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少年状元 >

第44章

少年状元-第44章

小说: 少年状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州候暗想,唐公子,真神人也,他竞料定,此宝禹王一定喜欢。

    雍州侯没想到让梁洲侯抢了先,赶紧站起来对禹王道:“天下黎民早已盼禹王早承天命,犹如大旱盼甘霖。雍州虽地处偏远,愿禹王早定大夏国,天下一统,雍州臣民,愿遵禹王之命,唯听从禹王调遣,禹王一声令下,雍州臣民,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说完后,也双手捧着一个锦盒,奉到禹王面前道:“此物是西昆仑的雪莲花,相传时逢盛世才会盛开,被昆仑山圣主白泽视为镇山之宝,除非天上上仙,任谁都不能取得。臣下求了白泽百日,圣主才给了我两朵,并叮嘱我说;此花是为即将到来的华夏国禹王而开,要我务必在禹王承接天命时,献于禹王。”

    禹王见最远的两个州的诸侯如此诚心,心中甚感欣慰,同时他心里也明白,这里面肯定是唐尧的功劳。但是,当下之时还不宜表封,更不能赏赐两位诸侯,只客气地说了一句:“两位诸侯有心了。”

    冀州侯此时已是心急的迫不及待,不等雍州侯离开禹王,赶紧上前奉上贺礼,并对禹王道:“冀州的黎民等同禹王给了第二次生命,犹如再生父母,禹王对冀州黎民的大恩,比西河水长,比太行山高,冀州的臣民早盼着华夏开国,普天同庆。”

    其他各州各大邑的诸侯,见让梁洲。雍州。冀州抢了先,纷纷上前献礼,争先恐后地奉承。

    这时,只见一只大鸟落在了禹王台上,大鸟长着凰头凤身,身上的羽毛,五彩缤纷,艳丽夺目,奇异的是大鸟一目双睛,背上竟然背着一个漂亮的红木匣。落地后,旁落无人,大摇大摆地走向禹王。禹王的侍臣和侍卫,赶紧上前阻拦,大鸟微抬巨翅,侍臣和侍卫像被飓风吹倒一样,跌跌滚滚地摔出了很远。禹王细细一看,竟然是相传中尧帝的功臣——重明神。赶忙站起来向重明施礼,重明也冲禹王点了三下头。禹王想走下座来,被一股大力阻挡,只得坐了下来,谦恭的请重明到身边来。

    重明来到禹王身前,竟口吐人言,对禹王道:“恭贺禹王奉承天命,华夏开国,神州天下从此乾坤更新,九州一统,禹王将成为华夏国的第一代君主。”

    禹王只听说过重明懂人言,能用意识与人交流,今日竟能口吐人言,想必是已登仙界。于是,他对重明道:“本王也恭贺重明神已登仙界,今日重明神前来,不知对本王有何叮嘱,本王洗耳恭听。”

    重明对禹王道:“我不像白泽和獬豸那样装腔作势,好为人师,我向来只办实事,今天是来给禹王送奉天承命的信物,只有禹王能看,让你的侍臣和侍卫站远点,我看着碍眼。”

    禹王听后对侍臣道:“一干人等站到十丈开外,休得惹重明神生气。”众人对重明早有耳闻,那敢惹这祖宗。

    重明用一只龙爪取下了背上的红木匣,交给禹王。禹王打开一看,里面有一柄带鞘的剑,和一个黄绢。他打开黄绢,快速地看完,然后将黄绢放入怀中,拿起剑鞘,将神剑抽了出来。只见一团耀眼的白光,晃得禹王眯了好一会眼,才将神剑看清楚,只见神剑的两面,有两条形如真形的金龙,活灵活现,剑柄也是金光闪闪,剑身两面各有四个字,字体和玉玺上的一样。

    禹王问重明:“请重明神赐教,剑身上写的是什么字?”

    重明道:“字是上天体,名曰——奉天承命,替天罚刑。象征禹王受命于天,执此剑号令天下,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是上天给你这天之骄子的礼物,你要顺应天意,让神州早日正名,天下早日安定,这个月全是上天给你的黄道吉日,今天,天下诸侯齐聚禹王台,正应天时。人和,你就在此祭拜天地,早日让华夏国开国吧。”

第七十六章 ;承天命禹王开国() 
众大臣和天下诸侯中,有很多知道重明的来历,见他一百多年没出现,今天突然出现在禹王台上,并且口吐人言,还给禹王送来了天之骄子神剑,一个个惊讶的眼珠子都不会动了。禹王此时也是内心汹涌澎拜,他见过虞苗的幽冥神龙剑,当初他手握幽冥神龙剑时,就曾想过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拥有这样一柄神剑。

    现在他看着唐尧送给他的这柄神剑,竟然如此地精美绝伦。禹王问重明:“神剑亮光闪闪,代表何意?为何两条神龙的龙头朝向剑柄?”

    重明道:“金龙是代表王道之剑,光亮代表正大光明,龙头朝向剑柄,代表禹王飞龙在天。”

    禹王听后,纵然控制能力炉火纯青,也不由得喜形于色。

    重明对禹王道:“难道禹王就不想试试神剑的威力吗?”

    禹王手握金龙神剑,向四周寻看。重明知道禹王的心意,对禹王道:“禹王稍等,我去去就来。”说完,巨翅一震,腾空而起。

    不一会,两只龙爪抱着一块几千斤的巨石,放在了禹王台上。禹王台上的众人,看到重明的神力,惊得目瞪口呆。

    禹王笑着走下座椅,凝神与神龙剑,用尽全力,劈向巨石。只见那块几千斤的巨石,被金龙剑从中间齐齐地斩断。刚才那些目瞪口呆的众人还没回过神来,被金龙剑的威力震得心头乱颤,瞪着眼,张着嘴,好久都没合上。

    这时,只听重明大声说道:“金龙神剑出世,巨石开,正应天道开国,禹王此时不祭拜天地,更待何时。”

    众人一听,方才回过神来,大声附和;顺天承命,禹王开国。喊声在群山中久久回荡,就好像四面八方都有人在喊;顺天承命,禹王开国。

    重明哈哈大笑,对禹王道:“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正义之声,一呼百应,我重明今天就主持华夏国开国的仪礼吧。”

    禹王环视了一下众人,神情庄重的道:“既是天命所归,本王哪敢违抗,又有重明神为证,本王就在此祭拜天地,承接天命,开立华夏国。”说完后,站在众人前面,向天地行了三跪九叩大礼。

    重明主持完仪礼后,笑着对禹王说:“我的使命已经完成,后会有期。”巨翅一震,直冲云霄。

    禹王转过身来,对众人道:“既已开国,就应回王城,昭告天下黎民,普天同庆,即可动身回驾王城。”

    众大臣和诸侯跪在地上,齐声高呼;叩拜禹王。

    禹王大手一挥:“起驾。”

    重明这时早已飞到了新都,落在了唐兴新宅的院内。唐兴听到家人的惊呼声,赶紧走出门来,一见是重明,大声地斥责家人:“这是我的祖爷,你们乱呼乱叫什么,以后见了要叩拜行礼。”说完,恭敬地向前,向重明行了晚辈大礼,并请重明进屋就坐。

    重明对他说:“我还有要事要办,哪有工夫和你闲聊。”说完之后,将一封信扔给他,转眼不见了踪影。

    唐兴这次再见重明,听他竟能开口说话,内心震惊无比,知道自己这位祖爷,肯定是已了道成仙了。

    他急忙拆开唐尧的信,方知道禹王已经动身,信中叮嘱唐兴,做好迎接禹王的准备。唐兴见这次唐尧筹划的非常细致周全,唐兴哪敢怠慢,叫上虞苗。虞利和虞旺,认真准备去了。

    重明回到了清灵空间,对唐尧说:“禹王开始还有点磨磨蹭蹭的,被我催促了一下,我也没等他反应,就给他主持了开国大典。其实他现在心里正偷着乐呢,他也正盼着有个镇住场子的大人物,站出来给他创造机会,再加上你给他的金龙神剑,当众立威,又听我向他说明了金龙神剑的意义后,他深信不疑,非常高兴,对神剑的威力,他自己也没想到,表面上控制得挺好,但内心还是被我察觉到了。”

    唐尧说:“这次幸亏你老人家去,换做任何神灵,也没有像你老人家最了解帝王的内心,况且,千古以来,哪个帝王不爱江山,禹王也不能脱俗,想想两个月后,我就没有现在这么逍遥了,事到临前,还是挺后悔的,当初,我为什么决定干这天下最操心费力的事,你老人家说说,这冥冥之中,是不是真有天意。”说完之后,唐尧长叹了一口气。

    重明对唐尧说:“你既然相信天意,就别想这么多了,一切顺应天意吧,你有唉声叹气的功夫,还不如给我老人家泡壶茶喝。”

    唐尧泡好茶后,祖孙俩边喝边聊。重明说:“不知为什么,我看见唐兴就烦,他倒是对我很尊敬的,我就是从心里不爱搭理他。”

    唐尧问:“唐兴人挺好的,怎么得罪你老人家了,见了他就烦?”

    重明说:“我见了他就想起他爷爷那个不成器的东西,要不是他爷爷那么不成器,尧帝怎么能把江山拱手让给别人呢。我曾发誓,再也不和唐家人来往,要不是遇到你,我不会违背自己的誓言,再和唐家人打交道。当初以唐兴他爷爷为首的那辈唐家人,没一个有出息的,我都替尧帝着急,气得我落下个头疼的病根,在西昆仑静修了一百多年,才刚刚见好。”

    唐尧说:“怪不得我出见你时,一听我姓唐,对我横鼻子竖眼,我还以为是你败在我的手下,心里不服气呢,原来还是这么回事,这就怪你老人家气量太窄了,你这就快成神了,应该大度一点。”

    重明说:“成神了我就该什么事都人吗,你祖爷我就这种脾气,成什么我也改不了。”

    这天,禹王和众臣走上了崇南大道,禹王坐在马车里,忽然觉着马车一点也不颠簸了,车外的大臣,一个个大呼小叫,禹王掀起车帘向外一看,就见一条笔直的大道,可并驶四辆马车,路面呈龟背形,是用一种红土和细沙粒混合而碾成的,路面平整而光滑,别说是马车,就是马走在上面也很舒服。

    大路的两边,各种五行高矮不同的树,树的外面有一条水沟,看来无论下多大的雨,路面上的水,先流到树丛中,然后再流进水沟里,路面上不会存一点水。禹王让侍臣叫来了王府总管姒臣,姒臣在新王城偷偷地待了一年多。

    禹王问姒臣:“这条路是谁设计的这么新奇,路面这么舒服宽敞?”

    姒臣道:“这条路是唐尧设计,并在开始时亲自督修,唐尧曾对修路的头领说,以后华夏国,州与州,邑与邑之间的官道都要修成这样。他当时说的一句话,臣下现在还记忆犹新。”

    禹王问:“是什么话,让你如此上心。”

    稟禹王:“唐尧说,要想富,先修路。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好的交通,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 这句话一年来臣下细细一想,还真大有深意。

    禹王听后陷入了深思,走了一段,禹王令全部都停下来。他站在马车上,大声对众臣和诸侯说:“你们看到这条路了吗,今后我们华夏国,州与州,邑与邑之间,都要修成这样的路,本王不限制你们时间,只希望你们不停的修,不断的修,直到全华夏国连通为止。”

    众臣和众诸侯齐声应诺:“请禹王放心,我们回去后,就开始修路,修好后,拜迎禹王前去巡查。”

    禹王点了点头,道:“有你们的应诺,我就放心了,到时候,谁修的路好,谁修的路多,都要记在功劳簿上。”

    当大队行到颖水河边时,一座大桥挡住了去路,因为桥的另一半被高高吊起,吊桥的绳索,在对面两座高高的岗楼上。

    禹王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姒臣回答:“臣下也不知道,待我前去问清楚。”姒臣来到桥中间,冲着对面大声喊:“禹王驾到,还不赶快放下吊桥,迎接禹王。”

    对面岗楼上的人听到呼喊,赶紧转动绞盘,大桥慢慢地放了下来,竟然和另一半严实合缝地对在了一起。守桥的人,纷纷走下岗楼,跪在路边,高呼:“拜迎禹王。”

    禹王走了过来,问:“这里谁是头领?”

    一个三十多岁的人向禹王施礼,说:“禀禹王,草民是这里的头领。”

    禹王问:“为何将桥造成这样?”

    头领恭敬地说:“禀禹王,这是唐尧设计的吊桥,他说这种桥,在遇到暴乱时,就可以将桥高高吊起,暂时阻断暴徒的进攻,为自己争取时间做准备。在岗楼上面,还装有两个人才能拉的动的大弓,大弓拉满弦后,箭能射到对岸。唐尧说这里是王城的第一道防线,以后王师成立后,这里还要再建兵营。”

    禹王听后,对头领说:“你头前带路,本王要到岗楼上看看。”

    禹王来到岗楼上,让守桥的人演示了一遍如何收放吊桥,然后又令两人,装上箭,拉开大弓,只听嗖的一声,一支箭射到对岸三丈远的地方。

    禹王赞叹道:“这个唐尧,奇思妙想,无处不在,这种奇方,真是匪夷所思,有这么一张弓,就可敌百人,御敌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