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29 >

第136章

大明1629-第136章

小说: 大明1629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二十七章:按规处罚() 


    堂内众人仿佛还没有从震惊中缓过神来,他们窃窃私语不止。

    这时曹彪冷声道:“操守大人,贼寇来袭州城兵员已是不足,能否暂缓裁军之事?”

    “是啊是啊,裁军了我们拿什么抵抗流寇啊?”

    他们自然还是需要这些兵来吃空饷、喝兵血的。

    萧亦不置可否,他道:“如今流寇来袭,没有强壮的兵丁如何保卫州城?元千总,曹把总,周把总,你们三人召集全部官兵到校场集合,本官要检阅官兵。”

    他转头看向董英华和元少恭,说道:“二位镇抚,你们负责督促军纪,半个时辰之内本官要在校场上见到全部的官兵。”

    李二牛、元少恭、董英华、周定等人连忙遵命,曹彪与身后几人看了一眼,心想着萧亦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竟然这就开始了?

    曹彪故作一副懒洋洋的样子,虽然心中很震惊,但他还是不信萧亦会这个时候裁军,多半又是马马虎虎就过去了。

    其余人也都是一副筋骨不舒服的样子,慢悠悠的接令,好在这些天他们都已经做了相应的准备,马虎一下很容易就过去了,他们就不信萧亦真的会裁军。

    ……

    萧亦这三日虽然明面上在州城什么事都没干,但是他没有闲着,已经让令吏周有成将相关的文册尽数拿来让他观看,整日都在细细研究文册。

    依文册统计,蔚州城共有军户九百八十余户,口六千余人,文册上写着的,蔚州附近共有屯田四百零二顷三十六亩九分七厘,崇祯二年夏税征各色麦米八百一十二石六升三和,秋季征收一千二百多石。

    此外马场又有马草、马料一万多捆束,柴火等三千多斤……

    蔚州城不同于桃花堡,除了军户外还有一些民户,依据文册上写的,城内民户又有九百七十余户,这些民户则属于知州王湛所辖。

    蔚州城有南北两大市集,平日里早开晚歇,各式店铺也十分丰富,数量也很多,其中比较出名的有宝和、元泰两大米行字号,牛羊商行三家独大‘承恩’、‘永和’、‘迎恩’。

    其余的一些诸如‘元泰’、‘东升’等老字号也是不小的财势,除了这些也有很多州城闻名的字号、士绅,例如‘元泰’字号的赵家等等,只不过萧亦不能一一记住,他的关注点也没在这。

    官兵与军械方面,蔚州城文册记录,记有官兵一千三百五十人,马骡四百零二匹,制式长枪、腰刀、普通盾牌无计,但据萧亦估算,应该不处于五百人。

    蔚州城的防护也不是桃花堡可比,铜铁佛郎机便有五十门,小铜铁炮各有几十门之多,又有虎墩炮、碗口炮等则更是多,五花八门,质量自然也是参差不齐,明末时候大炮炸膛伤了自己人可有不少例子。

    萧亦就将这些小型炮交给人去统计,又让人挑选那些不容易炸膛和可用的一些,好好存放到一起,这些日后会派上用场。

    依文册上记载,蔚州城共有神威大将军炮五门,这种大炮威力强大,萧亦立即便让人检查。

    惋惜的发现有一门神威大将军砰炮炮膛已经损坏,又没有工匠可以修理,所以他便只能忍痛割爱,将剩下的四门神威大将军跑好好存放,这些也许可以在接下来对抗王子顺的时候起到作用。

    以上仅仅是蔚州的情况,蔚州境内又有庄堡若干、屯堡若干、村庄无计,他们的文册记录萧亦有时间也要查看,等安顿下来,也要在蔚州推行保甲制,不过时间紧凑萧亦只是将蔚州城的情况看了看。

    看完后他的心情还是不错的,起码明面上的情况很好,比起桃花堡来说已经很让他满意了。

    不过这时候的大明虚报瞒报是很厉害的,不论文武官吏几乎都有这个毛病,谁又能知道真实的情况是不是这样。

    就如同桃花堡,自己上任后曾在内外巡查了一圈,结果让他大失所望,这蔚州城定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他只希望假账能少一些。

    这三日永安堡、长宁镇、桃花堡所有的作坊厂子都在全力打制各种军械,诸如铁甲、虎枪、无敌竹将军等都是尽力打制,萧亦对此已经设立了很好的赏罚制度,效率也是很高的。

    新招募的永安军新兵也分散在三堡由刘世仁他们亲自训练,队列方面也已经小有成效。

    萧亦下令检阅兵士后诸人便散去,萧亦就在府邸准备,这时一个从永安堡风尘仆仆跑来的夜不收告诉了萧亦一件事。

    原来是今晨四名新兵不堪忍受永安军的训练,整日枯燥乏味,而且训练内容又和他们熟知的操练情况不一样,难免就有些怨言。

    这四个人分别叫王马、高全、李泰、孙中,他们都是编入二哨的长枪手,统属于石刚麾下,但石刚随队去了蔚州,他们现在交予永安堡屯官刘世仁训练。

    起初还好,虽然有人不愿操练,但在永安军严厉的军规和萧亦设定的惩处措施下无人敢逾越,但慢慢就开始有些人训练偷懒,不愿操练,但是吃饭时却要多吃。

    这四人起初有一日晨练没有起身,而是卧在营寨中继续大睡,甲长禀告刘世仁后,刘世仁念其初犯,便按永安军条例处以每人鞭挞十,以示惩处。

    但这四人并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更加有怂恿其他军士不参与训练,其行为已经已经严重影响到永安堡新军的训练,刘世仁当即将其抓起,飞报萧亦定夺。

    这时萧亦正穿着铁甲看文册,听到这个消息,他冷哼一声道:“不可姑息,令刘世仁以军法处置,全家逐出蔚州地界!”

    ……

    刘世仁正在永安堡校场练兵,忽然远方一阵尘烟,是自己派出的那个夜不收回来了,刘世仁从夜不收手中接过公文。

    他道:“将王马、高全、李泰、孙中四人押上来!”

    四人早被捆绑的结实,他们都有些不服,也有些不明白,场内的新兵都看着他们。

    刘世仁看过公文后,心中其实有些不忍,但他却不能表露出一丝。

    他当即手举公文,喝道:“操守大人令,王马、高全、李泰、孙中四人不尊条例,每每触犯永安军军规,逐出永安军,其家人收回田地,勒令搬出蔚州全境!”

    场内顿时掀起了不小的轰动,有些曾偷过懒的人这时候都有些不安,他们怕萧亦追查,这种处罚真的太重了,虽然没有杀了他们,但已经和宣判死刑查不了多少。

    这时王马、高全、李泰、孙中四人已经趴在地上痛哭不已。

    王马哭喊道:“刘大人我们知道错了,就饶了我们这一次吧!”

    “是啊,不然我们怎么活啊!”

    见其余的新兵有些动容,刘世仁趁热打铁,高举公文,继续喝道:“永安军自成军以来便有条例以及军规,违反者绝不姑息,我刘世仁再说一遍,如若有人再犯,我自有权直接将之逐出永安军!”

    这四个人的处置方式告诉了所有新兵一件事,那便是永安军的军规条例不容违反。

    这事情很快便在新兵中传开,新兵们训练也就更加认真,也就无人偷懒。

    这一天的下午,在夕阳西下的时候,永安堡的大门按例渐渐关闭,但是却有二十几人携带着行李被赶出永安堡,一阵鸡飞狗跳。

    他们的家人听到消息后都是不敢相信,他们四人也羞愧的甚至不敢去看周围和其他人的目光。

    他们的家人惊讶过后便是对此痛斥不已,原本有了田地耕牛,好日子马上就来到了,自己的丈夫或者儿子又入选了永安军,又可以立军功增光。

    但还没过多久竟然传来这样令人羞耻的消息,自己家男人被逐出永安军,田地等也要收回,全家都要被赶出永安堡,甚至在威州境内都不能待。

    他们对此无能为力,只能大骂自家男人不争气,王马、高全、李泰、孙中四人都是默默的拎着行礼一句话不说,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一个老者不断的咳嗽,他用年迈的手不断打着一个约莫二十几岁的青壮,一脸的恨铁不成钢,而那青壮满脸的悔恨。(。)

第二百二十八章:官兵裁撤(我们一起跨年!)() 


    蔚州城这时仍然是那样的平静,但是校场可就不平静了,新任操守大人检阅官兵,这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家心里都明白,对于这第一把火多多少少还是要给些面子的。

    他们也就慢吞吞、懒洋洋的从营寨、酒馆或是青楼中三五成群的走出来,有说有笑的朝校场走来。

    不过看的出来,他们多是行动缓慢,也不是按照队形来的,三三两两的走入校场,进来后仍是嬉闹不止。

    萧亦这时早已披挂整齐,就穿着去年自鞑子巴牙喇护卫那里缴获来的后金重铁甲,腰间挂着骁骑尉的麒麟铜牌。

    他皱着眉头看着眼前这一幕,他看的出来,州城这些人待遇还是要好过原来桃花堡的军户,至少衣衫没有都是破破烂烂,大半人身上都能有那么一副鸳鸯战袄穿着,虽然都有些老旧,但起码看着是个人样。

    气色也好了不少,比起自己到任桃花堡时检阅的军士来说,各方面都好了不少,特别是各个千总、把总的各个家丁们,都披着甲胄,但多是一些皮甲、布甲还有少量边军绵甲,他们手中也拿着不少刀枪,五花八门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样子。

    从这些家丁中萧亦也看出了毛病,都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十足的兵痞气息,在其他的军户前面都把头昂的高高的,好像自己高人一等一样。

    这种兵萧亦见多了,打仗绝对是第一个跑的,祸害百姓起来个顶个的能耐。

    一副暮气沉沉的样子,萧亦不禁在想,要是用他们打仗,恐怕仗还没开始就已经定下了输赢,这更加坚定了裁军的心思。

    萧亦身后站立的史路几人也都是一脸不屑,还以为州城的官兵能好些,这样的官兵比起永安军选拔淘汰的那部分军户都不如,大人裁撤了他们真是做对了。

    虽然是久未操练和集合,但他们最终也列出了里倒歪斜、稀稀拉拉的队形,如果这算得上是队形的话。

    眼前这些人刚从军营、酒馆、青楼等地出来时还满脸的兴奋和不满,嬉闹不止,到了现在则都是无精打采的好像好睡着,站立一地。

    校场应该也是久未使用,即便是在萧亦来到前经过了紧急修缮,但作用仍是不太明显,本应飘扬四下的旗帜都破破烂烂的,满地黄沙,还有萧亦脚下的台子,走在上面听不到官靴的‘蹬蹬’声。

    听到的是令人难受的‘吱呀’声,这种种所见也使得萧亦失望,刚刚的好心情自然是被破坏个干净。

    偌大个校场,此刻是占满不到一半,那些州城官兵名册上统计有一千三百多人,萧亦看了好几圈,怕是连五百人都没有,看来这里吃空饷已经到了一种十分严重的地步。

    董英华早就拿着文册站在一旁,想了半晌,萧亦对他说道:“董镇抚,依名册一一点名吧。”

    董英华这时又换上那一副死人脸,听到萧亦的话后他便应了一声,冷着脸依照名册一个个起其名来。

    曹彪、何琪等人相视一眼,心中都有些慌神,他们本以为这次马马虎虎就能过去了,没想到萧亦竟然玩真的。

    这一下子,大多数的千总、把总等都是慌乱起来,手下的兵实额他们心里最清楚,只有元少恭,他虽然身为千总,但手下无兵只有一个镇抚的头衔,自然是查不到他的头上,这时他站在后面一副看戏的神情。

    统计约莫两炷香的时间,结果令董英华大为吃惊,统计下来州城在籍官兵只有六百一十四人,这其中还有不少穿着粗布衣衫,身上脸上满是黄土的人,一看就是民户被临时拉来凑数的。

    只不过董英华没有说破,只是老老实实的将结果报了出来,萧亦只是轻嗯了一声便是一声不吭,马重恩、项之诚两人是州城四个把总的另外两人。

    马重恩与项之诚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些不安,但曹彪仍是显得十分平静,马重恩低声道:“应该不会怎么样的,等着便行。”项之诚点点头,紧盯着萧亦。

    萧亦沉默半晌,说道:“州城官兵缺额五百五十四人,怎么会有近半数的缺额?”

    曹彪没有说话,却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马重恩,马重恩得到授意,点头哈腰的道:“大人,这军饷已经许久未曾下发,军士不断逃亡,我们也是无能为力。”

    居然是缺响,这倒是个原因,自己到任桃花堡时由于永安军人数不多,所以发饷以安人心,但现今却不能再发饷。

    不说萧亦有没有多余的银钱、米面来补足多年来亏欠的军饷,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