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29 >

第183章

大明1629-第183章

小说: 大明1629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役宣府总兵候世禄战死,所部宣府军四万被全歼。

    期间祖大寿三次出城想要突围,都被蒙古、女真人联军击败而回,又得报数路援军皆溃,候世禄已经战死,只得坚守城池,再不敢战。

    ……

    闻之后金再度西侵,崇祯帝大惊失色。

    先是诏令就近的宣府总兵候世禄与辽东各军入援,却没有想到,不到三日就都被后金击败,四镇总兵候世禄、吴襄、张吉甫、宋伟皆战死在入援的路上,余部几乎都被全歼。

    一时间京师四处人心惶惶,崇祯命京师各处戒严,同时急召大同总兵官韩世猛领兵马入援大凌河,又赐孙承宗以方宝剑,领他统率辽东、大同各镇军马驰援大凌河。

    韩世猛接到圣旨后,立即传檄大同各路参将、游击,让他们一起到镇城,商议入援之事。

    其中三次大捷,崇祯亲自赞誉‘勇冠诸边’的萧亦,韩世猛又怎么会放过,亲自为萧亦写了一份文书。

    这时镇城已经云集了大同各路将官的兵马,一个镇城已经不能驻扎下如此多的兵马,一个偌大的营盘沿着镇城的城墙拔地而起。

    这是萧亦第二次见到成规模的大明兵马,第一次是在快两年前,京师保卫战的城下,那个时候萧亦满心的惊惧,并没有多注意细节。

    萧亦到达镇城脚下时,只见到众多旗帜在大风中猎猎作响,这处营盘虽然扎的毫无章法,但却仍是传出一股军伍之中独有的肃杀之气。

    还未进入营盘,就见到营盘内外行走的官兵,皆是顶盔披甲,触目所见尽是穿着皮甲、布面甲、绵甲的来往军士。

    这其中也有少量身穿铁甲铁盔,满身傲气的士卒,那些是已经到来的参将、副将、游击将军的亲卫家丁。

    萧亦注意到,大多数人的盔甲几乎都涂上了黄色,加之四处飘扬的黄底黑子旗,一片的黄色海洋。

第三百零四章:四路游击,商邀入援() 


    进入营盘后,见到这些军士多是神情疲惫、麻木,或是靠立在木桩、营帐周围说说笑,还有的躺卧在地上休息,很多人身上的衣甲也是陈旧不堪。

    看到萧亦与其身后的十几个永安军夜不收,精良的衣甲、每人胯下两匹战马,别在腰间亮闪闪的弯刀,让这些赶来入援辽东的士卒惊讶的互相交谈,对着萧亦一行人指指点点。

    各地的将官都听到了宣府、辽东各军的惨败,四镇总兵官惨死,畏惧之余,入援的其余三个游击将军也将自己的家底都带了出来。

    此时营内大多是他们的正兵营、督标营军士,马步混杂,内中也有三成的骑兵。

    这些正兵才是大明编制上真正的官军,虽不如辽东的边军,但那股气势和衣甲的整齐度上,各地的操备官军与他们相比,也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

    后续的各地卫所军也在陆续赶来,不过那股乱哄哄的阵势,内中甲胄不齐全,与萧亦见到过的王子顺流民营并无二致,只是人数多罢了。

    韩世猛为了方便调度各军,便不在城内,昨日在城外营盘中设立中军大帐,整日穿戴衣甲坐于此处,协调各地的入援军。

    很快萧亦就来到了韩世猛的中军大帐外,一杆高招旗设立在最显眼的地方,上书一斗大的“韩”字,迎风飘扬。

    中军大帐前站着一列定盔披甲的魁梧军士,这些人是韩世猛的总兵督标营,整个大同镇最为精锐的正兵,跟随韩世猛久经阵战。

    身子笔直而挺拔,站立在营帐外目不斜视,一动不动,萧亦也在暗自点头。

    这些督标营的军士是韩世猛亲自训练,相比下一任的大同总兵王朴,韩世猛也算是作战勇猛,操训有才能。

    想到这里,萧亦却是有些可惜的摇摇头,敢战,能战的都死光了,剩下的就都是些庸碌无为,惧死怯战之辈了。

    这时中军营帐最前面一个将官,身着一身铁甲,是韩世猛的家丁队官候丁禄,他见到萧亦前来,面带笑容的迎上来:“萧兄弟,你且稍待,我去通禀总兵大人。”

    萧亦点头微笑道:“有劳候将军了。”

    没过多久候丁禄走出来,为萧亦掀起营帐,笑道:“萧兄弟,军门大人请你进帐一叙。”

    萧亦对候丁禄感谢一声,当先走进营帐。

    进入后,双目环视账内,只见左右共三人跃然立于帐中,最前方一人坐于首位,是为大同总兵官韩世猛。

    据萧亦所知,这大同镇现协守副总兵之职空缺,设有分守参将九人。

    分别称作东路、北东路、中路、西路、北西路、井坪城、新坪堡、总督标下左掖、威远城参将,其中威远城参将万历八年革除。

    东路参将叫做马后光,萧亦是见过一面的,此人生的一副尖刻嘴脸,满脸的阴沉。

    参将职责是戍守地方,除非有兵部凋令或是皇帝下旨,不然就连韩世猛也调动不了他们。

    韩世猛所能带动的只有本部正兵,与大同镇入卫游击将军四人,这四人其中自然包含了新任的东路游击将军萧亦,其余三名游击将军已经入帐。

    见到萧亦进来他们分别与萧亦寒暄搭话,显得是多年未见的亲兄弟一般。

    从左到右,分别为西路游击将军孟西平,中路游击将军葛福全、北路游击将军任全,此次入援将由他们三个与萧亦共同随韩世猛出征。

    韩世猛为萧亦一一介绍完后,众人落座,萧亦行了参拜之礼,大声道:“末将东路游击将军萧亦,见过韩军门。”

    韩世猛连忙上前扶起萧亦,上下打量萧亦身上穿着的铁甲,见到萧亦腰间的佩刀,惊讶之余问道:“萧亦,现你手上有多少兵马?”

    萧亦来之前早已计算清楚,当下毫不迟疑的道:“回军门,末将手中有两营战兵两千,此外,又有军壮数千。”

    韩世猛哦了一声,看向萧亦,眼神中颇有期盼神色:“萧亦,本军门若是让你领军入援,你能带出多少敢战军士?”

    韩世猛话音一落,中路游击葛福全满脸笑意:“永安军若是尽数出征,那我们的胜算将大大增加。”

    说完,西路游击孟西平也是含笑看着萧亦。

    萧亦抱拳道:“永安军正兵两千,可随时听候军门调遣!”

    说完,葛福全惊讶的道:“萧亦,你总数也就两千兵,若是尽数随军入援,州城各处如何守护?”

    “是啊,要知道现在南边可不平静…”孟西平想起南方糜烂的流寇,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此次随军入卫虽然没有明说。

    但几个人都知道,这可是送死之战,鞑子勇猛且有人数优势,宣镇四万军入援被全歼,满打满算,大同的入援军也就三万余,不及宣镇。

    加之辽东数路兵溃,虽有孙承宗调遣,但剩下的一些兵痞已难成大势,想想就让他们心头泛起阵阵凉意,这不是去送死是什么。

    不过现在有永安军随同,韩世猛心间倒也多了一丝能获胜的希望。

    如此压力之下,孟西平等人也就顾不得镇守地方的安危了,都把自己的老底子,能带出来的全带出来了,人数多了也能壮壮胆不是。

    萧亦微笑道:“军门、大家不必忧虑,振威营军士三千把守蔚州绰绰有余。”

    中路游击将军葛福全笑道:“有三千振威营军士镇守,想来我大同东路当可无忧,由此,我中路也能沾沾光。”

    韩世猛满意的点点头,沉声道:“东虏侵我土地,烧杀劫掠,尤甚可恨!我等身为大明官军,世受国恩,纵使马革裹尸,亦唯有舍身报国尔!”

    韩世猛说完,葛福全、孟西平、任全三人皆是一抱拳,大吼道:“纵使马革裹尸,也要斩杀东虏于马前!”

    萧亦心中也是振奋不已,韩世猛他们不同于后十几年的大同将官几乎是人人避战怯战,这个时候还是有敢战的将领的。

    不过心中突然升起一丝悲伤,若是按照历史的发展,这支入援军也将在长山被埋伏全歼,总兵官韩世猛、三路游击力战而死。

    其后继任的大同总兵官王朴与几路游击将军,对后金人是闻之丧胆,王朴更是在松锦大战中率部先逃,若那时的大同总兵不是王朴,而是韩世猛,宣府总兵不是李明辅而是候世禄,还会有那样的惨败吗?

    如今自己来了,永安军两千士卒随自己大小数战皆成精锐,也已经有了一战之力,这种事还会发生吗?

    先到这里,萧亦也是跟着孟西平三人抱拳道:“末将这便赶回蔚州,整军备战,誓杀东虏!”

    韩世猛四人看向萧亦,眼神中充满了惊讶,韩世猛道:“好!待永安军汇合后,出征入援!”

    “谨遵军门将令!”

第三百零五章:分配战守,杀回辽东() 


    回到蔚州,萧亦立即便开始着手准备入援之事。

    不比其他明军怯战畏惧,永安军的士卒人皆敢战。

    直到了现在,几乎每个永安军的士卒都经历过数场生死搏战,对于与后金鞑子作战,已无任何畏惧之心。

    辽东的老军三十二人,听闻将出师辽东,个个激动不已,过了快两年,萧亦终于又带着他们杀回去了!

    在这些老军的影响下,其他的士卒也个个热血沸腾,出战名额已经敲定,永安军五个营全部出战,振威营三千人留守蔚州。

    这一天李二牛、元少恭、周定三人不断来找萧亦,说他们手下的振威营军士也想参战,各营的把总等都争抢出战名额,想立战功。

    人皆敢战,萧亦欣慰之余也很烦恼,萧亦是不可能让敢不敢操练两个月的振威营新兵参战的,那等于去送死。

    自己手上现在石刚统率的一营、史路统率的二营、周宝泰训练两月的骑兵营可作为正兵出战,共约两千五百人。

    除此之外,又有王大勇统率的夜不收分队四百余人用以沿途哨探情报,刘通率领的火器营三百余人用作远程火力,黄阳带领的辎重营三百余人携带粮米、军械、草料、铅弹等军需物资,行军在外,这些都是缺一不可。

    还有旗牌、标兵、锣鼓手等,这他们都算作辅兵,这些人在战场上无甚大用,甚至还可能由于惧怕敌军率先逃跑而影响士气,但也不可或缺。

    萧亦对此一向是精简从事,即便如此,也有一百余的辅兵随行。

    这些是将要出战的兵马,算了算,总计约有三千七百余人。

    除此之外,蔚州是自己的大本营,在这里经营了这么久,是不容有失的,思虑再三,萧亦准备让李二牛及振威一营驻守蔚州。

    元少恭、周定的二三营分别前往桃花堡、长宁镇与永安堡协守,蔚州境内其他的村堡萧亦是有心无力,只能让这四处主要屯堡互呈四角之势,这样万一有人来犯,也好随机而动。

    萧亦相信,凭借四堡的坚城利炮,现在的贼寇都是万万难以攻克的,即便是蒙古人来袭,不上几万也难以对蔚州造成威胁。

    ……

    同一日的晚间,萧亦桌上摆放着一本本文册,这些是战守人员的分配,明日便要随军出征了,这些事务都要打点清楚,免得后院起火,得不偿失。

    正考虑时,一人在外面轻声道:“卑职李二牛,见过将军。”

    “哦,是二牛啊,进来说话。”

    萧亦急忙起身出去将李二牛迎进大堂,并亲自为李二牛倒上了一杯酒,这使得李二牛受宠若惊,连连起身。

    将李二牛安抚坐好,萧亦道:“二牛不必拘束,当成自己家一样。”

    李二牛答谢一声,却坐的更板直了一些,萧亦见到后也没有去管,只是淡淡问道。

    “你可能在想,为什么我没有感到害怕?”

    心中所想被戳破,李二牛却不敢承认,连道不敢:“不不不,将军怎么,怎么会害怕那些蛮夷…”

    萧亦轻笑一声:“于本将面前你不必说假,鞑子来势汹汹,这次又连破数路边军,就连候世禄等四个总兵都战死在辽东,这次可以说是必死之战,对吗?”说着,萧亦含笑看向李二牛。

    虽然在说女真人声势如何如何,但李二牛见到,萧亦眼神中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反而是烈火熊熊。

    欲言又止,犹豫半晌,李二牛一咬牙道:“将军既然知道,为何还要奉诏入援?”

    闻言,萧亦起身背对李二牛,淡淡的语气传来:“鞑子虽然勇猛,但我们也没有必要妄自菲薄,我泱泱华夏,从来都不畏惧此等蛮夷,不出师辽东,难道就看着鞑子屠戮我军民吗?!”

    “这…”

    李二牛急急起身,还是说道:“将军,此战凶险吶,不可去送死啊!”

    萧亦回身,举起酒杯道:“来,二牛,共饮此杯。”

    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