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29 >

第131章

大明1629-第131章

小说: 大明1629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亦点头,刘世仁为永安堡屯官,这次他站出来说道:“大人,卑职认为应立即通令各地全力生产各种军械装备!”

    赵大河道:“对,如无敌竹将军这些土方子,虽然制作简易,但战时尤其是对战农民军效果极佳,尽力生产越多越好!”

    紧接着黄阳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沉声道:“铁甲、虎枪,鸟铳等也要尽全力打造,今日起应要日夜不停开始打造,全力赶工,贼军打来之前造的越多越好,兵士装备的越多胜算便越大!”

    又有刘通,萧亦看他思索许久才出列,将目光看过去。

    他道:“大人,卑职以为农民军多是流寇,虽然人多但尽是乌合之众,而我永安军尽皆披坚锐士,应发挥吾之所长以击贼之短!”

    萧亦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众人都关注过来,这时刘通定下心神,继续说道:“以守为上!坚壁清野,将方圆树木砍伐,都运送到各堡之内,一来可以助于守城,二来可以让农民军缺乏攻城器具,定然伤亡惨重!”

    萧亦听后有些惊讶于刘通的变化,这小子出息了。

    萧亦道:“刘通的建议很不错,流寇已经打过一次,他们的主力无非是那一少部分所谓的老营,大部分都是没有披甲的,贼虽势大,但后继定然不足!”

    他沉吟道:“流寇汹涌而来,我境内坚壁清野,不出十日贼必难以为继,我已决定提前扩军!”

    郑中看着这帮人,心中是浓浓的惊讶和疑惑,他们听到上万流寇打来就没一个害怕的,居然如此之快便开始商议退敌之策,竟然如此齐心。

    ……

    现在永安军三哨剩下五百多人,萧亦现在身为操守已经可以领一个千总的兵力,这件事早便在他脑海中有个想法,如今却是不得不提前将其搬出。

    新兵招募自然要在永安堡、长宁镇和桃花堡三地进行,这三地是萧亦的大后方,人人早都盼着能参军立功,在这里招募也快,毕竟萧亦对军人子弟待遇很好,一人参军,全家得福。

    崇祯三年八月八日,永安军第三次扩军的消息传出,家家户户早都盼着扩军,在这里人人都以能参加永安军为荣。

    其后的几日,三堡负责招募记录的地点是人山人海,相比于前两次扩军的人数更多,家家户户都从房屋内出来,走下田地,送自己的孩子或者丈夫前去参军,这在大明其他地方是见到不到的。

    而为防止有些人浑水摸鱼,永安军一直就有一套相对的处理方式,这次的选拔方式也改进许多,上至石刚等人,下至每一名甲长、队长与兵士,这次都将参与其中。

    萧亦站在桃花堡南门的城墙上,

    南门下这时嘈杂不已,消息刚刚传出便有许多百姓争相报名,下面多是排着队列等待参军的青壮。

    而郑中带着一班他亲自挑选的小文吏坐在临时搭建的木棚里,记录前来报名的百姓,每一名书吏身后都站着一个永安军的兵士,一来监督,二来让百姓知晓永安军将士的身姿,大有裨益。

    这个书吏面前的一个青壮兴奋不已,陪同着他的是他爹,他们身后是长长的队列,都等着参军。

    “我,我叫苗壮,今年二十三,祖籍是太原府定县人氏。”他嘿嘿的笑着,虽然面容黝黑,但脸上全是期待。

    他说着书吏也在挥笔记录,但他身后的那名永安军长枪手眼神猛地一缩。

    “定县?”

    书吏记录下来后,苗壮走在去往军营的路上,他将在那里进行考较,只要通过了,他就将是永安军的一员,这让他兴奋不已。

    但是一名顶盔贯甲的永安军长枪手找到苗壮,苗壮看着眼前这名永安军的兵士,一身英武的盔甲,头上是亮闪闪的帽儿盔,他的眼神中满满的只是羡慕,同时心中暗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入选,为爹长脸!

    “搅扰了,小兄弟和老伯可是太原府定县人氏?”那名长枪手先是抱以歉意,随后问道。

    听到官兵的问话充满尊敬,哪里有其他地方的骄横跋扈,再回想起来那日萧亦定县平乱,想到自己儿子就要参加这样一支军队,苗壮身旁的老伯满脸都是笑容。

    回答起来自然也是没有丝毫的担心,他滔滔不绝的与那名长枪手细细的说了自己在定县的经过。

    长枪手得知后大喜,原来定县不是被流寇掳掠,而是百姓自发都前来桃花堡了,这个好消息一定要赶快告诉大人!

    知晓定县的知县和主簿都来到桃花堡后,便长枪手让苗壮带着他找到了定县当时的知县和主簿,长枪手赶紧将二人带到城墙上找寻萧亦。

    萧亦看着眼前这两个人,他们都穿着与普通农夫无异的粗布衣裳,不细看倒还真以为他们二人就是个农夫。(。)

第二百一十九章:震慑以立规(求推荐票!)() 


    送走这二人后,萧亦重重的叹了口气。

    据他们两人所说,定县军民在来桃花堡的路上损失过半,到达这里时已经不足半数,但也有好的一方面。

    那就是这些百姓很快就融入了这里,入了军户户籍,领了自己土地等物后他们对未来期待不已。

    正好赶上秋播,他们刚刚忙活完,就听说永安军扩招的事情,那次永安军定县平乱给他们以很深的印象,大多是立刻来参军,这充实的生活让他们感觉像是生活在梦中。

    一个个青壮在家人的陪同下到书吏那里记录后,独自去往三堡的军营参与考较,他们走在这短短的十几步路上,心中紧张不已,因为在那里等着他们的,是石刚几人和一些他们亲自挑选的将官。

    军营只有三十四人,尽皆是萧亦辽东带来的老军,他们顶盔贯甲,身穿第一批打制出来的铁甲虎枪,人人身上那种肃然的气势令这些前来考较的准新兵倍感压抑。

    随后便是例行的几个考较,若是通过,他们会再去回答一些萧亦亲自提出的问题,若是全部合格,那他们就光荣的成为一名永安军战士,回到家中每每都是全家欢庆。

    即便是没有通过的少数人,也不必气馁,因为他们离开的时候,石刚等人都曾给以安慰,让他们等待下一次的扩军。

    期间发生了一件比较有意思的事,本来萧亦授命为将来鸟铳队副统领的葛三,这次竟然也来参加考较。

    萧亦原本先前是无人可用,这桃花堡擅用鸟铳的也就只有葛三,所以暂且让其先为刘通副手以观后效,这次葛三自发参加考较反而让萧亦对其刮目相看。

    而葛三也很争气,考较很顺利的通过,这也算一直以来他的一个心结,虽然萧亦命其为副统领,但葛三和刘通等人待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感觉浑身不自在。

    这次众人面前顺利通过考较,也证明了他自己,通过的时候葛三浑身颤抖,激动不已,其后萧亦找他谈话,他的回答也很令萧亦满意。

    ……

    随着招兵在紧张的进行,三堡各处厂房也在全力赶工,三日后招兵活动已经接近尾声。

    十分顺利,大伙本就是闷着一股劲,消息一传出,人人争相参军,这三日以来负责记录、评教的地方时刻都是喧哗吵闹,入夜不止,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崇祯三年八月十一日早晨,所有新兵老兵汇聚于桃花堡以西几里外的校场内,新任操守官萧亦将要于此点阅新兵。

    现在还没有公布新的改组方式,所以就是老兵站于左侧,新兵站在右侧,萧亦登上台子入目而见的是大大小小的人头不断晃动。

    招募的新兵总计一千多人,编入战兵的有六百四十六人,之前余三哨老军五百五十四人,加在一起一千两百人组成战兵。

    萧亦准备沿用营兵的编制,设两总战兵,十二人为一甲,设甲长一人,伍长两人;五甲为一队,设队长一人;四队为一哨,设哨长一人;两哨为一总,设把总一人。

    除此之外,夜不收队仍是王大勇为统领,刘胜任副统领,两人都是副千户的官职,夜不收队也将扩编至一个哨的兵力,这下萧亦手下足有两百四十的夜不收。

    三眼铳队编为鸟铳队,这次也将扩充至一个哨的兵力,两百四十人的鸟铳手。

    经过杨武峪的那次战斗,萧亦感觉到自己忽视了刀牌手的作用,各甲队的刀牌手数量过少,大规模作战时难以有效防止敌军突入。

    而且火器的作用亦不可忽视,遂将每甲的鸟铳手和夜不收抽出自成一哨,这样每甲余下三个空额。

    萧亦将之全部换成刀牌手,这下战兵之中一甲就有七名长枪手,七名刀牌手,战阵更加紧密,且攻防兼备。

    萧亦任职操守,手下有一个千总的兵额,这次扩军后他手下将有两个把总,外加夜不收队、鸟铳队两哨,共一百二十甲。

    方便起见,夜不收哨队和鸟铳哨队编为第三总,直属萧亦。

    萧亦看向台下,右手边是人人精神抖擞,顶盔贯甲的老兵,也便是原三哨军的战士们,左手边则是此次新招募的新兵。

    两边一比,高下立判,老兵们个个目不斜视,队列无论从哪边看都是一列直线,人人眸子中闪着亮光。

    新兵们之前多是各地流亡的百姓,即便是到了萧亦治下也还是普通的农户,他们站的里倒歪斜,传出乱哄哄的一片吵闹声、嬉笑声。

    这时他们还多是穿着自己的那副破烂衣衫,那副军容军姿就不要提了,石刚等人站在前面看的直皱眉。

    每次招募新兵都是不同的感觉,萧亦满心失望,他感觉招募的新兵是一次不如一次,不知道是自己的标准上升了,还是什么原因。

    萧亦轻呵了一声,紧接着全场人的目光都看向他,他紧握着戚家刀,淡淡的道:“本官看到你们想到了那些兵痞子,永安军的训练可很是严苛,承受不住的还是尽早退却,现在还来得及。”

    新兵们不明所以,来回看着面面相抵,互相询问,都是摊手不知这操守大人是什么意思,这吵闹的声音使得萧亦的脸色变的愈发难看。

    史路等人见到萧亦的脸色,心中一紧,只是闷着头一言不发。

    萧亦见竟然依然是乱哄哄一片,他在台子上来回踱了几步,道:“真的没有人退出?”

    新兵们仍是自顾自的谈天说笑,忽然萧亦的语气渐渐严厉起来:“我萧亦虽然善待治下军民,但并不代表你们就能进来白吃白喝!”

    他喝道:“即日起,如有人不服管教,违反条例,全家驱逐蔚州境内,绝不姑息!”

    紧接着他转向右侧老军队列,大声道:“各甲甲长,如有人以身试法,怎么办?”

    从右侧老军队列中整齐的踏出一百二十人,他们是萧亦亲自根据战功拟定擢升甲长的老兵,他们出列后整齐的一声大喝。

    “驱逐境内!”

    这一百多人的喝声竟然盖过了近千人的新兵喧闹声,新兵们皆是满脸愕然的看着这一幕,这些人便是自己的甲长?

    那些老军那侧仍是肃然而立,感受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气势,新兵们都识趣的闭上了嘴。

    萧亦冷哼一声,喝道:“史路,你任一总把总,赵大河、齐战,你二人任一总哨长,赵大河你仍为督战队副统领。”

    紧接着史路携赵大河、齐战两人大步上前,大喝接令。

    萧亦点头,继续道:“二总把总为石刚,高亮、顾琳为把总,曾经你为一队队官。”

    曾经资历还是有些浅了,相比高亮两人,能任以队官已经很不错,萧亦特意提出了他,这让他感动不已。

    石刚携三人在新兵们的羡慕、惧怕等眼神中踏步上前,喝声洪亮。

    萧亦道:“王大勇,仍为夜不收队统领,刘通、周宝泰为副统领。”

    周宝泰闻言喜极而泣,萧亦竟然让自己做了夜不收队的副统领,随着王大勇和刘胜两人上前领命,心中满是对萧亦的感激。

    萧亦道:“鸟铳队统领仍为刘通,葛三任副统领。”

    虽然葛三心中有所准备,但当这一刻来临的时候仍是不免内心激荡,自己终于加入永安军了,还是一哨队副统领,正是他喜爱的鸟铳。

    这等严肃的场面,新兵们已经噤若寒蝉,再也不敢多说一句,都在伸着脖子看着什么。

    两人上前领命后,萧亦环视场内,喝道:“此次扩军将设一百二十甲,我为永安军统领,黄阳担任永安军副统领。”

    “授刀、授军牌!”(。)

第二百二十章:赴任蔚州城() 


    黄阳看了萧亦一眼没有说话,萧亦宣布两个把总人选时候他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心中已经充满了疑惑。

    这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他脑子中反反复复想了许多,直到萧亦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