这群唯恐天下不乱的家伙们给脑补出来了:

    当年韩馥经历了朱汉带兵上门,儿子被打断双腿的惨剧之后,为保全家人性命,便舍弃了袁绍应允给他的奋武将军之职,带着妻儿老小离开冀州前往陈留投奔张邈,谁曾想袁绍不依不饶,几次三番派出使者相逼,最终逼得韩馥自杀。

    韩馥冤死他乡,一缕魂魄不散,便又返回邺城伺机复仇,怎奈袁绍势力强盛,他只有耐心等待时机,最终在袁绍兵败被俘,送回赵忠故居的时候,韩馥才找到机会,亲手手刃仇敌,为自己和儿子报仇雪恨。

    “所以说,人生在世一定要堂堂正正,绝对不能作恶,更不能做出欺人太甚的事情,本初之死纯属咎由自取,诸公可要以此为鉴,时时提醒自己啊!”最终,袁术感慨着做了陈述,也算是给这桩无头案盖棺定论了。

    这一顿瞎话说得煞有其事,把郭嘉派来的使者都听得一愣一愣的,心说袁术这群人要是不当官了,去邺城那些说书堂里当个说书先生,也绝对是能挣上大钱的好手。

    不管怎么说,袁术是汝南袁氏硕果仅存的代表人物,他如今做出这种表态,虽然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但也无疑是给刘备帮了大忙。

    “如此一来,我们也完成了任务,可以安心北返了。”这名使者陪着笑,心中暗暗说道。

第623章 不造谣,不传谣() 
除了南下寿春的那一支车队外,郭嘉还假装不知道张邈和袁绍这些年来的龃龉,另外安排了几名使者前去陈留报丧。

    张邈与袁绍、曹操等人都是少年时期就结识的好友,时至今日已有近三十年的交情,然而从关东群雄起兵讨董以来,张邈就看不惯袁绍那一幅自以为天下尽在掌握中的嘴脸,多次出言顶撞,最终二人反目成仇。

    甚至就在曹操被兖州本地派迎接而来,奉为兖州刺史之后,袁绍还多次写信给曹操,明里暗里要他诛杀张邈。

    曹操当然不是那种被人撺掇几句就杀人的蠢蛋,更不是什么善茬,他清楚张邈在陈留拥有极强的影响力,算得上是兖州的二号大佬,只能拉拢而不能对抗,所以义正辞严地拒绝了袁绍的无理要求,同时还把袁绍的每一封亲笔信都派人送给张邈过目,张邈看后对袁绍越发恐惧和仇恨,也更加感激曹操的仗义。

    如今袁绍死了,还被安上了这么个荒诞不经的报应之说,张邈口中表示出惋惜之情,心里却乐开了花,若不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只怕他要一路欢呼着出门。

    “本初这人年轻时还好,这几年不知怎的,做事越发乖戾残暴,我们这些故友是劝也劝不得了,如今他落到如此下场,也算是咎由自取,怨不得韩文节。”张邈装模作样地叹息片刻,心中打定主意,等送走使者,他就要发动治下的兖州士人,不管是用口口相传的方式,还是写文章来记载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