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120章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第120章

小说: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日一早,卢植与何白合军一起,就于剧县誓师向西进发,向齐国的广县而去。广县为青州刺史部所在,乃是一个著名的产铁与生产兵器的基地,距离剧县只有百余里。

    何白在月前曾命人在此地购买了两万套兵器,花费了一亿多钱。不想卢植来后,只是与青州刺史部的吏员们一商谈,立时就得到吏员们的响应,平白得到两万套全新的武器装备,及三千领上好的铁甲。

    这让何白惊骇不已,武器就不说了,这铁甲与弩可是国之重器,三千领铁甲居然说给就给了。已军目前也只有下军的两千正兵全部披甲,而其他只有军侯以上才能够披甲。由此可见,这卢植也太能耐了。

    而广县多达上万人的各类工匠,完全是一个工匠之城。一年足可产五万大军装备的各类武器,也让何白眼热不已。但一想到一、两年后就将全部归于自已治下时,何白又安心了下来。

    后来才知,这并不是卢植的个人名望,而是快要前来青州上任的新刺史焦和也有意讨伐董卓,早早的就与卢植有所联系了。因此卢植取出焦和的书信后,方才让青州刺史部的吏员们大开方便之门。

    东莱郡兵全部换新之后,剩下的一万套备用武器也运回北海,将由船队运往酸枣,这才再起大军西进。这一路走得是齐国、济南、济北、东郡、济阴、陈留的道路,路程有一千三百余里。还未出齐国,卢植便就叹道:

    “在北海,一日可行百里,而在东莱与齐国,一日只能行六十里,这道路的好坏与行军的速度太大了。先秦时所建直道、驰道上万里,颇时有人责之为始皇帝的暴政之一。然两汉时却得益此暴政强盛数百年,不可不谓是受秦国之恩重矣。天明在北海大建直道,复兴此政又不害民,不可不谓是明见万里也。”

    何白谦虚的说道:“卢公过奖了,何白不足之处尚多,还欲多多向卢公请教呢。”

    卢植摇摇道叹道:“吾也曾两任太守之职,于任上除却基本的恪尽职守外,无一所成。想来除满腹别无大用的学问之外,实在不能教授天明什么。”

    何白笑道:“如今能恪尽职守,兢兢业业,爱民惜民就算不错了,安敢再盼其他……”

    卢植正欲答之,忽有斥侯来报,“报,国相,有自称国相义弟张辽者,领兵千人前来相投。”

    何白大喜,张辽来了,尼玛,还以为至少要等到吕布势穷来投之后,才能得到张辽的投效,不想却在讨董之战前就得到了张辽投奔。何白大喜之下不及向卢植说些什么,立即打马前往迎接。

    远远的望见张辽那略带紫红色的面庞,何白就兴奋的大叫:“文远,文远,想煞愚兄了。”

    原本忐忑不安,不知何白是否接纳的张辽,一见何白如此的激动与兴奋,立时安心了下来,也面带激动之色的奔向前方,叫道:“兄长……”

    来到近前,何白一把抱住张辽,就是好一阵的拍打,笑问道:“我思文远,如望穿秋水,为何文远此时方至。”

    张辽不好意思的说道:“九月我从河北召兵归来时,兄长已往北海赴任去了。我因不知京师之中的状况,所以得兄长之信,一时未及时作出反应。后张稚叔见董卓横暴,弃军投奔上党,而我又被吕奉先所力挽,一时又不能成行。直到今时天下群雄讨伐董卓,我才借机哨探敌情之事,脱离了董卓麾下,前来青州投奔兄长。”

    何白大喜,能在偶像吕布与自已这义兄之间选择了义兄,这张辽必在其中做了好一番的艰难决择。何白不由大声的赞誉张辽明智,不与董卓、吕布这等害国害民之人同流合乌,更加的坚定了张辽之心。

    何白又将张辽引见给典韦与黄忠认识,说道:“这一位是教我武艺,让我能在世间立足的兄长典韦,这一位是名为部属,实为通家之好的黄忠。此二人武艺能力皆不逊色吕布多少,且品德更胜吕布多矣。文远不凡与之相交,必有所得。”

    张辽望见典韦身形魁梧,双臂粗壮有劲,一双铁戟更是沉重,背插十数小戟,心知必是猛士之材。然而一双虎目不但不凶厉,反而更是温和似水。气势内敛,毫不张扬,仿佛已到了收发于心的宗师之境。纵不如吕布,也不会逊色多少。

    再看黄忠,面容朴实,气势凝重,然身材高大,双手粗糙,又老茧纵生,一柄金刀寒光闪闪,背负三石宝弓,腰悬数十雕翎,必是一员能战善射的猛将之才。张辽不由倒抽一口冷气,不想何白麾下竟有两位不差吕布多少的猛将了。再看到周泰、管亥等将时,张辽更是骇然,何白这义兄真雄才也,方能得到如此多的猛士相投。看来自已此来是来对了。

    何白更将为张辽准备良久的枣红千里马牵出,又亲手为张辽整理鞍鞯,奉上精良的铁甲帮忙穿戴,把张辽感动得眼泪直流。得兄如此,怎能不叫自已死心相报。

    何白任命张辽为辅正都尉,领本部千人为后军,并辅助孙乾、彭璆管理后军的两千兵马,于是大军再度前行。一路无事,当来到陈留郡时,又有斥侯前来报告。

    “报,国相,有自称雒阳故人的淳于琼领族人百余前来相投。”

    何白闻言一愕,淳于琼,他怎么来了,他不是与袁绍更好么?何白在向卢植告罪之后,带着疑惑不解的前往迎接。一见淳于琼,不等开口,淳于琼就大笑的叫道:“天明啊,汝害苦我也,没了汝的贤士酒,汝叫我日夜不能成眠,难受之极,快快,取酒来让我饮上一饮,以解酒虫。”

    何白不由哑然失笑,没想到还真有为了美酒来投的。于是回头叫道:“来人,速取十皮囊贤士酒与淳于仲简,让他醉死好了。”

    淳于琼欢喜的搓着手,接过一个皮囊后,就慌急的马上打开,仰头一顿猛饮。在一皮囊五、六斤酒下肚之后,这才面带满意的喜容打了一个酒嗝。拱手拜道:“天明,吾势孤来投,不知汝愿收纳否?”

第162章 酸枣会盟() 
在淳于琼叫酒喝酒的这段时间里,何白在心中早就想好了。淳于琼在历史中的评价只是一个二流将领,但是在此时,却是一个有名声,有能力,也是有较深资历的名将。

    淳于氏在颖川也不算什么名门望族,只是普通的豪族,但是他却能凭借自已的能力做到左军校尉一职,可见他的能力不差。至于在乌巢以一万军被曹操的五千精锐强行击破,只怕是谁放在那个位置上,都会被亲自玩命的曹操猛攻击破吧。

    要说饮酒误事,日后最多以严厉的军法相约束,还不能自律的话就转为文职,或者是不让其镇守重要的地方,不让他成为独镇一方的主将就好。

    至于好处,能让同是西园军校尉出身的前辈成为部下,这便是极大的好处。这将会让其他朝庭官员在汉室无希望时纷纷来投,开上一个很好的带头模范作用。说明确一点,淳于琼本人不算什么,却是自已又一个千金市骨的好榜样。

    何白大笑的下马拱手拜道:“仲简兄乃我在西园军中的前辈,你肯前来投我,我欢喜不尽。只是仲简兄年长于我,却不敢任意支使,就请仲简兄为我副将,一同参谋军事可好?”

    不想淳于琼丢弃酒囊,也跳下马来,并整理好衣襟,满面肃容的大礼拜见,说道:“如今汉室已衰,自袁本初年初起兵以来,眼见天下将要大乱,有志之士无不四处寻求明主相依投,希望将来能有一个好的结果。我素知明公志向高远,才华不俗,虽然年青,然久后必成大事,因此特率家人全族相依投。”

    “我心如此的肯切,又岂敢以资历与年纪在明公前面自矜。还望明公莫要见疑,我淳于琼只是明公麾下的一员小卒,但凭明主挥鞭所指,淳于琼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何白惊讶的望着淳于琼,没想到历史中的酒囊饭袋也有这般的觉悟。但还是有些迟疑的问道:“我素知仲简兄与袁本初相交厚,为何……”

    淳于琼昂然的说道:“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满朝多是袁氏故吏,与他相交厚不过是有所求罢了。然世人紧紧环绕其左右的又岂我一人?如今天下将乱,四世三公之名也将无大用矣。我自是追寻明主雄主之侧了。”

    何白又问道:“原来如此,但曹孟德亦是志向高远,才华横溢之人,仲简兄为何……”

    淳于琼微笑道:“我素与此二人相熟,袁本初为人外宽内忌,喜听美言,更喜归罪他人,在其部下需得卑微的小心侍奉。而曹孟德与袁本初多年相善,为人相类同矣,亦是外宽内忌之人。然曹孟操相较虽能听取直言,但其行事急功近利,用人不论亲疏功过,只论有用与无用。有用者,虽有大罪亦用之。无用者,虽有大功亦弃之。”

    “因此二人皆非吾之明主。唯明公内外如一,明智多情,我在麾下无需思想太多,只需忠心任事就好。纵然日后年老无用,相信也比何氏的仆奴境况更好吧。因此方才舍弃二人,投奔明公矣。”

    何白长松口气,原来如此,淳于琼在自已府中混迹多时,对府中的仆奴待遇也有所耳闻。世人只要不蠢,心中都会有杆称,是好是坏都能从中有所评断。淳于琼与袁绍、曹操二人同事多年,关系极近,对二人的品性自然一清二楚。

    欲想好过,可投袁绍,只要懂得奉承拍马,一定官禄齐至。然欲成大事,可投曹操,但什么时侯犯了曹操的大忌,死到临头只怕还难自知。而投自已,只要忠心任事,既可轻松自在,又可无需顾忌,只要不犯明法,基本无需担心什么。纵然日后无用,也会有一份不错的保证。

    所以,相对淳于琼来说,袁绍的缺点虽多,但吸引力却更在曹操之上。而今生有了自已的出现,那绝对是投自已,而不是他人了。

    何白这才欢喜的搂住淳于琼道:“好好好,仲简视我为明主,我又岂能视仲简为马前小卒。我麾下西园下军目前尚缺副将一名,仲简对西园军也算轻车熟路,就暂时出任副将一职好了。”

    淳于琼大喜的召呼众族人向何白大礼跪拜,并以臣礼拜了三拜。至此,颖川淳于氏一族正式的成为何白的臣属,这也是第一个主动向何白臣服的知名豪族。并不是像士族那般几面投注,而是真心实意的投靠。看来日后淳于氏纵无人才,也不能待之太薄。

    何白召淳于一族随军,继续前进,不一日,就到达封丘地界。袁绍初闻何白领兵前来,心中还颇有不喜,此时知卢植也一同领兵前来,顿时大喜过望,忙请诸侯一同出迎二十里,迎接海内名望的大儒卢植。

    双方见礼之后,同归酸枣,又开大宴,为卢植接风,重新会盟。袁绍望见席末的何白,就不乐的傲慢问道:“吾闻何天明曾向义帝东莱王擢用董卓,而排斥袁氏,如今为何却又来应盟讨伐董卓?如此反复无常,诚非君子所为。”

    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袁绍终是知晓何白曾在暗中捣鬼,害得袁氏失去权柄,因此对何白的印象大恶,只是目前不便算帐罢了。

    何白笑道:“袁氏一力主张除宦,却将无辜的大将军坑死,我身为大将军之侄,又岂能让袁氏得意掌权。只是不料所荐的董卓专意横暴,擅权独裁,又倒行逆施,玩弄权术,践踏国法,已成国之大贼也。因而才弃了对袁氏的私怨,随同卢公一起前来讨董。”

    袁绍惊问道:“汝是前大将军之侄?”

    “不然大将军生前,又为何无故的宠爱于我。”何白傲然的说道。

    何进的能力虽然不行,但是为人却绝对的有德有义。在当任大将军之职五、六年以来,谦虚好学,尊贤仁义,在朝中颇有人望。因此由他扶立刘辨与掌控朝政,世人基本是赞同的。然而却被自已借假诸宦之手害了,才发生如此之多的乱事来。

    袁绍面色转愧,但任自强辨说道:“大将军遭难,实为吾能所料也。”

    何白又问道:“那车骑将军呢,他可是奉前皇太后之命,与你共攻北宫的,却为何你无事,他却遭人无故杀害了?”

    这事是董卓之弟董旻教唆吴匡等人干的,但袁绍未必就不知情,当时的心中更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意,于是吱吱唔唔的半晌无语。对于曾经的主官何进,袁绍无论是真坑害还是无意坑害,但对何氏一族来说,终归是理亏的。

    而坐视何苗被害,让何氏一族就此衰败,使东莱王的帝位不稳,等等一切都是与袁氏为除宦一事引发的。因此袁绍在面对自称南阳何氏之人的何白时,只能无言以对。而且在坐会盟的十数镇诸侯,明着可有大半皆是何进曾经的部属,让袁绍就是想发怒,也不好发起,只得转与卢植说话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