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29 >

第78章

大明1629-第78章

小说: 大明1629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处官厅是前段时间建造,原址就是萧亦在这里时居住的石房,官厅前拜访着的两座石狮仍是露着獠牙,向来人展示它的威严。

    除了官厅外,永安堡西门外新修了瓮城,萧亦这次回来便是让黄阳在原有的城池外再加修一圈城墙,永安堡附近已有近千百姓居住,但是堡仍是只有横纵七百米左右,这是远远不够的。

    永安堡的建造萧亦早在建造的时候就和齐老三人准备好了,这一份图纸的规模可谓是十分庞大,现在的永安堡只不过是第一次建造时最内的内城。

    从这天起,永安堡是时候加修一层城墙了,这圈城墙,横纵两千余,修完后永安堡将是原来的三倍有余,届时大部分的在外百姓百姓都可搬入堡内居住,再也不用居住在简易的房屋或是地窝子。

    这是一个大工程,动工之前还要于齐老等人细细商议。

    当日萧亦便和黄阳商议了许久永安堡的事情,永安堡的公文黄阳每日都投给萧亦,萧亦心中也一直有谱,这次来一是接回黄娥,二是处理下永安堡的当务之急,让黄阳按照萧亦的指示看管永安堡且可以,但这种时候遇到大事黄阳可就难以决定了,仍是需要萧亦定大局才行。

    萧亦决意永安堡今日起不再接纳流民和百姓进入,因为永安堡境内所有土地已尽皆开垦进入春耕,再接收流民无处安置不说,无地可分才是关键。

    永安堡昔日是缺民少地,如今则是处处充盈已近饱和,目前萧亦的职务还只是个管队,不能让永安堡划更大的土地开荒,也就只能暂时这样了。(。)

第一百二十八章:责任() 


    据黄阳所言,萧亦率军进入土家沟剿匪时黄娥也是十分上心,经常到黄阳那去询问那土家沟里的情况,当听说了萧亦土房山剿灭韩老六的时候,黄娥整日都是高兴不已。

    但是萧亦进入沟内和人数更多的滚刀肉作战,黄娥每每是忧虑焦心不已,每日都去祠堂给萧亦保平安。

    而且萧亦走后永安堡的百姓多有些不适应,但黄娥却经常带着一些丫鬟去下地帮助百姓干活,每日游走于百姓之间驱寒温暖问其所需,由此在永安堡境内其贤惠之名是广为流传,萧亦听后也是颇感欣慰。

    永安堡新建官厅后的一间屋内,此时这里是喜气洋洋的,大家都听说萧亦回来了,说此来是为了接黄娥去长宁镇,纷纷是恭喜黄娥。

    黄娥坐在铜镜边,身旁围着何萍和几个丫鬟,这些丫鬟本来便是萧亦当时临时所请来照顾黄娥的,这么久了黄阳也一直想给黄娥多配些更加伶俐的丫鬟。但黄娥却每每拒绝,说是有这些人在,她便是能感受到萧亦仍在她身边。

    这些时日以来,何萍闲来无事也是经常和黄娥待在一起。

    这一日萧亦归来,刚一回来便是和哥哥去处理事务,一帮子的小丫鬟也就在周围来回叽叽喳喳的说着,不时有一个出去了又跑回来,向黄娥报告着萧亦现在在哪。

    “呀,大人回来了百姓们一直送到门前,听闻大人再立新功,带两百人剿了土家沟呢!”

    ”

    “大人居然这么生猛,不知比那些其他的官兵好了多少!”皆是议论纷纷。

    何萍笑着说:“是啊,我们都是因为大人才会有今天,就是不知道史路有没有跟着大人回来。”一个小丫鬟掩嘴咯咯笑着道:“何姐怕是思念史大人了。”

    何萍大叫一声,“呀!你这小丫头片子,瞎说什么呢,看我不收拾你。”

    屋内皆是欢笑声,黄娥看着这一幕也是不断掩嘴娇笑。

    “大人来了,大人来了!”忽的一个小丫鬟慌慌张张的从正厅跑过来,何萍赶紧就把一众丫鬟驱赶出去后自己也跟着出了屋子。

    黄娥朝着何萍笑了笑,细细的梳理着辫子。

    

    萧亦一来就和黄阳处理了半日多的事情,累的也是有些浑身酸痛,这地方和自己所居住那时已经全然不同,自己都不认识路了,问过黄阳后才知道原来黄娥就住在后面。

    一忙完萧亦起身就朝着后面走去,本来他回到永安堡便是想要见到黄娥,但是被堡内堆积下来的事情拖住了半日,萧亦也不得不一一处理,特别是扩建堡墙的事,更是重中之重,容不得丝毫马虎,往后又需细细商议。

    刚刚转进后面,便看见一条长廊,何萍和一帮小丫鬟嬉笑着出来,见到萧亦都是毕恭毕敬的行了个礼,这才离去。

    萧亦走到长廊尽头的一间屋子,细细的在外面闻了闻,从房门的缝隙间传出了他熟悉的味道,再也按耐不住一把推开房门。

    进屋便见到坐在铜镜前的黄娥,黄娥蓦然回首正和刚进屋的萧亦四目相对,黄娥再也忍不住,泪水扑朔朔的落下。

    萧亦大踏步上前,不等黄娥起身便是将其一把揽入怀中,话音居然是有些不忍“娥妹子,这些日子苦了你了!”

    黄娥再也不说话,只是嘤嘤哭着奋力的拍打着萧亦的肩膀,纵然是使尽全力打在萧亦身上却也是如蚊虫一般,萧亦这一去便是几个月,她终于等到了萧亦再次回来,她紧抱着萧亦怕其再次离开。

    “随我去长宁镇,从此你我再不分开!”萧亦坚定的注视着黄娥的眼睛,黄娥从萧亦的眼中看出了许多的故事,轻轻依偎在萧亦怀中。

    “黄娥不怕受苦受难,只想跟着夫君不分开。”

    萧亦听后点点头,这些日子自己忙于长宁堡和剿匪的事情一直忽略了黄娥,让得黄娥在这孤苦伶仃一阵好等,看着黄娥噙满泪花的大眼,萧亦轻轻为其擦拭泪水,笑了一声,黄娥见萧亦笑了她也咯咯的笑了起来。

    因为长宁镇此时离不开自己,许多事都处于刚开始阶段,都需要自己回去处理,所以第二日萧亦便带着马队运送着永安堡新制作出的盾牌、长枪、甲胄等物事前往长宁镇。

    这次萧亦和黄娥同乘一马,黄娥其实是不愿这样的,但萧亦既已决定黄娥便是遵守,心中却是甜甜的。

    黄娥在前萧亦在后,两人共同骑乘着彪肥大马,黄娥就依偎在萧亦的胸前,有着满心的安全感,有萧亦在,她什么都不怕,二人身后一排排永安军战士列着整齐的队列大踏步前进。

    百姓们甚至都停下了田地中的活,那些后来的百姓都争抢着前列欲是一睹管队萧亦的真容,看到萧亦和黄娥恩爱的样子,都是欢呼着两人一人贤惠一人勇武真乃是天作之合,简直羡煞旁人。

    “看那就是管队夫人,后面的便是大人!”

    “天,大人如此威猛,怪不能剿灭土家沟的贼匪,大人和夫人实乃天作之合啊!”

    一个老者看着这场景居然是落了泪,由身旁男子搀扶着也要跪送萧亦,颤颤巍巍的喊道“大人,夫人百年好合!”

    “大人夫人,百年好合!”

    黄娥听着周围百姓的喊话,甜甜的对着萧亦说:“夫君他们在喊你威武勇猛呢!”说完也是高兴万分的听着。

    萧亦用手刮了刮黄娥的小小琼鼻,引来怀中人儿一阵较笑:“听!他们在说你我天作之合呢。”

    看着这些可爱的百姓们,萧亦手朝上一伸,身后永安军的战士们即刻停住,保持着整齐的队列冲着百姓们,百姓们见到都是看着萧亦。

    只听他朗声说道:“无论萧亦在与不在,永安堡永远是永安堡,任何贼匪都是我永安军的敌人,必将剿灭!”

    “官军本就是保民平安,萧亦惟愿治下百姓可安居乐业,肃清贼匪,为此萧亦即便刀架于颈,铳顶于前亦在所不惜!你们的仇,就是我永安军将士们的仇,萧亦代替所有永安军将士谢过大家的盛情!”

    一个男子激动的挥舞着手中的犁耙,大吼着:“永安军!”身后百姓皆是跟着欢呼,声音四扬。

    黄娥笑着紧紧靠着萧亦,此刻她感到了真正的幸福,为了萧亦再多的等待都是值得的,战士们面冲着百姓,都是感到肩上背负的责任,更是将步子迈的坚定,跟着萧亦大步走向长宁镇。(。)

第一百二十九章:到达() 


    黄阳目送着萧亦和自己妹妹远去,回去便准备扩建永安堡的事情了。

    当萧亦和黄娥同骑一马回到长宁镇,在田间劳作的百姓们人人皆是驻足相望,都不知道萧亦怀中的女子是谁,有欢喜有羡慕,也有早便倾心萧亦的女子嫉妒。

    毕竟萧亦自到大同以来种种作为都不是一般人能比,不到三十便是做到了管队官的位子,要知道王常亮做了大半辈子的管队,直到最后被通缉也还是个管队。

    而萧亦年纪轻轻且能力出众,与那王常亮自是不可同日而语,日后定是会做的更高,跟了萧亦的女子也定会随之越发尊贵。

    田地间,一家子在劳作,此时已是接近午时,正值烈日当空骄阳似火。

    一个妇人便是拿着水壶走到自家男人身边,男子擦了擦头上的汗接过水壶咕咚咕咚的喝了起来,妇人看着男人笑着道。

    “你啊,慢些喝,在这又没有人和你抢。”

    男人喝完擦了擦嘴,笑了一声道:“这种日子要是能一直过就好了。”妇人一正色,说道:“瞧你,瞎说什么,有大人和永安军在怎么会不一直这样。”

    男子自觉失言,一屁股坐在地上,看着周围的田地不再提,喜滋滋的说道:“今年定是一年好收成啊!”妇人坐在男人的身边,也是笑着看自家田地,她心中欢喜,但之前梦魇般的日子仍在她的脑海中印着,故而有些患失患得,怕这日子只是过眼云烟一场浮梦,其实这也是很多百姓心中担忧的。

    刚刚歇息一会,便见许多人大喊大叫着往官道那边跑去。男子不解,赶紧寻了一个人询问,这才得知,居然是大人回来了,据说身边还跟着一个女子。

    这倒是新鲜事,到长宁镇这么久了还未曾听说过大人中意哪家女子,男子和妇人赶紧赶过去观看。

    待赶到那却发现已经是有不少人聚集在这里,刚挤到前面便看见打头的一匹骏马,马上是萧亦,萧亦前面果真抱着一个女子!

    只见这名女子一身白色素衣,紧紧的依偎在萧亦怀里,周围是有人羡慕有人嫉妒,萧亦身后则是严谨列队的永安军战士们,他们或持大刀、扛着盾牌或手拿长枪,迈着整齐的步子前进,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嚯,这是谁家的女子啊,居然被大人相中了。”

    “就是,怎生有福气!”

    萧亦一行人并算不得多,只有几十人,一小会儿的功夫便离开了这条管道,留下的则是依旧在议论纷纷的百姓。

    萧亦赶回长宁堡官厅外,在众人的注视下,先行下马一脸笑意的将黄娥抱下马,黄娥有些害羞却不好多说什么,只是紧紧的抱着将脸埋在萧亦宽厚的胸膛里。

    周围的百姓则又是议论纷纷,但萧亦却不管那么多,只是紧握着黄娥的纤手两人步入百户官厅,身后则是几名随行的甲长随同进去。

    将黄娥带到自己的屋子里后,萧亦闭紧房门,黄娥缓缓在屋内绕着观看,最后走到衣架上,衣架上此时挂着的是萧亦的百户官服和外身甲胄。

    黄娥轻轻摸着甲胄,回首看着萧亦:“这一路以来所见、所闻,皆与永安堡相同,哥哥给民以地耕、护卫百姓周全,剿杀万恶的贼匪救百姓于水火,受民爱戴,娥妹真为夫君高兴。”

    “娥妹能做哥哥的妻子已经满足,不求其他。”

    萧亦看着黄娥愈发瘦弱的身子,一把将其揽入怀中,“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一日曾腊来找萧亦,说是头盔图纸已经备好,萧亦听后十分高兴,询问道:“曾师傅,采煤等事可是完备?”

    曾腊恭敬的回答:“所选之煤都是经过我等精挑细选仔细考虑方才决定,保证若用其炼铁必出精铁,打制出武器定为上佳。”

    萧亦点点头,他继续说“另外有我熟识匠户几十人,他们都是老匠户了,很早便跟着我一起开煤炼铁打制器械,都被我带到这里来。”

    “听说了是要来长宁镇他们都是十分高兴,举家前来,小老儿用人头担保他们之中不会有人偷工减料,大人放心。”

    萧亦看了一眼曾腊,十分高兴的说:“好!那炼铁一事便交付曾师傅了。炼出精铁,打制出上佳头盔,每人每户皆有奖赏。”

    曾腊闻言大喜过望,连连道“多谢大人,小老儿和大伙已决意即日起吃住在工房,不为大人打制出上佳的头盔绝不离开工房!”

    萧亦听了之后哈哈大笑,上前扶起曾腊,“曾师傅不必如此,你等辛勤劳作本为应得,可不要为此坏了身子,今后你等还仍要为我永安军打制盔甲、开采煤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