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29 >

第261章

大明1629-第261章

小说: 大明1629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真的,关了半个月了,那些平日里见不到人的老爷兵整日都守在外面,去拉客人都给赶回来,但依小的看,这人能看住,但消息哪能守得住,早传出去了。”

    闻言,这行脚商点点头,囫囵将盘子里的牛肉吃的熘干净,又道:“小兄弟你是怎么想的?”

    这伙计笑了笑,说道:“现可不光是我,虽说那巡城司衙门的牙子整日巡街抓人,但这街坊四邻的嘴哪能都堵住,都在为萧帅鸣不平呢。”

    哈哈一笑,这行脚商十分满意,再次扔下几两碎银转身大步出了酒肆,衣衫来回摆动的瞬间,不经意露出一块木牌。

    “永安军飞骑营伍长……侯勇。”

    。。。。。。

    崇祯七年十一月初四日,皇极殿,朝会伊始。

    “放肆!这简直是目无王法,不遵纲常,萧亦此番大张旗鼓到底是意欲何为?”

    崇祯将一封奏疏掷于阶下,满面潮红,怒斥不已。

    温体仁见状,连连向后挤眉弄眼,随即一人出列,是为通政司右通政逢沪源。

    “启奏圣上,萧亦此举乃是诛心之行,依律当革职下狱。”

    又一人出列,是户部左侍郎刘芳。

    “臣附议,萧亦奉旨南下平贼,虽小有战功却倨傲自大,抗旨回援乃是大罪,虽聚落所有捷,却功不抵过。”

    闻言,兵部左侍郎董咏神情一紧,出列道。

    “启奏圣上,近日五城兵马司连有奏报,百姓皆在议论此事,更有数首歌谣流传民间,圣上若不顺从民意,怕。。。”

    还没等董咏说完,崇祯帝拍案起身,怒斥道:“怕?”

    “一个萧亦竟能让你惧怕至如此地步?”

    见状,内阁首辅温体仁出列,冷笑道:“启奏圣上,臣听闻董侍郎与萧亦素有交好,怕私下信件往来已是常事,为其说情也是无心之过。”

    “你!”

    董咏听后颤抖着手指向温体仁,却说不出话来。

    温体仁的话看似在为董咏说情,实则却再次按到了崇祯的软肋上,与萧亦在战场上厮杀相比,此等杀人于无形更为可怕。

    果不其然,崇祯皇帝听后更加愤怒,盛怒之下,拂袖道:“来人!将董咏革职下狱,庭杖三十,逐出大殿!”

    “圣上,臣冤枉啊!”

    “这。。。”

    崇祯皇帝说完,温体仁嘴角淡淡一撇,朝臣中却掀起了一次惊涛骇浪,朝臣纷纷为董咏下跪求情。

    董咏年近四十,天启年便如朝为官,素来誉满朝野,家境清贫已是人尽皆知,与萧亦交好结党更是无从谈起,此番明显就是温体仁栽赃陷害。

    但盛怒之下的崇祯皇帝却听不进去任何话,连带着为董咏求情的右中允刘琦、给事中孔学阳一并革职逐出大殿,此番群臣震恐,再无人敢多言。

    廷议过后,崇祯皇帝诏令当今内阁首辅温体仁到平台见驾。

    “阁老有什么话就说吧,朕想听听。”崇祯皇帝负手背对温体仁,淡淡说道。

    闻言,温体仁恭敬一拜,说道:“臣遵旨。”

    “依臣下拙见,此时应遣官员往山西,探听永安军虚实,才好对症下药。”

    崇祯听后忽然回头,说道:“阁老真是这么想的?”

    “臣所言皆是肺腑之言。”

    崇祯皇帝点点头,恨恨的道:“这个萧亦真是枉费朕一番苦心,竟敢如此三番两次与朝廷作对,与朕作对,朝廷威严何在!”

    随即,崇祯希冀的目光看向温体仁,说道:“阁老,如今各地谣言四起,朝廷可算是被架在火上烤,这入山西的人选,一定要选好。”

    温体仁听到后就知道崇祯皇帝是在询问自己,当即伏跪到地上,恳切道:“臣心已有人选。”

    “哦?”

    崇祯问道:“何人?”

    “左都御史李邦华。”

    。。。

    初五日,一身穿青色官衣的官员在几名京师缇骑的陪同下出了永定门,直奔大同镇城而去。(。。)

第四百三十三章:铁军十万入山西() 


    一晃眼到了崇祯七年的十二月十四日,这一天,萧亦在征西前将军帅府内观看从山西发来的邸报,脸上出现少有的微笑。

    在崇祯七年的十月,崇祯皇帝听闻农民军聚集陕西,便即诏令河南兵入潼、华,四川兵由兴、汉,山西兵出蒲州、韩城,湖广兵入商、洛,四省合剿农民军。

    但是战果并未有所改观,十一月月二十七日,四省联军被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与革左五营等农民军埋伏于汉中,随之官军大败,总兵杨正芳、张士达等皆战死。

    崇祯帝闻之立即将统筹战事的陈奇瑜下狱,并且诏令洪承畴挂兵部书衔,受命兼摄陕、晋、楚、豫、川五省军务,为五省总督。

    洪承畴继任后,立即开始准备更大规模地围剿农民军,传檄五省募官军以剿贼。

    十二月初,农民军高迎祥、李自成等部由陕东出终南山,进入河南,继而连克陈州,灵宝、汜水、荥阳等地,声势复震。

    崇祯帝闻言,急令洪承畴出关与山东巡抚朱大典合力围剿农民军。

    几月前风风火火的第六次扩招已经过去,那时候,萧亦率永安军斩首万级,阵杀多尔衮之余威还未散去,而各地关于朝廷与永安军一事上,亦是谣言四起。

    用十人成虎四字来形容最为恰当,起初大同镇的百姓们听到的是永安军大捷,朝廷软禁报捷兵马,并且对封赏之事毫无决断。

    这话传到整个山西时就变了个样,变成朝廷听闻永安军大捷后不但未有寸赏,反而对永安军去往京师的报捷兵马严加拷打云云。

    等到这话传遍京畿各地,乃至整个北方时那可就是什么版本的都有了,行脚商游走各地,说书人与茶客在茶楼、酒馆等地说的是唾沫横飞,乐此不彼。

    由此,各路官兵也是议论纷纷,永安军如此血战大捷也未尝获得赏赐,那自己为朝廷死战还有什么意义?

    为了让这舆论散播的快一些,萧亦将飞骑泼洒出去大半,到了现在已经是成效显著。

    看着从各地传回的信鸽卷信,萧亦嘴角一翘,自然知道如今这件事拖得越久,形势就对自己越有利的道理。

    现在崇祯皇帝与朝廷就好似被自己架在火上烤,拼的就是耐力,不过在这种漫长的等待下,萧亦自然也要为自己手中添加筹码。

    现在自己也算是与崇祯撕破脸皮,当然是拳头越硬说话的力度也就越大。

    说起第六次扩招,因为永安军是头一次进行如此规模的扩招,所以萧亦还是有些忧虑的,担忧能否招募满额,会不会是自己太心急了。

    不过现在看来,倒是自己多虑了,各地百姓的踊跃程度让负责招募的将官们都是始料未及,不仅是永安军招募满额,就连各地的分守振威营也皆是满额。

    翻开桌上由董英华等人整理出来的文册,萧亦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

    第六次扩招后,陷阵五营每营皆扩至两万,畴骑营从原本那八千经验丰富的飞骑中招募,最后勉强凑够了三千之数。

    如此后飞骑营便是缺额数千,余下的人虽然没有成功进入畴骑营,但却都原地擢升,成为飞骑营的基层军官,少者也是伍长管带着五名新兵。

    车炮营仍然是各营中人数最少的,但火炮数量却翻了个翻,原本永安军车炮营中常用的各类火炮只有一千余门左右,且皆是以小型炮为主,攻坚能力不足,就连上次聚落所之战时的那几千门炮,还是萧亦临时从各堡征召而来。

    在第六次扩招后萧亦敏锐的发现,现原有的火炮已经不能满足永安军各营的需求,永安军毕竟不能总是集中作战,总会有分兵的时候,到那时火器就不会够用了。

    那场战斗后意外缴获两门红夷炮,虽然这两门红夷炮还有很多不足,例如体型过于庞大,弹丸制作费时费力等等,但萧亦仍是十分重视,将其视作永安军火器的一次飞跃。

    所以萧亦痊愈后第一时间便叫来齐浩光与王熊,让他们两人将手头的事都停停,并且以重金和极高的待遇在各地招募匠户。

    最后让齐浩光与王熊两人挑选出一队人,以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匠户为首批人,成立永安军下属军械司,以齐浩光为主事,王熊副之。

    此后他们两个人便带着一班经验丰富的老匠头日夜围在那两门红夷炮周围,琢磨着怎么能将这两门炮改进。

    除了永安军将要首次装备重炮之外,萧亦也知道,重炮用于攻坚最好,但论起野战还是类似虎墩炮、碗口炮这类小型铜铁炮最适合,威力不俗且方便携带,自然要叫人大量制造,装配各营。

    同时也没有放下新式火炮的研发,成立军械司后效率果然比原来的老式工坊提升了数倍,分工明确。

    不过在红夷炮与新式小炮研发出来之前,永安军仍是装备着原来的火炮,只不过数量上增加了数倍。

    如此下来,仅仅是陷阵五营的精锐战兵便足有十万之巨,此外又有飞骑营万余,畴骑三千。

    历时六年,永安军终成规模。

    缓缓走到堂外,外面侍立的两个婢女连忙微微一鞠,婉声道:“大帅,史将军他们已经来过了,见大帅在处理政务,便没有。。。”

    点了点头,萧亦看了一眼大同镇暗黄的天空,缓步走出帅府,与早已等待在府外的标营骑手翻身上马,直奔南门而去。

    等萧亦马蹄声远远而去,那两个侍女才敢悄悄抬头,看着萧亦已经远去的背影,粉嫩的脸蛋上满是羞怯。

    。。。。。。

    待萧亦到达南门外的月城内时,史路、黄阳、石刚、王大勇、刘通、杨利清等六人早早便带着几十个永安军的高级将官等待于此。

    见到萧亦来到后,众将齐齐一抱拳。

    “见过大帅!”

    萧亦摆摆手下马后,协同众将登上控军台,见到城下的情形,就连萧亦也只觉得心头一阵澎湃。

    大同镇城南门上高高悬挂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曰“武定门”。

    武定门上建有重檐九级歇山顶、三层重楼一座,外有廊柱环绕,平面均为凸字形。

    萧亦与众将所在的这处控军台城墙四角各建有庞大角楼,西北角楼当地人又称“乾楼”,高大瑰丽,配合城墙上的千余垛口,显得威武雄壮。

    此刻,城外已然是一片钢铁的海洋,十万余永安军兵士严阵以待,在萧亦这个控军台上看去更加清楚。

    永安军的将士们横纵成行,无论从哪个方向上看都是整齐的一列,挺胸立在这十二月的瑟瑟寒风下,他们手中的虎枪亦散发着令人恐惧的点点寒光。

    当见到萧亦与永安军的将官们登上城楼时,只见站在最前列的那些将官齐齐一喝。

    “末将等见过大帅!”

    随即而来的便是山呼海啸、震天动地的吼声,每一名永安军的将士都用最大的声音,呐喊出自己内心的那两个字。

    “万胜!”“万胜!!”

    一万人就已经是潮水一般,更何况是十万人列队在城外,永安军的将士们衣袖相接,连绵的吼声震动平原。

    附近的百姓往事如常,忽然听到这震天的吼声袭来,往往都是惊的不知所措,木木的立在那听着这惊天动地的吼声。

    吼声刚过去不久,官道边的百姓便见到一个个骑兵朝远处疾驰而去,熟悉的人都知道,这是永安军的飞骑哨探去了。

    往常时,永安军的飞骑倒也是经常从官道上,大同镇军民皆是习以为常,但如今情形似有不同,听了刚刚的那阵吼声后,不知为何,他们的心里不知为何都有些期待。

    永安军的出征前向来是准备充分,辎重与车炮等准备妥当后,才会开始大规模的散布哨骑,最后才是大军出发,就算是在大同镇中仍是如此。

    飞骑从官道上驾马远去不久,远方便传来一阵整齐的步子声,永安军陷阵营的兵士迈着坚定的步伐从官道周围聚齐的百姓身边走过。

    。。。。。。

    崇祯七年十二月十四日上午,征西前将军、山西总兵萧亦以整顿山西兵备为由,以史路、黄阳、石刚、王大勇、杨利清五人为主将,举十万永安铁军,分自利民堡、神池口、广武、大石口、平刑关入山西境内。

    永安军此次出兵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却有理有据让人丝毫抓不到毛病,听闻永安军大兵将山西,州县军民欢呼雷动,各地贼匪皆惶惶不可终日。

第四百三十四章:山西 辽东 京师() 
自永安军南下后,便在山西开展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改革活动,事实证明萧亦选择此时南下是对的。

    在朝廷对永安军告捷一事处置不当下,整个南方几乎都处于一片舆论的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