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报行天下 >

第187章

报行天下-第187章

小说: 报行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姓袁的因为走错了一步为上官所不喜,被朝中大佬遣回了原籍。杨大人本以为好日子来了,谁知在袁某人一党的运作下,他竟然也挨了个申饬,还被降级调回京城,由从二品降到了正三品。

    按大瑞的规矩,官员外放当布政使后再回京城便是六部尚书的候选人了,大好的前程在等着他呢,结果全被人家搅和了。

    杨大人恨姓袁的恨得牙痒痒。

    最近,袁家被人推到火上炙烤,大喜过望的他不仅多喝了几杯,还亲自撰文差人送去了报社,只恨不得用力踩上几脚才好。

    听闻朝中有人在背地里串联,想给那袁某人一个复起的机会呢……呵,不趁此时弄得他永世不得翻身,难道还要等他再回到朝中,成为他日的心腹巨患?

    就在杨大人自斟自酌得正起劲的时候,有下人入内行礼道:“老爷,外面有人送来了东西,让小人定要送到您的手上。”

    杨老爷闻言连眼皮都没抬。天天都有人往府上送各类物事,有想鸣冤叫屈的,有想巴结讨好的,他才不在意这些呢。

    这人也太没眼色了,此等小事还要扰我的雅兴?

    主人的脸色不太好看,下人自然是有点慌了,可他还是硬着头皮道:“老爷,那人说您一定会感兴趣的,因为这都是曹州来的。”

    “什么?”

    下人的话刚说完,杨大人眼中便精芒一闪。他伸手接过了小布包,从中取出一些像是书信的东西仔细端详起来。

    片刻后,他抬头问道:“送东西的人呢,可还在外面么?”

    下人应道:“他留下东西就走了。”

    杨大人微微扬起了嘴角,不过这也就是一瞬间的事。很快,那张有点沧桑的脸又变回了古井无波的模样。

    稍作沉吟后,他捋须道:“找人把这些东西给王威、张鹤两位御史送去吧。再帮老夫捎句话,就说……老夫以前不是不想提携他们两个门生,只是他们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为了自己的前程,往后还要认真办事才好。”

    下人应了一声快步离开了。在他的身后,杨大人的眸中露出了杀机……

第三百六十六章 阴云() 
    顺天府推官何大人这几日总是心神不宁。

    在家时,他无论做什么都是心不在焉的,结果惹得夫人怀疑他是不是在外面偷偷养了小的,哭着喊着和丈夫争执了一通。

    只有何大人知道自己的难处。

    在他发迹前,他的妹妹嫁给了曹州袁家的一位族人。妹夫这人其实挺普通的,在家族中也没什么地位,但妹妹嫁过去的时候别人还说这是高攀,毕竟袁家在当地也算有头有脸,有了这层关系别人对他也会高看一眼。

    到了后来,何大人进了仕途,本以为终于能扬眉吐气了,没想到袁家的地位也开始水涨船高。当然,人家对他也确实客气多了,毕竟人脉多多益善,认识个当官的怎么说都是好事。

    于是,逢年过节的时候袁家往往会送些礼物来,其中偶尔还有些值钱的字画。既然是沾亲带故的人送的,何大人也就笑纳了。

    他本以为这关系只要维持着就好了,结果人不惹事事找人:袁家一不小心就摊上事了。

    外面传得沸沸扬扬,他只听了一些议论心里就怯了。

    袁家的事一旦闹大,这盖子是绝对捂不住的。万一这时真如明报说的有人告状……再审的话,曹州当地的官府是铁定不能用了,这种案子虽有影响力却也轮不到三司会审,那么……

    这干系还不是要落到顺天府的头上?要知道,顺天府在刑名上的职责并不只局限于京畿之地,它历来就有承接全国各地诉状的职责,是无数人上京告状的第一站。

    眼下别人对袁家都是避之唯恐不及,他倒好,这姻亲关系是躲也躲不开的,所以他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保持低调,以免被人看出什么蛛丝马迹,成了城门失火时被殃及的池鱼。

    谁知,怕什么来什么。

    当日,下值回到家中的他好不容易才沉下心来读了几页书,算是数天来第一次心无旁骛;就在这时,有家人来报,说曹州的袁家来人了。

    何大人的表情顿时阴晴不定起来。

    沉吟良久,他对报信的家人道:“我身体不适,不宜见客,让来人回去吧。”

    家人为难道:“老爷,那他们送来的礼?”

    何大人这才拿起礼单。随意看了看,他的眼中闪过一抹惊讶,不过这惊讶很快就变成了轻蔑:“呵,我的妹夫倒是热心,这些东西若是变卖了,怕是有我几年的俸禄了。只是……”

    他随手丢下礼单,冷声道:“往日怎么不见他们这般热情呢?嘿,袁家送的礼虽说不少,可大都不怎么用心思,如今……倒是大不一样了,有给母亲大人的,有给内子的,还有给小公子的……真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啊。”

    发过了感叹,何大人又背着手踱了几步,方才道:“你就这么跟袁家的人回复吧,他就算知道我只是拒而不见又如何?京里不愿和袁家扯上关系的人多了,又不多我一个。至于礼物,不仅一样都不能收,还要大张旗鼓地送出府去,明白么?”

    来报信的家人应了。刚走出几步,何大人忽然又唤道:“回来。”

    那人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只听得主人道:“不见归不见,说话却不要太生硬了。你只需告诉来人:老爷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会尽力转圜,但若事不可为,也没有办法。再说,如果真的有状子递到了顺天府,我作为袁家的姻亲势必是要回避的,怕也帮不上什么忙。好了,就这样吧。”

    家人快步离去了,何大人陷入了沉默。过不多时,屋里忽然响起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他根本就不想和送礼的人多废话,可一想到那个妹子,他的心里又有点不忍,所以才留下了一句活话,虽然这话半点用处都没有就是了。

    若袁家成功扳回了局面……不,这种可能应该只存在于理论中吧?

    曹州,袁家。

    多年来每日都张灯结彩的大院仿佛被一层阴云笼罩了。以往,家里上至老爷下至仆役说起话来都是趾高气昂的,恨不得鼻孔朝天;现在,大多数人的面色都有点灰败,再没有了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不可一世的骄态。

    京城发生的事,袁家人早就得知了。起初,他们根本不以为意,完全没想到针对那两家的批评风潮会与自身有关。后来媒体的焦点转移到了袁家,他们在吃惊之余也并不担心,这天高皇帝远的,谁爱说就让他说去吧,谁又能拿本地的地头蛇怎么样?

    直到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传来,人们的心中才开始犯嘀咕:这事到底还有完没完?

    袁老爷端坐在太师椅上,看上去倒是颇为气定神闲。作为当家人,他不能显露出什么紧张的模样,要不下面的人看了就更加惶恐了。

    所以,他克制住了心中的不安。

    有时他会想,自己怎么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又有什么可怕的?多年来,有多少人想扳倒袁家,可最后还不是灰溜溜地成了他的手下败将?

    想到这儿,他身上的气势便足了一些,那一点点不祥的预感也被挥散得无影无踪了。

    萧靖……吗?

    那个年轻的身影浮现在脑海的瞬间,袁老爷不禁把牙咬得咯咯作响。

    秦子芊的事过去之后两边都沉寂了两个多月,原以为对方就那样忍气吞声了,谁知人家的报复从未缺席,只是在你已放松警惕的时候姗姗来迟而已。

    那小子年龄不大却这么能隐忍,应该是信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人啊。

    袁老爷打定了主意:此事若能揭过,定要与他好好算算这笔账!

    正思虑间,有人在厅中站定,恭敬地叫了声“老爷”。

    袁老爷听到声音便眼前一亮,道:“袁福,你回来了?可从京里带回什么消息了吗?”

    袁福支支吾吾的不肯开口。

    袁老爷心一沉,虎着脸道:“有事只管说,你跟了我二十多年了,还不知道我最讨厌的便是别人连话都说不清楚么?”

    话音刚落,袁福突然拜倒在地,泣声道:“老爷,是小人无能,把您的差事办砸了……京里……京里根本就没人肯见小人啊!”

    袁老爷的心顿时沉到了谷底。

第三百六十七章 送行() 
    在曹州的一亩三分地上能够呼风唤雨的袁老爷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不知所措。

    所有的关节都打不通了,莫非只能坐以待毙?

    他颓然倒在了椅子上,瘫软的身子看上去很没坐相。

    良久,他方才挥了挥手,无力地对袁福道:“知道了,你下去吧。”

    过了半晌,袁老爷的眼神恢复了些许的清明。他起身踱了几步,又用力拍了拍手,对应声进屋的人道:“最近曹州不太平,将小少爷送到定州去吧。动作快,不要让任何人知道。还有……库里值钱的物事,连带我积攒的那些银票也一并送去。”

    中年人稍微有点迟疑,不过还是点头应了。

    袁老爷叹道:“想不到我袁家竟会被人算计。早知如此……”

    他心中有些后悔,但嘴上却不能继续说下去。

    如果当初没有为难那个叫萧靖的,会不会就没有今日的险境了?

    不可能。自己拿了秦子芊严刑拷问,就已和对方结下了死仇。就算没有之后逼他膝行的事,这局面也是无法善终了。

    袁老爷的脸上露出了狠厉之色:想针对袁家?大不了拼个鱼死网破就是!

    就在这时,本已离开的袁福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老爷,不……不好了!”

    袁老爷还没来得及呵斥,面如土色的袁福便颤声道:“外面来了官差,说要带老爷去问话。官府的人已经把咱家围了,这该如何是好啊?”

    什么?

    袁老爷眼前一黑,险些晕去。他知道可能会有祸事,但万万没想到祸事竟来得如此之快!

    “慌什么?天塌不下来!”

    他硬挺着拿出了一家之主的气势,大声道:“这些人平时对我袁家毕恭毕敬的,如今这是借了谁的胆?一群狗一样的东西,居然敢欺到曹州袁氏的头上,他们还知道自己是谁么?”

    说罢,他大踏步走了出去。

    到了门前,袁老爷眯起了眼睛。

    面前站着的几个领头人都是熟脸,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大都会巴巴地上门来拜望。至于见不见,要看袁老爷的心情:心情好的话就见上一面敷衍几句,心情不好的话就随便派个人去应付一番,人家也不敢说什么。

    如今……

    想到这,袁老爷皮笑肉不笑地道:“不知各位前来,有失远迎。不知如此兴师动众所为何事?”

    有人上前一步,冷哼道:“休要揣着明白装糊涂。袁家这些年在曹州的所作所为,难道你这个当家人心里没数?”

    袁老爷淡淡一笑,道:“袁家一直奉公守法,为乡邻修桥补路、捐资助学,这是州里都曾表彰过的。除了这些,其它好事也做过许多。难道阁下说的不是这个么?那我倒要请教了。”

    另一人忍不住沉声道:“事到如今还想狡辩?袁家的种种恶行,在京里已是妇孺皆知了。你可能还不知道吧?五日前,有御史当朝检举了你的大兄还有整个袁家,朝上诸公群情汹汹,恰好当日又有人到顺天府举告……陛下龙颜震怒,责成彻查,顺天府便给州府下了条子,让人将你解入京去。”

    袁老爷一呆。难怪州府会如此兴师动众,原来此事已上达天听!本以为避一避风头事情就会过去的,没想到竟到了这个地步!

    他不知道的是,庙堂之上的那群大人物早就将他和大兄称为“民贼”了。

    饶是他竭力故作冷静,这会也难以抑制地颤抖起来。

    不过,袁老爷还是竭力争辩道:“这中间想必有什么误会。袁家是远近闻名的积善之家,府尊大人也是知晓的,应该是有什么人肆意构陷,还请诸位回报……”

    “住口!”

    最开始说话的那人是个火爆脾气,这会他显然没什么耐心了:“事情已说得如此明白,你为何还要狡辩?眼下是顺天府要人,我们也只是奉公行事,还请你不要为难我等。”

    袁老爷还想说话,却被一拥而上的官差控制住了。

    在他的叫骂声中,一行人渐行渐远。

    围墙外,守着袁家的差人和巡检兵丁并没有撤走;围墙内,袁家的上上下下已乱作了一团……

    夜晚很快就到来了。

    可能是公文催促得很急,解送的队伍一刻都没有停歇,甚至没有在路过的县境停留,只是在必须停下休息时才随便找了个镇子歇脚。

    袁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