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29 >

第40章

大明1629-第40章

小说: 大明1629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赶巧不巧的,经过那个花头堡管屯官杨亮的身边,栽了一个跟头。

    众人只听见,“哗。”的一声,水居然都洒到了杨亮崭新的牛皮官靴上,甚至连衣裙都是沾湿了不少。

    杨亮勃然大怒,这么多人看着呢,就连王常亮都在,这让自己脸面往那哪里搁?

    那个老人连连跪下磕头,求饶。王常亮也笑着劝慰,道是老人家无心之过就算了吧。杨亮却不以为然,这要是简单放过了自己在这附近不是颜面无存?

    紧接着居然是上前一脚将老人踹倒。老人痛的惊呼一声倒在地上,远远的一个永安堡新兵看到顿时瞪大眼睛,喊了一声爹,跑来这里。

    扶起老人,新兵也是不断的帮着求饶,但是杨亮依然是辱骂不已,这还不止,杨亮居然对着身边同行的一个亲信道,“给我抽这老头五十鞭,让他知道知道老子的靴子岂是你等贱民可以碰的?”

    萧亦本来没当回事,没想到这杨亮平白生了一副白面脸,心肠居然如此狠毒。连一个老人都不放过,那个亲信听了之后夺步走到老人身边。

    其余的人都是劝了一声便是不再吱声,都是抱着看戏的心思在窃窃私语。

    那个亲信拿着马鞭走到老人身边,举起就欲挥下,大家都毫不意外,这种事太多了,甚至自己都是干过不少。

    那个新兵就抱着老人二人根本不敢还口,均是低头紧闭双眼等待着马鞭抽到自己身上。

    等了许久,却并无痛楚,老人和新兵悄悄的睁开眼睛,却见是萧亦。

    萧亦一见这人所为,毫不犹豫夺路上前,抢下马鞭。

    那个亲信居然是对着萧亦吼道,“你你你,为何夺我马鞭?!”

    杨亮也是面色难看,“萧亦,你意欲何为?”其余的人皆是精神一震,好戏到了,就连王常亮也是一旁看着不说话。

    萧亦并没有理会那个小丑似的亲信,阴沉着脸,“杨亮,你也是一堡之主,你平常就这么对待你属下的百姓?”随后指着地上还未起来的新兵和老人,“这仅仅是一个老人家,不是有意将水泼洒于你,也认错了,你也骂了,你还想怎么样?”

    杨亮怒极反笑,“我当是为了什么,原来是为了这等贱民,这等贱民我花头堡断不会接纳,也就只是你这等新建屯堡才会收拢。我今日还就要抽了,我还要抽他一百鞭。”随后对着身后的五六个亲信道,“不用管,抽便是,我还就不信萧亦你当真敢阻拦?”

    一众亲信纷纷抽出马鞭,就要越过萧亦,疾步走向老者和新兵。老者哭泣道,“大人,不要管老朽了,为了我不值得啊!”

    萧亦却不然,本来是想先以礼相待,最好不要和人闹出矛盾,也是给他个台阶下,不成想这杨亮竟如此不识台面。

    一把抽出戚家刀,吓的正在前进的家丁们皆是止步看着萧亦,萧亦昂然道,“这里乃是永安堡,不是你等泼皮撒野的地方,要想撒野滚回你的花头堡,我萧亦能阻止上百马贼犯堡,亦能阻止你这等废物!”

    随后萧亦的戚家刀好似军令一般,周围的新兵老兵立刻是围了上来,面色不善的看着杨亮和他的几个家丁,形势火药味甚浓。石刚大吼,“滚回花头堡!”

    其后众兵士皆是跟随大吼,“滚回花头堡!”

    “滚回花头堡!”

    在家丁的眼里,萧亦的兵士皆如虎狼,声势如惊雷。惊得屁滚尿流的回道杨亮身边,杨亮震惊的说不出话来,“这萧亦居然敢为了一个贱民和自己决裂?”手指颤抖的指着萧亦,“你你你,萧亦你想干什么?”

    王常亮看着形势有些不对,也只好出场讲和,笑着走到二人中间,“哎呀!你们二人不要为了一个百姓犯了忌讳,这也没什么大事,这个小子,赶紧把你爹带走。”

    那个新兵看着萧亦和众人感动不已的同时,更是暗暗发誓要为屯堡做出贡献,要誓死为总旗大人作战。听到王常亮的话,赶紧扶着老人千恩万谢的扣头离开,进入周围的永安堡军士之中了。

    杨亮震惊之后,听着王常亮的话,却并没有阻止,他虽然嚣张跋扈,但却并不是傻子,这种时候再硬气只能是自找苦头。于是转面哈哈大笑,“对对对,王大人说的是,犯不着为了一个贱…老人家,惹得不愉快。我堡内有要事,先行离开。”

    说完就是什么也不管,带着一众家丁灰溜溜的离开,临走时看着萧亦露出一股狠毒的表情,随后翻身上马。

    “哈哈哈,这厮,居然真跑了,没骨头的东西。”石刚哈哈大笑。

    王大勇也是狂笑,拍拍惊魂未定的那个新兵,“小子你也不用太担心了,有大人在,你和你爹都不会有事的,这种人怎么能和我们大人相比。”

    那个新兵跪倒在地上,“总旗大人之恩车河永世不忘,来世做牛做马相报!”老人家也于是一同欲跪倒,史路眼疾手快,知道萧亦的心思,一把扶住。

    萧亦赶紧上前扶起,对着车河安抚道,“车河你也不必如此,以后好好训练,日后上阵多杀贼虏便是报答。”又是对着周围的兵士道,“身为我永安堡的兵,岂是那等杂碎可以欺辱的,大家大可不必忧心!”

    众人哈哈大笑,于四周伏跪,齐齐道,“多谢大人!”声音传遍永安堡周身。

    王常亮一行人看着这个场面,皆是惊叹不已。

    王常亮内心震惊无比,他丝毫不怀疑这一幕的真实性,也丝毫不怀疑这六十几人的战斗力,这萧亦究竟是如何办到这一切的?

第六十三章:免费的宣传() 


    经过了刘亮的事情之后,众人都看到了萧亦对于自己属下的保护力度,王常亮甚至戏称萧亦为最‘护犊子’的总旗。

    还好不愉快的事情只发生了这一件,大家参观过了井之后便是纷纷去祠堂一观。

    众人到达祠堂,只见有两名永安堡兵士在门前守卫,这也是萧亦让黄阳特意安排的,安排两名老兵站立于祠堂前,也好让他们看看我永安堡兵士的英姿。

    这两名兵士并不似外面的卫所军一般,而是浑身精神,眼神跳跃活力得很,却是一动不动的站立于门前,二人皆是左手持着藤牌,右手紧握长枪,枪尖丝丝寒意散发而出,二人挺立于祠堂外,看着众人来到毫不畏惧。

    大家看过去,只感觉这二人周身的气势。二人目不斜视的盯着远方,眉头紧锁。和自己身后跟着的那些懒懒散散的随从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二人便是刘胜和一个小队长。

    眼光离开门前老兵,只见门前一副对联又是吸引了大多数人的目光,

    “安英灵,驱鞑平贼死沙场。”

    “中华兴,永安铁军立于天。”王常亮读了一遍,赞叹不已。门前刘胜二人听了对联,又是将身子站的更加直一些。听闻萧亦自己在祠堂前挥笔而就书写了一副对联,众人都是十分赞赏,不想萧亦光是一个武夫,还是个可以舞文弄墨的武夫。

    其实也没什么好参观的,萧亦屯堡并不算上很大。就算加上之前杨亮的事情一直到众人离开也没用上半个时辰。待得萧亦最后和王常亮拜别离开之后,萧亦看着王常亮骑着马的背影,面上的笑容终于散去,露出一股纳闷的表情,问道,“黄阳,你看出来这些人来这里干什么了吗?”

    黄阳摇摇头,“就连方圆十里一些小墩卫的甲长都来了,看这些人的目光好似在寻找着什么。”

    史路来到,“没错,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是四下查看,并不似参观,一口吃水井和祠堂也并无什么值得他们来的。”

    “有一个什么甲长鬼鬼祟祟的在拍打着城墙,被我看到了就跑了。”石刚突然道。

    萧亦忽的想到,莫非这些人大多是来看自己建造屯堡是否偷工减料?若是自己真的粗制滥造或许还会真的被抓住破绽,这种时候还会对自己念念不忘的人也就只有一个人,这李尤怎么就阴魂不散呢。

    萧亦想到此,忽的嘴角一翘,既然这李尤这么想找死,那自己不如就成全他好了。

    长宁镇李震房内,刚刚从萧亦那里回来的一众墩卫甲长们,还有几个屯堡管屯官居然大多数是来到了这里,其中那个杨亮居然是早便是到达,应该是离开了萧亦那里便是来到了这这里。

    李尤一等众人进来便是迫不及待询问,“怎么样,是否有偷工减料的痕迹?”

    大多数人摇摇头,一个甲长道,“萧亦的人看的太紧了,总有一个人看着我。”有一个也是道,“我也一样,总有一个人盯着。”

    李尤听了之后大为失望,李震也是道,“真是一群废物,这么一大帮人去了就没找到一点纰漏?我还就不信那个屯堡是铁打的不成?”的确是,这一行不但没有达成李尤二人寻找破绽的目的,反而是帮助萧亦在这十里八村的狠狠地宣传了一把。

    来过永安堡的人都是不敢相信这里在一个月之前还是一片荒地,三间瓦房而已。而对萧亦的屯丁也是有了些认识。

    李尤也是回想,道“大哥,这萧亦往日在小皇庄可没有这么大本事,这屯堡只花了半月就建造完成,如今萧亦建堡也有一月了,就算有什么也晚了。”

    杨亮忽的灵光一闪,“我离开的时候看到,萧亦的屯堡外还建造了不少地窝子,如果那些人都加入了军户户籍,或许可以在这里下些功夫。”

    李尤听了之后也是张口接道,“你们先回吧,杨总旗留下。”诸人点头,拜别出去,只留下杨亮和那李尤二人商量着什么。

    等到这一次观看之后倒也没多大的事情了,屯堡已经完全建成,百姓也都是安顿好了。银两也足够一些时日所需,现在萧亦每日都是和老兵新兵们一起训练,再打理一下屯堡,就这样过去了三四日。这一日,萧亦刚刚起身,便是从长宁镇来了一个马兵,说是管队大人王常亮有请。

    萧亦整了整行装,穿戴好自己的总旗官服,戴好腰牌。带着黄阳几人去长宁镇,到达长宁镇门前,守门的小兵看到了萧亦居然是笑着直接开门,“萧总旗来了,快快开门。”明显是认得萧亦这一行人的。

    进去了之后萧亦直接一路到达王常亮的住所,这次守门的小校居然是萧亦第一次遇见的那个,这次那个小校看见萧亦一行人连询问都没有询问,直接就是进去通报。石刚纳闷,“这个小校怎么不寻求份子钱了?”

    王大勇笑着道,“现在大人和我永安堡之名已经在这一带传开了,这小校哪还敢管大人索要贿赂。”诸人听了之后都是哈哈大笑。

    进入之后众人分宾主坐好,王常亮看着萧亦,“萧亦,前些时日我派人找到了桃花堡的林平然商谈卖人的事宜。”

    萧亦听到之后精神一震,看来是卖人的事情有进展了。“林平然?”萧亦重复了一句,疑惑的语气显然是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王常亮点了点头,“你初到大同可能没有听说过,这林平然是桃花堡的商人,虽说是商人,但是他的家底比起防守大人也是不逞多让,算作是桃花堡内的一大富户了。”

    萧亦点头,他也知道明末商人的情况,商人是明末最为富裕的群体,有些商人甚至富可敌国,例如后世的卖国八大奸商之一的范永斗,早在明朝初年,范氏就在张家口和蒙古地区做生意,历经七代,传至范永斗成为张家口地区对满蒙贸易的汉族大富商,时人称其“贾于边城,以信义著”。

    范永斗那时更是为后金偷偷输送物资和军需粮草等,而后顺治帝更是封其为‘八大皇商’之一。

    明亡之一原因便是这些奸商,而奸商又以晋商为主。

    十人之中有八人有资助后金,即便不是卖国通敌,也是藏富于己不可能帮助朝廷。还有明末的东林党,只知朝堂争论,并无任何实事所为。崇祯初年甚至江南还成立了复社,‘遥持朝政’,造成朝廷更大的弊端。对于这两种人萧亦内心是痛恨非常,日后若是有机会定然不会放过一个。

    “林平然要以每人十两购买,你觉得如何?”王常亮为难的道。

    这可真是黑心商人,居然将价格压得如此之低,这种时候外围的荒地一亩也才值十两银子。

    萧亦脑筋一转,询问,“大人以为如何?”王常亮顿了顿,这才回道,“可以了,毕竟这个时候流民遍地,想要卖人也是不容易。”

    萧亦却是道,“大人可以先这样,开口价四十两一人,毕竟那些马贼也是个个壮实,大人可以让其验人。”

    王常亮听了大为惊讶,连连道,“不可不可,那林平然又不是傻子,会花四十两买你这些马贼?”

    萧亦却是笑着道,“本来就是没打算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