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唐好相公 >

第939章

大唐好相公-第939章

小说: 大唐好相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陈古病的很重,那么这么长时间了,他差不多应该快病死了吧,可他也只是看起来苍白了一些,其他的都还好,并不像是那种病入膏肓的样子。

    若是病情没有继续加重,那二十多天,也该好了吧?

    可陈古的病就一直这样,未免让人觉得奇怪。

    想到陈古还没有子嗣,以及之前他在长安城派人打听到的一些事情,李恪多少明白了一些情况。

    所以,看到陈古要行礼的时候,李恪的神色十分平静,他只是看了一眼旁边的人,道:“好了,你们都先下去吧,本王跟陈将军说点事情。”

    众人领命退去,陈古还在咳嗽,这行礼的话还没有说完、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李恪却是突然一巴掌抽了过去,那陈古被眼前的一切给惊到了,下意识的出手去挡,这一档之下,就全部露馅了。

    李恪那一巴掌并没有抽下去,而这个时候的陈古,已经明白怎么回事了。

    他有点害怕,但现在还在强撑着,没有立马承认。

    “好你个陈古啊,我大唐男儿个个不怕死,你作为大将军,却这般贪生怕死,以装病的名义,不肯行军,你可知罪?”

    李恪望着陈古,而此时陈古,虽然有点惊慌,但仍旧不肯承认,道:“王爷说什么话,末将的确已经病的很重了,真没有装病啊。”

    李恪哼了一声:“没有装病,你骗得了别人,你骗得了本王,就凭你刚才的出手速度,就绝非像是个病人,还有你的神色,也只是苍白而已,你若老实交代,本王还可以考虑考虑对你从轻发落,可你若是不肯招来,那本王就只能找几名大夫,来为你亲自验证一番了,看看你陈古到底得的是什么病,竟然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好,要是真的好不了,本王就直接送你去见阎王,在这军中,你以为本王不敢?”

    李恪一点都不像是在开玩笑,这让陈古心里有点害怕了。

    只是稍微犹豫了片刻,陈古便秃噜一下的从床上爬了起来,直接就朝李恪跪拜起来。

    “王爷饶命啊,王爷饶命啊,末将知错了,末将知错了……”

    陈古的这个姿势,怎么看都不像是有病的样子,其实他之前的确生病了,不过二十来天,他的病差不多也好利索了。

    李恪看了他一眼,却并没有像刚才那般的发飙,道:“说说吧,为何要装病。”

    陈古道:“王爷,请听末将解释,末将并非那种贪生怕死之辈,只是……只是末将成名外,这两年才娶了老婆,可我的老婆到现在都还没有为末将生下一儿半女,家中老母为此很是生气,末将出征,生怕出了什么意外,导致我陈家无后,行军途中,末将生了一场病,突然想起是不是可以假装生病回家,这样兴许能够让我夫人生下子嗣,只要我陈古有了子嗣,我陈古上了战场,若是说一个怕字,我就不是人。”

    陈古声泪俱下,作为一个男人,作为一个将军,其实最讨厌的就是逃兵啊,可今天他自己却成为了逃兵,要说他心里不难受,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这二十来天,他每天都在煎熬里渡过,知道现在这一刻,把什么都给说出来了,他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李恪看了他一眼,紧接着将陈古扶了起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打仗是一件要死人的事情,你有这样的担忧和顾虑,本王能够理解,你起来吧,本王不会因此而怪罪你,这件事情,本王也会帮你隐瞒的。”

    李恪的态度改变了,其实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惩罚陈古的意思,这个陈古也算是一员猛将了,在军中的威望也还可以,不然这一次他父皇也不会让陈古领兵。

    这样的人若是能为他所用,那对他今后的事业,怕是很有帮助的。

    他要拉拢陈古,所以才做出了刚才一系列的动作。

    他这样说完之后,陈古有点意外,但紧接着就是感激涕零,道:“多谢王爷,多谢王爷啊,末将这条命以后就是王爷的,末将愿意为王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陈古表了忠心,李恪这边也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这也算是又拉拢了一个人了。

    “好了,这事既然都要隐瞒,那铁定是要隐瞒到底的,本王已经来了,平叛的事情交给本王就是了,明天本王便派人护送你回长安城去。”

    “多谢王爷。”

第1940章 平叛事() 
陈古被李恪送回了长安城。

    而就在陈古离开之后,李恪便带着兵马,浩浩荡荡的向云南之地赶去。

    而在他们这样走着的时候,李恪已经派人去打探叛军的情况了。

    李世民的诸多皇子之中,李恪是最会打仗的,他打仗的本事不比朝中的那些武将差。

    所以他很清楚这个仗该如何打。

    如今的云南已经被叛军给彻底的占领了,他必须弄清楚叛军的情况之后,才好继续出兵。

    李恪的探子效率很高,等他们来到云南边界的时候,率先出发的探子已经送了消息回来。

    军中大帐,李恪望着那些探子问道:“都调查到了什么消息?”

    “回王爷的话,叛军统领石强已经自立为大理国国王了,整个云南之地变成了他的大理国,除此之外,他还按照我大唐的分封制度,以及官员制度,对自己的属下进行了分封,甚至还在春城设立了他们大理国的京城,一应事情,皆如一个朝廷一般啊。”

    “什么,他们竟然自立为国了?”听到这话,李恪就气愤的不行,那石强算什么东西,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叛军统领罢了,他竟然敢自立为国王?

    他真把自己当回事了啊。

    这种情况,是李恪不能够容忍的,也是他们大唐所不能够容忍的。

    若是让石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那他们大唐的南边可就存在了一个致命的威胁啊,这种事情怎么能够让他发生?

    气愤的李恪恨不能立马就带着兵马冲过去,将那个石强给碎尸万段。

    不过,生气归生气,李恪并没有失去理智,而是在点点头后,让人继续说下去。

    “王爷,如今石强的手下,有兵马十万之众,而且战将也是很多,这些战将,都十分的厉害,很多都是有万夫不当之勇的,除此之外云南境内的一些土司,也与石强勾结,他们的兵力加起来,也有十万之众。”

    “如今,石强已经在春城登基,他在秋城这里,设下了五万兵马守城,专门拦截我们的唐军,而秋城守将,是石强手下的第二猛将,同时也是石强的亲弟弟石梁,这个石梁有万夫不当之勇,可以说是十分厉害的。”

    “…………”

    李恪派出去的探子都很不错,他们几乎吧云南之地可以打听到的消息,基本上都给打听到了。

    李恪听完之后,反而慢慢的冷静了下来。

    因为他不冷静不行了,在听完这些消息后,他深深的感觉到了平叛之难。

    先不说这里的地形他们不怎么熟悉,就只兵马的数量,就有很大的差别啊。

    石强叛军自己就有十万兵马,而他们只有五万兵马。

    五万兵马不算少,但跟叛军比起来,却也不多,更何况叛军除了有十万兵马外,还有一些土司的支持,这就让他越发觉得事情难办了。

    不过,虽是觉得事情难办,李恪却也没有丝毫的表露出来,如果他这样的统帅都觉得事情难办,那军中的士气,恐怕将降低到谷底吧。

    而且,李恪也只是觉得事情难办,并没有觉得事情不能办。

    那叛军掌控整个云南之地,云南之地很大,叛军的兵马不可能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吧,就比如说现在的秋城,就只有五万兵马,而且这五万兵马,可以说是叛军兵力最为雄厚的地方了。

    其他地方的兵马肯定没有这么多。

    如此的话,就给了他逐个击破的可能啊。

    他们大唐现如今的火器是很厉害的,而且他们大唐将士的战斗力比这些叛军肯定是要强悍一些,相同数目的厮杀,他自认他们唐军不会输给任何人。

    只要让他们慢慢的蚕食叛军,很快,他们就能够将整个云南之地的叛军给灭掉。

    而只要灭掉了这里的叛军,那些本地的土司就好说了,这些土司从来都是只顾自己利益的,他们就是墙头草,谁能够掌控云南,他们就依附于谁。

    所以,他们若是击败了叛军,这些土司很快就会投降他们大唐的。

    有了这个想法后,李恪反倒不怎么担心起来,打发掉那些探子之后,他便把一众将领召集了来。

    “诸位,明天我们就要进入叛军之地了,而在秋城,叛军有五万兵马准备拦住我们,只要我们能够击败他们,夺得秋城,那么我们就能够重重的打击一下这些叛军,让他们知道我们唐军的厉害,这样的话,他们必定望风而逃,所以接下来的一战,对我们来说十分的重要,大家一定要给我打起精神来,知道吗?”

    李恪是王爷,而且在军中的威望十分的不错,他这样说完之后,一众将领立马就跟着高声喝了起来?

    “平叛,平叛。”

    “灭掉他们,灭掉他们。”

    “…………”

    各种声音掺杂在了一起,让整个大帐之中的士气很是如虹。

    看到这种情况,李恪也很是满意,他点了点头:“好了,都下去准备吧,明天我们便直逼秋城,与叛军一战,等战事结束,尔等本王皆会为你们请功。”

    被李恪这般的激励,一众将士越发欣喜,连连应了下来。

    这样说好之后,次日一早,唐军继续向云南境内进发,而且直逼秋城。

    不过,就在他们向秋城进发的时候,秋城这边,石梁他们已经得到了相关消息。

    这天,秋城军中大帐内,一名探子急匆匆来报。

    “将军,大唐的那个陈古生病,大唐换了一个统领,是蜀王李恪,此时,蜀王李恪正带着五万兵马,向我们这边赶来呢。”

    陈古停兵不前这事,石梁他们都是知道的,不过直到现在他们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是陈古病了,不能带兵前来攻打他们了。

    不过,大唐用李恪换掉了陈古,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要知道,大唐的李恪名声在外,可是很会用兵的,那个陈古跟李恪比,多少还差了一点。

    所以,此刻的众人都是有点担心的。

    不过,就在探子把情况说完之后,一名青衣男子却是浅浅一笑,道:“将军,这李恪来了,并非坏事。”

第1941章 叫阵() 
“将军,这李恪来了,并非坏事。”

    这名男子说出这话之后,众人立马将目光投了过来,看到这个人,大家心里都突然安定了一下。

    因为这个人不是别人,他是他们大理国国王石强的谋士、军师,名叫吴青衣,他们的国王石强之所以能够在云南王顾良身亡之后,快速的夺取政权,就是在吴青衣的安排下完成的。

    他们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如果正要说有什么漏洞的话,就是漏掉了顾良的女儿顾梦,不过一个女孩子,而且才不过十几岁的女孩子,他们还真没有将这么一个女孩子放在眼里。

    所以,吴青衣在他们这些人的心目中的分量是很足的。

    甚至在这里,连石强的弟弟石梁见了吴青衣都要礼让三分。

    但大家真正心里安定的原因,是因为吴青衣的这句话,既然他说这不是坏事,那边肯定不是坏事了。

    “吴军师,你的意思是?”石梁望着吴青衣询问,吴青衣笑了笑,道:“这个蜀王李恪的确是个有本事的人,也是李世民诸多皇子中最能够打仗的,但跟大唐的其他名将相比,却也差了一些火候,而他作为王爷,必定心高气傲,来了之后势必立马袭击我们秋城,这样高傲的人,我们不妨给他一些甜头,让他更加的高傲,而我们这边,与附近的一些土司联手,包抄了这一股唐军,到时候就算灭不掉他们所有人,但击败他们一半兵马,应该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吴青衣这么说完之后,石梁已经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

    也就是说,他们秋城这边的确只有五万兵马,但他们还有不少土司啊,这些土司都已经臣服了他们,只要这些土司出手,那么包抄这一股唐军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而他们前期可以让李恪大意一些,这样突然袭击,胜算可就很大了。

    “吴军师言之有理,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这样做好了,派人联合附近的土司,等我们的消息,只要我们的消息到了,他们必须尽快派兵前来,围攻唐军。”

    吴青衣点点头,其他人的心里越发放松了些。

    时间过的很快,李恪带着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