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29 >

第132章

大明1629-第132章

小说: 大明1629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他脑子中反反复复想了许多,直到萧亦刚才宣布,听到自己竟然是整个永安军三总的副统领,军中地位仅次于萧亦,看来他没有忘了从小到大的情分,心中更加坚定起来。

    随着萧亦的一声喝令,早在前列全神贯注的战士们纷纷上前,手中拿着一柄束着红丝带的腰刀,这便是永安军甲长的佩刀了。

    此次由战功擢升为甲长的一百多人虽然仍是身子挺直,但他们急促的呼吸声显示出了他们内心并不像表现一样平静。

    与第二次扩军一样,老军几乎是人人都有擢升,立功较少的提为伍长,精选一百二十人提为各甲甲长,充做基层军官,新兵面前他们的作用不可忽视。

    不提提为伍长、甲长、队长的老兵,此次计有四人由队长提为哨长,他们在诸多老兵中战绩突出,萧亦话音落后都一一出列。

    全军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们四个身上,他们便是第二次扩军招募的几百新兵之中长久以来战功最为卓著的四人,齐战等人升任哨长后,他们便补了空缺。

    从左到右,依次是车昌平、魏忠文、魏忠武、杨利清,其中魏忠文、魏忠武是亲兄弟,魏忠文略微年长为兄,忠武为弟,四人至少都记有大功一次。

    他们自第二次扩军入选永安军后受编入夜不收队。

    长久以来随军在土家沟、小五台山等地转战,其二人在夜不收队之内最为骁勇,队内战士多有言辞。

    小五台山之战,其兄弟二人对战后金鞑子二人,奋战多时将其斩与马下,两人于后金鞑子拼战时无人怯懦,奋勇当先令队内战士交口称赞,记大功一次。

    王大勇对其二人也是颇多赞扬,战时其二人一左一右,争相杀敌比较军功,且训练最为刻苦从无怨言,此次升任哨长乃是实至名归。

    两人听到萧亦之令,皆是一喜,纷纷上前接过大刀与军牌,齐声道:“谨奉操守大人之令,定再立新功!”

    车昌平,第二次扩军入编一哨一队五甲刀牌手,与后方长枪手配合无间,战时奋勇当先,训练刻苦。

    上次血战王子猛击杀欲偷袭石刚的贼老营,后配合石刚击杀王子猛,记大功一次,石刚对其称赞有加。

    杨利清,入编三哨三队四甲长枪手,平日为全甲将士核心,尤其是土家沟之战,被困于贼阵中绝望之间,杨利清毫无气馁,一杆长枪挥舞的虎虎生风,奋勇争先,带着全甲战士突出重围,记大功一次。

    两人一一上前,接过军牌大刀,齐声接令,他们看着手中这与先前截然不同的军牌,他们为一小兵时,军牌仅仅是木制,甲长军牌是香木所制,队长为仓木,此次提为哨长居然已经换成铜铁所制。

    军牌在他们的腰间闪闪发亮,手中的大刀红巾飘扬,这是他们奋勇作战最好的凭证!

    他们四人这次提为哨长众人均是大为振奋,羡慕的同时也没有气馁,他们也要更加的刻苦训练,战时好立军功回家光宗耀祖!

    紧接着便是新军老军混编了,全部混编为三总,萧亦这几日都在将他们一一重新分配,新老混合这种事情需要照顾到每一名战士,无论是新兵老兵都不能忽略了,需要一一核对姓名。

    每一甲的甲长找到两名伍长,三人拿着甲内名单一一找出自己甲内的新兵,找到的就到一旁列队以待。

    这纷乱嘈杂的过程持续了两炷香之久,整个过程萧亦就在上面静静的看着,听到下面的声音终于小了一些,又过一会这才完全寂静下来。

    这个过程相比上次又长了许多,看来这些新兵还是要从最基本的队列练起,虽然王子顺来的急,但萧亦还是那个想法,最主要的还是队列和命令的遵行。

    若是一支军队不知令为何物,行军在外松松垮垮战斗力一定也不会高了,更何况自己这次对战的还是处于初期的农民军。

    永安军军服分为几部分,虽然看似繁琐,但制作起来比大明制式的鸳鸯战袄简易许多,加上布衣厂帮工的妇人在萧亦的激励下日夜缝制,现每人几套军服已经可以满足。

    铁甲虎枪制作颇为费时费力,此次需要的急,原本战斗时缴获不少甲胄,对于那些铁甲简单的处理后都可以投入使用,而且在军械厂日夜锻造下,铁甲已经足以让大部分刀牌手装备上。

    既然要打制铁甲,那就打制一副可以一直使用的铁甲,永安军的铁甲由一千多枚甲叶构成,这些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接而成,铸造、穿孔、等工序不少。

    就算是全力打制,也就只能满足老兵刀牌手需求而已,很多老兵长枪手穿着的仍是原来的精甲,这些只能日后再说了,优先供给老兵,在流寇大举打来之前老兵能装备多少就装备多少吧。

    虎枪锻造比起铁甲来就显得简单许多,在几个经验丰富的匠头带领下锻造速度飞快,现也可以让半数的长枪手装备。

    算算时日,应该能在流寇打到之前装备全部的老兵长枪手,新兵们就先装备着换下的制式长枪、精甲和帽儿盔,这些比起装备简陋的农民军,防护已经够了。

    刀牌手们欣喜的换上亮闪闪的铁甲,原来这种铁甲只有那些官老爷才能穿着,如今自己竟然也能穿着了,而且永安军的铁甲制作精良,有了制作精良的铁甲护身,他们作战时更是如虎添翼。

    一部分老兵长枪手分到了精钢虎枪,这虎枪和鞑子虎枪一样具有大杀伤力,全力捅刺下即便是身穿铁甲的鞑子战兵也能捅出一个血窟窿来,更别说那些破衣烂衫少有披甲的流寇了,只要稍有接触定然是一道血口子。

    而新兵们也都得到了全套军服,他们已经很满足,笑吟吟的胡相比较各自分到的武器。

    武器方面编为长枪手的有制式长枪、帽儿盔与精钢腰刀,编为刀牌手的则是少了制式长枪,多了一面厚实的半身盾,待时间到了,人人至少都有几杆无敌竹将军配备,也拥有了远程火力。

    等到新兵老兵都换上一身崭新的军服后,萧亦心情好了不少,有了统一的军服看上去就是不一样,虽然新兵们队列仍是歪歪斜斜。

    但粗略看上去,全场千人多组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至少面貌好了不少。

    ……

    崇祯三年八月十二日,永安军重新编组后的第二日,萧亦与黄娥告别后,率领全部的老兵五百余人走在去往州城赴任的路上。

    同前两次一样,那边稳定之前,他不会将黄娥带进去。

    萧亦也已经想好了,新兵得练,州城也得去,所以他将三个把总兵力的新兵分别放在永安堡、长宁镇、桃花堡,让刘世仁、杨潇、赵大河主理负责训练新兵,方法自然还是要按照老规矩办。

    后方安排后,时刻都在紧张的练兵和储备各项军械装备,萧亦则动身前往蔚州赴任。

    走在路上,萧亦忽然想起,永安军该立个练兵操典了,历史上的强军几乎都有着一份专门的操典,按照操典训练新兵,再以老兵带新兵,就可以源源不断的练成强军。

    而且永安军一直也没有一首像样的军歌,这两件事往大了说大不大,但也不算小了,也需要尽快处理。

    带着满心的大事小情,萧亦再没有最初的那种轻松,他心中满是焦急,耐心也不剩多少了,他不想和王子顺鏖战的时候一边还要与他们勾心斗角。

    对于州城将要发生的各种事情,萧亦已决意,一旦发生,他将迅速而且彻底的解决!(。)

第二百二十一章:州城官吏() 


    一行人走在路上,萧亦和石刚五人骑马在最前面,自己终于也走到这一步了,掌管蔚州,自己手下地盘与资源更多,本可以加大生产,从容的编练新军,但偏偏这个时候王子顺直奔蔚州而来。

    远远的萧亦便见到了东门上的景阳楼,他上次来到这里还是与石刚前来购买原料,也正是在那次在这里接回了熟识三眼铳制作技艺的仲阳和会沙盘制作的韓侗,他们二人现都在永安堡。

    家中都分到了土地,又有萧亦按月付给的工钱,虽然仍是有些贫困,但现在的生活比起蔚州时候已是惬意不少。

    《万历野获编》记载:“俱在石晋所割山后云中一道中,今呼为口外,盖尽在居庸关之北也。曰蔚州城墙,相传李克用所筑,无论精坚,其石光泽可以照面,赫连之统万城不足道也。”

    蔚州飞狐古道是南通华北平原,北达千里大漠的交通要道,因此,蔚州人口增加,物资流通,商业发达,文化和教育也空前繁荣。

    明洪武五年在原城址基础上,辟土修筑城墙,洪武十年设重砖石。

    时人称蔚州雄壮于诸边,为山西四绝之一,乃是一座真正的铁城,萧亦嘴角翘起一丝弧度,自己手握此等铁城,流寇又能如何?

    上次萧亦前来是以欣赏的角度来看,这次是以主人的身份细细的查看蔚州的城墙,一路到了东门前不远。

    此时正在蔚州东安定门外,一干蔚州大小官员无不热情的前来迎接萧亦,知州王湛也来到,他身侧的是同知郑文举、令吏周有成两人与一干文员。

    将官则是跟在屯田官李二牛身后,相比文员的平淡,将官就显得是热情四溢,毕竟萧亦是武人,将是他们的直属上官。

    说起李二牛,他带着五品正千户头衔,任州城佥书官、屯田官,主管屯田、农具诸事,虽然并无兵员,这仍是个人人争抢的肥缺。

    但这些日子他是最难受的,往日的下属萧亦如今却成了他的顶头上官,自崇祯口谕和兵部升令下来,他每日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一想到自己将去迎接萧亦就感觉浑身不舒服。

    但是再不舒服也得来,顶头上官到任自己身为屯田官不到场那可不符规矩,这一日他便顶着一个大大的黑眼圈前来,无精打采的立在那边。

    一派将官对萧亦都是笑脸相迎,阿谀奉承的话是说之不尽,人人都备有丰厚的礼品,千言万语总归在一件事上,希望能保住他们现有的官职。

    对于李二牛,萧亦打算仍是委以屯田官之职,在这州城自己只有李二牛和徐峰算得上熟络,如今徐峰调任,自己也只好先用起李二牛,再观后效。

    他们隔着大老远就听到一阵整齐的步子声,看过去却没见到人,只是见到一杆旗子飘在半空,细细看去,正是一个斗大的‘萧’字。

    都知道是萧亦到了,顿时调整心神,嬉笑着迎过去,见到的时候他们都呆了一呆,这萧亦带来的竟然都是家丁?

    他在桃花堡不声不响的,不知何时训练出了这些家丁。

    看这气势,怪不得能报出大捷,这萧亦不出一年,从一个小小的屯官如飞一般,如今竟坐到了这操守官的位置。

    本来还有不少人不服气,认为萧亦是靠运气,如此看来倒不是靠运气,而是有着充足的本钱了。

    李二牛强打起精神上前迎接,一眼便见到萧亦身上的官服腰牌,萧亦身穿的是三品指挥同知绣着虎豹的官服,又有骁骑尉的铜牌加身,而自己身上仍是穿着千户的从五品官服,比起萧亦已是低了两级。

    他走到萧亦眼前,为其牵住马匹,见萧亦要下马立即便上前扶住,将萧亦稳稳的扶下马。

    昔日还要以礼相待的上官如今竟然为自己牵马,又帮扶自己下马,萧亦心中不免升起一丝丝快感。

    李二牛也算半个熟人,当下他便对李二牛笑着说道:“这些时日李老哥在州城可好?”

    见到萧亦在众人面前如此称呼自己,已经有不少人在窃窃私语,李二牛自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顿感脸上有光。

    他恢复精气神,赔笑道:“大人如此关爱,下官惶恐不已,下官还好,只是操守大人一路鞍马劳顿,应是劳累了。”

    萧亦早就知道这李二牛外表豪放如石刚,但有一点是石刚比不上的,他很会说话,在这州城向来是王湛与白崇安两头不得罪,要不也不会被白崇安委任屯田官重任了。

    萧亦看向李二牛身后的将官,李二牛会意,开始一个个的为萧亦介绍。

    首先的,千总元少恭进入了萧亦的眼帘,身带卫镇抚官的头衔,在州城也是任的镇抚官,主管验军、巡捕诸事。

    他身材偏瘦,尖尖的下巴,见到萧亦看到自己,立即便是一阵嬉皮笑脸,他嘿嘿笑道:“大人,大人,下官是元少恭,嘿嘿早便听说大人年轻有为,今日见到何止是年轻有为啊!”

    萧亦第一印象就对这人印象不好,油嘴滑舌溜须拍马,但他还是朝着元少恭问道:“那是怎么?”

    元少恭没想到萧亦竟然会问自己话,当时显得有些吃惊,顿了一会,连忙说道:“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