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29 >

第256章

大明1629-第256章

小说: 大明1629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声令下,永安军飞骑尽出,追杀逃贼。

    这一日,这废弃村堡附近数里以内,汉军凄惨的尸体都是随处可见。

    这些尸体都有个共同点,首级被割下,身上一切有用的东西,例如衣甲与粗制的刀枪等也是被飞骑取下带回辎重营中,算作聊胜于无。

第四百二十四章:多尔衮(中)() 


    看着这两门炮,萧亦轻轻抚摸着黑洞洞的炮身,凝神细思,忽然哈哈大笑,这可给其余的人吓了一跳。

    身为现代人的萧亦本身就十分重视火器的发展与使用,在这种火器高速发展的时代,女真人的骑射立国本就行不通,不过是懒猫抓到死耗子而已,运气好些罢了。

    这种东西方大发展的时候,华夏人决不能落后于世界,甚至有可能的话,萧亦还要让华夏走上世界的最前列。

    在自己在世的时候,萧亦想以永安军的铁腕促使华夏提前进入改革,为后世华夏的富强奠定基础。

    萧亦自然知道这两门炮是什么炮,萧亦以往便是苦于没有此类大炮的制作方式,眼前的这两门虽然还不是后世的红衣大炮。

    不过萧亦现在手中有了这两门炮,精通制炮的工匠摸通原理还是很简单的,再将其改进发展,自然是不难!

    想到这里,萧亦回身道:“将这两门红夷炮保护好了,再过几日,咱们就用这鞑子的炮,来打他们自己!”

    石刚哈哈大笑,也上前去摸了摸炮身,顿觉一阵冰凉,看着这炮口心有余悸的道。

    “还好这两门鸟炮让俺们截住,不然不知道要战死多少弟兄!”

    萧亦点点头,向前踱了几步,其余的黄阳、史路、王大勇、石刚等人连忙簇拥上去。

    萧亦神情变幻,边走边缓缓张口道:“今日的话你们要仔细听好,今后交战时不论卑鄙与否,毋论使用何种方式。。。”

    说到这里,萧亦深吸几口气,众人都是侧耳听过去,对于萧亦将要说的话,他们都将牢记于心。

    重重吐出一口气,萧亦冷哼一声,说道:“切记一个道理,战绩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为了胜利何种方式都不卑鄙,更何况是对付这些贼寇与鞑虏。”

    萧亦环视身后诸将,忽然发现,不知何时在自己身边竟然已经聚齐了这么多的人。

    他们有些人精通运筹帷幄之道,例如史路、黄阳,已经可以独镇一方,有些人战时勇猛、悍勇,例如石刚、王大勇、刘胜、顾琳、高亮、齐战、曾经这些人。

    若是加以历练,萧亦相信他们日后也能是一方主将。

    还有些人有独特的技巧,例如擅使刀盾的郑错,擅用大刀的顾三麻子,擅使长枪的杨利清,擅长与贼寇周旋的王大山,马上功夫不弱于任何一个女且屡立奇功的畴骑营统领周宝泰。。。。。。

    这些人也都是营官的好苗子,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人,他们都有着不同的技巧与能力,现在都汇聚到自己麾下,当真是济济一堂。

    不过这些人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萧亦到来之前,他们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甚至在历史上都不会出现他们的名字。

    但是如今,他们跟着萧亦,从平民一步一步成长为如今足以左右世界格局的力量,那便是永安军。

    整个永安军在萧亦的带领下空前团结,众将如亲兄弟,将士战阵则有如一人。

    忽然间,萧亦心中升起一抹不一样的感觉,自己手中掌握的力量不知不觉竟然已经如此强大。

    萧亦走到诸将面前,一个个的去拍他们肩膀,再与他们一一对视,忽然叹了口气。

    “到了现在,你们该明白一些道理,有些事即便你不想去做,但是为了大局而考虑也要硬着头皮去做。。。你们都是我永安军的高级将官,也是本帅手中最得力的兄弟。”

    说到这,萧亦声音逐渐加重,竟是有些严厉起来。

    “本帅不希望你们一直跟在我身边,只是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下属,你们都有能力,本帅希望你们能去做一个能独镇一方,独当一面的将才!”

    说到这,萧亦喝道:“本帅可以给你们展现自我的机会,你们,能为天下百姓证明,我永安铁有能力拯救他们吗!?”

    闻言,诸人中鸦雀无声,萧亦这一番话透露的信息太多,众人还是第一次听到萧亦如此对自己说这些掏心窝子的话。

    其中史路、黄阳两个人就想的比较多也比较全面,细细将萧亦的话回味一遍后,两人猛然一惊。

    其余人也是一样,经过最初的神之后,皆是振奋不已,萧亦如此信任自己,那自己还有什么顾虑的?

    于是纷纷上前,抱拳吼道。

    “末将等谨遵大帅军令,定不辱大帅之名,为永安军而战!!”

    “使天下百姓真正太平安康!”

    闻言,萧亦哈哈大笑,高叫一声好。

    “这才是我永安铁军的人!”

    “整理军械,明日开拔,直奔镇城决战建奴!”

    “遵令!”

    。。。。。。

    五日后,距大同镇城南二十里。

    一众骑兵奔驰行进,皆是身披一身亮白全身铠,头上的避雷针一晃一晃的,不是多尔衮率领的镶白旗铁骑又是哪支军队?

    正行进时,忽然远远的几骑哨骑回来,在马上朝多尔衮一抱拳,道:“禀多罗贝勒,前方一里外又见永安墩,待奴才赶到时烽烟已燃,人马皆空!”

    多尔衮身侧的巴牙喇额真说道:“这才几里,就遇到六个如此情形的墩卫,此种墩卫在辽东可没见到过。”

    闻言,多尔衮点点头,本来想迅速行军打镇城一个措手不及,但如此看来是却是行不通了。

    “看来又是那萧亦搞的鬼,不必再理会那永安墩的事了,全军加速进军,到达镇城下与大汗合军攻城!”

    众人到了声是,正欲驾马奔行,后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不好了贝勒,不好了贝勒!”

    多尔衮皱眉看过去,居然是后军的一个蒙古佐领,这蒙古佐领身边还跟着不少蒙古轻骑,都是一副灰头土脸的模样。

    “怎么回事,你们不好好在后面看守大炮辎重,到前军来做什么?”

    闻言,这蒙古佐领带着一众的蒙古轻骑下马失声痛哭。

    “不好了多罗贝勒,永安军畴骑数千杀到,那林图巴瀚为图自保率部离去,仅凭我等不到两千人,如何能抵挡住永安军的畴骑啊。。。”

    多尔衮脑子一晕,反应过来后,饶是多尔衮自控能力极强,当下也是破口吼道。

    “什么!?”

    “后军败了,军械辎重还有那两门红夷炮都被永安军夺了?我大金可一共就四门红夷炮!!”

    多尔衮‘噌’的一把抽出亮闪闪的挑刀,豪不犹豫的就要砍下去,这蒙古佐领哀嚎一声。

    “贝勒饶命!”

    刀猛的停在这蒙古佐领身前,多尔衮脸上阴晴不断,忽然问道:“你还能集结多少部众?”

    听到自己不用死了,这蒙古佐领擦了擦冷汗,忙不迭的道:“一千余,奴才能召集一千余部众,皆可为多罗贝勒死战!”

    听到这话,多尔衮脸上由阴转晴,亲自将这蒙古佐领扶起来,安慰道:“方才是本贝勒错怪你了,你等皆有大功!”

    说到这里,多尔衮话锋一转,冷声道:“待班师回国后,本贝勒定要率我女真铁骑踏平喀尔喀部,今后这喀尔喀部的台吉就由你来做,望你能为我大金尽忠,不要走那林图巴瀚的老路!”

    闻言,这蒙古佐领心中窃喜不已,点头哈腰的道:“奴才多谢主子,奴才定带着部众死心塌地的服侍主子,万不敢生出丝毫的念想!”

    多尔衮冷哼一声,点头道:“那就好,带着你能聚齐的部众,跟在我大军后吧。”

    见这几个蒙古人一步三回头的去了,镶白旗的女真佐领阿巴汉吐了口浓痰,说道。

    “明明是这些猪狗一样的蒙古人不敢与永安军畴骑交战,多罗贝勒不杀他们便已经是天大的仁慈,为何还要许以其高位?”

    多尔衮一边策马前行,一边说道:“不过是许给些虚无缥缈的高官厚禄罢了,这些蒙古人攻城时还有用处。”

    另一个镶白旗的女真佐领哈哈大笑,说道:“用来填河?”

    多尔衮冷哼一声,没有多说。

第四百二十五章:多尔衮(下)() 


    最开始镶白旗的女真骑兵现空空如也的墩卫后,还是习惯性的将其烧掉、毁掉,但等多尔衮到来后却制止了这一行为。?

    多尔衮现,永安军的墩卫不似明朝的墩卫,虽然也是上下两层,但最对多也就只能供两到三个人驻守而已。

    而且这墩卫里什么都没有,明摆着只是用来侦查的,这种墩卫费力毁掉对后金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耽搁会师时间,萧亦还可以轻易的重建起来。

    既然如此,倒还不如尽快与皇太极会师。

    所以,多尔衮率领的镶白旗万余人的骑兵便直往镇城而去,几十里的路程,又没有辎重的拖累,女真骑兵撒丫子奔驰,最多第二日上午便可抵达大同镇城外围。

    现在的大同镇城,早在近半月前便已经开始全境戒严,等到多尔衮率领女真骑兵到达时现,这哪里是一个镇城,防备比起崇祯二年他们去过的明朝京师还要森严。

    护城河与密密麻麻的壕沟、陷阱、拒马、拐子坑等里三层外三层的将大同镇城围住,这还只是明面上的,内中还有多少他们看不清的陷阱,不得而知。

    见到镇城上人头攒动,无数杆“萧”字大旗迎风招展的模样,就连多尔衮也皱眉不已。

    其实,多尔衮还是低估了大同镇在萧亦治下的情报能力,早在多尔衮率军过河后,还远远没到镇城境内时便有飞骑侦查到了后金军的动向。

    所以,在多尔衮以为自己用最快的度赶到镇城时,想到打萧亦一个措手不及的时候,镇城却已经戒严许久,相应的准备工作进行了快有半月之久。

    大同镇城主城之外设有月城,月城之外又筑小城,这些是原来大同镇城的主体。

    而萧亦率永安军入驻大同镇城后,日日不停的修缮城郭,又在原有的小城外加筑瓮城,且是夯土包青石砖,硬度丝毫不下于主城。

    此刻,镇抚官董英华正率领大同镇总戍振威营诸将巡卫于城墙之上,自从接到女真人来袭镇城的那一刻起,董英华便一丝不敢懈怠。

    除了一万余的振威营守军以外,信任的巡抚张廷拱也很重视,主动了一道文书,招募数千民勇协助守城。

    与以往不同的事,这些民勇就真的只是协助,前方有振威营的士卒顶着,这些民勇做的多是运送弹丸、石块、檑木等事。

    董英华清楚的记得萧亦说过一句话,若是到了百姓拿着刀枪上前劈砍的时候,那必然是振威营已经全员阵亡之后!

    忽然,董英华身边的一个振威营将官指着外面,惊道:“大人,鞑子来了!”

    闻言,董英华与城上振威营的将官看过去,见到远处一抹黑线从地平线升起,愈来愈近,居然一眼也望不到尽头,待这些人近些,董英华也不由得吃了一惊。

    眼前来的再也不是衣甲杂乱的蒙古人与汉军,这万余人居然都是一身亮白铁甲的女真人,当下董英华皱紧眉头,道。

    “传本官军令,即刻起所有振威营将官不得离城一步,否则皆以违反永安军规论处!”

    “遵令!”

    就在城上的振威营开始紧张的调动时,城下的女真人也在驻马观望,皆在议论纷纷,眼中惊讶神色不断。

    在辽东与明朝境内掳掠多年,这样防备森严的城池他们倒还是第一次见,仅是这南侧的城墙上已然是密密麻麻的千余垛口,每一座垛口处除了面无表情的鸟铳手以外便是那黑洞洞的炮口。

    多尔衮身侧的巴牙喇额真看着这大同镇城,皱眉道:“多罗贝勒,若是强攻怕我旗人将要损失惨重,不如就等其余几路回军,再行攻城?”

    多尔衮本来是想带着红夷炮一鼓作气攻下大同镇城,但如今看来已然失去了先机,并且没有红夷炮。

    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虽然深信自己能拿下没有永安军驻守的镇城,但却受不了那种伤亡代价。

    不过这样一来,自己就完全失去了先到镇城的先机,若是萧亦比其余几路先赶到,那便是前功尽弃,却是难以取舍。

    就在多尔衮细细思虑时,两名各穿着红色全身甲与黄色全身甲的女真巴牙喇骑兵赶来,带来了多尔衮最不想听到的消息。

    豪格一部正红旗,在蔚州境内处处碰壁且伤亡惨重,好不容易出了蔚州境内,却又在林关口遭遇当地明军的顽强阻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