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29 >

第80章

大明1629-第80章

小说: 大明1629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亦手举铁钩,大声问道:“这铁钩,有何不同?”

    台下诸人皆是仔细观看,石刚吼道:“太直!难以勾人!”

    刘胜也说:“为何不在钩前设尖刺,也可伤敌!”

    萧亦摇头,将钩倒过来给台下看,只见这钩握着的地方加长了许多,握柄内中居然是空的?

    正在疑惑间,只听萧亦道:“拿来长枪!”一名甲长赶紧将手中长枪递上,萧亦接过长枪,对准钩柄,居然直接插了进去。

    萧亦朗声道:“此钩最大的不同是可以安放于长枪枪尖,另外钩头无尖刺是因已磨平开刃!”

    “移动时可将钩背在背上,战时手持此钩足可近战,或将其安放于枪尖远处将敌拉至阵内捅杀,待我演示!”

    这杆长枪本就是大明制式长枪,再加上了足有半人身长的铁钩,范围已是不近。

    只见萧亦拿着装好铁钩的长枪,对准一个稻草人靶,深呼吸一口气,“看好!”

    一声大喝:“杀!”

    铁钩前插至草人靶脚下,忽然一转钩头直冲草人脚下,猛然一钩,已经开了刃的铁钩居然生生将草人钩断。

    “好!”

    从铁钩竖直前插到迅速回转,再到猛然回钩一气呵成,台下将士们连声叫好。只听萧亦大声道:“这是草人所以斩断,届时可将敌军其拉入阵中绞杀,然此钩又可用于对付鞑子骑兵,专斩马腿,继续看!”

    萧亦将铁钩取下,王大勇拿着从鞑子那里缴获来的精钢挑刀登台,萧亦竟是要拿着铁钩和手持挑刀的王大勇拼杀?

    “大人,大勇对上大人可不敢不尽全力!”王大勇笑着道。

    萧亦闻言哈哈大笑,“我当全力以赴!”

    “好!”

    台下众人更加紧盯台上,一刻也不敢松懈,土家沟之战立下大功的王大勇战力生猛大家都知道,萧亦此番使用铁钩和王大勇比试包括史路在内,所有人都想知道结果如何。

    只见萧亦双手紧握铁钩,王大勇双手握住挑刀,两人同时一声一大喝向对方疾冲过去。

    萧亦铁钩疾势横扫,王大勇地下一打滚躲过,翻身大吼一刀斩下,萧亦大喝:“来得好!”举钩迎上。

    众人只听‘铛’的一声,王大勇的挑刀砍到萧亦的铁钩上,王大勇见势收刀,但刀却怎么也收不回来,一看却是那两处与最前面相比显得直了许多的小钩巧妙的将自己的挑刀卡住。

    萧亦笑了一下,大喝一声,在王大勇震惊的目光中,萧亦手中的铁钩居然顺着挑刀划下!王大勇见铁钩尖处离自己手越来越近,由于萧亦之前说过那里是开刃,所以王大勇不得不放弃挑刀。

    被逼的蹭蹭后退几步,看到依然挂在萧亦钩上的挑刀,王大勇一抱拳:“大人勇猛,大勇佩服!若不是大勇事先知晓开刃,怕是已经死在大人的铁钩之下!”

    萧亦哈哈大笑,从后面轻轻松松拿下挑刀扔给王大勇,问道:“怎样,铁钩近战相比鞑子的精钢挑刀如何?”

    王大勇接过挑刀,笑道:“这副铁钩背带方便,可远可近,足以打敌军一个措手不及,又克制鞑子挑刀!”

    虽只有短短时间,但是这铁钩的战斗力已经让萧亦表现的淋漓尽致,众人是看的激昂不已,都想立刻拿到这铁钩一试。

    只听史路朗声道:“大人发明此钩,恰同戚帅发明戚刀,然戚刀专克倭刀。此钩置于枪尖可克鞑子骑兵,手持近战可克鞑子挑刀,又可于阵中拉脱敌军,请大人为此钩取名!”

    萧亦看着台下注视着自己的战士们,高声说道:“立名,万胜钩,即日起开始打制,来日配发全军!”(。)

第一百三十二章:后金东归() 


    萧亦平定了一直以来作乱的土家沟贼匪,这几日又在土家沟开铁矿,将永安堡、长宁镇境内无法安排的百姓迁入土家沟居住,记录在册并入了军户户籍之后每家每户发给田地近三十亩、种籽等物事诸多。

    至于耕牛,本来堡内耕牛数量严重不足,但是经过剿匪之后获得诸多耕牛,再由石刚去州城购买,倒也能勉强保持至少每三户有一头耕牛使用,萧亦知晓农民若是想得到不错的收成,每三户一耕牛是最低标准了。

    另外水井也不能少了,自己建不起水车,但是至少也要保证每家的土地都至少要有几口水井使用,这样才够百姓用水所需。

    器械方面,万胜钩图纸已经交给两堡匠头,让其精良打造,但同时三眼铳、长枪、刀牌、盾牌、头盔、甲胄的制作也不能停下来。

    萧亦给两堡匠头下了死命令,其他的可以尽量少些,但无论何种代价也要保证每日都必须至少打制出十副六掰尖帽盔,五杆三眼铳、十把万胜钩,尽快派发全军,最后再打制其他的刀枪甲胄。

    这样一来二去,三月、四月过去,时间进入了崇祯三年五月份,这一阶段萧亦每日都十分关注各地传来的邸报、公文,尤其是辽东传来的邸报,此时辽东战局应快结束了。

    首先,朝堂大动,内阁首辅李标果然在三月初被罢免,而成基命于四月初为内阁首辅。

    朝堂却没有随着内阁首辅的更替而平静,左都御史曹于汴被中书原抱奇弹劾其与书孙居相等五人同为山西籍,为“西党”,而工部主事陆澄源也弹劾其“朋奸”六罪,不得已上书请辞。

    京师保卫战后袁崇焕被朝臣弹劾看压大牢,礼部右侍郎韩爌乃袁崇焕座师,中书舍人原抱奇遂劾其“主和误国,宜罢。”其后又遭庶子丁进,工部主事李逢申等人弹劾,迫不得已,请辞。

    后又有兵部因试炮爆炸造成多人伤亡,兵部书梁廷栋弹劾郎中王守履失职,书南居益上疏救之,崇祯帝却认为南居益结党徇私,乃杖守履六十,将居益削籍罢归。

    朝堂大变,整日争吵不止,朝臣皆为自身利益整日弹劾这个,罢黜那个,再加上陕西传来的消息并不好,搞的崇祯是烦躁不已,而崇祯越是烦躁遭到罢黜的官员就越多,现今朝堂已是人人自危,人人自保。

    萧亦又看辽东邸报,看到了许多他以往所不知道的死守阵亡的将官,也看到了那个贪生怕死的刘策。

    大安口总兵刘策与总兵张士显并逮,于四月初十日并斩于市,随从亲兵数十人同斩,这消息石刚等人看到了顿觉大快人心,当时刘策在大安口所作所为萧亦等人都见到了,此人被杀也是出了萧亦他们的一口恶气。

    后金入边时,刘之纶请战,召募万人,分为八营,以副总兵八人分将之,然后金兵攻下滦州,驻三屯营,分兵守汉儿庄,刘之纶出蓟州,派别将吴应龙等从中路取罗文峪关,自率八营兵抵遵化,后金闻报,于三屯营派精兵三万攻之,刘之纶兵大败。

    后金兵围山,招刘之纶降,左右劝其结阵徐退,刘之纶拒绝,整军再战,崇祯三年三月二十二日为后金兵射杀,八营兵战至只剩一营。

    三月二十二日后金进攻马兰城,时副总兵金日观驻守马兰,金日观坚守马兰城,亲燃大炮,头目手足皆被烧,而意气犹盛。后马世龙令参将王世选等赴救,后金兵退,寻,又以二千骑来攻马兰,金日观与王世选等死守不下,萧亦点点头,若是日后有机会倒是可以去渐渐这个金日观。

    五月初四日,孙承宗定策,官军反攻,檄总兵马世龙屯丰润待合击;檄总兵朱梅以游击靳国臣取迁安;檄协将王维城等趋滦州合攻,以牵制迁安南援;檄中军何可纲等分双望各山,牵永平之敌;义军游刘法,守备刘启职合三万人屯滦州之莲泊,为声援,兼向导。

    孙承宗进驻抚宁,祖大寿亦来会合,于是收复滦州、迁安、永平、遵化四成,各堡十二,并获后金知府张养初、都御史马思恭、兵道贾维钥、知州杨熠、都督李际春、守备吕及第等多人,后金侵掠受阻,终是收道冷口东归,于五月份尽数退出明境,明廷闻报大振。

    京师朝臣争相庆贺,携礼登门折络绎不绝,百姓燃放炮竹相庆,形同春节。

    此次后金入口,绕道蒙古,由大安口、龙井关进,直逼京师,包括遵化在内,数城被破,墩卫更是数不胜数,糜烂北方数月,兵灾祸乱直至大同,虽被孙承宗袭出,但却掳掠人口十数万、牛羊各物繁多,实为满载而归。

    …

    前一段时间,自己土家沟之战的结果已经下来,萧亦自从回来是一句未言,只在两堡境内仍是默默的发展和训练新兵,任凭桃花堡诸人分说,四月份足足为自己的那些首级争吵了半月之久,这才定下功劳分得。

    至于他萧亦,和陈浩担心的一样,只有四个字,功过相抵,之前萧亦和石刚诸人都说过了,这次也就没人再多说,只是心中都有些为萧亦鸣不平。

    这一日,长宁镇百户官厅内,一排将官济济一堂,喜气洋洋。

    石刚首先哈哈大笑道:“今日邸报来看,鞑子终于是尽数退走了!”众人听到都很高兴,鞑子从去年十月份就袭击大安口,一直到现在已经七个多月了终于被回去。

    但是也有人不是很高兴,王大勇叹了口气道“哎,近日有不少流民都是从京师那边来的,我见到了不少家乡人,难道京师那边不收纳流民吗?”

    萧亦也是颇为无奈,“现在各处是躲避且不及,哪还会接纳流民。”

    刘世仁愤愤不平的道,“也就是我两堡会收纳,放了其他地方不被砍了首级邀功领赏就算好些!”

    众人听到都是连连点头,十分赞同。

    曾腊出列道:“大人,足够全军将士所佩戴的头盔已经全部打制完毕,只等大人分派!只是。。煤炭略显不足。”

    萧亦嗯了一声,事到如今煤炭的事情已是迫在眉睫。

    齐老也是道:“万胜钩已经制作完毕,又制作了两千多支无敌竹将军,这无敌竹将军可不是大人所在大房山时制作的了,全部是用硬竹制作,更加稳固有效!”

    萧亦点点头。

    仲阳道:“大人,听大人之命,小老儿钻研了许久的鸟铳,在加与上大人前些日子州城所请的匠头相帮,对于鸟铳的制作已经小有成效,这几日便开始制作图纸!”

    “好!”

    萧亦听的哈哈大笑,带着大家都到沙盘前,看着长宁镇境内那个一个小村堡模型,攥紧拳头。

    如今武器铠甲全部装配完毕,新兵也已经经过了数月的操练,只待上阵杀敌,已是万事俱备,是时候去处理处理那个齐家庄的事情了,这个豪强的庄子越早处理越好。

    “齐老、曾老先生、仲阳先生,你们几人可得地五十亩,银一百。其他所有的匠户、匠头每户给地二十亩、耕牛一头,肥羊三只,按出力给银三十到五十,元大昌负责派发,工钱另结。”

    元大昌一点头,“属下既刻去办。”

    “多谢大人!”

    齐老几人倒没什么好高兴的,遇到萧亦这样一个上官他们就够高兴的,其他的匠头都是十分兴奋,他们从第一天就在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如今终于得赏,如此丰厚的赏赐足够让他们欣喜若狂。(。)

第一百三十三章:吴文通() 


    刘通上前一拱手,恭敬地道:“大人,八十人的三眼铳队整日操练大人所教三段击阵法,早已是滚瓜烂熟,只等随大人上战场!”

    史路也是说道:“大人,所有将士皆是训练有成,只待和大人共上战场!”

    萧亦点点头,无论如何,火器兵都是将来一大助力,各种火器都要优先发展和考虑,然此次为何仅招募八十人的火铳手,一来因为当时堡内没有人知晓火铳如何使用,二来当时三眼火铳也没有制作出那么多,待日后是一定要大量扩充火铳手的,但不是现在。

    萧亦对着王大勇说:“大勇,明日集结夜不收马队,随我一同前往齐家庄!”

    王大勇一抱拳:“遵命!”

    ……

    第二日早,萧亦就率领夜不收三十余人从马场疾驰而出,直奔齐家庄。

    在经过了土家沟一战之后,萧亦与其永安军之名都让附近贼匪闻之丧胆,一些流窜的小股贼匪要么是被永安军当做练兵似的剿灭,要么是就此远离两堡的墩卫。

    就连那个三只手最近都是消停了许多,打家劫舍多是去别的地方,长宁镇和永安堡境内再也不来,反正地方大得很,而两堡就那么点大,既然永安军不好惹那便去别处好了。

    这么久以来除了日常的训练,夜不收就很少遇见值得动刀的流匪,早便是叨咕着手痒痒了,赏钱早花完了云云,这一次外出都是十分兴奋,戴好新发下的头盔和甲胄,新甲劲马,一个个大吼着拍马随萧亦出了堡。

    其他的战士看到萧亦居然带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