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带着系统混大唐 >

第96章

带着系统混大唐-第96章

小说: 带着系统混大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改变。

    张柬之还真不信这个邪,作为大唐帝国的丞相,张柬之相信只要自己联合朝中同僚,再加上自己的门生子弟,张柬之相信皇上会同意自己的意见。

    实在是突厥这块蛋糕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张柬之都想要分一杯羹。

    但是张柬之恐怕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他一意孤行,直接让李贤震怒,而后下旨处死了他,同时张柬之的家族也被屠灭了。  。。

第二百六十三章 千篇一律() 
五天之后,李贤回到了洛阳城。

    马上四方的探子也全都向着他们背后的主子汇报,而李贤则是向着皇宫走去。

    一阵功夫,李贤便回到了皇宫。

    “臣妾拜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灵带着宫中众人行礼道。

    “爱妃快快请起。”

    李贤扶起王灵。

    “灵儿,走!我们回宫,今天朕教你新姿势。”

    李贤大笑着抱起王灵直奔甘泉宫,而周围的侍卫和宫女女全都显得有些手无足措。

    “都退下吧。”

    “是李公公。”

    李宗义可是皇宫中除了李贤和皇后最具权势之人。

    这一天,便这么过去了,但是李贤不知道的是,此时朝中将近半数以上的大臣却是在写奏折,内容全都是出人意料的一致,那就是要李贤撤掉突厥吉利北州大都督之位,换上朝中大臣遥领。

    可以说是朝中现在波涛汹涌,几乎所有臣子全都感受到了这一股风向。

    这明显是一次皇权和相权的争斗,所有臣子全都感觉到了,更有非常多的臣子已经陷入到了其中。

    他们全都觉得宰相张柬之的做法没有错,必定对大唐江山稳固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但是他们又怎么会想到这一切都是张柬之在利用他们逼宫,张柬之觉得李贤这次一定会同意,毕竟作为一国之君必须要考虑大臣的意见。

    否则一旦君臣不和,那么对于江山社稷可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皇帝的各种旨意和政令,全靠臣子去执行,臣子要是不配合,那对于整个天下而言,都是一场灾难。

    而一旦臣子不配合皇帝的旨意,那么绝大多数臣子全都自作主张。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臣子想到的绝对会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朝廷的利益,他们一定会利用手中的权力中饱私囊。

    就如同明朝东林党那样,明朝的灭亡很大原因便是因为东林党结党营私,不顾国家利益,只注重自己本身的利益。

    他们是明朝的蛀虫,甚至在李自成兵临城下之际时,崇祯皇帝曾经低三下四的求这些人让他们贡献一些自己的家产用来守城,但是他们全都模棱两可,甚至只拿出了区区数十两、数百两白银来搪塞崇祯。

    但是当京城被李自成攻破之后,他们这些人几乎全部被杀,每个人的家产几乎都不少于十万两,甚至还有数百万两之巨的大贪。

    第二天,李贤下旨封凤凰为淑妃,封上官婉儿为雅妃。

    “凤凰,婉儿,你们是朕的女人,朕理应给你们名分。”

    “谢皇上。”

    凤凰和上官婉儿柔情道。

    “凤凰,你把内卫向李宗义交接一下,让李宗义执掌内卫,而你们一般情况下就待在皇宫中,当然也可以随时出宫,但是记住一定要多带一些侍卫。”

    虽然她们现在和皇后一样都是先天境武者,但是天下之大,谁又能说的准呢。

    “你们只要过得开心就好,至于后宫中的规矩,不要太过在意。”

    随后李贤便准备前往上书房,审阅一下这几天的奏章。

    “皇上,鸾台刚刚送来了四十二道奏折。”

    李宗义道。

    “什么?四十二道奏折?”

    李贤也是大吃一惊,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奏折,鸾台会酌情处理,不必上报皇帝,因为很多事情其实都非常简单,其实各部、院、台等全都可以自行处理,不过最后还是要经过鸾台。

    一般情况下,一天能够到达李贤这里的奏折也就是十几道最多了,而一下子送来四十多道,李贤眉头紧皱。

    虽然李贤还没有阅览奏折,但是李贤已经感觉到了一股隐隐约约的晦气。

    马上李贤打开其中一道奏章,快速的浏览起来,写得还很不错,说的都是十分在理。

    但是李贤却是没有想到,竟然说的是自己不该让吉利担任北州大都督,而应该指派朝廷重臣。

    李贤点点头,这个官员说的还行,事实上他说的也是很有道理。

    但是当李贤打开第二道奏折时,李贤的脸色变了,竟然和第一道奏折几乎一样。

    随后李贤发现其余的奏折竟然全都说的一个一个事情,李贤的脸色马上变得铁青起来。

    千篇一律的奏折,李贤已经想到了这其中的关键。  。。

第二百六十四章 风暴之前() 
张柬之府邸。

    “恩师,朝堂中绝大数官员全都按照您的意思,向皇上上折,而今一共四十二道奏折,全都是请皇上换下吉利北州大都督的奏章,恐怕也已经摆在了皇上面前。”

    吏部尚书桓彦范道。

    桓彦范是张柬之最得意的学生,而今已经做到了吏部尚书的职位,堂堂朝廷正三品上。

    “彦范啊,本官这也是为了大唐江山考虑才这么做的,希望皇上能够明白我等的苦心。”

    张柬之道。

    在张柬之的眼中,李贤看了那么多奏折一定会明白自己的苦心,一定也会知道朝臣对于一个朝堂的重要程度。

    尤其是现在这种局面,而今大唐天下内外纷争不断,虽然突厥已经被平定,但是东北边境更是很不宁定,尤其是少海、契丹、玄菟和新罗四方异族。

    最为重要的一点便是李旦在衡州称帝,更是网罗了江南大族,为其效力,企图和朝廷分江而治。

    张柬之相信李贤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会向自己低头,让曾经的吉利可汗进京,而北州大都督之职也会落到到他们的手中。

    “恩师,如果皇帝继续坚持自己的决策,我们怎么办?”

    桓彦范突然道。

    “哈哈哈!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皇上仁义之君,怎么可能不考虑我们这么多大臣的意见,我们代表的是民心、民意,圣上一定会同意的。”

    张柬之自信道。

    事实上,张柬之有自信的理由,谁让现在张柬之在整个朝堂的影响力已经到达了顶峰。

    尤其是武三思等人死后,而狄仁杰又不是一个爱搞党争之人,刘伯温明白李贤的意志不容动摇,只是一直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而像包拯、吏部侍郎王曲等人,全都是小心翼翼的行事,他们都得到了修炼功法,对于李贤更是无比的敬重。

    按照功法记载,修炼到绝顶地步,便能御剑飞行,移山倒海,他们这些官员除了花费必要的时间处理政事外,其余时间除了必要的休息外,全都用于修炼。

    不过朝堂之上的群臣想要得到李贤的功法,忠诚度必须要在七十以上,并且不能让功法外传。

    上书房内。

    李贤召见了锦衣卫统领纪纲。

    李贤听取了纪钢对于锦衣卫发展的汇报,也是十分的满意,同时每一个锦衣卫成员,全都修炼奇才,修炼速度极快,他们至少都修炼着玄级功法,凡是锦衣卫千户以上的官职修炼的功法是全都地级功法。

    “纪纲,朕要交给你一个任务,希望你能完成。”

    李贤正色道。

    “皇上放心,臣必定竭尽全力,保证完成任务。”

    纪纲保证道。

    在纪纲眼中,只要是李贤让自己完成的任务,那么一定就在自己的能力之内,纪纲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完成。

    “你亲自带队,前往蜀中,把蜀中所有投向伪汉政权的大家族尽可能的全部消灭掉,最不济也要让蜀中乱起来。”

    “臣遵旨。”

    纪纲不假思索道。

    马上纪纲便是下令锦衣卫中二百多人分批前往蜀中,这一次纪纲一定会漂漂亮亮的完成皇上交到的任务。

    马上李贤写了一道旨意,下旨任何人不得再议北州之事。

    张柬之等人收到李贤的旨意后,全都大吃一惊,甚至感觉十分的不解,当然他们内心深处更是无比的愤怒。

    皇上这是要做什么,竟然对他们这些大臣的意见置若罔闻,这明显是不给他们面子啊!

    所有的臣子几乎全都决定明天早朝一定会李贤为难,甚至让李贤颜面扫地,最终不得不收回成命。

    李贤看着内卫传来的消息,整个人露出了阴笑,既然你们如此不识时务,那就不要怪朕不念旧情了。

    朕会让你们知道谁才是大唐帝国的主人?

    刘伯温府邸。

    刘伯温和包拯两人坐在一起喝茶。

    “刘大人,最近朝堂的风向很不好,宰相张柬之竟然煽动百官,想要威胁皇上,尤其是对于北州之事。”

    包拯道。

    “包大人,你我都知道皇上的志向,同时你我的使命,也都是一样,强盛大唐。”

    “包大人,对于这次张柬之他们的做法,其实我前些日子劝说过一次张柬之,可是他没有听我的。”

    “张柬之已经鬼迷心窍了,他已经走上了一条死路。”

    一场风暴即将到来。  。。

第二百六十五章 百官逼宫() 
刘大人是当朝正四品下的官职,在鸾台当值,同时也是对张柬之大人十分敬重,最近张柬之大人写信刘大人,要他上奏皇帝陛下,请求皇帝陛下召回北州大都督吉利,换上朝中大臣。

    刘大人却是照做了,他也觉得张柬之大人说的在理,让一个突厥前可汗担任北州这块原来是突厥民族地盘的大都督,明显十分的不稳定。

    但是他也是没想到皇上竟然拒绝了他们数十臣子的同时请奏,刘大人心中此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一定要逼迫皇帝陛下服输。

    这时候刘大人也是知道了,关于北州之事,恐怕已经演变成了一场皇权和相权之间的争斗。

    但是他们这些臣子却是别无选择,只能加入进来,和张柬之一起面对。

    同时他们也是觉得自己一定不会输,因为李贤想要治理天下怎么可能少了他们这些臣子呢?

    刘大人怀着非常好的心情向着皇宫的金銮殿前进,今天是早朝的日子,也是他们这些臣子真正让皇帝陛下见识到团结的力量到底有多么强大。

    此时和刘大人怀着同样想法的也是比较多的,他们走到一起,相互一个眼神,便已经明白了对方想做什么。

    马上所有朝臣全都神色各异,进入金銮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全都站了起来。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李宗义大声道。

    “启禀皇上,微臣有奏。”

    尚书左丞刘西瑜站出来道。

    “准奏。”

    李贤的记忆力非常好,也是知道此人便是鸾台的尚书左丞刘西瑜,更是张柬之有名的学生,当然昨天四十二道奏折中就由他一份。

    “皇上,突厥是一个强悍的民族,更是有着六七十万大军的民族,曾经一度是我们大唐帝国的劲敌。”

    “不过突厥一族终究在英明神武的皇上面前灰飞烟灭,这可以说的上是我们大唐帝国的一大盛事,臣等对于皇上的用兵之能也是更加的钦佩。”

    “我们大唐帝国能够有这样的皇帝,何愁天下不平?”

    “但是,皇上,突厥一族虽然灭亡了,并入了我们大唐帝国,成为北州。但是不应该让突厥前可汗吉利担任北州大都督啊!”

    “皇上,臣请旨召回北州大都督吉利,派遣能臣大人北州大都督一职。”

    刘西瑜大声道,最后几句才是重点。

    刘西瑜说的掷地有声,同时朝中不少的官员全都忍不住点点头。

    “臣附议。”

    马上一个侍中走了出来。

    “臣附议。”

    大殿中半数左右的臣子选择了附议。

    “皇上,老臣附议。”

    张柬之也站出来郑声道。

    “你们全都知道,朕已经任命吉利为北州大都督,断然没有收回成命一说。”

    “怎么,你们这是要逼宫不成?”

    “臣等不敢。”

    所有臣子全都道。

    “哼!你们不敢?还有什么你们是不敢做的,都敢在朝堂上逼迫朕?”

    “皇上,臣的也是为了大唐江山社稷考虑,还请皇上能够收回成命,改任朝中大臣为北州大都督。”

    张柬之道。

    其实李贤现在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直接任命狄仁杰为北州大都督,但是李贤决定不这样做。

    一旦李贤这样做了,那岂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