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1629 >

第113章

大明1629-第113章

小说: 大明1629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娥将头埋在萧亦宽阔的胸膛里,娇羞不已,小声的道:“这么多人看着呢。”

    萧亦看着黄娥的样子就想当场亲一口,最终还是忍住了,但是也没依黄娥,仍是抱着她走进了官厅,对于刚刚在外面发生的事自是一点都不知情,而黄娥则是紧紧的抱着萧亦不敢看外面。

    萧亦和黄娥这一次见面就又成了百姓们饭后闲谈的话头,不过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传出的都是黄娥和萧亦的般配之声与羡慕之情。

    萧亦还不知道,他和黄娥的事情已经成了方圆无人不羡慕的美谈。

    外面那个书生模样的人看到萧亦见到美色竟然如此不堪,一撇嘴道:“还以为是什么人,原来又是一个好色之徒,名声定是粗鄙百姓虚传!”

    拂袖便要离去,却突然听到身后传来的阵阵脚步声,他有点做贼心虚,这里的百姓容不得任何人说萧亦的坏话,今日才来到他便深知此理。

    这时他回头看了一眼,不禁大叫一声拔腿便跑。

    “就是他,说大人和夫人的坏话,抓住打他一顿!”他的身后则是几个撸着袖子,手持锄头等物事追来的百姓。

    这一天夜里在内房中,两人卧在榻上,萧亦的怀里是静静趴着的黄娥。

    萧亦低头看着黄娥,怜惜不已的抚摸着她的发梢,黄娥睁着大眼直视着萧亦,问道:“夫君真的明日便又要出去吗?”

    萧亦看着黄娥希冀的眼神颇为不忍,但还是点点头,说道:“明日午时,大军开拔,随曹文诏总兵剿匪!”

    黄娥虽然很上心,眼中嗪着泪花,但还是倔强的道:“娥妹不求夫君能日夜相伴,只求夫君平安归来!”

    萧亦支起黄娥的下巴,坚定的说道:“我不仅要平安归来,更要得胜归来!”

    黄娥高兴的点点头,整个人都蜷缩到萧亦怀里,萧亦也紧紧抱着她,他知道黄娥喜欢这种感觉,他又何尝不是呢。

    ……

    同一时间,司吏何大鹏府邸外。

    月黑风高,两名仆人就在门前懒洋洋的守着,其中一人不满的说道:“咱们这是要守什么,外面有永安军还有什么贼寇能打进来?”

    另一人摆摆手,气道:“守着吧,大人的命令!”

    另一人叹了口气,两人都是无精打采,哈气连天的站在门前。

    他们却不知道,在黑夜中几个黑影已经潜伏到了他们的身侧,两个黑影找好位置,互相点点头,继而同时出手!

    两把闪烁着寒光的短刀猝然从背后贯穿了门前这两个仆人的喉咙,他们根本没想到死亡竟然离自己如此之近!

    用刀者手法老练根本没给他们任何机会,两个仆人喉咙被捅穿,已经是进气多出气少连声音都不能发出,都紧紧的把着喉咙尽力的要多呼吸些空气。

    两个黑影手中短刀从他们脖颈之处划过,这两人再无声息。

    随后从黑暗中又浅浅的走出七八个黑影,为首之人赫然便是史路,他的身后则是同样一身黑衣的顾琳、齐战、曾经与几个史路仔细挑选久经阵战的甲长。

    顾琳和几人将尸体拖到阴暗处后,史路低声说道:“直奔卧房!”

    一行人进了府中,府中此时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史路几人轻车熟路的来到一间内房外,房内竟然还打着烛火。

    史路一招手,顾琳几人纷纷是闪身到后面阴影中隐藏起来,史路蹑手蹑脚的到窗前,头贴在门前细细的听着。

    里面传出两个声音,除了何大鹏居然还有别人?

    “忍忍吧,等萧亦走了就好办了。”这是何大鹏的声音。

    另一人的声音听起来居然是典吏刘文昌的声音,他声音中充满了气愤:“等到萧亦回来时他会发现事情就不是他所能掌控的了,到时看他怎么办!”

    “或许萧亦有没有命回来都不一定!”何大鹏轻笑一声。

    史路眼神一紧,随即杀心大起,萧亦果然没说错,这两人竟然真的有这等野心,那就必须将其除掉!

    他一招手,顾琳、齐战、曾经几人一一列在门前,史路大手扬起,忽的挥下。

    几人猛然破门而入,何大鹏和刘文昌根本没想到这么晚了居然还有人闯进府中,为了议事方便何大鹏特意将仆人婢女遣散了,不想却正好帮了史路一忙。

    何大鹏蹬着大眼看着突然闯进来的这几人,他们都是一身黑衣,头上也围着黑头巾,只露出一双眼睛。

    但是仅仅露出的眼睛中却是精光四射,上前抵挡的刘文昌没几下便被一人踹倒在地,其后两人上前毫不迟疑的将短刀刺入刘文昌腹中,刘文昌凄惨的大叫着。

    何大鹏突然明白了什么,指着冲自己缓缓走上前来的那人,他声音颤抖的说道:“你你你,你是史…”

    只见那人眼神忽然一紧,他觉得自己说对了,正想大笑,但是小腹却传来一股剧痛,却是那人一柄短刀插入自己小腹,鲜血直流。

    只见那人缓缓摘下面巾,何大鹏见到居然真的是史路,他嘴中已经冒出鲜血,他强颜欢笑,咳嗽不止的道:“咳咳…大明朝这时出了一个萧亦,咳。。还不知道是福是祸啊!”

    史路面无表情的说道:“与萧亦作对的,都得死。”随后手中短刀猛然抽出,何大鹏终于没了声息。

    忽然从外面跑来一个黑衣人,待他摘下面巾居然是王大勇,王大勇身后跟着同样是一身黑衣的几人。

    王大勇声音焦急的道:“史路,刘文昌不在府中!”

    只见史路一指,顺着史路的目光,他看到已经躺在血泊中的刘文昌和何大鹏,刘文昌居然这么晚了还在何大鹏这里?

    忽然外面火光四起,整齐的脚步声响起,王大勇急急的说道:“是石刚和刘通!快走吧!”

    史路点点头,石刚和刘通这时应该是按照商量好的时间从两个地方赶来‘捉贼’。

    他沉声说道:“撤!”

    随后,一行人分成两小队,从石刚和刘通特意没有设置任何巡逻的地方撤走。

    当石刚率队慢吞吞的赶到何大鹏的内房时,只是看到了躺在血泊中的两人,当下心中一喜。

    一名甲长摇摇头,对着石刚说道:“我们来晚了,他们已经死了。”

    又一阵脚步声传来,是刘通带着另一队人过来了,石刚立刻问道:“怎么样,抓到人了吗?”

    刘通看着尸体,心下大喜,但面上却是一副懊恼的样子,摇头说道:“连个鬼影都没见到。”

    石刚一副气愤不已的样子,吼道:“禀报防守大人,无论如何都要抓到这几个‘小贼’!”

    ……

    崇祯三年七月二日深夜,时任桃花堡司吏的何大鹏和时任典吏的刘文昌被一同杀死在内房,当夜被永安军将士发现尸体,但却未曾寻获一人,查无可踪。(。)

第一百九十章:旌旗飘扬 出征() 


    翌日,一大早便有人在大街上喊道:“,何大鹏和刘文昌死了!”

    “我都听到昨夜外面永安军的脚步声了!”

    “我也听到了,就是不知道抓没抓住!”

    外面已经炸开锅了,司吏和典吏同一时间被杀,这在其他地方或许还算不上什么,毕竟桃花堡只是个小地方,但是在这桃花堡已经是一件天大的事了。

    一家客栈二楼,客房内。

    那个书生模样的人正在收拾行囊,他来到这里本想看看方圆闻名的萧亦是怎么样的,但是仅昨日便令他失望无比,若不是正巧发生了这一件事他就即刻离开了。

    他听到原本平静的屋外多了这么几声呼喊,想了想放下行囊,双手背在身后缓步走出客栈。

    “劳烦解惑,外面这是发生什么事情了?”他这时却是显得彬彬有礼,那个店伙计看到他一副读书人的打扮也变得十分客气起来,这个时候读书人还是让人尊敬的。

    “嗨,公子还不知道吧,昨夜司吏大人和典吏大人都被杀了。”

    那人表情一边变,随后惊愕的问道:“都死了?”

    伙计边擦桌子,边点头说道:“是啊,官兵正缉拿凶手呢,不过说真的。”这时这伙计神经兮兮的凑过来。

    书生模样的人也附耳过去,只听那伙计说道:“这凶手杀的好,街坊四邻无不为此高兴雀跃,希望不会被大人抓到,永安军对于贼寇的处置可是很严格的。”

    书生点点头:“打搅了。”

    他缓步走回房内,想了想把已经收拾好的行囊打开,笑着自语道:“有趣有趣。”

    ……

    同一时间,千户官厅内。

    昨夜萧亦听到消息后大惊,当夜便召集了所有永安军将官到官厅议事,史路、王大勇等人就立在萧亦身侧,他们仍是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

    萧亦还特意让人通知了令吏郑中和镇抚董英华,他们二人此时也都带着一班小吏站在另一侧。

    昨夜因为这事萧亦已经令人带一哨军全堡搜索,但却还是没有丝毫踪迹。

    石刚大踏步走进堂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萧亦站起身,询问道:“石刚,如何了?”

    石刚重重的叹了口气,恨恨的道:“这些‘小贼’就和消失了一样,没有任何线索,会不会已经逃出堡了。”

    这时顾琳出列,说道:“事已至此,应当尽快处理后事,以免耽搁去州城,低调处理。”

    顾琳的话颇为中肯,就连郑中都以为萧亦会放下这件事。

    但是萧亦却毫不犹豫的拒绝,大声道:“何大人与刘大人皆为干吏,他们二人被杀不是本官的损失,而是整个桃花堡的损失!”

    他大手一派桌子,喝道:“无论如何,定要将凶手缉拿归案!”

    “史路,此次你留守桃花堡,带我公文通告下属各堡,竭尽全力将这些乱贼缉拿归案,若有反抗,尽皆杀之!”

    萧亦让史路留守是有考量的,长久以来,史路的能力已经毋庸置疑,尤其是那一次重回辽东将老兵家人接来。

    萧亦看的明白,几乎是史路一人之力,这已经说明史路已经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

    史路大步上前,吼道:“卑职遵命,大人归来之时,卑职定将罪犯首级献于大人,以告慰二位大人在天之灵!”

    郑中身后一班的小吏员都是不断点头说着话,对萧亦的安排很满意,萧亦的处置方式凌厉果断,他们都相信若不是此次出兵在即,萧亦定会全力追凶。

    萧亦点点头,大手一挥,道:“全军,集结校场!”

    郑中和董英华上前一揖,不卑不亢的说道:“恭迎大人旗开得胜。”

    ……

    约莫一盏茶的时间后,永安军的校场再次站满了人。

    萧亦站在台子上放眼望去,尽皆是顶盔贯甲的永安军将士,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都是一列直线。

    他们人人目不斜视,个个挺立着身子看着前方,手中或是紧握长枪,或是左手盾牌右手腰刀,人人戴着亮闪闪的帽儿盔。

    最侧面几十人,那是刘通的三眼火铳队,他们人手一副三眼铳,漆黑的铳身告诉人们,这绝对不是粗制滥造的卫所三眼铳。

    今日是永安军大军出征的日子,百姓们早便是放下了手中农活,争相围在校场周围观看永安军的军姿军容。

    看到自家丈夫儿子在队列中直直的站立着,他们的眼中满是自豪和高兴,但又夹杂着些许不舍。

    萧亦在台子上来回走着,他忽然说道:“数日操练,几经磨砺,本官已经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你们已经是真正的战士,各甲甲长出列!”

    场内随从出征都是自豪无比,他们心中激动不已,都盼望着杀贼立功,他们目光整齐的看着台子上身穿那副白色亮甲的萧亦,听到萧亦的喝令声,从每个队列排头都昂首走出一人。

    他们身上的精甲外观上和普通军士大体相同,仔细看去又有些细节不尽相同。

    他们一步出列,目光紧盯萧亦,只听萧亦喝道:“授旗!”

    萧亦继续说道:“这是我们第一次出境剿匪,本官决定授予每甲甲面旗一副,每队枪旗一副,每哨四方旗一副,另有高招旗一副为我永安军军旗。”

    他喝道:“只要军旗不倒,我们便继续战斗,直至胜利!”

    随后军中旗帜繁多,但是一副高扬着的高招旗随风飘扬,上书一斗大的‘萧’字,深深值根在所有人心中。

    “出发!”

    随着萧亦一声喝令,永安军的三哨将士们成队列整齐的从校场开出,校场外正巧有一座新建立的墩卫。

    一名负责值守的战士立时便挺直了身子,目送大军远去。

    墩卫下则是成群结队的百姓,他们道路两侧欢送,其中既有祝贺永安军旗开得胜的叫好声,又有妇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