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

第265章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第265章

小说: 三国纵横之凉州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逵受任南部督邮以来,巡查南境各县还未能够成行。如今他已经见过了府中的各曹掾史,也熟悉了督邮的属史,也是时候将他外派出去了。

    这一次阎行就特意委命他微服行县,采风、巡查南境各县,确保郡府的命令真正下达到了各县,同时也是体察民情,督察官吏贪墨、豪强违法等作奸犯科之事。

    然后,阎行又与严授、卫觊、裴潜等人商议过后,向各县颁发了郡府新的文书命令。

    为首,是下令南境收骸骨的文书,传令各乡、亭上报死亡、流失人口给郡县。

    阎行翻阅了郡府之中大量的田册、户簿,发现了其中有不少疏漏之处,历年的战乱流失人口也没有清算,他有心下令各县重新核算全郡的田亩、人口、家赀,但碍于为政伊始,不宜操之过急,所以只是先下令清算这几年来的死亡、流失人口和无主田地。

    第二道政令,则是有关于招抚、安置流民一事,如今不仅河东有流民,三辅遭受了李傕、郭汜等人的战事波及之后,也有一大批民众流离失所,阎行令甘陵招抚了大量的三辅流民,而不是眼下河东平定,清算出了流失人口和无主田地,阎行就准备把这些流民分批安置在河东的南境和北境的无主田地上。

    第三道政令,则是涉及到幕府、郡府两方面的事情,阎行的大军要分兵守护河东各县。河东虽然有山河之险,但却也是四面都有潜在的敌手,西面一衣带水的李傕、郭汜,有河西地的甘陵在,北境有曹鸢镇守,都暂且不论。

    南面隔着大河的张济,在进入弘农之后,同样也是厉兵秣马,其兵锋所指何处,暂且不明,但强邻在侧,不得不防。因此阎行下令调翟郝的兵马布防南面的河北、大阳等城邑。

    东面有河内的张杨,阎行令徐晃所部屯驻绛邑,兼顾濩泽、端氏、东垣诸城邑的兵事。

    至于西北面,阎行则下令阎兴、杨丰、马玩三将,会同北境的魏铉所部,收复蒲子、北屈二城。

    在巩固了河东全境后,第四道政令,则是回归到举贤良、兴教化的内政中来。

    先前郡府辟除的,都是在郡中素有声望、才名的士人,来担任郡府之中的大吏,但是在郡府的各曹之中,还是有一些职位空缺的。

    特别是在郡丞严授考核郡吏,还有督邮贾逵巡行南境城邑后,又会驱逐、罢黜、自辞一些官吏,全郡空缺出更多的职位出来。

    阎行想要把这其中一部分的职务,留给那些寒门子弟,还有在考核中脱颖而出的吏员和自己的原先的文吏们,因此传令全郡举荐人才。

    随后,各县陆续都有人才推荐,有豪强大姓的子弟,也有寒门的士子,连郡府的右曹都有人才推荐,卫觊推荐了乐详,裴潜推荐了毋丘兴,贾逵推荐了孙资,阎行在会同严授等大吏,逐批考察了他们的才能之后,就任命了其中的翘楚者,如辟乐详为文学掾,毋丘兴为兵曹史,孙资为记室书佐。

    至于兴教化一事,尽管河东初定,百业待兴,但和严授、卫觊、裴潜等人商议过后,阎行还是决定要拨给钱粮,重新修缮郡县的学校、乡亭的庠序,任命士人担任学官,教化学子。

    一来是因为北境的白波,原本就是假托黄巾之名起事的,而卫固、范先等人也是蛊惑人心,反叛郡府,阎行入主河东,讲究名正言顺,这人心向背,自然就需要通过教化百姓来取得,而重视培养人才,这也是一个为政者需要格外重视的。

    框架要提前搭建,至于日后如何改革,则是后面的事情了。

    可以说,前面阎行和严授、卫觊、裴潜等人商议后,颁行全郡的这些政令,一经推行,就都受到了士民百姓的拥戴。不管是收骸骨,清算流失人口,还是派兵守卫境内城邑,亦或者举贤良,兴教化等事,都是惠泽众人的事情,政令在境内推行无阻,阎行的为政声望也节节攀高。

    但后面这些诏令,则不同程度受到了各方面的掣肘和声讨。

    说到底,还是一个“利”字。

    前面的这些惠泽百姓的事情,不管是出兵收复城邑,还是修缮学校,任命官吏,受益的是所有人,而钱粮布帛则是从郡府之中调拨出去的,但后面阎行做的这些事情,则更像是在与“民”争利。

    第一道,郡府传檄各县,但凡是因为战乱、天灾而脱产流亡的人口,返乡著籍后,免除下一年的田亩、口算赋税,以便让他们安心下来,重新恢复生产,缺少田地、耕牛、种子的,由官府假公田、贷种、食、借耕牛。

    而在政令下达后两个月内,如果有逾期不归、滞留外地的流民,各县派出游徼、亭长收捕,按照游荡、不事生产的罪名重惩,那些故意藏匿、收留、役使他们的人家,也要连坐同罪,处以重罚。

    这一道檄文已经下达,顿时在郡县之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河东这几年战乱频发,地方豪强中吞没无主田地,招揽流民为佃客,趁机发高利贷的,不在少数,可郡府这前前后后的政令联系在了一起,就变成了针对他们的策略。

    想要钩出他们已经吞下的肥肉、断绝他们的财路,怎能够不引起他们的反弹?

    一时间,原先那些称赞阎行入主河东,为良政、善抚民的声音中,就出现了其他不少争议、针砭之声。

    可是郡府的檄文,却是没有受到影响,接着颁行全郡。

    大规模的民屯、军屯之前在北境已经推行过了,收获的效果在目前看来,是非常好的,为郡府、幕府增加了大量的粮食、布帛收入,一整套屯田的运行体制,郡府也摸索出来了,屯田的吏员也锻炼培养出了一批。

    但是,在阎行看来,如今河东平定,北境的屯田再无郡府掣肘,还是能够加大规模,而这就需要调拨南境更加充裕的人力物力去修缮河渠了,按照郡府计划,河东北境将分成两大块屯田区,一个以平阳为主,一个以临汾为主,再依托汾水修建的水利、河渠灌溉,一岁增收近百万石谷将不成问题。

    而南境安置三辅流民的无主田地,同样也可以划归为民屯,利用南境尚属完善的河渠水利,郡府能够获得的收益,也是颇为可观的。

    而河东的盐铁,同样是接下来阎行要收归郡府管辖的。这两样都是重利产业,而且冶铁煮盐,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能够从盐铁上分利的大姓豪强,无一不是家财万贯、僮客上千的豪大家。

    阎行为此特意任命赵鸿为盐铁都尉,协助郡丞严授官营盐铁。

    skbshge

第375章 为政伊始业之基(终)() 
官盐铁的阻力之大,居于这几项政令之首,又或者说,最后推行的官盐铁政令,恰恰好,就承接了前面勒令河东流民还乡、发动民役修缮河渠水利所酝酿着的怨气。

    一开始,连卫觊、裴潜都不赞同官盐铁的郡府政令。

    两人都是有才识之人,自然也能够看到这官盐铁的重利,只是认为阎行为政伊始,正是行善政,安抚民心之时,如果操之过急,难免会激起河东一郡的反弹。

    毕竟西凉军入河东,实际上靠的,还是手中的刀兵,杀伤的,也是河东的士民。

    无奈,虽然听了两人的劝谏,但阎行已经下定决心,就算阻力再大,也要推行。

    哪怕如今在郡府外面,已经有太守苛政、残民敛财的流言在传播。

    官营盐铁,依旧会是阎行郡府政事中的重中之重。

    冶铁,不仅牵涉到了一郡农具的打造,攸关百姓的农业生产,而且还关系到了军队的战具、兵甲、器械。

    西凉兵号称天下劲旅,靠的除了边地汉人、羌胡义从的骁勇悍战外,还有轻剽奔击的战马。

    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征收郡中私人的冶铁作坊,合并到郡府设置的铁官中来,从而扩大郡府冶铁的规模,打造出更精良的兵器来,也是阎行要求今后要做到的。

    而解池的盐,乃是上佳的产地,质量和产量都是有保障的,朝廷原先就已经设置了盐监,实行官营,阎行只需要让郡府依葫芦画瓢,再革除弊政,就能够将盐业牢牢掌握在郡府手中了。

    至于所谓的军功授田和求贤令。阎行则发现在眼下是行不通的。

    秦汉之初的军功授田,这套制度,是依照“依军功授爵”、“依爵位授田”的形式进行的,如今军功爵这套制度已经完全崩坏,除了列侯、关内侯两级还算是正常外,其他的爵位已经泛滥混乱、不可甄别证明了。

    所以推行军功授田的制度,至少要具备两个必须的基本条件,一来就是要重建一套能够与军功、田亩挂钩的爵位制度,二来就是为政者手中要有大量的无主田地。

    而这两个基本条件,阎行、河东郡都不具备。

    重建爵位制度,是关系到全天下的事情,又岂是一个小小的河东郡能够擅自逾越,更改朝廷的名器的。哪怕到了曹魏当权的鼎盛时期,曹操依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径直接受五等爵位制度。

    而大量的无主田地,河东郡原本就是历朝历代开发已久的大郡,在铁犁牛耕的技术下,郡中可以开垦的田地,已经基本开垦完毕。阎行能够用来安置流民,推行民屯、军屯,还是因为河东近年来战乱频发,导致出现了众多抛荒的无主田地。

    在推行了前面的政令之后,郡府管辖的公田已经寥寥无几,只能够用来作为安置伤残老兵、营建大规模工程、后备土地之用。

    而求贤令的推行奏效,依旧需要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个就是礼崩乐坏、革旧鼎新的大背景,第二个就是游士遍野、晋升无门的人才环境。

    这两个条件,时下同样不能够满足。本朝推崇儒学,光武皇帝息马文治、明章二帝尊师重道,再经过历代汉天子对儒学的尊崇,如今是汉室虽衰,但官方的儒学却还没到了礼崩乐坏、革旧鼎新的程度。

    而游士遍野、晋升无门,这种人才环境,是战国时候的,不是眼下的汉末的。入仕州郡、朝廷征辟、任子姻亲,是时下公认的入仕途径,而建千金台、设招贤馆,堂而皇之地将公器私用,效用如何暂且不论,但绝对是类似袁术称帝一般,将野心昭告天下的妄行。

    至于曹操的求才三令,发布于建安十五年、十九年、二十二年,曹魏集团中的人才以兖州、豫州、冀州、荆州的人才为主,早在求才三令发布之前已经成型,没有听说曹魏的后续人才是用求才三令招来的,“治平尚德性,有事赏功能”是求才三令的核心,但实际上恰恰曹魏颁布求才令之前是“有事”阶段,而之后转入“治平”阶段。

    从第一道求才令中的”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易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来看,受命及中兴之君、周文王与姜尚、刘邦与陈平、《尚书·尧典》“明扬仄陋”的典故,用意何在,目的是否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言而喻。

    故而,阎行并没有不切实际,一味效仿前人、后人的成功经验,而是踏踏实实地采用了足兵足食、砺练军士、辟除境内人才、盐铁官营等稳妥且切中实效的政令。

    当然,这些政令颁行的效果如何,还要在郡中推行一些时日之后,才能够见效。至于郡府之外的那些流言,阎行听过之后,一笑了之,他虽不才,还不至于畏民如虎,愚妄到想去堵民众之口。

    在随后的两个月里,阎兴、杨丰、魏铉等人的兵马,很快就收复了河东郡西北的蒲子、北屈二城,而贾逵也督察各县,检举治罪了一些不法的豪强,黜免了一些贪墨渎职的官吏。

    而在郡府的人事调动中,阎行也趁机将自己原本帐下的文吏郑多任命为解县令,将黄颇任命为临汾令。

    郡府安置流民、屯田修渠的事情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而随着一年冬天的到来,初平三年终于进入了尾声。

    skbshge

第376章 太守行春恩威重(上)() 
初平四年,随着春季的到来,河东郡府的政事也开始忙碌起来,贷种食、劝农桑、行屯田、兴水利这是最基本的政事,但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关乎到了一郡生民的衣食生计问题。

    前汉董仲舒说过,“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河东郡这些年,因为战乱频发,不是北境耽误了春耕,就是南境由不得郡府不重视。

    身为太守的阎行,自然也要以身作则,在立春之日,带着郡府的掾史行祭祀、迎春之礼,又亲耕籍田,做出表率,下令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