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29 >

第155章

大明1629-第155章

小说: 大明1629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

    紧接着王湛便为萧亦介绍身后一干同僚,其中萧亦自然见到了那两人,一身青色官衣,人群中躲躲闪闪的同知郑文举与令吏周有成。

    这两人由于与桃花堡的李世有些交情,李世被萧亦杀了之后便一直想找萧亦的麻烦,但萧亦做事却让他们挑不出任何毛病,直到了这次。

    两人再也不敢去寻萧亦的麻烦,只求萧亦不找他们的麻烦便好,当王湛介绍到二人时,周有成和郑文举那谦恭的态度看的黄阳几人都在暗暗得意。

    文官又如何,在大人面前,不还得乖乖趴着。(。)

第二百五十八章:士绅、商户与文吏() 


    除心怀鬼胎的郑周二人外,其余的文吏几乎都来全了,州吏目何东文,攒典马正等人这时都心惊胆战的看着萧亦身后的一帮武将,再不敢有一点傲气。

    州吏目何东文虽然身为文官,但是平日管辖民壮,比起其他的文吏,他则显得比较粗壮,他身后的两名民壮把总只是小心翼翼的跟在后面,不敢多说一句。

    何东文见到萧亦看过来,也是微笑着上前寒暄几句。

    还有仓大使陈太,这是一个干瘦干瘦的人,对萧亦毕恭毕敬,满心的畏惧。

    州判官史云与医学司的典科苏云芳,各自留着一络胡须,都是充满恭敬的拍着萧亦的马屁。

    这些人都是萧亦一直没怎么留意的,这次萧亦一一仔细观看,将他们的长相、姓名与职务印在脑子里,日后这些可能会用得到。

    文官们话里话外都是恭贺萧亦大捷,什么再续同僚之情,萧亦属下将士威武英姿云云,萧亦只是对他们回以微笑,说些别的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文吏之后,则是一些当地士绅和商户的代表,其中蔚州赵家家主赵汋莲就被邀请出席,说起赵汋莲。

    平乱那日她心中便印下了夜不收副统领周宝泰的身影,一直以来,两人经常偷偷摸摸的见面,颇有一些藕断丝连的感觉,周宝泰起初是拒绝的,赵汋莲这种富家千金他是想都不敢想。

    时日久了,也就慢慢松动了。

    萧亦没有见过赵汋莲,但是赵汋莲对于萧亦可见过了许多次,她上前款款施礼,婉婉道:“此番得见操守大人,真是赵家之荣。”

    萧亦只知道赵家乃是蔚州大门大户,在士绅集团中也一直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他看见其家主居然是一个女子,当下也是有些惊异,一个如此孱弱的女子是如此支撑这偌大的家业的?

    萧亦微笑道:“大小姐客气了,本官不过是打退了那些贼寇,来日方长。”

    赵汋莲美目微张,抬头看了一眼萧亦,道:“今日一见,操守大人果真不是凡夫俗子,将来必不会是池中之人。”

    赵汋莲说完后,身后的几个主要士绅家族家主紧随上前也是连连附和。

    几个商户的代表人物上前来,其中有蔚州牛羊大商牛平茂,这附近的牛羊交易几乎他都有涉足,至于和那些蒙古人、后金人有没有交易,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时牛平茂眯着一双眼睛,胖的发福的身子滑稽的冲萧亦行了一礼,萧亦微笑着回礼。

    布匹大商尹罗华,虽然在蔚州他是大商,但是陶家近年在蔚州开了不少铺子,尹罗华自然争不过世世代代做布匹生意的陶家。

    他的生意被抢走不少,看到萧亦走过来,这个四十余岁的中年男人勉强挤出一副笑容,也是不卑不亢的行了一礼,只是这笑容在萧亦看来,实在是比哭还难看。

    粮米大户伍原,字号‘元泰’,几乎垄断了蔚州境内的粮米市场,在整个大同东路内,‘元泰’字号也有不少分铺,实是一个粮米大户。

    这伍原一副鹰钩鼻,尖尖的下巴,介绍到他时,他对萧亦微笑道:“早便听闻操守大人武功盖世,果然是百闻不如一见。”

    萧亦也是微笑:“先生谬赞了。”

    一一介绍过后,萧亦居然还看见了一个熟悉的人,那就是代州陶家的大小姐——陶轻凤。

    上次被赖大茂所救后他便留在了蔚州,一直都没有回代州,还书信给他的父亲陶万福,道是要在蔚州立足。

    女儿要独立了,这是好事情,陶万福虽然不知缘何,仍是立即便同意了,给陶轻凤回了一封书信,大致意思就是让陶轻凤在蔚州好好干,有什么事陶家全力支持。

    听到蔚州被围,陶万福是整日吃坐不好,半月下来,人都瘦了一圈。

    萧亦大捷传到代州时,陶万福这才想起这位救了自己女儿两次的蔚州操守。

    陶轻凤款款走上前来,妙目直视着萧亦,见到萧亦竟然与她对视许久,依然没有缩回目光的意思。

    她心中忽的有些悸动,微笑道:“家父闻得操守大人再立大功很是欣喜,此次前来,一是答谢操守大人上次救下小女子之恩,二来~”

    说到这,陶轻凤环视了一下周围的商户,轻轻道:“家父有言,萧大人与永安军在蔚州的一切布匹,我们陶家全包了,就算做是恭贺大人再立不世之功!”

    此言一出,周围的商户顿时议论纷纷,这可是四世布衣的陶家,陶家如此支持这萧亦,看来老头子是选好女婿了,顿时是对萧亦又羡又嫉。

    也是,萧亦年方二十五,却身居操守官高位,此次所有人都认为蔚州必遭浩劫,但萧亦却仍以微弱之势斩杀王子顺。

    升任已是必然,这等人杰今后必然是有大出息,谁人不想拉拢,那些家中没有女儿的商户和士绅顿时是捶胸顿足,心中可惜不止。

    萧亦知道陶轻凤能来已经是很意外,陶轻凤的话更是让萧亦惊喜,陶家巨富,在大明素有四世布衣之称,得到陶家的全力支持,这能节省很大的一笔开销,同时也能给一些想入非非的商户予以震慑。

    萧亦笑道:“本官代全体永安军将士,多谢大小姐和陶老先生的大力支持,定多杀贼虏以报!”

    陶轻凤咯咯娇笑,妙目在萧亦身上流转,轻声道:“小女子可不是要什么全体将士的答谢。”

    闻着鼻间传来的淡淡熏香,萧亦脑子嗡的一下,正巧这时已经介绍寒暄完毕,王湛就带着众人入座大堂。

    萧亦赶紧就跟了进去,刘通从后面撵上,不无羡慕的道:“大人,看来陶大小姐对大人有些…意思…”

    萧亦笑骂一声,一脚踹过去,刘通灵活的避开。

    史路身侧笑道:“大人,这可有失体面,要踹他也得回到军营再踹。”

    萧亦边走边道:“武官要什么体面,杀贼而已。”

    一众的武官听后连声称赞。

    ……

    相比武将宴会的放浪,这文官的庆功宴则是无聊至极,这是萧亦此生参加过最无聊的庆功宴。

    王湛招待萧亦,什么都是按礼节和规矩来,到了大堂先不落座,各人又是一番寒暄,这才分宾主坐好。

    紧接着就是知州大人例行的讲话,这要是武人来做,那就是三句不到头,举杯畅饮,什么话都在酒里。

    王湛说起没完,什么共建州城,为圣君分忧,在场的文武官员都需同舟共济,士绅和商户也要明白朝廷的苦衷云云,屁话一堆。

    等王湛说完,萧亦和身侧落座的一众武将总算出了一口气,但是更恐怖的来了。

    那些士绅老爷和商户文吏个个上前吟诗作对,就在堂内的乐妓吹拉弹唱之中,他们玩的倒是尽兴,词曲谱了一曲又一曲,越来越兴高采烈,留下一帮的武将坐着干瞪眼。

    原州城的将官表现倒还可以,李二牛昏昏欲睡,周定仰头看天,元少恭双眼直视前方,不知道的以为他在认真听,其实早睡着了。

    至于萧亦手下的一众永安军将官,都是大老粗出身,坐的是浑身发痒,偏偏还就不能动,个个坐在那吹胡子瞪眼。

    石刚轻声嘀咕道:“娘希匹,早知道这宴会这么无趣就不来了,亏俺来之前还挺高兴能长长见识…”

    黄阳打着哈欠,史路看着桌面呆呆出神,王大勇盯着乐妓的臀部想入非非,刘通是最认真的一个,他居然在仔细听着。

    至于萧亦,他除了坐在那,一脸微笑的看着堂里,还能干什么?(。)

第二百五十九章:因福得祸() 


    在此期间,王湛曾礼貌的请萧亦也作几首诗词曲赋,看他的样子很有礼节,一点不似故意为难,但是萧亦对诗词向来是一窍不通。

    以前背过的都是‘唐诗宋词’,清朝有什么好诗他还真想不起来,那些唐诗宋词这时候拿出来不是自找找丢人吗。

    见到萧亦婉言拒绝,王湛又看到其余武官昏昏欲睡的模样,这才恍然大悟,这倒是他疏忽了,一高兴起来就忘了一件事,武人哪里会作诗。

    当然,他也不相信萧亦会作诗,刚刚也的确不是为难萧亦,只是萧亦看起来并没有一般武夫的粗狂,王湛正在兴头上也就没多想。

    他也没有勉强,自己上前大显身手,好似想起了什么,王湛状态俱佳,诗兴大发的做了几首诗,那信手拈来的模样使得堂内顿时一片的叫好声。

    听着王湛抑扬顿挫的声调,萧亦也缓缓点头,知州果然是不同于一般的文吏,倒也有些底子的。

    所作起码读起来朗朗上口,不像先前那些人作的‘诗’一样,三岁小孩都能作的出来,读起甚是绕口。

    这还没完,吟诗作赋后,便是高谈阔论,粗略的提及了一下萧亦的战功,剩下的全是所谓的‘孔孟之道’,萧亦细细听去,也只是一些平淡的辩论,并无什么大的见地。

    听着周围那些文吏、士绅与商户们的大声辩论,萧亦满心的失望,这些文官吏员比萧亦想象中的还要劣质,大多数人都只是胸有点墨,就在这里高谈阔论装起博学来。

    蔚州如此富饶之地,竟就养了这样一群酒囊饭袋,凭心而论,他们甚至都不如那些在大堂之上只知纷争的东林官员。

    在萧亦眼中,除了少许的忠勇之士,其余大多数的文官武将,基本都是一个德行,胆怯又傲慢,腐朽又贪婪,只知道在大堂之上高谈阔论,五十步笑百步,殊不知他们并没有任何区别。

    同时,萧亦也认识到了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自己军中全是大老粗,没几个人识字,看来回去就要让他们认字读书了,趁现在还不晚。

    萧亦看着眼前这副奢侈糜烂的场景,心下为大明暗自叹息,想大明初立国时,武有徐达、常遇春、蓝玉等一派的敢战奋勇之将,文有刘伯温、宋濂、李善长等的一派饱学明理之士,当真是人才济济、欣欣向荣。

    然历经辉煌璀璨的文明后,三百年了,传到现在已经悉数烂透了。

    今日这场宴会让萧亦看清了许多事,也想到了许多事,期间曾轻叹一口气,但萧亦这声叹息却被文吏们的谈论掩盖住,透露出的只有这虚伪的繁荣。

    ……

    崇祯三年九月三日,距离上次大捷已经过去了八日。

    萧亦召集城内一干将官商议近日以来的政务,在这之前,萧亦已经让吏目何东文将文册取来观看。

    李二牛一脸喜色:“大人,流民已经入册了半数,再有几日,应该就全部入册完毕。”

    萧亦点头,那日宴会结束时萧亦找到王湛说了那件事,王湛闻后立即答应下来,毕竟这是好事,现今各地百姓都在流亡。

    蔚州新入册这些流民,一来可以大大增强劳力,二来也是自己知州的功绩之一,他当即命令吏目何东文主理此事,判官史云协从。

    带着一班的文吏整日坐在三门外,负责将那些新到的流民和战后归附的流民入册入籍,依照文册统计,流民共计一千二百余户,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这几日也是让萧亦头疼了几日,他没有想到百姓竟然如此蜂拥而至,要知道原来州城也就只有八百余户的军民,战后归附的和闻名赶来的,居然比原州城的军民还要多。

    这些人的安置也就成了一大难题,幸好蔚州治下宽广,下属大型小型村堡不知凡几。

    于是萧亦下令,这些流民中,挑选家人多的优先入住州城,其余的先行安置到永安堡、长宁镇、桃花堡内,再有多出来的,就安置在其他的村堡中,总有地方。

    而这些人的房屋都由振威营的军士帮忙搭建,对于振威营萧亦只是要想作为预备役,就不必每日操练,他们仍是装备原来大明的制式衣甲刀枪。

    隔日一练,就算练也不是整日都练,主要仍是维护州城内外的治安和墩卫的巡防任务,有了这些预备役,永安军的战兵就能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阵型和战法的操练上,除了规定的假期外,他们整日都要待在军营。

    对于流民的土地问题萧亦也是很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