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29 >

第244章

大明1629-第244章

小说: 大明1629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黄阳与王大山、高亮几人对视一眼,皆是哈哈大笑,头也不回的道。

    “守备大人不必忧扰,一切皆有我永安军顶着,看有什么不开眼的鼠辈敢放肆。”

    闻言,成惟勇满脸的震惊,永安军的人居然连知州都不放在眼里?

    时任浑源州城知州李明浩在衙门听着城内的惊天变动,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萧亦这是要干什么?

    永安军速度极快,不到半天就控制了整个浑源州城,州城内百姓听闻永安军到来是争相欢庆,敲锣打鼓的喊打原镇城官兵。

    听着下属文员心惊胆颤的汇报,李明浩简直难以置信,就连守备成惟勇都没有什么动作便被永安军架空,这是真正的架空。

    萧亦只是象征性的派人通知了李明浩,起初李明浩还不是那么相信,召集了浑源州众多文员后准备传报守备成惟勇,一探究竟。

    但那出去传报之人刚出了衙门大门口便屁滚尿流的跑回来,说是外面永安军的人已经将府衙围的水泄不通,外人不得入,内中不得出。

    “放肆,区区武夫安敢如此!”

    “速速禀告抚台大人,治那萧亦擅权之罪!!”

    听着下面文员的厉声大唿,知州李明浩却是颓然坐了回去,他心中清楚,到了现在,这浑源州已经不是他做主了。

    余下的几日内,浑源州境内的瓷窑堡、乱岭关城等各村各屯堡皆收到了黄阳的飞骑传令。

    永安大军入驻浑源州城整肃军备,官军大兴裁撤,同时各地之振威营纷纷成立。

    与浑源州城一样,其余各地振威营的将官皆从永安军功劳簿上挑选精英担任,而军士则从当地民众中招募,待遇一点都不少。

    这些地方上的振威营皆属于浑源州振威营统御,而浑源州振威营又直属于大同镇城振威营统御,这样层层级级上去。

    最后,整个大同镇的振威营统领董英华只听萧亦的命令。

    。。。。。。

    同一时间,大同镇以北天成城内。

    天成城是大同镇上北路天成卫与镇虏卫统称,合两卫于一城,当地人亦称之为‘天城’。

    与其他卫城不同,这天成城初设便是夯土包砖筑城,于洪武三十一年砖设,万十三年重建,城周九里有奇,墙高二丈九尺。

    为大同镇上北路参将俞奎勇驻地,镇守坐堡、千总、把总将官计八人,据文册上记载。

    这天成城乃是大同镇城以北重城,驻扎天成卫、镇虏卫官军总计两千六百五十二人,马骡一千零八十二匹头。

    从上一次后金军的入口来看,这天成城如同不设,丝毫没起到一丁点的作用,就连稍稍阻挡后金人南下的兵锋都不能做到,不然后金军不会如此轻易就到达聚落所城,这些人中有多少是空饷自不得而知。

    崇祯五年八月下旬某日,天成城值守把总看着远处扬起的尘烟,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却并没有在意。

    过了半晌想起什么似的,忽然瞪大了眼睛,擦了擦眼睛周围的眼屎。

    “这这这。。。”

    “这是。。。永安军!”

    城上的官兵纷纷聚齐在城墙边上,一脸震惊的看着远远而来的这一支大军。

    若不是那高高飘扬的‘萧’字大旗,恐怕他们早就喊着‘敌袭’屁滚尿流的跑回参将府报告了。

    整齐的步子声越来越近,一众全副武装的永安军将士整齐而来,万胜的唿声直让整个天成城震动。

    是日,石刚率永安军陷阵三营以整肃军纪为由,强势入驻天成城,发现天成城军伍之废弛已经达到前所未有之境地。

    官军实数竟只有八百多人,马骡不到三百匹头,与文册上记载的两千余名战兵,一千余马兵相差甚远。

    永安军的到来让上北路参将俞奎勇又惊又怒,好歹他也是个参将,虽然直属于总兵官萧亦,但永安军如此进城就连事先通知都没有一个,简直丝毫不将他俞奎勇放在眼里!

    俞奎勇密令家丁与步卒,处处与永安军寻衅滋事,对于裁撤一事更是全城官军异口同声尽皆反对。

    虽然全城官军反对裁撤,但城中百姓听到却是踊跃支持,不断有百姓自发前来永安军军营中向石刚报告俞奎勇等将官的欺辱军民之事。

    八月下旬的某日,永安军的营外聚齐了一片哭喊要永安军为民做主的百姓,人数怕不下千人之多。

    齐战与曾经对视一眼,抱拳道:“请将军为民做主,为民除害!”

    永安军将士皆与百姓一同半跪于地,齐齐吼声传到俞奎勇的参军府中。

    “请将军整清城内,为民做主!”

    石刚神情有些动容,‘噌’的一把拔出萧亦发下的指挥红纹大刀,指向不远处的参军府。

    是日,一队队永安军陷阵三营的士卒冲出军营,以平乱为名,在当地军民踊跃帮助下擒斩鼓噪官军六百余人,坐堡、千总、把总等鼓噪将官六人,派人包围了参将俞奎勇的府邸。

    第二日,石刚拿出萧亦文书,招牌的大吼声传遍军营。

    “上北路参将俞奎勇纵容属下,欺民害民,为将却不思进取,一再贪图享乐,有大罪于民!”

    “永安大军整肃街市,平定官军祸乱,军民相安。”

    说完,在所密密麻寒风中的永安军甲士注视下,大同镇上东路参将俞奎勇被斩首于天成城北市。麻挺立在

    大同镇各地风云变动由此开始。(。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到。)

第四百零三章:封帅(第三更)() 
不提镇城外如何的变动与混乱,镇城内仍是往常一般宁静祥和,此刻在总兵府邸内。

    萧亦与黄娥手牵着手走在总兵府后院,也不知道是多久未曾有过这样的时候了。

    整日忙于政务与军务,稍有闲暇又常外出征战,走在石砖上,看着这一副的美景,萧亦也不禁感叹,真是难得能有如此的清净时光。

    永安军已经名震天下,萧亦也官至一镇总兵,每一名永安军的战士都有着自己的目标,为之努力奋斗,但给他们目标去奋斗的萧亦却有些仿徨起来。

    有时萧亦就在想,自己整日如此忙碌,甚至连妻儿都没多少时间陪伴,到底为的是什么!?

    走着走着,萧亦将满脑子的乱麻摇出头,忽然一转头直勾勾的看着黄娥,惹得黄娥脸庞微红起来,微微一笑,问道:“夫君在看什么?”

    萧亦牵着黄娥双双坐到莲花池边,将她紧紧的搂到自己怀里,深情款款道:“娥妹真是越来越美了。。。”

    黄娥静静的躺在萧亦怀里,两人良久无言,过了不知多久,黄娥忽然有些惆怅的道。

    “夫君,如此的做法不会让当今皇上猜忌吗?”

    黄娥扑闪扑闪的大眼睛看着萧亦,满是担忧,虽然黄娥不是官宦身世,也不是大户人家的小姐。

    但长久以来跟着萧亦接触的官家也不少了,耳濡目染的,对于一般的事也都是一知半解,关于崇祯皇帝对属下的猜忌风传甚广,自然也是有所耳闻,当下便有些担忧起萧亦来。

    闻言,萧亦脸上笑容不再,反而是轻叹一声,道:“是黄阳和你说的吧?”

    黄娥听后当即便大惊失色,连忙起身:“夫君,不是哥哥说的,都是妾身自己东问西问,这。。。”

    古代的男尊女卑早已深深值根在所有人心里,听到萧亦如此问法,黄娥还以为萧亦是有些怪罪黄阳。

    萧亦只是随口一问,根本没想那么多,见到黄娥的表现后也是有些哭笑不得,将黄娥一把拽到自己怀里。

    大手刮了刮黄娥的琼鼻,微笑道:“说什么傻话呢,爹和王叔去世后,娥妹你便是我萧亦此生最在意的人,黄阳又是我的兄弟,不妨事。”

    黄娥还是有些不放心,目不转睛的盯了一会后,见到萧亦真的一点都没有怪罪的意思这才安心,安心后紧接着就是满满的感动,忽然想起一件事来。

    现不说总兵了,就是一些小的防守、守备、操守等官员哪个不是三妻四妾,整日混迹在青楼,这也是人之常情了。

    反观作为一镇总兵的萧亦,且不说从来不去青楼,每日抛狐献媚的大门大户女子有多少。

    光是黄娥知道的,萧亦就拒绝了很多大同当地的豪门登门提亲。

    女方登门提亲,这是给男方天大的面子,但萧亦无不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从始至终就从来没有提过纳妾一事。

    黄娥知道,若是纳了这些世家的女子入门对萧亦各个方面都是大有裨益,但萧亦却全部拒绝,真正只是为了她。

    而且这些事萧亦从来都没有和黄娥说过,若不是有一日黄阳说漏了嘴,黄娥到现在可能都不知道,想到这里,黄娥眼中柔情似水。

    静静的趴在萧亦宽阔的胸膛间,黄娥喃喃道:“夫君千万要小心,去年春节的事不要再发生了,妾身怕。。。”

    闻言,萧亦重重点头:“今年春节,定要让你和定儿过上一个安稳的春节。”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黄阳大踏步从门外走进来,犹豫半晌,还是远远的一抱拳。

    “禀军门,钦差到了,此刻正在校场等候!”

    闻言,萧亦面色一变,终于来了!

    安抚好黄娥后,萧亦没有什么拖拉,当即起身赶往校场,而黄娥看着这个仿佛换了一个人的男人,满脸都是幸福。

    校场内此刻只有陷阵一营、陷阵三营归来,其余各营还在外执行萧亦的任务,所以显得有些空旷。

    约莫五六个京师缇骑簇拥着一个身穿绿色官服的京官站在校场上,校场内已是人头攒动,在萧亦到来之前。

    董英华、黄阳、石刚三人便已经将振威营一万余人,陷阵营四千多人集结于此。

    他们心里都知道,此番京师来人定是有大事宣布,上次自己浴血奋战终于要有个结果,他们的上官萧亦也终于能得到朝廷的封赏了,这更加让全体永安军的战士振奋。

    密密麻麻的士卒见到萧亦前来,自发将手中钢枪朝地上勐的一顿。

    “见过将军!”

    “永安军万胜!!”

    萧亦刚进校场也被将士们的激情感动,一边挥着手,一边骑行到这一排京官身前,下马一抱拳道。

    “有失远迎,还望公公赎罪!”

    来的路上萧亦已经从黄阳口中得知,此来主要之人倒不是那宣读圣旨的御马监李成海了,而是随同前来的两名京官。

    其一为礼部侍郎胡益海,应是代表崇祯前来试探萧亦,其二便是下一任的大同巡抚张廷拱。

    这太监对萧亦倒还是客气,笑呵呵一拱手,道:“萧军门再获大捷,圣上听了可是高兴的不得了,满朝文武都在夸赞永安军的威名哟!”

    萧亦微微一笑,不置可否:“这全赖将士浴血奋战,萧亦不敢居功!”

    石刚和黄阳听到萧亦谦逊的话也是笑着摇了摇头,其余的将士心下皆是自豪。

    咱的军门就是非同寻常,从来都不立功倨傲,对待下属一直都是有如亲兄弟,跟着这样的上官上阵杀敌才痛快,才能真正建功立业!

    那礼部侍郎胡益海脸上则是皮笑肉不笑,虽然这永安军的阵势让他惊心,但看着也并没多大不同,大多数人都还穿着咱大明的制式衣甲。

    其实这胡益海并不知道自己看见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永安军的战兵,其余皆是振威营的军士,甚至连战场都不会上的辅兵。

    胡益海没有说话,脸上倨傲的表情让萧亦想到了自己初到镇城时蔡佳禾等人对自己的表情,当下便有些皱眉。

    这时,李成海出列,尖细的声音传出。

    “圣旨到,大同镇守总兵官萧亦接旨!”

    萧亦半跪于地,手托在上,高声道:“臣萧亦接旨!”

    萧亦话音刚落,李成海正习惯性的要宣读圣旨,却见眼前密密麻麻的永安军士卒整齐半跪,整齐划一之程度让那些京师缇骑都心惊肉跳,这简直比京营强了太多,怪不能屡屡击败凶恶的东虏。

    “万胜!”

    这突如其来的一下子差点吓的咱们这位御马监的李公公将手里圣旨哆哆嗦嗦的扔下去,还好是没扔下去,否则这脑袋也就没了。

    这李成海恼怒的看了一眼前面,心下怒骂一声:粗鄙武夫!

    这都是些什么人,怎么竟搞这一惊一乍的东西来吓唬人!

    不过无论如何的不爽,圣旨还是要宣读完的,李成海清了清嗓子,继续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林丹汗不堪大用,败逃青海,以致京北藩屏尽失,闻建奴南下,朕心甚忧。。。”

    “。。。萧亦率所部永安军大败建奴于聚落所,斩首七千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