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王侯的荣耀-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清早,李轨从浓睡中醒来,推了推身边熟睡正酣的竹玛。
竹玛翻了个身,啧啧嘴,继续熟睡中。
“真是个憨货。”
李轨披了一件衣裳,提了一杆手杖,推开房门,清新的冷风扑面而来,令人浑身舒爽,好一个清新明媚的早晨啊。
本章完
ps:书友们,我是楼枯。qd,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211章 新宅子()
李轨开始饶有兴致的参观自己的新宅子。
因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有植被,整个宅院花木葱笼,郁郁葱葱,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但李轨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些植物都是落叶植物,春夏好看,但到了秋冬就难看了,到时候光秃秃的一片也挺恼人呢,要是能种植一些常绿植物就好了。
当然,这个时代运输能力有限,南方的常绿植物运到北方来总不是那么方便,所以只能种植一些北地的常绿之物,松树啊,竹子什么的。
前堂三进,每一进都有三座大殿。
殿堂建筑的中规中矩,没什么好看的。陈设自然一流,但也没有超越主人应有的身份,那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家伙想在这里挑出骨头来还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李轨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圈,就从侧门进了后宅。
迎面是一道影壁,两翼连着一长溜的砖墙,墙内云杉高耸,恰似一道绿墙,将内宅的隐私遮掩的严严密密。
从右便门进去,迎面是一片池塘,东、北两面都是杉木林,西面则是一片硕大的绿地。
后世用来绿化的什么马尼拉、天鹅绒、羔羊茅、结缕草都找不到,所以只能找一些本地常见的早熟禾、野牛草,另外再种植一些野草野花,要的就是那个意思。
草坪的那边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两层小楼。
这是后宅正堂,正牌夫人处理家事的地方。
这栋小楼的后面是一片掩映在绿荫中的宅院,大小共有七处,最大最华丽的当属东西两院,东院是闻莺的居所,西院是郭佚的居所。
再往后是貂蝉、竹玛、阿宁和麻姑的居所。
这一片院落的北面就是那座形似山字的“大山”,山上有一座望亭,站在上面可以俯瞰整个府宅。
围绕这片主体建筑的周围还散布着十几个独立的小院落,却是府中其他妾侍们的居所。
府中大大小小的执事人员则居住在西配院里。
西配院之外还有套院,居住着男丁和马夫等。
李轨对自己的杰出作品表达了崇高的敬意,正暗自得意的时候,却见到几个穿红戴绿的侍女伴着一个贵妇人从林荫道上走了过来。
定睛一看却是闻莺,身边两个侍女手中拎着食盒,另外两个侍女端着洗漱之物。
李轨奇道:“这大清早的你不睡觉,却要到哪里去”
闻莺见了李轨,颇有些不好意思,居然脸就红了,盈盈拜道:“妾身正要去前堂服侍夫君起床呢。”
李轨微笑道:“我已经起来了,昨晚酒喝的太多,迷迷糊糊的睡了一晚,早上很早就醒了,就出来走走,你也不要忙了,陪我一起走走吧。”
闻莺道:“这怎么好,妾身出来的急,未曾梳妆打扮。”
李轨道:“这有什么呢,你这个人呐就是太迂腐,此系内宅,没那多规矩。”
说完强牵住闻莺的手腕,闻莺闹了个脸通红。
众侍女见状便远远地缀在后面。
闻莺起初有些紧张,有些抗拒,但走了几步后,就放松下来,渐渐的跟上了节奏。
李轨于是松开她的手,问道:“对这宅子你还满意吗树似乎太多了点,你们住的地方采光怎么样”
闻莺道:“挺好,就是林子太密鸟雀太多,一大清早就吵的厉害。”
李轨哈哈一笑,道:“我教你一个法子:在院子外面多准备一点粮食,把它们喂饱,它们吃饱了就不吵你了。”
闻莺笑道:“我才不上你的当,吃食多了,满院子的鸟雀都来了,还不得把人吵死。”
李轨见哄不住她,于是哈哈一笑。
走到水榭上,见水中鱼儿正在浮出水面透气,李轨招呼侍女过来,取了一块饼掰开了揉碎后丢进水里。鱼儿一哄而上,搅的水面哗剌剌作响,煞是热闹。
闻莺道:“他们在水里放了十三桶鱼,昨天清早放的,黄昏前后水面上白花花的一片,死了至少一半。”
李轨道:“他们是谁,放鱼之前没禀报你吗”
闻莺神情忽然变的有些紧张,便道:“还好剩下的都活了,这些鱼儿可真是贪吃,我也来喂喂它们。”
于是把剩下的面饼也掰碎了丢进水里。
闻莺被满塘欢闹的鱼儿逗笑了。
“哟,妹妹一早上见到什么喜庆事,笑的这么开心。“
却见郭佚领着八个侍女走了过来,侍女们跟闻莺的随从差不多,有拿食盒的,有拿洗漱之物的。
闻莺笑着走上去,两个人手拉手一个叫姐姐,一个叫妹妹,互相问安,亲热的不得了。
李轨笑道:“你们两位倒是想到一块去了,索性把别的姐妹们也叫起来,咱们就在那,来个早餐会吧。“
郭佚道:“亏你想的出来,这大冷天的。要开会还是去堂里开,那里暖和。”
闻莺抬头望了望,说道:“姐妹们起来还要些时候,等都预备妥了,太阳也该出来了,不会那么冷了。”
郭佚听了这话,就瞄了眼李轨,咯咯咯地笑了,拉着闻莺的手说:“好,我们听夫人的吩咐。”
招呼麾下兵分两路,一路去厨房招呼准备早饭,一路去叫醒各路妾侍
李轨道:“我还要回府,能叫起多少叫起多少吧,有人爱睡懒觉就算了。”
郭佚道:“那可不行,这新宅的第一天哪能睡懒觉呢。”
身边的一个女管家就应了声是,回身厉声向三个侍女说:“都听清楚了没有,所有小主子都得请到了,一个不能少,今日是主公请饭。”
这一声令下,整个丞相府别院就热闹了起来,一时间在空地上集合的姬妾有四五十位,打哈欠的,揉眼睛的,伸懒腰的,似一群刚吃了瘪的残兵败将。
李轨的子女们也都到齐了,两个最小的女儿还没睡醒,乳娘的怀抱里就睡着了,几个大点的孩子也是睡眼惺忪,一个劲的直打哈欠。
李轨瞅了眼郭佚,说:“开饭吧。”
“慢着。”郭佚拦住李轨,“这一大清早的把人召集起来,总得有个说法吧你不得说两句”
李轨道:“这个就免了吧。”
郭佚就不言语了。
李轨咕哝道:“吃个早饭还要讲话,真不怕累呢。”
勉强发表了一番训令,两条:一条是成由勤俭败由奢;第二条是早睡早起勤锻炼;第三条是互助友爱要真诚;第四条是吃饭要吃七分饱,不可暴饮暴食。
若不是闻莺提醒,李轨还要说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
吃了早饭,李轨回皇城丞相府,后宅女眷里只有麻姑和棋儿随行。
棋儿的身份是大丫头,地位仅次于妾侍,因为她识得几个字,又会下棋,所以得到李轨的特许,可以随意进出李轨的书房。
府中另一个可以随时进出李轨书房的女眷便是麻姑。
过去她是以丞相书房首席服务员的身份进出,现在则又多了一层身份。
本章完
ps:书友们,我是楼枯。qd,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212章 议郎议政()
芈林走后,陈琳就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为了丞相办公室主任。
不过陈琳的志向很大,想有更大的作为,所以李轨就安排他去太仆寺兼职,过渡一番后就到下面的郡里去,至于将来能有多大的成就却就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准备接陈琳班的是一个叫班成的年轻人。
班成,长安太学的高材生,出身官宦人家,在入太学之前他曾投考长安武备学堂,并以笔试第一、武比第八的成绩入学,学习军事一年多时间,因为炮轰教官搞形式主义被学校开除,但一年后却又以茂才的身份入太学学习。
所谓的“茂才”就是地方的太守或县令向朝廷举荐的本郡县德才兼备的青年英俊
一个被武备学堂开除的学生,居然又被地方举荐为茂才,若非他的背景十分雄厚,靠山硬的不可限量外,那就是他真有些本事。
汉朝出了好几个姓班的名人,班超,班固,李轨怀着好奇就在一次巡视太学时专门召见了他,相唔甚欢,所以等他从太学结业就把他要了过来,先做记室,确定陈琳要走后,就开始栽培他。
班成是个很要强的人,接手之后很快就进入了角色,总能把事情办的妥妥当当。
他总是主簿房第一个来上班的人,点着油灯把昨天收到的要件按轻重缓急做一个分类,等到窗纸泛白陈琳来的时候交给陈琳过目。
陈琳的心已经不在这儿了,总是随便看一下目录就让他给李轨送去。
虽然蔡伦已经发明了纸,但这个时代的公文绝大多数还是用竹简,因为纸不仅造价昂贵,而且质量很差,比中元节用来祭祀先人的那种纸都要差,基本上是不能写字的。
当然也有一些公文是写在绢帛上的,主要是敌对势力写来的。
为了地方的荣誉,绢帛再贵,他们也不在乎。
批阅这种公文很麻烦,虽然书写公文的隶书比小篆要好认的多,但因为没有标点符合,读起来依然很费劲。
而且虽然纸张稀少,在竹简上写字并不方便。但绝大多数的公文还是写的又臭又长,芝麻绿豆大点的一点屁事也要洋洋洒洒写上几千言。
直看的李轨是头晕脑胀,昏昏欲睡。
他发现自己这么耗下去早晚有一天得崩溃,有什么办法既能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时间,又不至于大权旁落或发生决策上的重大失误呢。
丞相之下再设一个丞相丞相府长史,这是一个办法,这至少替他减轻了百分之六十的琐碎政务,但即便是剩下的百分之四十也很够呛。
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到底还是让李轨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议郎群议制度,简单地说一些技术性的工作李轨不再自己独自去完成,而是交由他的智囊团来共同完成。
譬如东郡上报境内沿河三县去年秋季遭遇蝗灾,今年春季又遭遇凌汛,请求减免三县一年的租税。
长史院户曹派人核查之后,发现三县并非所有的地方都遭了灾,灾情也没有地方上报的那么严重,所以三县普减是不合适的。
户曹的建议是对真正的受灾区域减免,并拟出了要减免地方的名单、人数,且对三个受灾最严重的乡除了减免税赋,还建议拨给救济粮、衣,种子、耕牛若干。
长史程昱的意见是批准。
这事报到李轨面前,李轨坐在太师椅上,闭着眼睛,由一名声音清亮的侍郎朗诵出来,李轨听完点点头,组织议郎议事的陈琳便问众议郎是什么意见。
十八名议郎分作甲乙丙三组,先是小组议论,给出本组的意见,然后由三名值日议郎当面禀报给李轨,李轨可以现场质询,也可以据此给出裁决。
这些议郎都是中央各官署和各地方官府选拔来的青年才俊,他们熟悉国家制度和律法,熟读经史,也拥有一定的实际行政经验,对很多事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们的意见总是能给李轨提供很重要的参考,而且这种制度可以避免一些重大的决策失误的出现。
这些年轻气盛的家伙眼睛里可揉不进砂子,谁在文字里玩猫腻被他们发现,他们会在第一时间提出来。
议郎分三班,每班十八人,分三组,每组供奉四个时辰,随时为丞相提供智力支持。
这样一来,不仅替李轨减轻了工作负担,也直接培养了人才。
议郎陪伴丞相左右,参与重大政务的决策,耳濡目染整个决策过曾,获益匪浅,等到他们离开丞相府去做官,这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但即便有这个智囊团的协助,李轨每天仍然有做不完的工作,地盘越来越来越大,又没有州牧作为缓冲,地方的军、政、民、财事务一股脑的压过来,肯定让人吃不消。
不止一个人建议李轨恢复州牧之设,却都被李轨抵制了,为政者本来就是一件苦差事,怎能因为自己要偷懒就乱来呢。
宁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