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史上最强帝主 >

第115章

史上最强帝主-第115章

小说: 史上最强帝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商品。

    将刘大打发走之后,让下人小七抱着礼物便朝秦教谕家走去。(。)

第5章 三大族() 
秦教谕就住在城内距离衙门不远的地方,是个两进两出的院子,古朴端庄又不显得逼仄,院落不大,里面种满了各种花,房前屋后还有几株白玉兰,此时仲夏,倒是没有开花。

    “公子里头请!”

    一个老仆人带着刘远山和小七,一路穿过阴凉的庭院,走到后院里,对着东面的一处厢房说道:“老爷等候公子多时了!”

    我等你多时了还差不多!

    刘远山心里腹诽一句。

    原来他到秦教谕府上拜访,在门外足足被他凉了小半个时辰才入了院子。

    让小七将礼物转交给那老仆人,刘远山直了直身子,将身上的衣袍稍加整理,便进入了秦教谕半掩的书房之中。

    看到一个干瘦的老头正立在案前提笔挥毫,刘远山干净利索的“扑通”一下跪倒,向着那老家伙磕了个头,道:“学生刘远山,拜见太先生!”

    先生的先生,喊一声太先生总是没错的。

    那老头自然就是秦教谕,听了刘远山的话之后,眼皮都没有抬一下,口中轻声“嗯”了一句,然后道:“起来吧!”

    “不敢!”刘远山又磕了个头,说道:“家师临去襄阳之前,反复叮嘱小子要多来拜会太先生,小子此时方到,愧疚之至!”

    “起来吧!”秦教谕的声音漫长,终于抬起眼皮看了刘远山一眼,把他手中的大笔放在笔山上,见刘远山站起身子,又道:“你师傅倒是对你推崇的很,可惜你小子偏偏不科考,真是奇也怪哉!”

    “辜负太先生期望,还请恕罪!”刘远山此刻恭恭敬敬,像极了听话的学生。

    秦教谕不禁莞尔一笑,说道:“文章教尔曹,天子重英豪。满堂朱紫贵,都是读书人!莫要沉迷杂家之道而荒废学业,你真要做个熙熙攘攘的商人不成?”

    一上来就是大通的说教,刘远山表面无语,心里微微抵触。

    “来,看看我写的什么?”秦教谕一挥手。

    刘远山拱手低头,慢慢的走到桌子跟前,眼睛朝那宣纸上一看,上面写的原来是几句诗:“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看了这几句诗词之后,刘远山心里很不舒服。

    他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是杜甫的一首长诗,这几句算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秦教谕将这几句摘抄出来给刘远山看,无非是表达两个意思。

    一是刘远山就像那蝼蚁般的小人,为了谋求舒适的小窝,整天钻营而不顾大道,他本人却时常羡慕百丈长的大鲸,时时想着遨游沧海。

    这家伙在明里暗里讽刺自己。

    “怎么样?”秦教谕抬起头,脸部的肌肉紧缩,眼睛眯了起来。

    刘远山心中冷笑,脸色却嘿嘿憨直,提起笔毫不留情,在雪白的宣纸上挥毫泼墨,将后世毛爷爷一首著名的诗词写于其上:“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针锋相对,无声回击的相当漂亮。

    “哈哈哈!”秦教谕也是豁达之人,看到了刘远山“信手拈来”的诗,哈哈大笑,拍着手说道:“妙,妙,果然名不虚传。”

    眼中又流露出颇有惋惜的表情,摇摇头道:“可惜呀可惜,若是走正道,你天资尚在我那弟子之上!”他说的自然是王秀才。

    刘远山只微微笑不作答。

    “算了,人各有志,老夫也做不了什么?”抬头看看天,已经中午时分,道:“远来是客,你如今在房县举目无亲,今日便在我府中吃个便饭吧。”

    “不敢!”刘远山赶紧推辞。

    秦教谕拉着他的手道:“老夫祖籍广东新安县,在此为官并未带妻子,可谓孓然一人。今日你正好来,陪老夫吃个饭吧。”

    “新安县?”刘远山愣了愣,又道:“新界?”

    大明朝时候的新安县,大致包括现在的深圳和香港地区。

    “咦,你小子竟然知道新界?”秦教谕好奇心大起,道:“老夫便是新界人,你莫非去过不成?”

    能知道新安县已经了不起了,刘远山竟然知道新界这么熟悉,秦教谕不好奇才怪。

    刘远山暗道,原来是香港人啊,呵呵!

    “没去过!”刘远山道:“小子都是在书上看的。”

    秦教谕道:“早听说你所学甚杂,还真是杂的可以,走吧!”一挥大手,带着刘远山来到客厅,下人们已经准备好了酒菜。

    菜不多,只有区区四个,酒却有一坛子。

    二人分宾主坐下,秦教谕说不得又是一阵牢骚,刘远山却不跟他往科举上面扯,而是直入主题问道:“太先生,小子有个问题想问一下。”

    “说吧!”

    “地痞胡三赖,从襄阳府骗来十几个难民沿街行乞,辱骂毒打博取同情,其行为天人共愤,且就在距离县衙不远处,县里的班房就不过问么?”

    “咳咳……”秦教谕端酒的手陡然僵住!

    这个问题太过尖锐,他虽然只是分管教育这一块,可毕竟是个小官,如此事情发生在县衙面前,他多少有点挂不住。

    但,再挂不住它也是事实,稍微的呆愣之后,秦教谕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将手中的酒杯放在桌子上,道:“这件事老夫自然也知晓,可却也无能为力。”

    “为何?”刘远山问道:“黄大人是知县也是读书人,应知百姓疾苦,像胡三赖此种行为,即便不砍头也应该重罚,为何县里却不管不问?”

    “唉……”秦教谕又叹了一口气,道:“一言难尽呐,你不在公门不知官衙之事。这事起初的时候兵房书吏冯恪行便和黄大人禀报过,甚至将胡三赖也抓进了牢里,可最终还不是放了出来?”

    “为什么?”刘远山不解的问道。

    “具体情况老夫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我和冯大人私交很好,这件事你可以向他请教!”秦教谕停了一停,又低声劝说道:“三郎啊,你别看这胡三赖只是个地痞,其实背后有陈家为他撑腰,你初来房县不明白其中关节利害,最好不要随意插手是非,惹怒了那些地头的话,老夫也帮不了你啊!”

    “陈家?”刘远山以前还真没有听说过。

    “你不知道吧!”秦教谕喝了一杯酒,脸色微红,道:“惹不混,叶、袁、陈,陈家世代把持县里的户房,凡本县税收、解运、仓储、赈济、契书等皆归其司,便是黄大人也不敢轻动,你小小年纪前途无量,千万莫要和他纠纷。”(。)

第6章 拜访() 
明朝中期以来,特别是张居正一条鞭改革实施以来,县里的鱼鳞册基本上都被户房把持,这些人不是朝廷任命的官员,充其量只是地方上的豪强之辈。

    陈家把持户房,将鱼鳞册视作私产,其余的人根本就看不到,一旦知县更换,这鱼鳞册也就不知道去向,唯有之前的户房书吏熟悉本县谁谁家有多少土地。

    知县为了能够顺利的征收赋税,很多时候还要仰着这些人,否则的话到了一个县里根本就打不开局面。

    而很多户房书吏利用这个优势,竟然玩起了世袭制。

    也就是说,陈家老祖将鱼鳞册传给自己的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孙子传给重孙。整个县里谁谁家有多少地需要交税,只有他们一家清楚知道,也只有他们一家人能完成任务。

    陈家越混越大,在房县慢慢的成了一个超级势力,如今传到现在户房书吏陈承禄这一代,还将整个集团公司横向发展,跨行业布局,不但把持县里的税收和契书,还勾结地痞流氓无恶不作,什么收保护费、偶尔打劫个行脚商人,家常便饭而已。

    低贱的行业所谓倡优皂吏,吏的名声自古以来便不好,连科举考试都将这类人排除在外,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而且还不止这样。

    县衙中整个三班六房中的各科书吏,大部分都是本地豪强,他们之间明里暗里都是来往互相勾结,早就是铁板一块。

    刘远山目前不是想把这块铁板融化掉,只是单纯的想要救出那些可怜的孩子而已,所以他不会第一时间选择最冲动的手段解决问题。

    “唉……”秦教谕讲完这些,又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低声道:“如今天下不太平,陕西河南相继出了不少叛逆,苦了天下的老百姓,你说的这些孩子连衣食都没有着落,留在襄阳府早晚也是饿死,如今跟着胡三赖虽然受点气,可总算能活下去!”

    刘远山顿时无语了!

    连秦教谕都不由自主的为胡三赖讲话,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草草的吃完饭,辞了秦亭,刘远山满腹心事的离开。

    虽然秦教谕没有明确表态,可是从他的语气之中刘远山也约莫的听出来一些门道,这货明哲保身,想要他出头维护自己恐怕是不可能了。

    那么解救这些被困的小孩子,还是只能另寻出路。

    “唉……”刘远山叹了一口气,从穿越到现在,这种一筹莫展的状况还真得是少见的很,不过受制于目前的情况所限,也只能这样了。

    一路由小七带着回到居所,刘远山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新买的院子在城外,可是靠近江边,距离码头非常近。院子也很大,里面除了拥有一个三进三出的房屋之外,还有一个露天的大院子,足足有三亩多,据说以前是某个富户家的花园,现在正好给刘远山当做仓库之用。

    房县房产并不是很贵,像刘远山这么一出连着花园的大院子,也才花了四十两银子而已,这在当地来说还是高价呢!

    “院子还不错!”刘远山进入后面的房子,最后一座乃是个三层的小楼,顿时让他有种物超所值的感觉,唯一的缺憾就是整座楼是用木材搭建起来的,容易发生火灾。

    以后有时间了,要多制造些水泥出来,将这木结构换成混凝土的楼房,那样才更安全。

    刘远山心里想着,带着一帮下人登上三楼,在走廊里站着往四周一看,周围一大片民居看得清清楚楚,南面江水浩浩,江风一吹,身上的酷暑都少了好些,刘远山拍手微笑,暗道好景色。

    目光由西往东,东边大概百十丈远的地方便是房县唯一的小型码头。

    码头前停着两条船,码头上十来个工人在搬动货物,动作迟缓的很,看样子也是受了暴热天气的影响,干活并不是很积极么!

    “到屋里看看!”

    刘大打开破旧的木门,三楼的房间便呈现在了刘远山面前,这房子是木质结构,又是三楼,里面干燥得很。而且经过刘大几人的打扫,现在也非常干净,虽不至于明窗净几,倒也纤尘不染。

    就是有点热!

    顶楼麻烦真多。

    “这书架子太破了,回头给我换个新的来!”刘远山指着靠东墙的书架朝刘大指示,然后打开里面一个暗门,走到偏房中来。

    偏房很小,里面只有一个窄窄的床和一张衣柜。

    “这床也要给我换掉!”刘远山没有洁癖,可是也不愿意睡别人睡过的床。

    “被褥不用丝绸,普通棉被就可以,现在是夏天也用不到,随便搞个褥子吧。”刘远山将偏房的门关好,回到书房中已经是满头大汗了。

    “家里有没有茶具?”屋里很热,外面的走廊上却江风习习可以纳凉,现在弄套茶具过来坐在走廊上喝杯茶,看看马栏河,正是惬意的时候。

    “有,少爷,我这就去准备!”刘大带着几个人下去,不多时便抬着一个木制的小桌子上来,上面摆了一大壶茶水,还有几个小杯子。

    刘远山搬了个凳子就坐在走廊中,眯着眼深深的喝了一口茶,顿时感到心旷神怡:老子这也算是地主了,动不动就要喝茶吃东西,是不是太腐败了?

    “少爷,要不要搬个炉子过来?”刘大问道。

    这个时候的大明朝没有保温瓶,喝茶一般都是现煮现喝,可如今夏日炎炎,提个炉子上木楼显然不是什么好主意。

    “你这脑子,不要了,我喝几杯就行了!”刘远山点着刘大的头,微微一笑。

    保温瓶么?嘿嘿,生产玻璃的技术已经掌握了,保温瓶还会远么?

    刘远山正在意淫,楼前面的空地上突然跑过来一个下人,抬头对三楼的刘远山禀报道:“少爷,少爷,外面有人拜访!”

    “嗯?”刘远山停住了喝茶,有些疑惑的看下去,暗道我在房县无亲无故的,即便是和黄大人有过两面之缘,但人家堂堂父母官也不会来看我啊。

    “谁?”

    “来人说他姓冯,是县衙兵房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