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第一商 >

第8章

大宋第一商-第8章

小说: 大宋第一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原来如此啊。看起来是自家多疑了,那今日便这样吧,李兄回去之后千万好好休息,秦某告辞。”秦商心中暗笑,哥们是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你们那点小心思还能瞒得住我,笑话。

    他之所以没有打破沙锅问到底,还是不想惹麻烦,刘唐可是水浒好汉,换句话说,那是朝廷很多人的眼中钉啊,或许正因为如此,才隐瞒了身份,躲在这李家之中。

    难怪那脸上有那么一大块膏药呢,估计是想遮挡真实面容吧。

    秦商离开之后并未着急回家,依旧去大相国寺转悠,不过发现很多人看他的眼光都有点敬佩。

    想想也是,被那么个汉子给掳走了,居然还能活着回来,更重要的是,居然没有半点伤痕,这还不能令人佩服吗?

    至于那李万,也是在丫鬟的扶持之下,保镖大刘的保护之下出了大相国寺,上了一辆马车,往家中而去了。

    “小姐,今日的事情就这么完了吗?”车厢里头,坐着的是丫鬟跟李万。

    那大刘在外面赶着车。

    “完了?当然不会,这个秦商谈吐不凡,且相当神秘,自家怀疑他不是家道中落的达官贵人,就是北边来的贵胄。这事儿又不是没发生过,当年那北边来了位公子,把咱们大宋朝的女儿们哄得是团团转,就连那大名鼎鼎的名角儿李师师也险些被他骗去北方了。后来若不是内等子秦通出手,只怕连咱们的神宗皇帝都要被暗算了。”李万摇了摇头道。

    “这可怎的是好,若他真是北边来的,不知是辽国还是金国的?”丫鬟吃了一惊,她倒是没想到这些。

    “辽国已经是日薄西山,不用担心。如果真是北边来的,多半是金国的。当然了,自家也是猜测,当不得真,这回去之后还得禀报父亲,让他老人家定夺。”李万说道。

    “老爷向来神机妙算,定然能看出那厮是个什么德行。”外面赶车的大刘插了一句,这声音中有对那位老叶的尊崇,当然也有对秦商的不屑。

    “你若不说话,我倒是将你忘了,刘唐,我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在外面闹事,你在诈死之前虽已经归附了朝廷,但朝里头那些人对你可并不放心。尤其那童贯,是不会让你们梁山泊上的人活着的,记住了,你以后就是大刘,是从小便长在我李家的,绝对不能将真实身份泄露出去,否则不仅你要完蛋,恐还要牵连到我李家,明白吧?”李万非常严肃地说道。

    “小姐,若不是那人那般作为,小底也不愿乱来的。”刘唐叹了口气道。

    这里的小底自然不是后世那个意思,宋人下仆一般自称“小底”,相当于“小的”。

    “那人并未做什么过分的事情,是我自家不小心来着,你那冲动的毛病必须得改。他既然说自己做的是杂货的勾当,那多半应该在州桥附近,今日回家之后,你带些人出去打听一下,看看有没有新近开的铺子,如果有的话,不要有动静,回来告知我便是,千万不要擅作主张,明白吧?”李万又道。

    “小姐你就放心吧,若不是老爷和您,小底便已经是那孤魂野鬼了,自然不会给你们添麻烦。”刘唐点了点头道。

第十三章 琉璃() 
“爷爷,秦公子回来了!”

    小花正在拾掇桌椅,猛瞧见秦商哼着小曲儿自街上走来,欣喜地冲门内的爷爷秦老实叫了一声。

    “这回来可真够晚的,天都要黑了。”秦老实看了看天,此时天空中已经点缀着几颗星星,清澈的空气令人迷醉。

    “不晚不晚,若不是想着正事儿,倒要去瞧瞧那白矾楼的李师师唱唱小曲儿了。所谓‘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矾楼’。那也是一番享受啊。”

    这个时候,秦商已经自门外走了进来,听到秦老实的话,不由笑了笑道。

    虽说这才是他到北宋的第二天,但是因为后世的时候对历史感兴趣,对着北宋的了解也并不少,自然那中有许多谬误,可大概还是对的,所以他倒是很适应这北宋的生活。

    尽管这里没有电视机,没有电脑,也没有报纸刊物,但是北宋有北宋的好啊。

    首先那就是空气清新,这是最重要的。

    后世秦商住在一大城市中,整日不免要与雾霾为伍,哪比得上这北宋的汴梁城空气好啊。

    再说那玩乐的东西,其实也并不少,文人雅士自然是喜欢吟诗作对,或则去听听小曲儿,喝喝小酒,也有那下里巴人的娱乐,比如街头经常会瞧见的相扑。

    这些相扑可不光是男的,女的也有,穿着打扮异常大胆,看得人心脏通通直跳。

    实在不愿意,还可以去乡间转悠转悠,体验一下乡野之间的生活。

    其实在秦商看来,北宋这些人玩的才是高富帅玩的东西,整天贴在电视、电脑上的人,在后世可是被称为宅男宅女,甚至更难听点那就是碉丝男碉丝女啊,可并不好听。

    所以如果有小资情调,想要在这北宋的汴梁城找乐子,那绝对不会少的,只是每每想到几年后的靖康之耻,秦商便无心情去逗乐子了,还是早早多赚点钱,该干嘛干嘛吧,有了钱,很多事儿都好办了。

    “哈哈哈,公子果然也好这口。不过那李姑娘确实是不错。”秦老实哈哈笑道。

    “哎呀,别光顾着说美人了,秦公子你不是说今天去大相国寺办事儿吗,事情办得如何了?”秦小花打断了两个男人的谈话,开口问道。

    “小花,以后便不要叫我公子了,自家又算得了什么公子,若不嫌弃,唤我一声商哥儿或者秦哥儿都好,莫要生分了。还有秦老丈你也一样,自家又不是什么世族大家的人,何必叫公子,听着反而不舒服。”秦商笑着说道。

    “那自家便唤商哥哥如何?”秦小花一脸兴奋地说道。

    “随你吧。”秦商倒是不在意,他虽然穿越过来之后年轻了十岁,如今刚好二十出头,可这秦小花才十三岁啊,叫哥哥绝对合适。

    “那老朽就唤商哥儿吧。”

    这哥儿就不一样了,加了个儿,就是个称呼,与哥哥并不一样,所以秦老实这么叫倒也妥当。

    “说起今天大相国寺的事儿,若非遇到了一个假小子,怕早就办完了,总之今天收获不小,明日一早自家便去进货,你们在家等着就是,后天咱们便重新开张。”秦商这才回答了秦小花的问题。

    “假小子?”

    “哦,就是一女扮男装的丫头,自以为别人识不出,可男子汉有的喉结,她却没有,自家一眼便看出来了,算了,不提也罢,今儿就别忙活了,都各自歇息吧,明天也许要进好几次货,只怕你二人也要忙活半天呢。”秦商伸了个懒腰说道。

    “商哥哥不吃点东西?”

    “不了,在大相国寺里尝了些小吃,味道不错,如今也饱了,就不吃了,不过你不说自家倒是差点忘了,这是自家买的羊肉,你二人一起吃了吧,莫要客气。”说完话,秦商就放下羊肉,回屋子睡觉去了。

    北宋人多吃羊肉,猪肉反而不多,牛肉更因为禁杀,所以也比较紧俏。

    到了南宋便不太一样了,那时猪肉大行其道,羊肉反而成了有钱人的享受了,大概是南边缺少放羊的地方吧。

    秦小花和秦老实看了看那用油纸包包着的羊肉,都是心中感慨。

    “爷爷,商哥哥这人真没说的,要不然您就把您的那手绝活传与他吧?”秦小花压低了声音说道。

    “小花,爷爷知道你瞧上了商哥儿,可你要记住,这人心隔肚皮,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日后看看便知。至于爷爷那手绝活,却是绝对不能传给居心叵测之人的。”秦老实此时双目放出精芒,竟完全没有了原来老实巴交的样子。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刚亮,秦商就租了牛车出城了,说是去进货,其实就是走个过场。

    他昨天晚上盘算过了,太过新颖时髦的商品,怕是这个时代的人一时半会儿还无法接受,所以这一次进货,还是多进点时下流行的东西,然后夹杂一两样独特的货品最好。

    之前在大相国寺的时候就打听过了,时下汴梁城中比较紧俏的货,多都是进口货,像什么象牙、珊瑚、玛瑙、珍珠、乳香、没药、安息香、胡椒、琉璃、玳瑁等几百种商品。

    因为这些东西需要通过海外贸易才能获得,一般的市井黎民即便是有钱那也很难买到,秦商就决定从中挑选几样来进货,然后出售,如果价格适当低一点,那绝对会很好卖的。

    毕竟物以稀为贵,在这个世界上那一直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选来选去,秦商最终选定了乳香、没药、安息香、胡椒和琉璃这五种东西。

    其中乳香、没药跟安息香都是属于药物,进口的地方基本都是后世索马里一代,胡椒这东西他也瞧过了,几乎每家酒楼都需要,而北宋的汴梁城有七十二家大小酒楼,这还不算小的馆子,对胡椒的需求那是非常恐怖的一个量。

    当然了,这几种那都属于小本买卖,可以说是进价比较便宜,售价也不算太高。

    琉璃就不一样了,中国古代制造琉璃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时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

    唐代李亢在《独异志》中有这样的记载:

    开元间,有长安贩夫王二狗者,尝往返淄郡贩丝,微利也。一日,孤馆遇盗,财物尽失。二狗叹曰:天不助我。遂悬梁欲自尽。冥冥中见一老者,锦衣玉带,头戴朝冠,身穿红袍,白脸长须,温文尔雅,左手“如意”,右手“元宝”,高祖赐封财帛星君李相公是也。星君曰:“尔当大富贵,岂可轻生!不闻淄州出琉璃乎?”又舍元宝一枚,乃去。二狗遂贩琉璃,成长安首富。又感念星君所赐,易名元宝。

第十四章 进货() 
其实只是贩卖琉璃,便已经可以大富大贵,只是秦商志不在此,他要的是既要赚钱,还要极大的丰富咱大宋人民的生活水平。

    做人嘛,总要有点追求才是,那么大一戒指商铺,倘若只卖琉璃,那多无趣啊。

    在北宋,琉璃跟玻璃其实是混淆的,国内生产的才是真琉璃,而大多从国外进口的,那并不是琉璃,而是玻璃。

    可是宋代人分不清楚啊,所以玻璃是被当作琉璃的,这都是比玉器更昂贵的东西。

    只可惜秦商现在本金有限,琉璃进不了几样,既然是杂货铺,如果只有一两件琉璃的东西,那也太寒酸了,所以才会也搭配着进了些乳香、没药、安息香、胡椒,好充做买卖。

    戒指商铺里头,真正的古法琉璃价格可不便宜,所以秦商选择的是玻璃,然后充作琉璃来卖。

    这可不能算是挂羊头卖狗肉,因为在这个时候,玻璃还就称作琉璃。

    《魏书·西域传·大月氏》:“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於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於西来者……自此中国琉璃遂贱。”宋洪迈《夷坚丁志·瑠璃瓶》:“瑠璃为器,岂复容坚物振触?”清赵翼《陔馀丛考·琉璃》:“俗所用琉璃,皆消融石汁及铅锡和以药而成,其来自西洋者较厚而白,中国所制,则脆薄而色微青。”

    这里头所说的琉璃,那就是玻璃。

    乳香、安息香、没药和胡椒一共花去了二十贯的本钱,按照十倍利润来算,之后便可赚回二百贯,除去本钱,也有一百八十贯钱的纯收入呢。

    这玻璃进货价稍微贵一些,与秦商后世所了解的价格不太一样,一般都要贵上十多倍。

    他起初不是很理解这种价格,还觉得是戒指商铺坑人,不过后来仔细想了想,在后世,玻璃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常见的物品,可即便如此,一些玻璃艺术品还是很贵的,而在宋代,玻璃十分罕见,那价格自然十分昂贵,如此说来,玻璃进货价格贵一些,好像也属于正常。

    可即便如此,剩下的二十贯钱进到手的二十个大小和外型完全一样的琉璃灯,如果卖了之后,所得的利润却可能达到上百倍!

    当然了,这样的高额利润,只能是暂时的,如果说他这铺子出售的琉璃太多的话,那势必是会影响到汴梁城的琉璃价格的。

    所以其实真正最赚钱的,还是一些常用品,你别看那胡椒进货便宜,卖的也便宜,可是基本上不会产生什么太大的波动,除非是发生战乱之类的事情,因为这东西是消费品,不似那琉璃灯,想要坏,除非是打碎了,可是以北宋人对琉璃的珍惜,怕是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